供配电技术教案_第1页
供配电技术教案_第2页
供配电技术教案_第3页
供配电技术教案_第4页
供配电技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工大学教案2015年2016年第二学期学 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研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课程编号课程类型电气选修课授课班级13电气1234班任课教师江西理工大学教务处制.第一讲本讲内容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系统及要求的基本要求;掌握电网额定电压等级,掌握电网额定电压与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之间应当相互配合的关系;掌握电力系统 的电压与电能质量;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教学重点重点: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及难点行方式;难点:电力系统的儿种+性点、运行方A的特点和应用;电能质量指标;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及手段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 .本课程介绍2 .电力系统的构成3.电网的额定电压4.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5.用户供电系统的特点6 .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讲课方法重点介绍电力结合各种供电系统图,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的特点及接地 形式。1.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介绍、供电设计的意义、要 求及课程任务2 .电力系统的构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电力系统和工厂供 电系统小意图。提问:(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各环节的作用?(2)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及供电要求?3 .电网的额定电压:分析解读GB156-80额定电

3、压标准,引 导学生查表,分析表格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3)发电机的额 定电压4)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1) 一次绕组(2)二次绕组4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 接地系统。我国366kv系统,特别是310kv系统,一般采 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310kv系统中接地电流Ic大 于30A、20kv及以上系统中接地电流Ic大于10A时,应采用中 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HOkv及以上的系统和 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 式。5 .用户供电系统的特点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由用户内部变配电

4、所、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等组成,其中变配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终端降压变配电所。供电电压一般在110KV及以下。大多为国家电网供电,也可建立自备发电站。6 .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决定用户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为电压、频率和可靠性。(1)理想的供电电压应该是幅值恒为额定值的三相对称正弦 电压。由于供电系统存在阻抗、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用电负荷的 性质(如冲击性负荷、非线性负荷)等因素,实际供电电压无论 是在幅值上、波形上还是三相对称性上都可能与理想电压之间 存在着偏差。(2) 一个交流电力系统只能有一个频率。我国规定的电力系 统标称频率(工频)为50Hz。国际上标称频率有50Hz和60Hz 两种。(3)供电可

5、靠性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应根据负荷等 级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课程介绍5分钟(2) .电力系统的构成10分钟(3) .电网的额定电压15分钟(4)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20分钟(5) .用户供电系统的特点10分钟(6) 质量的主要指标20分钟(7) 课程总结+布置作业10分钟参考资料 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庞清乐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二讲本讲内容电力负荷与负荷计算授课学时 2教学目的及要求明确负荷计算的定义;理解负荷计算的意义

6、;掌握负荷计算的方法之需要系数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断续工作制电气设备的功率与负荷持续率的关系利用阶梯型 负荷曲线求计算负荷t = 30min利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 算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主要内容介绍2 .问题导入3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4 .负荷计算的方法5.功率因数及其提高6.例题与小结作业讲课方法 结合供电实例,以多媒体讲授为主。介绍电 力负荷的基本概念、重点讲授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成组 设备及工厂总负荷,计算尖峰电流,最好在参观实际供电系统 后再讲授1主要内容介绍通过PPT演示,引出问题一一负荷计算。本次课

7、内容可概括,即)how、why、what (2WH 为什么是负荷计算(定义)为什么要进行负荷计算(意义)如何进行负荷计算(方法)2问题导入工厂进行电力设计的基本原始资料是工艺部门提供的用电设 备安装容量。工厂的用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工况复杂,(通 过PPT把工厂常用用电设备介绍一下)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正确 估计工厂所需的电力和电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估算过 高,浪费有色金属;估算过低,设备过热,加快绝缘老化,增 大电能损耗。为此,引入了计算负荷的概念。?计算负荷的定义即根据已知的工厂的用电设备安装容量确定的、预期不变的最 大假想负荷,其热效应与同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产生的热效应 相等。?负荷计

8、算的意义计算负荷是确定供电线路导线截面、变压器容量、开关电器以 及互感器等的额定参数的重要依据。?负荷计算的定义求取计算负荷的过程称为负荷计算。3.用电设备的工作制:工作制1)实际负荷电流通过系统各个元件产生的热量引起的温升应 不超过导体和电气设备在规定使用期间内长期工作的允许温升。国家规定的导体在正常和短路时的最高允许 温度见PPT课件。2)导体的发热跟设备的工作制关系密切。分为三种情况:(1)连续运行工作制,比如照明;(2)短时运行工作制,比如水闸电机;(3)断续周期工作制,如吊车用电动机等。穿插提问各种工作制的设备有哪些负荷持续率(暂载率)£ (为表征断续周期的特点)注:A.起

