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钴均相催化羧酸还原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利用金属钴均相催化羧酸还原得到相应的醇。这里的催化剂体系是以三齿磷配体结合Co(BF4)2·6H2O,并在相对温和的条件(100 ,80 bar H2)还原一系列羧酸同时对酯也有很好的作用。对羧酸及酯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为相应的醇,在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合成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室中是利用化学当量的试剂如氢化铝锂来还原羧酸和酯1。工业生产上通常采用高温高压并使用各种催化剂对酯和羧酸进行还原2。近些年来,人们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均相催化还原酯和羧酸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出现了以钌为催化剂结合多齿配体如PPN3-5或者CH3C(CH2PPh2)36-9进行催化反应
2、。到目前为止,均相催化还原羧酸和酯仅在两种体系中实现:Ru/ CH3C(CH2PPh2)310-13体系和铱/联吡啶14,15体系。尽管这些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但是选择便宜、丰富、更少毒害的第一过渡金属代替匮乏、昂贵的贵金属如铁或钴更好,并提高还原反应的可连续性。实验过程中,在氢气初压为80 bar,反应温度100 下,以苯甲酸甲酯为底物,考察了加入各种钴前体与磷配体形成的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苯甲醇。对比下表(表S1)前四组实验可以看到Co(BF4)2·6H2O是比较合适的金属前体,催化该反应能得到收率很好的目标产物苯甲醇。作者接着从催化剂用量考察了该反应,
3、可以看到当降低催化剂用量时,反应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产物收率也降低了。另外作者向该反应体系加入了一些添加剂,发现当加入HBF4并没有得到目标产物,说明抑制了该反应的发生。适当减小氢气压强,也是不利于该反应进行。表S1 各种钴前体与磷配体结合催化还原苯甲酸甲酯基于上述催化剂的优化,作者对Co(BF4)2·6H2O与CH3C(CH2PPh2)3加氢体系的底物进行了研究(表S2)。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芳香羧酸酯、脂肪族羧酸酯及环状羧酸酯都能在此催化剂体系中以较高的收率获得预期的目标产物,当降低催化剂用量时反应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空间位阻较大活性较低的苯甲酸叔丁醇酯在此催化剂体系中5 h内几乎
4、完全转化并且收率很好。长碳链的羧酸酯甚至甘油三酸酯也有很好的反应活性。酯能在此催化剂体系中有很好的反应,作者接下来考察了羧酸在该催化剂体系中反应。选用THF作溶剂,加入2.5 mol%量的催化剂就可使苯甲酸在22 h内以较好的产率还原成苯甲醇。当增加催化剂的量达到5 mol%时,底物在4 h内便能转化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除去剩余的酸原料,大部分催化剂能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洗脱再生。同样,芳香族及脂肪族(长碳链、短碳链)的羧酸都能在此催化剂体系中发生反应,并且短碳链的羧酸比长碳链的羧酸更容易还原。此外,无溶剂下对羧酸还原也是可能的,例如只要0.1 mol% 的催化剂的量就可将丁酸和乙酸以较好的收率
5、得到1-丁醇和乙醇。与MeOH溶剂对比,可以看到THF为溶剂时反应效果更好。 表S2 羧酸和酯的催化还原作者接下来对羧酸底物的普适性进行了深入考察。如下表(表S3)所示,以苯甲酸为底物,加入2.5 mol%的催化剂,THF为溶剂,苯甲酸衍生物在该条件下的反应。对位取代的氯代、氟代苯甲酸及羟基取代苯甲酸可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相应的产物。而溴代和碘代这些比较容易离去的基团在此催化剂体系中却产率很低,至今还未能将目标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甲氧基取代的苯甲酸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去官能团,得到了三种不同的还原产物,但很难将它们分离出来。含简单杂环的羧酸如呋喃-2-羧酸,噻吩-2-羧酸在此体系中反应得到
6、了混合物,尚未检测到需要的目标产物。 表S3 催化羧酸加氢还原作者对此催化剂体系中磷配体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四齿磷配体其结构类似于三齿磷配体P(CH2CH2PPh2)3的催化剂并没有对酯的还原表现出活性。同样加入二齿及单齿磷配体的催化剂也没有使羧酸和酯发生还原反应。然后通过加入一些酸碱添加剂及还原剂也没有促使反应发生。类似的钴前体Co(NCCH3)6(BF4)2结合磷配体在干燥的条件下并不能使酯或酸还原。当选择苯甲酸甲酯为底物时,加入六当量的水和Co(THF)6(BF4)2在干燥条件下对羧酸还原表现出了活性。从前面的研究中可知Co(OAc)2·4H2O 作为金属前体形成的催化剂对酯
7、和羧酸还原没有表现出活性,于是通过加入一些添加剂来进一步研究。当加入两当量的BF3·OEt2或者是其它非配离子的盐如HBF4,NaSbF6, LiB(C6F5)4可以提高此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此外加入路易斯酸如FeCl3也能有同样的效果,而加入NaBF4, NaPF6, NaBPh4却没有使该催化剂表现出反应活性,对于非配位的阴离子能提高催化活性,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反离子效应。然而在Co(OAc)2·6H2O的催化剂中加入BF3·OEt2、HBF4,却没有提高反应活性。表S4 各种添加剂对该反应的影响为了研究此类反应机理,作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向此催化剂中加入TEMP
