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首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本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吉首市发展 的需要,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对吉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 2010年)进行的修编。第1.02条编制本规划的基本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十五”计划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4 .其它相关的文件和部门规划。第1.03条编制本规划的主要背景1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 WTO3 .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4 .湖南省加速推进
2、“三化”进程;5 .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第1.04条本次规划期限1 .近期:20032005 年;2 .中期:20062010 年;3.远期:20112020年。第1.05条本次规划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吉首市域,总面积1058.5km:主要是确定市域经济发展布局,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布局, 确定市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第二层次为城市规划区,包括吉首市石家冲、恫河、红旗门、乾州四个街道办事处和吉首乡、万溶江乡、 河溪镇的马鞍山村、寨阳乡的曙光村以及跃进水库水源保护区,同时为了满足吉首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要求,将凤凰县竿子坪乡湾溪、牯牛坪木林坪、棒棒坳、廖家冲五个
3、村划为规划区范围,规划区总面积165.7km2。在上述区域内,重点是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和近城生态建设。第三层次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地区,近期 18km2,中期23.8km:远期34.3km:远景40km2左右。重点是 确定城市发展性质、规模、布局、历史风貌保护和相应的市政工程设施。第1.06条 在吉首市行政辖区内,编制城镇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以及在吉首市城市规划区内 进行各项建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 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本规划。第1.07条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 依据,违
4、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1.08条 本规划由吉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第2.01条 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吉首市的发展应紧紧依托我国中西部区域,确立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城市和西部门户的地位,坚持“开放兴吉”、“科教兴吉”的方针,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基础设 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致力于抓好改造传统农业和加强城市建设两个基础,打好生态和旅 游优势两张牌,重点培育绿色食品、生物制药、旅游休闲三大产业平台,改造壮大冶金、建材、化工三大产 业链,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5、,坚持走市场、科技、资源、生态一体化,经济、社会、人口协 调发展的路子,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第2.02条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1 .增强中心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3 .优化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4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2.03条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1 .总体发展目标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推进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加强吉首作为 湖南西线中部中心城市的职能;积极主动拓展吉首市在湘、鄂、渝、黔边区交通运输和旅游发展潜力,全面
6、提高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将吉首市建成湖南西部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特色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 态园林城市。2 .经济发展目标 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优质化、产业化为中心,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以绿色产品深度加工为取向,加速发展第二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渐 实现二、三产业占绝大比重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规划近期(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08%。规划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总值达到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00元,三次产业 的比例调整为10: 47.1 : 42.9。规划中期(至2010