9、重电动机的标准暂载率有15%、25%、40乐60第四种。B.电焊设备的标准暂载率有50乐65%、75%、100%四种。断续工作制电气设备的功率与负荷持续率的关系(同一设备在 不同的暂载率下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在计算其设备 容量时,必须先转换到一个统一的£下。)4,负荷计算的方法一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法对于一个尚未建立和运行的供配电系统,其计算负荷Pc的求 取一般是根据已有的同类型的用户的用电规律来计算。.需要系数Kd的确定同类型用户的Pc和Pe都可以求得,那么其需要系数Kd也可 以求得。建筑工地常用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功率因数参见PPT课 件。?设备容量:P?PrN 1 )

10、连续工作制负荷:(设备额定输入功率)2)断续运行工作制电动机类负荷应将其额定功率换算?r?PD2P女时的等效功率:到£=253?253)断续运行工作制电焊机设备, 应统一换算到£ =100%:4)照明设备的设备功率P9PrN白炽灯光源:P?L25Pn荧光灯光源:高强气体放电 灯光源:求取设备容量的配套例题见PPT课件中例题3 1。?单组设备计算负荷:?P?KDPtanPPQed«c注:当每组电气设备台 数W3台时,考虑其同时使用率非常高,通常取Kd=l0?多组设备计算负荷:注:同时系数KZ的取值见PPT课件中表3. 3所示求取多组设备计算负荷的配套例题见PPT课件

11、中例题3-。2.5功率因数及其提高工厂的功率因数分类和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补偿容量和补偿后计算负荷的计算6例题与小结计算负荷的定义和目的;工厂常用的用电设备:生产加工机械的拖动设备;电焊、 电镀设备;电热设备;照明设备。这些设备按工作制可以 分为长期连续工作制设备、短时工作制设备、反复短时工作制 设备三类。负荷曲线以及与负荷曲线有关的几个参数:年最大负荷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确定计算负荷的常用方法一一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法适用于多组三相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如变、配电 所的负荷计算,P30=KdXPeo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1 .主要内容介绍5分钟2 .问题导入5分钟3 .用

12、电设备的工作制15分钟4 .负荷计算的方法25分钟5 .功率因数及其提高15分钟分钟25.例题与小结作业与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月10年?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供电技术?等编着庞清乐.第三讲本讲内容供电电压与电源的选择用户变电所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O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工厂变配电所的结构与布置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变配电所配置方式的适用范围。难点:电压的选择,电源的选择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1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2 .

13、线路电压损失电压与负荷容量和输送距离的关系3电压的选择4 .电源的选择5.变电所的作用与组成变电所的设置变电 所位置的确定6.本次课程内容总结布置作业讲课方法利用多媒体讲授变配电所的任务和类型、电弧的产生及 熄灭。在实验室利用各种高低压开关实物讲授其结构及原理, 根据不同开关进行接线及维修训练。上次课内容回顾:首先通 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1.主要内容2.线路电压损失:电压与负荷容量和输送距离的关系过 举例方式讲解并归纳出printf函数的一般形式,详细讲解各 参数的含义、格式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3电压的选择4 .电源的选择:通过举例方式讲解并归纳出scanf函数的一 般形式,详细讲解各参数

14、的含义、格式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5 .变电所的作用与组成:首先解释为什么要讲解算法,然后 给出算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流程图、N-S图)和三种 基本控制结构。6 变电所的设置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简单说一下C语言的产生 和发展以及C语言的特点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1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5分钟电压与负荷容量和输送距离的关系2.线路电压损失分钟 20分钟电压的选择153 15分钟4电源的选择15变电所的作 用与组成分钟5.分钟15变电所的设置变电所位置的确定67.本次课程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

15、工业出版社,2014. 5月10年?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供电技术?等编着庞清乐.第四讲本讲内容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授课学时 2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工厂变配电所的常见接线方案;了解工业企业变配电所的典型接线结构与布置;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工厂变配电所的常见接线方案难点:双母线制的运行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回顾上讲内容2 .本讲内容电气主接线及其要求母线制总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10(6) kV配电所的主接线10 (6) kV变电所的主接线变电所主接线的绘制3.本讲内容总结,布置作业

