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上期末整理_第1页
动物学上期末整理_第2页
动物学上期末整理_第3页
动物学上期末整理_第4页
动物学上期末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31035韩山师范学院2015级生物科学动物学第一学期整理名词解释1、物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阶元。物种是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特征和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能相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的一群个体,并和其他物种生殖隔离。2、组织:由一些形态结构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3、细胞分为几种基本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而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5、系统: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1、细胞器:原生动物特有的构造,它是由细胞中的部分细胞质分化成的若干特殊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

2、构和功能,其中有些还具有自身增殖的能力,与高等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2、滋养体:一般指寄生原虫摄取营养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其寄生致病的阶段。 1、水沟系:海绵动物特有的构造,它是水流进出海绵体的通道,是对其水生固着生活的一种适应。海绵动物的摄食、排泄、呼吸和生殖等生理活动,都要依靠水沟系中的水流来实现。2、水沟系的类型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3、两囊幼虫:海绵囊胚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4、胚胎逆转: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明显地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细胞,植物极大细胞留在外面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它多细胞动物完全不同,这种现象称为胚胎

3、逆转。5、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2、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的幼虫称为浮浪幼虫;3、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及一盘旋的丝状管。4、网状神经系统:由二极或者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5、消化循环腔:即原始消化腔,是由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兼消化、循环两个功能,故称消化循环腔。6、皮肌细胞:上皮细胞含有肌肉组织的特点,因而称皮肌细胞。1、杆状体:表皮细胞具有杆状体,是由实

4、质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的成杆细胞分泌而成,当虫体遇到刺激时,杆状体被排出体外,弥散为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或御敌。2、皮肤肌肉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环肌、斜肌和纵肌),共同组成了囊状的体壁,包裹全身,既有保护内部器官作用,又能加强运动功能。这种体壁结构称之为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3、原体腔: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假体腔,初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1、闭管式循环: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状的微血管网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2:开管式循环;在蛭类中,真体腔为结缔组织所填满,部分血管退化消失,相应位置形成不同的血窦(即组织间隙或叫腔隙),血

5、液不完全在血管中流动,也进入这些血窦中循环,即开管式循环。2、疣足:多毛类环节动物体壁想外伸出的扁平片状突起,每节一对,分为背叶和腹叶,其中有刚毛和足刺支持,主要用于游泳,作用类似船桨,为动物界中最原始的附肢。3、环节动物身体的各个体节,外部与内部形态上大部分基本相同,称为同律分节。1、外套膜:为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并形成外套腔。2、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除瓣鳃类外)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状突起上,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由于肌肉伸缩,齿舌可前后活动,以锉刮食物1、蜕皮: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发达的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停止取食和活动,脱去

6、旧表皮而产生新表皮的现象。2、马氏管:是肠壁向外突起而形成的许多细管,开口于中肠和后肠交界处、吸收血体腔中的代谢废物、进入后肠,回收水分后,与食物沉渣由肛门排出。3、口器:为昆虫的摄食器官,也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它是由头壳的一部分和附肢特化形成。有上下颚、舌和上下唇五部分所构成。它的基本形式为咀嚼式,并特化成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和嚼吸式几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环境。4、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都与成虫有很大不同。生活史中有一个不取食不活动的蛹期。5、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都与成体相似,(仅个体大小不同,性器官尚未成熟,翅的发育处于翅