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4 10.08%。规划远期(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4%,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4.6: 47.3: 48.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3 .生态建设目标 将吉首建成湖南省生态最好的地区。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 2010年达到55% 以上,2020年达到65犯上,吉首城市大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恫河、万溶江水质稳定在国家标准II(城外)、III (城区)类以上。4 .社会发展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5年控制在6%以内,2010年一2020年 控制在4.5
8、 %以内;狠抓文教、体育、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3%5%Z内。5 .城市建设目标 将吉首市建设成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社会 文明、环境优美、富有民族特色、山区特色和生态城市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一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一具有悠久湘西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西部优秀民俗生态旅游城市 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区园林城市第三章市域城镇发展与建设第3.01条 市域2020年总人口规模为45万人左右第3.02条市域城镇化水平现状2002年为65% 城镇人口 19
9、.14万人;近期2005年为70%城镇人口 22万人左右; 中期2010年为75%城镇人口 28万人左右;远期2020年为85% 城镇人口 38.5万人左右第3.03条市域城镇布局结构规划期末,吉首市域城镇发展空间组织为“极化一点、构筑两带、发展两翼”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极化一点”是指极化中心城市吉首,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市域经济 的全面发展;“构筑两带”是指发展东西向沿 319国道、南北向沿209国道、S229省道的不同等级,将各具特色的城 镇,形成支撑吉首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级城镇发展轴;“发展两翼”指在一级城镇发展主轴向两侧辐射的主要交通走廊上,培育二级城镇发
10、展轴,形成支撑市 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骨架,促进吉首市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二级城镇发展轴包括:吉首至丹青发展轴,轴上有 太平、排吼、丹青、排绸等多个城镇;吉首至社塘坡发展轴。第3.04条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吉首市的城镇划分为四个等级,将乡村居民点划分为 二个等级。一级:中心城市(吉首市区),1个。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35万人左右。二级:中心镇(河溪、马颈坳),2个。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1万人以上。三级:一般建制镇(矮寨、双塘、丹青),3个。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0.50.8万人。四级:集镇,7个。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一般小于 0.5万人。第3.05条市域城镇
11、职能结构1.吉首市区作为州域的中心城市,是湘西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渝、黔 四省市边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以及信息、商贸、物流中心,是大湘西文化圈的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中心以及绿 色产品加工业基地。2,河溪镇:是吉首东部重要的工贸型城镇,集居住、商贸和工业生产于一体,服务于吉首东部地区的中 心城镇。3 .马颈坳镇:发展成为二县一市边区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贸易中心的综合型城镇。4 .矮寨镇:重点发展旅游业、旅游产品加工业的旅游型城镇。5 .双塘镇:是着重发展建材生产加工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型城镇。6 .丹青镇:以名牌山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是本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7 .集镇:是为周围农村服务的一定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服务中心。第3.06条市域空间管制将市域空间分为三种类型的区域进行管制:严格控制开发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地区和一般控制地区。(一) 严格控制开发地区严格控制开发地区是指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行为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区、 文化遗址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用地、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城镇村落、名人故居墓碑、古树木以及宗教礼制 建筑等保护用地、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以及其它一些根据需要合理划定的保护区。其中生态敏感区是指对整个 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系统分布地带,包括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湿地、河流湖泊、山林、水库、 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13、。(详见附表)严格控制开发地区管制措施:1 .编制各类严格控制开发地区的总体规划和专项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自然山体及河流水系保护规划、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专项规划、其它保护专项规划等。 同时,严格保护区域内的自然山体、河湖水域、森林植被、各类动物等生态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和矿产等资源。2 .严禁在生态敏感核心保护区进行开发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外围保护地带严格控制高强度开发,适度的 开发建设应报上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须保证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和景观不受破坏。3 .严禁在生态区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严格控制本区的开发建设行为,不允许在此区域内进行任何