16、讲课方法理论部分和各种主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实例采用讨论、接线图以电子课件演示,并配合板书 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工厂变配电所的常提问的启发方式引导 学生思考,了解工业企业变配电所的典型见接线方案特点及其 适用范围;变配电所桥利用多媒体讲授变压器的选择、接线结 构与布置。式接线、布.置及安装,参观附近的变电所。时间 分配分钟5(1)上讲回顾分钟(2)本讲内容80其中,电气主 接线及其要求:5分钟;母线制:15分钟;配电所的主分钟;1510(6)kV 总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分钟;变电所10(6)kV接线:15分钟;变电所的主接线:15. 15分钟:主接线的绘制分钟5本讲内容总结及布置

17、作业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五讲本讲内容变电所的二次接线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信号系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二次回路 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接线图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信号系统难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 和信号系统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内容纲要:1 .回顾上讲内容2 .本讲内容二次接线的基本概念电气测量仪表及测量回路断路器的操作控制

18、与信号回路断路器的操作控制与信号回路、不对应、防跳、信号装置、操作 电源、保护跳闸方式信号装置操作电源3 .本讲内容总结,布置实验内容讲课方法首先以实例引入二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方法。控制和信利用多媒体讲授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次接 线内容。可以在实训号回路、电测量与绝缘监视、二次回路的 接线图,室进行简单二次回路的实际接线训练。时间分配分钟 回顾上讲内容5 (2)本讲内容80分钟 其中,二次接线的基本概念分钟1010分钟电气测量仪表及测量回路分钟 断路器的操作控制与信号回路20断路器的操作控制与 信号回路、不对应、防跳、信号装置、操作分钟15电源、保护跳闸方式分钟信号装置15分钟。10

19、操作电源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六讲本讲内容高低压配电网用户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与节约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用电系统中的;难点: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与节约分析计算电能节约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内容纲要:学过程1.回顾上讲内容2 .本讲内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配电网的结构 供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抗导线

20、截面的选择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与节约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节约3 .本讲内容总结,例题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首先以实例引入配,配电网的结构电网内容。利用多媒体讲授配电网的接线方 式供电供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抗计算,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分 析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与节约分析计算;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节约 措;可以在实训室进行简单配电网的实际接线训练。施时间 分配分钟上次内容回顾5本讲内容80分钟 其中,配电网的接线方式:5分钟15分钟配电网的结构:分钟供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抗计算:15 导线截面的选择:分钟25分钟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与节约:15分钟5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节约:参考资料 余健明编.供电

21、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月10年?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供电技术?等编着庞清乐.第七讲本讲内容概述短路,无限大电源系统 供电短路过程的分析和无 限大容量电源条件下短路 电流的计算方法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短路电流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会 根据短路掌握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及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条 件进行设备校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校验条件 难点:标幺制法 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短路发热的假想时间。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22、内容纲要程1.回顾上次课的内容。本讲内容:.2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形式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效应和稳定度校验3.本次课程内容总结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 讲授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利用对比的方式讲授欧姆法及标幺制 法计算三相短路电流,根据具体设备讲授动热稳定度校验。时 间分配1内容回顾5分钟2本讲内容80分钟短路的类型、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15分产生非周期分量的原因分析15分短路全电流最大值的条件分析20分(1)短路前电路处于空载状态,(2)短路回路为纯感性回路, (3)短路瞬间电源电压过零值短路电流计算:标幺值法

23、30分分5本讲内容总结及布置作业3.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八讲本讲内容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感应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不对称,掌握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原理;对称分量法 了解感应电动机对短路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正序等效定则; 电流的影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难点: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

24、媒体课件教学过内容纲要程内容纲要1.回顾上次课的内容。2 .本讲内容: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感应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低压电网短路计算的特点对称分量法正序等效定则3 .本次课程内容总结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例题演示的教学方法。先分析低压 电网短 引入路计算的特点,讲解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 计算原理;分析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得到正序等效对 称分量法,.最后分析感应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定则时间分配分钟1内容回顾5 2本讲内容80分钟分钟其中,低压电网短路计算的特点10 20分钟 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分钟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20感应电动机对短路电流

25、的影响分钟10分钟对称分量法10分钟10正序等效定则参考资料 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九讲本讲内容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载流导体的选择与校验方;掌握高、低压电器的选择方法;能够选择高、低压电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高、低压电器的选择的方法;难点:载流导体的校验方法 高、低压电器和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分钟10.参考资料余健明

26、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月10年?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供电技术?等编着庞清乐.第十讲本讲内容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单端供电网络的保护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了解继电装置的保护任务和要求,了解常用的保护继电器掌握高压电力线路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高压电力线路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难点:理解高压电力线路的三段式保护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1 .回顾上次课内容2 .讲授本次课内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器、继