7、芽阶段, )其幼体常称为若虫(如螳螂、蝗虫)6、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都与成体不同。幼体水生,以鳃呼吸,常称作稚虫(如蜻蜓)各章重点结缔组织又可分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硬骨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肌肉组织分为横纹肌;心肌;斜纹肌;平滑机原生动物门1、特征:1、身体微小,由单个细胞构成,群体原生动物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聚集而成;2、缺乏组织和器官,原生动物的功能分化是靠细胞器完成;3、以鞭毛、纤毛和伪足来完成运动;4、呼吸、排泄依靠体表进行;5、具备生物的各种营养类型:光合自养性营养(植物性营养)、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性营养(腐生性营养)6、具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8、两种生殖方式;7、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纲:鞭毛纲(眼虫),肉足纲(变形虫),纤毛纲(草履虫),孢子纲(间日疟原虫)。储蓄泡:把多余的水分储蓄起来;伸缩泡:调节水份和代谢废物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胞器;营养方式;光合营养,又能行渗透营养,吞噬营养;无性生殖纵二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结合;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肉足纲(变形虫)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的伪足;体表极薄的细胞质膜,有些具有石灰质或几丁质外壳,分化明显的外质与内质;吞噬型营养和胞饮作用;呼吸和排泄作用主要靠体表渗透作用;多行二分裂生殖,包囊形成极为普遍。6、自由生活在海、淡水中。也有寄生。纤毛纲(草履虫)答: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是本纲的重

9、要特征;核和细胞质出现高度分化,核有大、小核之分;大核司营养,小核与生殖有关。细胞质分化出胞口、胞咽、胞肛、伸缩泡、刺丝泡等多种细胞器。刺丝泡为草履虫等纤毛虫所特有。有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接合生殖)和无性的横二分裂生殖;应激性强;以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孢子纲:全寄生,行渗透营养,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配子生殖。多孔(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固着生活;2、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之间的中胶层构成,中胶层中有骨针;3、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4、细胞没有组织分化,有领细胞;5、无神经系统,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现象。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动物体形多样,多无一定对称形式,全营原始的

10、固着生活;无明显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分化,无消化系而行细胞内消化,无神经系而反应迟钝,只有生殖细胞的形成而无生殖系统等;有由中胶层内的骨针形成的骨骼,是海绵动物分纲的依据;具特殊的水沟系,是对固着生活很好地适应;生殖方式简单,形成芽球是海绵动物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受精作用在中胶层内完成,亦为特殊之处;再生能力强,说明其原始性腔肠动物门特征1.体型为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2.具有两胚层3.消化循环腔(但有口无肛门);4、具有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占优势 。5.网状神经系统(最原始)。6、两种基本体型水螅型(适应附着)水母型(适应漂浮)7、生殖发育 两种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世代交替现象(有些) 多

11、态现象(一些群体生活)浮浪幼虫期(海产种类)8、有钙质或角质骨骼(群体的瑚瑚 骨针或骨片)。水螅纲、钵水母纲海蜇、珊瑚纲珊瑚虫海葵 水螅纲 钵水母纲 珊瑚纲体型水螅型和水母型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只有水螅型缘膜水母型具缘膜,不具缘膜、骨骼不具缘膜口道无口道口道短具发达口道生殖细胞外胚层产生内胚层产生内胚层产生刺细胞仅存在于外胚层内外胚层均有内外胚层均有扁形动物1、两侧对称;中胚层的形成(三胚层)2、皮肤肌肉囊3、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4、排泄系统为原肾管排泄系统;5、具有梯形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集中。6、生殖系统特点:大多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及附属腺,具有交配行为,

12、体内受精。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1)体制上的分化:前后端、 左右侧、背腹面2)机能上的分化 :前端:感觉、神经中枢;背面:保护;腹面:运动 + 摄食 3)适应性的增强: 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生活的结果,也是动物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分三纲:1、涡虫纲;2、吸虫纲;3、绦虫纲;三角涡虫;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吸虫纲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原肾管,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器官2.营体内外寄生3.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所组成,皮层细胞形成合胞层,其胞核内陷到肌肉层之下,表皮具有皮棘,适应寄生生活4.具有口和腹吸盘5.消化系统:口,咽,食道,肠(两支).6.神经