14、破坏性活动,维护此区域内的自然地形地貌。4 .禁止各类污染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便排入生态区。固体垃圾排入此区须采取生物填埋、焚烧等措施, 液体污染必须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本区水体。严禁任何固体污染物、垃圾等直接倒入水体或堆放 在水体沿岸50米范围内,以保护生态区内环境不受污染。5 .严禁占用上述各类严格控制开发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或者将其划为城镇建设用地进行高强度开发,对城 镇中的属于严格控制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也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护。6 .各类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地址、文物保护单位等严格控制开发区应根据相关法律和技术规定划定保护 用地范围,该范围内的用地禁止进行非保护性的开发建设。对
15、于文物古迹的自然性破坏,应尽快提出维护、 修复计划与设计;对于建设性的破坏,如古建筑被一些单位所占用的现象,应明确其使用要求,限期搬迁, 归文物部门所有。7 .严格控制开发地区内的自然山体,不得进行新的非生态农业用地开垦,并应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或进行 生态农业耕作,适当恢复其自然生态面貌。8 .严格控制开发地区以保护为主,任何允许进行的行为都应有利于保护,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活动。(二)城镇建设用地区吉首市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吉首市市区建设用地、各建制镇镇区建设用地和各集镇建设用地。规划确定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为:中期2010年,市区为95m2/人,建制镇为80m2/人。远期2020年,市区为10
16、0m2/人,建制镇为85m2/人。城镇建设用地管制措施:1 .须对城镇建设区进行科学规划,编制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批准 的各类规划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划的范围、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及控制指标、规划设计条件和环境要求进 行开发建设。2 .该区须重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对建成区内未利用土地(包括弃置地),建设中须填空补缺,充分利用。应全面建立和完善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允许有偿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流 通,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率利用和高效益产出。3 .城镇建设区不准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各类生态系统保护区、河道水域及 岸线等生态
17、敏感区用地,不准占用尚未开采的矿产资源区用地。4 .临近生态敏感区的城镇建设必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其建设不得损坏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和景 观。5 .城镇建设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用地、 古迹遗址用地必须实行严格保护,须对其编制专项规划,并按专项规 划保护和建设。6 .城镇建设区内的建设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及现状资源条件, 保护区内的山林、植被、水系, 保护当地文化历史、风俗人情、地方风格和空间特色。7 .小城镇建筑应保持并形成地方风格,延续地方建筑文化、民俗民风。8 .城镇与城镇之间地域,城市内各组团之间应建设生态隔离保护区,改善城市内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 质量和美化城市景观环境。(3)
18、 一般控制地区吉首市一般控制地区是指市域内除了严格控制开发区和城镇建设用地之外的所有区域。一般控制地区管制措施:1 .严格保护此区内耕地,禁止非法占用耕地。城镇建设确实需要占用少量耕地的,应按有关程序报行政 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耕地占补平衡原则进行占用补偿,维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 .组织部分地区退宅还耕、退耕还林,撤并乡镇和自然村落,将农村空置房基地作耕地开发改造,编制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3 .集镇、乡、农村居民点及工矿区建设应严格遵照规划控制指标执行。严格控制农房分散建设,农村建房应适当集中,形成规模。4 .加强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生态治理弃置地。在本区内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19、增 强本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5 .强化本区对城镇的服务功能。本区应设置供应城镇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吸纳部分城镇市政设施(垃 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水厂、殡葬设施、危险品仓库等),安排部分污染性生产企业,为城镇发展提供用地 保障。同时,应维护和加强城镇间的路网建设。(4) 区域协调管制1 .相邻城镇应加强经济交流与协作,侧重发展不同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互补经济类型,促进城镇经济协 作发展。2 .消除地方保护性政策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对内对外发展环境,吸引外来创造者和投资商参与本区经济发展建设。3 .加强各城镇污染防治工作。城镇生产生活垃圾必须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处理。
20、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必 须通过处理,达标后方能排入河流水体。禁止任何城镇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污水或倾倒垃圾,对下游城镇产 生影响。4 .加强市域周边地区的协调管制加强经济物资交流,发展边境商品贸易,活跃边区经济。加强接壤地区道路交通建设,提高现有公路等级或新修联络公路。加快相邻地区的旅游网络开发,开辟旅游联络线,促进旅游产业相互发展。协同保护边区生态环境,维护边区自然山体、湖泊水库完整性,保护好边境地区山水、森林、动植物、 矿产等资源。加强毗邻区域抵抗自然灾害建设,提高边境地区共同抗灾救灾能力,形成统一的救助体系。加强相邻地区文化生活联系,消除地方优势与歧视偏见,促进边境地区团结与稳定。第3.07条
