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花杏晖_第1页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花杏晖_第2页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花杏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语文教材历来精选的是名家名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美的阅读材料,其丰富的题材和写作体裁也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所以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好课文这个例子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能让学生言之有物,轻松习作。一、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阅读大量优秀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成果有经典的诗文,优美的词名,凝练的成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名家的作品中,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经典佳作。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

2、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词汇积累,写起作文时才能胸有成竹。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用精美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作者在教学本课时,借助课文中描绘事物特点的方法实行写景作文的词汇积累。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桂林的山水美之后,作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并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生答:“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清、静、绿”。作者抓住学生发现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使用文中词汇去观察、描绘其他景物,通过出示我大明山的三幅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最具特色的景物,并将景物的特点说清楚。学生通过看图

3、,及自己平时对大明山景物的了解,很快总结出:“大明山的水:清、凉、绿;山间绿树成阴、有白色的房子点缀;山下农田交错、河流弯曲。”学生还能使用课文中积累的优美词句实行口语训练:“大明山下的水真清啊,清得能够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明山下的水真凉啊,站在水中,让你瞬间消除夏日的炎热;山间绿树成阴,走在林间小道,似乎走进了天然的空调房里;座落在半山腰上的白色楼房,好似一座布达拉宫,远处的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更像是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的一颗颗珍珠”二、借鉴教材,适时练笔。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过度的重视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但往往忽视了口语和作文的训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谈谈阅读感

4、受等实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在把交流所得写下来。如:写写你对文章学习的感受,写写“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对文中的故事实行续写”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美丽景观,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作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使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句子: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作者提问:读一读老师摘录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

5、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生1:每段的第一句先交代了这个段要描写的景点。生2:这几个句子都是文章中的过渡句。生3:这几句话都是交代清楚了作者变换的观察点。生4:我还发现这几句话按先后顺序读起来,能够成为一段连贯的话作者总结,这就是写游记的要点:交代清楚变换的观察点。作者随即出示三张大明山图片: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景物。学生很快说是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泳池、半山腰的凉亭、山顶上的避暑山庄。作者接着要求学生仿照颐和园一课的写作方法,用几句连贯的话将变换的观察点写下来。学生说到:“从县城往南走大约两公里就来到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泳池。绕过游泳池往上走半个小时,就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凉亭。从凉亭出来,顺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山里走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山上的避暑山庄。”作者接着将训练难度提高,出示一张人民公园的浏览线路图,问:“哪位贘有信心挑战我们今天训练的第二关?观察人民公园的各条线路,找出自己最想去的几个景点,使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自己的浏览线路。”学生经过课文学习以及之前的练笔训练,基本掌握了变换观察点的写作方法,纷纷写出了浏览公园的线路表达清楚明了,达到 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借助教材,让学生积累词汇,适时练笔,不仅可以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词句,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