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第1页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第2页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第3页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一个人一幅画教学设计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生活在黄山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 老人用它那粗拉拉的、每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的手,创造了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林,弹奏着人生壮丽的乐章。屋外墙上的那幅画,给予这种人的理想,发人深省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生字,掌握田字格的十二个生字;理解“粗犷、闲适、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等词语。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植树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词语,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

2、会老人的勤劳、善良、淳朴、执著,以及只有付出 、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中对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的勤劳、善良、淳朴、执著,以及只有付出 、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板书课题一个人一幅画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预设:1、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幅画?2、一个人与一幅画之间有怎样的故事?3、谁画的这幅画?为什么花这幅画?带着问题自由读文。二、检查预习1、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认读词语(用带

3、点字组词) 粗犷 闲适 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充溢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注: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遍词语,然后谈谈词语的意思。3、指名朗读段落纠正读音。三、选择性练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衔接 铁锹 拄着 哎哟 俺们 被蝎子蛰一下 难熬 跑一趟 呵呵 咯嘣 啃着 执著 2、读了一个人和一幅画这篇课文,我知道,这是一个( )得人,一幅( )的画。因为( , 。)3、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记几遍。板书设计: 一个人和一幅画这是一个(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一幅(寄予着种树人的理想)的画。第二课时课时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关植树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

4、描写语句,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的淳朴善良,执着追求理想,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课文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一个人和一幅画这篇课文,你最想谈点什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深读感悟 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一个人和一幅画这篇课文了解了很多,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幅画引起了你怎样的思绪?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想一想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让我们体会到这些的。1、自由读文,根据问题学习。2、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和不明白问题。3、班级交流。预设:动作描写1、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

5、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拥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着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从“端详”, “执着”,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老人对待种树这件事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独自乐着”看出了他对此事真是乐在其中,体会老人对树苗的爱惜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心里喜滋滋的。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呀?为什么他看着自己种的小树心里这么美呀?(1)等到它们快快长大,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就是一片森林啦,多美呀!(2)他爱种树,爱美丽的大自然。小结:是啊,这哪里是在种树,这分明是在用满怀慈爱和怜惜之情呵护自己的孩子!指导情感朗读外貌描写 2、句子。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黑油油的脸、皱纹密

6、集、粗犷地排列)这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写出了老人长期从事种植在山林里植树体现老人的勤劳。这张“黑黝黝”、 “皱纹密集” 的脸,是一张写尽沧桑的脸!,文中的“我”被感动了,相信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指导情感朗读3、句子。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流着干了的血痕。“像两块石头”“血痕” 同学们,你想像一下这是怎样一双手啊,在怎样的劳动中才会铸就了这样的一双手?(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伤还没好就又接着种树)通过对老人手的描写,我们看到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不怕吃苦的老人。 指导情感朗读 语言描写 4、句子。老人激灵一下,下意

7、识地打了个哆嗦:“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的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蛰俺,把俺蛰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呜呜地哭。 老人为什么要打哆嗦?想象一下,在寒风刺骨、空无一人的荒山上,一个单薄沧桑的老人如何与严冬对抗;在潮湿酷暑难挨的石头屋里,一个劳累无奈的老人如何与毒蝎斗争,“你能想象他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吗?老人在说这段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老人的言语让我们体会到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令人心酸,在痛苦煎熬着。情感朗读,试着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老人竟然坚持了数十年,他图的是什么呢?此时此刻,如果老人就在

8、你的眼前,你想对老人说点什么?23个学生自由回答。 过度:通过对老人外貌,动作,语言正面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执著淳朴坚强的老人,课文还运用了多处侧面描写,你能找出来吗?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1、“那铁锹的木把光溜溜的,跳跃着银白的光亮。”老人一定天天用,铁锹的木把才会那样光溜溜的。(不难看出老人很勤劳。)2、通过“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这幅画尤其通过体会“两个”来深刻体会老人在忍受身体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从而深刻感受老人美好的心灵。同时启迪学生对这幅画赋予更广泛的意义:老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种树中来。从中体会到老人的孤单,他多么希望有人来和他一起植树,种下那一抹绿色。 3、“老人也解开一块粗布,取出了吃的。那是一块黑黑的、干硬的窝头。他“咯嘣、咯嘣”地,使劲地啃着,啃着”老人生活艰苦。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生活,老人的精神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出乎我们的意料,老人竟然在唱歌。老人和晚霞、大山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图画。是啊,老人成就了一幅绿无边际的图画,老人走进了这幅流光溢彩的图画。一个人和一幅画相得益彰,容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这就是一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拓展阅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四、选择性练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题目完成)1、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