21、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 .公路规划建设长渝、临三、张吉高速公路;改造、扩建209、309国道和S229省道;建设吉首一铜仁大兴机场高速公路;规划修建吉首一丹青和乡镇与中心城区以及乡镇间生产、生活交通的公路。2 .铁路改造枝柳铁路,加快复线和电气化建设;改造、扩建吉首火车站南站,形成吉首市主要客货运站。第3.08条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 .给水工程规划积极开发市域内的水源,加固现有水库,新建扩建中小型水库,适当开采地下水,加强万溶江、恫 河、沱江水源地的保护。根据吉首市水资源条件和城镇发展的需要,综合协调供水系统布局,合理选择水源,确定供水分区和水厂位置,完善供水设施。2020年以前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22、100%城镇单位人口综合用水 量指标确定为0.450.55万m/万人.d,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为 0.650.70万m3/万人 d,规 划在市区和5个建制镇建设9个水厂。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恫河、万溶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 二级、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点上游1000m, 取水点下游100m及两岸纵深300m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上游 500m水域及其两岸纵深300m集水 陆域,其余集水陆域为三级保护区。黄石洞水库和跃进水库及周围一百米以内的集水陆域为一级保护区;水库周围一百米以外,六百米以内 的集水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六百米以外的集水陆域为三级保护区。一级保
23、护区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并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三级保护区的水质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3,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分流制和合流制相结合,近期在中心城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深度为二级。2020年各城镇污水经收集后集中处理,处理深度为二级,处理率达到80%4 .供电建设220千伏电力引送工程和市域110千伏、35千伏供电网络。电压等级分为 220千伏输电网、110千 伏输电网、35千伏输电网、10千伏电压配电网和220/380伏低压电网。5 .电信规划扩充模块局的容量
24、,推进现有通信网向图像、数据信息网过渡,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进 入千家万户奠定基础。6 .移动通信加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移动通信基本覆盖全市。7 .有线电视加强以市局为中心的光纤传输主干网和以乡镇为区域的分配网络,增加播出节目和服务项目数量,扩大 网络容量。第3.9条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 .教育发展规划: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普九”为重点,形成结构优化的多元办学教 育新格局。2 .文化、体育发展规划: 在规划期末,吉首市区建成文化、传煤、旅游于一体的广电文化传媒中心, 新建及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现化化体育运动中心,完善乡镇、社区文体设施。3 .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建
25、立一个专业齐全、分布合理、规模适度,由州、市、乡镇、村组成的四级医 疗卫生体系,并形成健全、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第3.10条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以优越的区域旅游环境为依托,打好以生态、休闲旅游两张牌,重点发展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 历史文化及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搞好“四区三园两洞一城八景点”的建设。近期以加强景区景 点建设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抓好以吉首为中心,向东-罗依溪-王村-张家界、向西-堂乐洞-德 夯-大龙洞瀑布、向南-奇梁洞-凤凰-黄丝桥古兵营的黄金旅游线连接工作。加强旅游商品建设,全面启动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第3.11条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生态建设一
26、是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草)工程。规划按照天然林保护工程总体思路,确定天然林保护区与恢复 目标,建立监管林体系和服务体系。近期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到 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0%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Z上。二是环城绿化带(保护区)工程。规划和建设好环城绿化带,规划实施面积19.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5.6万亩。将靠城傍河面向公路、铁路的第一层山脊的森林植被,划为一级保护区,其它地段为二级保护区, 花果山一带为风景林保护区。三是森林公园建设工程。规划红枫、芙蓉岗、西郊、小溪、德夯、镇溪、中寨七大万亩森林公园,面积 8.3万亩。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突出森林的共性和历史文化