13、和感官:梯形神经,感官退化,无眼点7.生殖与发育:雌雄同体,自体或异体授精,生殖器官发达, 生活史复杂,具中间寄主吸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1、身体更加扁平,呈叶片状。体表无纤毛,杆状体,保护色等结构。2、有合胞体的皮层并具皮棘小刺3、形成吸附器官即发达的固着器,即口、腹吸盘和小沟。神经系统不发达。大多感觉器官退化,成虫无眼点。4、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十分发达、繁殖力强。生活史复杂。吸虫生活史幼虫期有: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涡虫纲 吸虫纲绦虫纲习性自由生活寄生生活高度寄生消化道复杂简单无杆状体有无无吸盘无有有吸盘 小钩节片无无有代表动物三角涡虫肝片涡虫猪(牛)带绦虫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门1、

14、角质膜由上皮分泌形成结构:皮层,中层(基质)和基层(斜行纤维)2、线虫动物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3.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具食道腺,进行胞外消化4.排泄系统:原肾管型;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形成,但无纤毛和焰细胞。5.生殖;/异体,少数同体,雌雄异形6.神经系统:由围咽神经环向前向后发出若干神经索。1、线虫纲:体呈长圆筒状、角质膜光滑或具环纹,体壁由角质膜、表皮(多为合胞体)、肌肉层构成,表皮两侧增厚为侧线,体表呼吸,雌雄异体,多直接发育,自由生活或寄生。如:人蛔虫、钩虫、蛲虫、丝虫。2、轮虫纲:体较小、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头部具一纤毛轮盘、常行孤雌生殖和有性

15、生殖,生活史复杂,水生。如臂尾水轮虫、球轮虫。原体腔意义:1、为消化、排泄和生殖系统的发育提供了空间2、有效的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3、有效的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运动加快;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环节动物门1、生活习性:多自由生活,少寄生。2、形态:左右对称,真分节(多为同律分节,少异律分节),具疣足、刚毛。3、结构结构:具有次生体腔,闭管式循环,后肾管排泄,体表呼吸,具链状神经。4、生殖发育: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阶段。1、多毛纲:头部明显,感官发达,体两侧有疣足,雌雄异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多海产,如沙蚕。2、寡毛纲:头部常退化,无疣足,以刚毛协助运动,有生殖环带,雌

16、雄同体,异体受精,直接发育,淡水或内陆土壤中生活。如水丝蚓、环毛蚓。3、蛭纲:一般称水蛭或蚂蟥。体扁长,体节数恒定,体节又分体环,无疣足和刚毛,体前后端各有一个吸盘,多营暂时性体外寄生;雌雄同体,直接发育。真体腔:是指中胚层之间的空腔,为中胚层裂开形成,又称裂体腔。1、环节动物分节的意义1、使运动更加灵活2、新陈代谢更加有效(内部器官重复排列)3、生理分工更复杂,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次生体腔的特点?1)具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中胚层形成的)。2)肠道出现肌肉层(即脏壁中胚层) 。3)体腔内出现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并有肠系膜固定。4)有孔与体外相通。3、蚯蚓外部形态结构分析其对土壤生活

17、的适应性:(1)体表有粘液腺(2)头部退化,感觉器官不发达(3)疣足退化,刚毛着生在体壁上。(4)口前叶可以伸缩,它受体腔液的压力,可以向前伸张,吞食土壤。(5)眼点退化,感光细胞却在后部最多。此外有某些体节分化为环带(生殖带),可以分泌戒指状的蛋白质管,保证在陆地上的受精作用,同时又可使胚胎在干燥的陆地上发育软体动物门:(1)身体柔软,多为两侧对称,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绝大多数有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1-2或8片;少数无贝壳或消失),故本门又称贝类。(2)足为运动器官,头足类的足变为腕和漏斗。(3)消化系统呈U字形,有消化腺。除瓣鳃纲外,口内一般有颚片和齿舌。(4)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

18、种类有“肺”。(5)开管式循环系统(头足类十腕目例外,为闭管式循环),心脏在围心腔内,通常有一心室二心耳(腹足纲仅一心室一心耳)。(6)后肾型排泄系统,通常具肾一对(腹足类因扭转仅具肾一个)。(7)神经系统一般有脑、侧、足、脏4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和其间相连的神经索。(8)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卵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头足纲为直接发育。(三)软体动物的分类:1、多板纲:具有8 块履瓦状排列的贝壳,梯状神经,海产。如毛肤石鳖、锉石鳖。2、腹足纲:,为动物界第二大纲,分布广泛,身体左右不对称,头部发达,有眼和触手12对,足发达、位