27、电特性、返回系数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过 电流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灵敏系数校验、时限配合 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灵敏系数校验 三 段式保护3 .主要内容总结4 .布置作业讲课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加例题演示的教学方法。先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得出结论: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可 靠性最重要。灵敏性直接影响可靠性。快速性是尽量要求的,有 时不要求,选择性影响快速性。选择性通过装置的可靠性和时间 的合理配合实现,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停电范围。介绍继电器、继电特性、返回系数的概念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方式通过例题讲清过电流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灵敏 系数校验、时限

28、配合 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 灵敏系数校验三段式保护时间分配内容回顾5分钟本讲内容80分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5分钟继电器、继电特性、返回系数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5 分钟过电流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灵敏系数校验、时 限配合15分钟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原理、动作电流整定、灵敏系数校验15分钟三段式保护20分钟本讲内容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供电技术.余健明编料.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十一讲本讲内容电力变压器的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供电系统

29、的微机保护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电力变压器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力变压器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配置;难点:电力变 压器的差动保护方式整定。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实验巩固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 .回顾上次课内容2 .讲授本次课内容瓦斯保护差动保护的保护原理、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整定计算微机保护算法,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供电系统微机保护中的一些基本算法:3 .主要内容总结4 .布置作业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例题演示的教学方法。先分析变压器故障 特征,讲解差动保护的保护原理、分析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 产

30、生原因,保护整定计算介绍微机保护算法,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讲解供电系统微机保护中的一些基本算法:(1)半周绝对值积分算法:(2)全周傅里叶算法;(3)突变量起动判据的算法时间分配内容回顾5分钟本讲内容80分钟变压器故障分析瓦斯保护15分钟差动保护的保护原理、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整定计算25分 钟微机保护算法,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25分 钟供电系统微机保护中的一些基本算法:15分钟本讲内容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

31、月第十二讲.本讲内容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接地装置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接地电阻,1、IT系统2、TT系统3.TN系统 难点: 接地装置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1 .回顾上次课内容2 .讲授本次课内容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接地电阻,IT系统TT系统.TN系统共同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 保护接零、漏电保护3.主要内 容总结4.布置作业讲课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加例题演示 的教学方法。先分析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必要性、介绍接地装置 组成,接地电阻定义及接地电阻要求,分析IT系

32、统、TT系统 和TN系统的特征;介绍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和共同接地、重复 接地的作用.时间分配分钟5内容回顾 1.2本讲内容80分钟其中,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接地电阻,25分钟IT系统TT系统.TN系统30分钟共同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 保护接零、漏电保护25分钟3本讲内容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月10年?2015清华大学出版社.供电技术?等编着庞清乐.第十三讲本讲内容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了解过电压和防雷的基本概念;掌握用“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以及电

33、气设备防雷接地的各种形式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用“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难点:避 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计算。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回顾上次课内容2.讲授本次课内容过电压定义,内过电压,外过电压,雷电过电压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各种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案例进行供配电系统,配电装置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防雷设计3.主要内 容总结4.布置作业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先介绍过电压定各种防雷装置的雷电过电压三种形式、,内过电压外过电压,义.工作原理,通过案例进行供配电系统,配电

34、装置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防雷设计,介绍各种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使用.时间分配上讲内容回顾5分钟本讲内容80分钟其中,过电压定义,内过电压,外过电压,15分钟雷电过电压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15分钟各种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20分钟通过案例进行供配电系统,配电装置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防雷设计20分钟(3)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十四讲本讲内容电压的偏差及其调节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抑制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中枢,掌握变压器分接头调节、

35、通过分析电压偏差产生原因 电压定义,了解常调压逆调压点调压方式、电压调节的方法, 熟悉抑制电压波动和闪波动和闪变、电压波动值的影响因素, 变的主要措施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变压器分接头调节、中枢点调压方式、电压调节的方法难点: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要措施。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课堂练习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 内容纲要学过程1.回顾上次课内容3.讲授本次课内容1) .电能质量的核心,影响电压质量的因素2) .变压器分接头调节、中枢点调压方式、电压调节 的方法3) .中枢点调压方式:常调压 逆调压4).电压波 动和闪变、电压波动值的影响因素,

36、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 要措施有4) 主要内容总结布置作业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例题演示的教学方法。先引入电能质量的核 心,影响电压质量的因素,讲解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原理、中枢 点调压方式、电压调节的方法中枢点调压方式:常调压 逆调压;电压调节的方法:对于电 力用户的供配电系统,电压偏差调节主要两方面入手。介绍电. 电压压波动和闪变概念、电压波动值的影响因素,抑制措施 波 动是由于负荷急剧变动的冲击负荷所引起抑制电压波动和闪 变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合理的接线方式,;减少系统阻抗;减 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电压;增大供电容量;.增加系统的短路容量等方法通过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 析讲解,注意解题思路