27、的恢复、保护。四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规划将市域绿色通道建设和道路、堤坝等防护工程设施以及沿线城镇、乡村的 绿化亮化工程结合起来,优先搞好市域内规划建设的长渝、临三、张吉高速公路,国道 319线、209线,省 道S229线和枝柳铁路沿线和恫河、万溶江、沱江沿岸以及跃进、黄石洞水库周围地区的绿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的要求,上述重点线路沿线绿化带宽度度每侧应在 10m以上, 城市规划区内按20-50m控制。河流、堤坝、水库沿线,绿化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和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 绿色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并与各类工程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28、。五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规划加大吉首市各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 水平,到规划期末,市域各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30%Z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犯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0m以上。2.环境建设与保护一是按照湖南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重点控制和冶理“三废”污染,提高“三废”的处理率和综合利 用率,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二是全面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近、中期新建一批污水、垃圾无公害处理 工程和气、电、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控制大气、噪音污染。三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点城镇、风景名胜区、万溶江、恫河、沱江、工业污染排放大户的环境监测 和污染控制。力求境内万溶江、恫河
29、、沱江水域达到田类以上水域标准,城市饮用水源稳定在R类以上,城 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n级标准。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第4.01条城市性质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重要中心城市,以绿色产品加工业和旅 游业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第4.02条城市职能1 .湘西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重要中心城市;3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信息、商贸、物流中心;4 .大湘西文化圈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中心;5 .绿色产品加工业基地。第4.03条城市人口规模近期( 2005年),20万人左右;中期(2010年),25万人左右;远期( 2020年
30、),35万人左右。第4.04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 2005年),为1800公顷,人均90m2;中期(2010年),为2380公顷,人均95吊;远期( 2020年),为3430公顷,人均98吊。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第5.01条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规划吉首城市总体布局空间结构为以人民路为主轴,以乾州为核心、以周边群山为背景,间隔分布,形 成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一主一次两点”带状组团式生态园林城市空间格局。“一主”:即乾州组团“一次”:即恫河组团(为现状的老城区,又称吉首组团)“二点”:即北部的振武营和东部的马鞍山两个工业生产基地。第5.02条乾州组团规划形成吉首市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核心区,由乾城
31、、乾东和乾南三个片区组成,主要发展行政办公、商业物流、文化体育、古城保护、科技环保工业和生态居住等功能。乾州组团建设用地面积约18.7km2,城市人口约18.5万人。乾城片区是以古城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片区,规划以古城保护、行政办公、商贸娱乐和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乾东片区利用交通和用地优势,发展综合工业区和物流园区。长渝高速公路出入口至万溶江之间主要以长途 汽运、商贸、物流为主要功能,万溶江南以发展二类工业为主,靠近火车站地段主要发展贸易、仓储设施。片区 东、南部以发展生态居住为主。在片区中部建设与工业区相配套的居住、商贸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乾南片区主要发展大型文教、体育中心和一类环保工业,同时
32、建设与文教、体育中心和工业区相配套的 生活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第5.03条恫河组团恫河组团是以旧城为主体的老城片区,由恫河光明、城东新桥、大田湾、恫河以南中心区、桐油坪、砂 子坳和五里牌7个片区组成,规划以商贸、教育、旅游等服务和居住为主要功能。恫河组团建设用地面积约 13kn2,城市人口约14万人。恫河光明片区:规划以配套、完善交通运输站场、仓储、经济机构和居住为主。城东新桥片区:规划以发展大、中专学校、科研单位为主。大田湾片区:规划为二、三类工业区。恫河以南中心区:规划为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区,调整部分用地功能,疏解旧城建筑和人口密度。桐油坪片区:规划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区,严格控制现状建设用
33、地。砂子坳片区:规划以发展文化教育为主,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五里牌:主要发展居住、一类工业和仓储用地。第5.04条振武营建设点利用现有基础,规划建设成为全州性的农业科研基地和名酒生产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2k吊,城市人口约2万人。第5.05条马鞍山建设点利用用地和交通优势,规划建设化工、治金、建材等三类工业企业。建设用地面积约0.6km2,城市人口约0.2万人。第5.06条公共活动中心立足建设成为四省市边区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设施,逐步建成四省市边 区商贸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1 .行政活动中心:在乾州新区以市政府为主体建