8、O作为抑制剂和TMTU作为非常活泼的键合试剂。当加入不到一当量的这两种试剂就使还原反应完全抑制了。同时也说明了反应中没有纳米状活性催化剂形成,因为这需要更低量才使催化剂全部失活。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键合作用使金属钴中心失活,从而使此催化剂失去活性。接着作者通过ESI-MS研究了该反应,得出在该催化体系中,钴是以是+2价态存在的,并提出该反应机理(图1)。图1 提出的反应机理首先由Co(BF4)2·6H2O与CH3C(CH2PPh2)3 反应得到催化剂前物质Co2(triphos)2(-OH)2(BF4)2,然后其对羧酸的羰基进行插入反应,然后两分子氢气分解在Co-O键,最后与另一分子羧
9、酸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并使催化剂再生。这个机理符合ESI-MS和EPR结果,同样也与密度泛函分析结果相一致,速率决定步骤包括氢迁移到相应的醛,然后积极有利的步骤质子转移和羧酸底物与产物发生交换,总体上是温和的放热反应。读了这篇文章,正与作者在文中写到,它的亮点之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使用的催化剂是以钴作为中心金属,它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第二整体反应条件是较温和的,温度、压力在一般实验室中都可以实现;第三该催化剂对羧酸和酯都能起到作用,说明它的普适性较好。参考文献1 J. Seyden-Penne, Reductions by the Alumino- and Borohydrid
10、es in Organic Synthesis (Wiley-VCH, New York, ed. 2, 1997).2 T. Turek, D. L. Trimm, N. W. Cant, Catal. Rev. 36, 645683(1994).3 J. Zhang, G. Leitus, Y. Ben-David, D. Milstein, Angew. Chem. Int. Ed. 45, 11131115 (2006).4 J. Zhang, E. Balaraman, G. Leitus, D. Milstein, Organometallics.30, 57165724 (201
11、1).5 E. Balaraman, E. Fogler, D. Milstein, Chem. Commun. (Camb.)48, 11111113 (2012).6 H. T. Teunissen, C. J. Elsevier, Chem. Commun. (Camb.) 1997,7 H. T. Teunissen, C. J. Elsevier, Chem. Commun. (Camb.) 1998,13671368 (1998).8 M. C. van Engelen, H. T. Teunissen, J. G. de Vries, C. J. Elsevier,J. Mol.
12、 Catal. Chem. 206, 185192 (2003).9 Y. Li, C. Topf, X. Cui, K. Junge, M. Beller, Angew. Chem. Int. Ed.54, 51985200 (2015).10 M. Kilner, D. V. Tyers, S. P. Crabtree, M. A. Wood, World IntellectualProperty Organization (WO) Patent 03/093208 (2003).11 M. A. Wood, S. P. Crabtree, D. V. Tyers, WO Patent 2005/051875 (2005).12 F. M. A. Geilen, B. Engendahl, M. Hölscher, J. Klankermayer,W. Leitner, J. Am. Chem. Soc. 133, 1434914358 (2011).13 T. vom Stein et al., J. Am. Chem. Soc. 136, 1321713225(2014).14 T. P. Brew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金从业人员考试考点与试题精讲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搭建与实践教程面试题及解析
- 天津市部分区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文物修复专业面试题集锦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局公务员招录考试试题集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三
- 2025年陪诊师考试的关键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维修工培训课件
- 外科学教案-腹外疝
- 寺院电路改造方案(3篇)
- 船舶公司维修管理制度
- 监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2025届天津市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限价商品房购房定金合同书
- NBT 11551-2024 煤矿巷道TBM法施工及验收标准
- 生产环境条件管理制度
- 检测类安全管理制度
- 试用期员工绩效考核表新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