19、于腹面;常有一螺旋形贝壳。其不对称体型是在胚胎发育中形成的,为次生性不对称。常见种类:鲍、田螺、海兔、海牛、蜗牛,蛞蝓。3、瓣鳃纲:身体侧扁,具2片贝壳,头部退化,无感官,鳃呈瓣状,足呈斧状,多海产。如泥蚶、毛蚶、牡蛎、4、头足纲:体两侧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外壳退化为内壳或无,头部发达,两侧有一对非常发达的眼,足特化成腕,神经系统高度发达集中形成脑,外包软骨环;闭管式循环;海产。重要种类:鹦鹉螺、枪乌贼、柔鱼、章鱼。乌贼适应快速掠食生活的特点:体呈梭形,分头、足、躯干;头两侧眼高度发达、具有与脊椎动物相当的折光系统,且外有假角膜保护;外套膜肉质,具有闭锁器和漏斗,外套膜收缩使水从漏斗口

20、喷出,倒退前进。 贝壳退化为内壳,称“海螵蛸”。节肢动物门(一)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部,附肢分节。(1)身体分部:为异律分节。2)附肢分节,增强灵性性,适应多种功能。这是进化的重要标志。2、体被外骨骼,有蜕皮现象,增强了支持力和保护能力。3、肌肉成束,不形成皮肌囊,肌肉舒缩能力增强。4、混合体腔,次生体腔退化,开放式循环。5、呼吸、排泄器官形式多样。昆虫纲呼吸的特点:气门、气管和气囊组成气管系统。气门10对,具启闭装置。气管分化:气门(身体两侧)主气管干分支气管盲管状微气管。A.气门可闭合。B.有的气管局部为囊状,利于飞翔。甲壳纲1.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2.附肢较多,触角2对,多为双肢型。

21、3.鳃呼吸。4.排泄器官为触角腺和腭腺。5.消化系统为一直管,胃内具有胃磨6.开管式循环7.多数链状神经系统8.感觉器官发达,有复眼、平衡囊、触毛、平衡囊等。9.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水栖。中国对虾的消化系统特点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特点:(1)食道短。(2)胃大而复杂(贲门胃、幽门胃)。贲门胃内有角质突起,上面有齿,碾碎食物;幽门胃内有刚毛,过滤作用。(3)有些种类胃内角质膜增厚,形成骨板和硬齿,特称为胃磨。(4)消化腺为肝胰脏。触角:柄节、梗节、鞭节组成。丝状 蝗虫、蟋蟀 刚毛状 蜻蜓、蝉 念珠状白蚁 锯齿状 绿豆蟓 球杆状 蝶类 羽毛状 雄蛾 环毛状 蚊 膝状 蜜蜂、胡蜂、

22、蚂蚁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和嚼吸式口器咀嚼式 蝗虫、螳螂 刺吸式 蚊、蝉;嚼吸式 蜜蜂 ;舐吸式 蝇 虹吸式 蝶、蛾咀嚼式口器由哪些部分组成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步行足最常见;携粉足蜜蜂,后足多毛。游泳足龙虱;攀缘足虱,适于携持毛发。开掘足蝼蛄,短壮,外缘具齿,掘土。捕捉足螳螂;跳跃足螽斯 ;抱握足雄龙虱;膜翅:薄膜状,如:蜂、蝇革翅:革质化,如:蝗虫前翅鳞翅:覆盖大量鳞片,如:蛾、蝶半鞘翅:前翅基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如:蝽节肢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 身体异律分节,增强活动的灵活性2 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3 具有分节的附肢,能够完成各种生命活动;4 具有多种类型的呼吸器官,完成气体交换5 开管式循环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