34、设行政活动中心。2 .商贸活动中心:在乾州组团、恫河组团建设大型商贸活动中心。3 .文化活动中心:在乾州建设文化活动中心。4 .教育科研中心:规划在乾州组团乾南片区布置大型教育科研中心,形成新兴科研教育基地。5 .体育活动中心:规划在乾州组团乾南片区布置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其功能应达到具有举办全省运动会和全国单项运动会能力。第5.07条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旧城现有居住用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 在保护古城传统街区风貌、格局的前提下,加速旧区改建, 降低建筑和人口密度,完善配套设施,增加绿化用地。新区居住用地主要选择依山面水、环境优良的地区, 临水进山居住用地以一类居住用地为主,其余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35、。住宅建设以小康水平为目标,注重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多样性,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2020 年,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190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4.7%,人均居住用地34吊。常住人口住宅成套率达 98%暂住人口住房向公寓式转变。规划较为集中成片的居住区和社区单元20个。第5.08条 工业用地布局结合“一主一次两点”的城市布局结构,规划确定吉首城市集中布置五个工业功能区,即乾东工业区、 大田湾工业区、振武营工业区、马鞍山工业区, 对现状建成区内的工业企业、具有污染影响的工厂等采取“退 二进三”的战略,一方面将此类工业向五个工业功能区迁移,另一方面在利用土地区位条件进行二次开发, 发展第
36、三产业,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1 .乾南工业区:规划以生物制药、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创建吉首城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园区。2 .乾东工业区:规划主要布置二类工业用地,创建吉首城市综合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食品加工、医药工 业、矿产品精加工等工业企业。3 .大田湾工业区:规划以建材工业为发展重点,适当发展制革、化工等工业。4 .振武营工业区:规划重点发展名酒生产和农业科研,建设吉首城市农业科研和名酒生产基地。5 .马鞍山工业区:规划重点发展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三类工业,形成独立的三类工业区。6 .规划控制雅溪工业用地发展,主要发展水果加工与保鲜、山鲜菜加工、乳制品生产等绿色食品工业。第5.0
37、9条 仓库用地布局布局上逐步改变条块分割、零散建设的局面,以社会化、大储量、集中型为主,并结合交通设施布置, 形成加工、储运综合体,在乾州组团乾东片区结合铁路货站、高速公路、物流中心,集中布置仓储用地,保 留乾东片区油库等危险品仓储用地。新增加的危险品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区外围,城区内不再增加危险品仓储 用地。第六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第6. 01条 规划重点将州级、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大部分迁移乾城片区,形成新的行政办公中心,保留完善各街道、居委会行政等办公设施,新发展的城市区按要求相应配置。第6. 02条 规划在老城区(恫河组团)、乾城、乾东、乾南、振武营建设点形成不同规模的商业中心, 统一安排各专业
38、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超级市场、专卖店、连锁店、精品店等特色鲜明的新型商 业设施。第6. 03条 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文化设施。在乾城布置文化广场、报业集团、广电中心、图书馆、 艺术馆、娱乐城、展览馆等,改扩建州博物馆、工人文化宫,强化砂子坳文化娱乐功能。同时在老城区、乾 南、乾东以及外围各片点,配套建设组团级,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第6. 04条 规划在乾州组团建设拥有场、馆、池的市级体育中心,充实、完善砂子坳体育中心,并在乾 东、恫河、振武营安排必要的区级体育活动场地。第6. 05条完善义务教育设施布局,采取新建、改扩和撤并等方式,适当提高中小学用地及配套设施(尤 其是运动场设
39、施)的标准,新区开发预留足够的学校建设用地。规划大学教育以吉首大学为中心,在新桥、乾南集中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科研教学基地。第6. 06条 调整现有医疗机构等级和布局,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新建州人民医院乾州分院和乾东、洞波湾、树岩桥、王家岭、坝塘综合性医院。结合州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建设医疗急救和疾病控制中心,市区规划病床位1800床左右。每个街道设置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逐步将单位、厂矿所属的职工医 院纳入城市医疗体系。第6. 07条 规划按照每万户左右居民设1处的标准,预留公安派出所建设用地,在交通枢纽、商业中 心、文化体育中心设置吉首公安派出所机构和治安岗亭。对军事设施进行严格保护
40、,禁止任何组织与个人破 坏、危害军事设施。第6. 08条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化的要求,规划在乾南设一处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第七章城市道路交通第7.01条规划目标依托长渝、临三、张吉高速公路、枝柳铁路和外围铜仁大兴机场,形成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体现吉首城市特色、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对内对外绿色交通体系。第7. 02条高速公路长渝高速公路在城区的走向是从长岭口至阿娜,经恫河、金垄山,七方桥、小庄,穿楠木坪,越雅溪、老石岭,接曙光往花垣。在阿娜设互通与 319国道相联,在小庄设互通与临三高速公路和城区相联,在曙光 设互通与209、319国道联接。临三(临汾一一三亚)高速公路城区段从小
41、庄至大庭到中寨经栏牛坪往凤凰。张吉(张家界一一吉首)高速公路城区段从小庄经芙蓉岗至大田湾、花果山到振武营,在小庄和振武营 设互通与长渝高速公路、城区、S229相联。第7.03条国道G209国道规划将城区段向西郊外迁,从曙光村穿红枫森林公园到西门口沿湾溪达老营盘,往南接209老线往凤凰。G319国道规划从曙光村沿长渝高速公路线至雅溪接小桥路,沿万溶江至河溪接老319国道。第7.04条铁路站场枝柳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复线、电气化建设。扩建吉首南站,将火车客站迁往吉首南站,形成吉首主要客 货站。第7.05条 汽车站场保留现状汽车北站,新建乾州中心汽车站、乾州汽车南站。以163汽车站和汽车西站为基础,组建
