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背带缝扎子宫36例临床分析 桂陆琼富源县人民医院产科,云南富源?655500摘要?目的?对背带缝扎子宫在临床剖宫产中子宫收缩乏力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6例患者,均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且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均采用背带缝扎术进行缝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缝扎成功,未出现再次阴道出血,平均止血时间为(6.7±2.3)min,平均出血量为(1460±760)mL;随访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2.8%;临床总体效果较为理想。结论?采用背带缝扎术对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的应用效果突出,具有安全、

2、有效、操作简单和损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背带缝扎;剖宫产;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3)10(c)-0106-02剖宫产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容易导致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若出血严重则有可能威胁产妇生命,近几年对产后出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寻找能够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的方法,并减小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加快恢复。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背带缝扎的方式对子宫进行缝扎止血,以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效果突出,本文对本院采用背带缝扎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9

3、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科在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针对子宫收缩乏力而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背带缝扎术进行缝合的患者共36例,年龄为2331岁,平均为(26.5±3.5)岁,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36例中包括二度以上羊水混浊的8例、胎膜早破并感染6例、产程进展不良10例。1.2 方法产妇在剖宫产后出现宫缩乏力时为其注射缩宫素、垂体后叶素,并为其进行子宫按摩,若子宫仍不能收缩,则行背带缝扎术进行缝合。在实施背带缝扎前需对产妇手术情况进行评估,将产妇子宫从切口中托出,将宫腔内的积血清理干净后,用双手从子宫宫底向前后方向进行按压,若阴道和切口的出血减少,则可实施背带缝扎。具

4、体步骤为:在产妇子宫切口的下缘右侧的1/3交界处,用可吸收的1号带针缝合线从距离切口边缘2、3 cm处从外向内进针,并贯穿整个子宫下段的全层。再从对称切口的上部边缘处将针拉出,并将缝线向宫底的右侧1/3交界处拉扯,绕过子宫底,以防止缝线向外滑脱,然后将缝线向子宫的后下方(右侧骶韧带上方)即从子宫下段切口的水平右侧垂直从外到内进针,将子宫壁全层贯穿,然后在同水平左侧自宫腔垂直进针贯穿子宫壁全层,即左侧的骶韧带上方将针拉出,然后向上经过左侧子宫底部中间1/3处绕过,再从子宫左前壁的切口上方2、3 cm处进针,并从切口下部与右侧对应处将针拉出,缝合完毕后将缝线拉紧,同时让手术助手按压产妇的子宫,将子

5、宫缩小成属相的压缩状后在两端线头处打结,若20 min内子宫收缩良好且没有出血症状则可将子宫切口和腹部切口进行常规缝合。2 结果36例患者均缝扎成功,未出现再次阴道出血,平均止血时间为(6.7±2.3)min,平均出血量为(1460±760)mL;30 d内患者的恶露流净,宫腔内未出现积血现象,子宫恢复完好,均未行子宫切除手术,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出现1例切口感染患者,经及时处理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2.8%;临床总体效果比较理想。3 讨论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凝血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临床主要通过对子宫进

6、行按摩,为产妇注射宫缩剂等药物,对宫腔进行清理,以及对宫腔进行填塞等方式止血等,但以上方法常出现止血效果不佳现象。背带缝扎也叫B-lynch术,主要应用于产妇剖宫产中出现宫缩乏力引发出血而经其他处理无效的情况下进行止血,简单有效,能够显著减少产后出血;同时,背带缝扎术的应用使得子宫切除的几率大大降低,由于其止血效果突出,起效迅速,能够快速止血,避免了行子宫切除给产妇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采用背带缝扎术进行子宫缝合是用缝线将子宫进行缝合捆绑,使子宫处于一种纵向压迫的状态,并使在子宫壁的肌肉纤维中的血窦关闭,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其主要适用于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时出现宫缩乏力或宫缩乏力并胎盘浅植入或宫缩

7、乏力并子宫轻度过卒或血小板减少。在实施背带缝扎前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产妇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适当处理。在剖宫产中将胎儿娩出后,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等症状,则需先对产妇子宫进行常规按摩,为产妇注射催产素、宫缩素等药物,同时对可能出现出血症状的产妇为其注射一定量的欣母沛,若在采取这些处理后产妇仍有出血症状,则应考虑尽快为产妇实施背带缝扎术进行子宫的缝合;在实施缝合时要有助手与医师相互配合,将缝线提拉并用持针钳夹持,分次让子宫压紧,观察子宫收缩及流血情况,提拉的力度要尽量让缝线拉紧,不会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和循环,若出现子宫部份变紫,也不影响血液供应和循环,术后子宫复旧后即改善。但要注意子宫壁两侧的缝线应

8、该对称,缝线要贯穿缝合子宫全层;在打结时要注意先将缝线拉紧,然后再进行打结;在完成背带缝扎后,要对子宫进行按摩挤压,在观察产妇的出血量减小,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子宫切口的缝合工作。另外,在选择背带缝扎所使用的缝线时,理想的缝线应该能在一定时间内被肌体所吸收且要为子宫的收缩提供一定的张力,这样才能避免切口坏死或肠管套入缝线的发生。同时所选用的缝合针也应该是较大的无创型钝圆针,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产科所选用的缝线即为可吸收的带线缝合针,临床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本组研究中,对36例因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均实施了背带缝扎术,36例产妇的缝扎均获得成功,说明背带缝扎对于因凝血障碍、

9、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具有突出治疗效果,并且这一方法操作简单,且缝线吸收良好,一般不会对产妇的月经来潮造成影响,或造成痛经的现象,且产妇的子宫一般恢复较好;同时,此种方法止血效果明显、平均出血量相对较少,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十分适合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处理。本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6.7±2.3)min,平均出血量为(1460±760)mL;且随访显示,仅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8%;所有产妇在术后7 d之内均康复出院,节省了产妇的经济费用。总之,背带缝扎子宫的方法既挽救了产妇的生命,又避免了子宫切除带来的生育能力的消失,因而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1陈兰荣.剖宫产术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7):86.2孙仪芬.背带式子宫缝扎与宫腔纱布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1):87-88.3李秀英.子宫全层缝扎、背带式缝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29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5):50-51.4张燕.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17(12):87-88.5严维高,毛怀英,赵辉,等.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在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