37、的培养,教会学生养成先读题的习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时间分配分钟5内容回顾(1).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十五讲本讲内容高次谐波及其抑制的问题,供电系统的三相不平衡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谐波评价指标,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了解谐波源、谐波危害, 高次谐波的抑制方法:掌握无源滤谐波抑制方法,滤波原理,; 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原理,SVG的工作原理SVCTSC型SVC的工 作原理,TCR型熟悉)的工作原理(DSTATC0M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谐波源、谐波

38、危害,谐波评价指标,谐波抑制方法,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比较型的工作原理;TCR型难点:三相不平衡的解决途径;TSCSVC (SVC的工作原理;SVGDSTATC0M)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 内容纲要学过程1.回顾上次课内容2.本次课内容谐波源、谐波危害,谐波评价指标,谐波抑制方法,滤波 原理高次谐波的抑制方法: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比较三相不平衡的解决途径 TSC型SVC的工作原理 TCR型SVC的工作原理 SVG (DSTATCOM)的工作原理 讲课方法将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前后连贯性的分析总结,并强调重点 和

39、难点,让学生系统性的了解本次课所学习的内容与知识点, 对重点性和难点性的知识点。先分析谐波源、谐波危害,谐波 评价指标,谐波抑制方法,滤波原理,高次谐波的抑制方.装 设无源电力谐波滤波器.增加整流装置的相数2)法:1).重点 讲解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3).装设有源电力滤波落的工 作原理;TCR型,TSC的原理,相不平衡的解决途径型SVC的工 作原理SVC时间分配分钟,分配如下: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回顾上次课 内容:用时5 80讲授本次课内容:用时分钟。其中谐波源、谐波危害,谐波评价指标,谐波抑制方法,滤.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

40、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十六讲本讲内容供电系统变电所的自动化授课学时 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了解供电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变电所综 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备用电源投入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和电力负荷管理和 控制等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备用电源投入装置和自动重合闸装置设计、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和电力负荷管理和控制等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实验巩固板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内容纲要1 .回顾上次课内容2 .本次课内容供电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变

41、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备用 电源投入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H动选线装置;电力负荷管理和控制。3 .布置实验内容讲课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加实验的教学方法。1 先介 绍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可 分为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散集中组屏式三种类型。2分析变电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了解中性点不接地系 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零序电流选线原理;中性点经消弧 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选线原理失效的原因 3通过实验常握备用电源H动投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要求和 自动重合闸的原理和要求、前加速、后加速教学过时间分配程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

42、下: 回顾上次课内容:用时5分钟; 讲授本次课内容:用时60分钟。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10分钟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10分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要求5分钟自动重合闸的原理和要求、前加速、后加速5分钟变电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10分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零序电流选线原理10分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零序电流选线原理失效的原因10分钟 本课程主要内容总结:25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庞清乐 等编着?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十七讲本讲内容口 .供电电气

43、接线图的认知实验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通过本讲学习,1、熟悉实验装置的电气主接线图。2、熟悉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定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3掌握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实验的接线。4义.教学重点及难点1、熟悉实验装置的电气主接线图。2、认识各种电气设备的作 用。3,熟悉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定义4掌握二次控制 回路和信号回路实验的接线。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实验巩固教学过程内容纲要1、熟悉实验装置的电气主接线图。2,认识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3,熟悉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定义4掌握二次控制回 路和信号回路实验的接线。5.布置实验报告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实验操作演

44、示教学方法。1详细介绍实验装置的电气主接线图。2、详细介绍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3、详细介绍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详细介绍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实验的接线4.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1、熟悉实验装置的 电气主接线图。20分钟2、认识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20分 钟3、熟悉二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定义20分钟4掌握二 次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实验的接线。20分钟5.小结布置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供电技术实验指导书第十八讲本讲内容无功补偿装置实验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无功补偿装置手动操作方法,了

45、解无功 自动补偿的原理。掌握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无功补偿装置手动操作方法,无功自动补偿的原理;掌握无功自动补 偿装置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实验巩固教学过内容纲要程1无功补偿装置手动操作方法,2无功自动补偿的原理。3掌握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4.布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讲课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加实验操作演示教学方法。1详细介绍无功补偿装置手动操作方法,详细介绍无功自动补偿的原理。2详细介绍掌握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34.布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教学过时间分配 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程1 25分钟,无功补偿装置手动操作方法30分钟 无功自动补偿的 原理。225分钟 掌握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34. 小结布 置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参考资料余健明编.供电技术(第四版).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