42、老城区东西汽车货运站,新建乾东、乾州、乾南汽车货运站,并 在乾东建设吉首市大型物流中心。第7.06条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适当发展出租车,适当限制摩托车;完 善路网建设,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提升路网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促进交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城市干道系统, 加强各组团间交通联系;加快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第7.07条城市道路分为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规划主次干路总长为151.8公里,路网密度为4.4km/ km2;城市支路的路网密度控制在 4.1km/ km2左右。第7.08条城市主干路走向规划城市主干路12条,红线控制宽度3045ml人民路(吉首火车站
43、一一木林坪)、乾城大道(楠木坪一一长潭)、世纪大道(小桥路一一人民路西线)、 朝阳路(人民路西线一一建新路)、建新路(人民路西线一一大庭水库)、水厂路(人民路西线一一大庭路)、 会展路(人民路西线一一乾州大道)人三泡台路(扳梦冲一一长潭)人雅溪路(湘霸酒厂一一楠木坪)、武陵路 (石家冲一一肖家坪路)人肖家坪路(武陵东路一一那简)、人民路西线(石家冲一木林坪)。第7.09条次干路系统规划次干路红线宽度为1830ml总长约84公里。主要包括环城路、团结路、小桥路、溶江路、纺织路、 燕子路、大坡路、毛潭路、振武路等 53条次干路。第7.10条 城市主要交叉口1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全部采用立体交叉。
44、2 .规划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口 6个,分别为长渝高速一一临三高速一一入城联络线的小庄互通;长渝高速一一319国道交叉处的阿娜互通;长渝高速一一209国道交叉处的曙光互通;张吉高速一一长渝高速交叉处 的桥口互通;张吉高速南部雅竣入城处的冷水互通;张吉高速振武营的布马互通。3 .主次干道交叉口尽量采取渠化设计,增加进出车道,在距离交叉口60分一100米的范围内,增加1 一2个车道的红线宽度。第7.11条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按各组团的合理位置设置停车场,解决机动车停放问题。规划城市机动车停车场总面积为28万m2,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为200ml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大型宾馆、
45、商场等建筑应按 标准配建停车场或其它停车设施。城市公共加油站服务半径为0.9分一1.2km,规划分别在木林坪、天星庵、楠木坪、大田湾、桐油坪、卧 牛山等地建设加油站15座,GNG占2座。城市主要交叉口、城市主干道人流集中地段建设人行地道或结合城市建设和景观要求设置人行天桥。新建吉首南站站前广场,保留吉首火车站广场。第7.11条公交站场规划确定城市客运以“公交优先”的原则为宗旨,适度发展多种客运交通,公共交通线建立以常规线路 为主体,快速大容量线路为骨干,小型定线车为辅助的现代高速、便捷的城市公交客运网络体系。规划分别 在洞坡湾、大坡、木林坪、大田湾、振武营、狮子庵设立 6个公交场站,其中在洞坡
46、湾设置公交总公司。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8. 01条 规划构建吉首市城市以周边群山森林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万溶江、恫河及支流、枝柳铁路线绿化为主轴,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大量的街头 绿化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期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犯上。第8. 02条建立“山、水、园、苑”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山”:结合城市两侧连绵山体规划自然生态绿地系统;“水”:建设城市六条水系绿化带,强化水体空间,构建水湿生态绿地系统;“园”:结合城市内部较好自然山头和较好的自然林地, 建设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公园一一人工生态绿 地系统;“
47、苑”:指城市各功能用地的建设应强调园林绿化空间及景观效果的建设,创建具有自然和园林结合特征的“苑郁”绿地系统。第8.03条城市公园一构建人工生态绿地系统市级公园有花果山公园(50公顷)、楠木坪公园(48公顷)、乾东公园(31公顷)、大坡公园(59公顷)、 田鸡公园(35公顷)。区级公园有树岩桥公园(13公顷)、木林坪公园(19公顷)、三炮台公园(10公顷)、马鞍坡公园(27 公顷)、振武营公园(35公顷)、马鞍山公园(7公顷)。对城市绿化盲区,以“见缝插绿”的原则安排街头绿 地和小游园。第8.04条沿河风光带一构建水湿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在万溶江两岸布置沿河景观休闲绿地, 绿化带宽度控制15100
48、m恫河风光带旧城区控制15m以上, 新建区控制20m以上,在其支流湾溪、细溪、龙舞河、文溪河设置15m以上的沿河绿化带。第8.05条 城市森林公园一构建自然生态绿地系统结合城市周边生态林地建设,规划市区近郊小溪(6.6km2)、镇溪(6.7km2)、芙容岗(7.33km2)、红枫林 (8km2)、西部(6kn2)、中寨(6.8km2)六大森林公园,以森林植被为主,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风和天然生态环 境林地。第8.06条 规划建设人民路、乾城大道、朝阳路、水厂路等林荫大道,街道绿地突出各自特色。第8.07条 规划城市边缘的猫儿坨、吉首园艺场、石家冲、天山堂等自然山体以体育、植被花卉、烈士 陵园、植物
49、园为主题,满足市民回归自然需求的郊野公园。第8.08条规划结合城郊型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吉首园艺场、S229省道沿线安排集中的苗木生产基地和园艺场;规划枝柳铁路沿线每侧应有不低于 20m的防护林带;在城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危险品仓 库、新城区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按不同区位和防护要求,设置50-300m的安全卫生防护隔离带。第九章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第9.01条 依托“秀美的山水环境”、“丰富的人文遗存”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突出“山川形胜、古 城遗踪、湘西文化”,形成代表悠久湘西历史文化传统的山、 水、城、绿融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形象。第9.02条城市形象引导1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50、、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2 .延续生态城市的组团格局;3 .加大古城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4 .充分体现山区城市特色;5 .烘托城市文化氛围;6 .彰显城市民族特色;7 .倡导地域建筑风格特色。第9.03条规划保护现有山体景观,加强对山体宜林地的植被绿化,营造起伏连绵、葱茏苍翠的林冠线, 禁止建设与景观无关的任何建筑,严格控制山体周围的建设,保证城市中的山体为市民提供开敞空间。第9.04条沿河景观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善现状恫河、万溶江水体质量,提高水体的洁度和消度。二是对两岸建筑的控制,对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材料、整体造型、屋顶形式等多方面都要通过编 制城市设计进行管理
51、和引导,沿河两岸形成格调高雅、具有湘西文化特色和现代都市品质的城市景观面。三是对两岸滨河绿地的景观设计,形成草、藤、灌、林特色明显、层次丰富的景观特色,增加免费提供 给市民使用的娱乐康健设施,点缀部分有主题内容的精致小品,注重加强对几座跨河大桥的美化和装饰。第9.05条 组织各具特色的观景点和景观点,将自然景观、古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物、 城市标志、雕塑、小品融贯于景观轴和景观节点之中,创造全新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城市景观体系。第9.06条营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1)滨水空间 规划将万溶江、恫河及支流等河流作为吉首城市艺术构图的主轴,结合滨河绿地景观规划建设,在建设带状生态亲
52、水堤岸以及绿化带的同时,重点在向阳桥、恫河游园、乾州古城等地段扩大绿化 场地,因地制宜处理好与周围山水环境的对景、借景关系,把握和选择不同的地域文化主题,通过雕塑、小 品等不同手段,赋予诗意的滨水空间以及人文的灵气。(2)广场空间 规划在乾州行政中心区,火车南站安排两处有一定规模的新的城市新区中心绿化广场, 其余在各城市组团中较为均衡地布局若干小规模的休闲广场。(3)入口空间 规划重点搞好振武营、竿子坪、小庄、鸭溪、马鞍山 5个城市入口景观风貌建设。以绿 化为主,辅以具象或抽象的雕塑小品,展现或揭示吉首城市的地域文化和个性特征。(4)公园空间 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各具特色的城
53、市公园。(5)传统街区空间 严格保护乾州传统街区的路网格局、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文物古迹,力求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风貌古朴、商市繁盛、独特地方性魅力的街市空间。第9.07条 规划对城市建筑高度进行严格的分区管理。吉首城区建筑应以自然、精巧为取向,以中、低层建筑为主,以中高层建筑为辅。乾州古城、沿山坡爬坡建筑应以低层为主,在乾州组团适当位置可建少量 的高层建筑作为点缀,严禁建设超大体量建筑。第9.08条 吉首城市建筑在特色背景下,建筑色彩宜以白色、灰色、青色为主,同时以黄色、红色协调 呼应。第十章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第10.01条自然景观保护对象1 .山岭:塘坡、狮子头、罗汉晒肚、庙尖坡、犁头山、
54、炮楼坡、大坡、观音坡、狮子山、黑寨坡、梁山 坡、挂牌山、凤凰岭、马鞍山、大塘山、羊儿坡、鹅培山、叫鸡坡、西毛山、老寨、花果山、东门坡、大佬、 杀人佬、磨刀岩、小寨、雷音寺、老虎头、七星岩、白腊坨、岩坡岭、寨龚坡、大寨、挂牌山、中寨、香炉 寨、云雾庵等。2 .河流:恫河、万溶江、文溪、龙舞河、湾溪、细溪。3 .水库:大庭水库、吉首大学内湖、跃进水库。第10.02条建筑类保护对象类别厅P名 称年 代保护要求1伏波宫后汉开拓前坪空间,整治周边环境2罗荣光故居始建于咸丰年间保护修缮,供人参观3小河庵1800 年拆除塔建建筑,重建吊脚楼历4三王庙清一民国将桔园改为小游园,拆除临时建筑史5涪溪书院清咸丰年
55、间文昌阁做立面改造,南侧一线民居拆除做绿化,开放沿河 与书院的视线保6文庙雍正年原址修复7乾州城隍庙康熙年保护修缮,整治周边环境护8杨家祠堂同治光绪年间保护修缮,开放供人参观建9观音阁1797改建为街头小游园10杨岳斌故居同治光绪年间原址修复巩11乾州古城始建于1513年区内建筑维护改造,以低层为主,核心范围内限高 8米, 建筑风貌以青瓦烽火墙为主,突出文化旅游特色。12向阳街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严格限高,局部开放临河面景观并 加强绿化,建筑风貌以青瓦烽火墙为主。13东正街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严格限高,突出饮食商业街特色。第10.03条 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注重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特色的
56、保护,以“山川形胜、古 城遗踪、湘西文化”为保护重点,按照以下总体构思进行历史风貌保护规划。1 .整体保护青山环抱的城市格局;2 .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遗产;3 .分级保护文物古迹;4 .注意保护历史文化环境。第10.04条 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的划定1 .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进行分级管理和保护,同时划定绝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依法严格保护和管理。原则上文物进行原地、原环 境保护,需要移建或集中布局的,需经科学论证和规划。2 .历史建筑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历史建筑 进行保护和修复。3 .历史地段的保护:向阳街、东正街要强调体现吉首市传统商业街区特色,强调传统街区的复兴、基础 设施的改善和商业的兴盛。乾州古城的保护要重视其历史格局的演变和建筑风格的承袭,突出城市历史的原 真性。4,城市格局保护带的保护:采取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和环境进行保护与控制, 一方面对体现城市传统空间特色的要素进行保护, 另一方面对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与引导, 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规划划分保护范围和风貌协调二个层次,保护范围涵盖自然山体、水体、 文物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邳州二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 七年级全套数学试卷
- 七七年中专高考数学试卷
- 罗湖三模数学试卷
- 年度最佳高中数学试卷
- 期末六年级下数学试卷
- 全国新课标一卷数学试卷
- 去年灌南县期中数学试卷
- 去年湖北省中考数学试卷
- 南通启东初二数学试卷
- 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与维护课件:接触网分段绝缘器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 《高压开关柜》课件
- 装配钳工高级试题(附答案)
- 【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劳务用工合同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论文不涉密证明模板
- 安装空调水管合同协议书范文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