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模块五策略六环节 备课组成员:孙琰 常青珍 杨斌艳 第五单元 认识鲁迅 17、少年闰土学习目标: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受。4、领悟课文里人物描写的描写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能正确、书写并学会文中生字。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
2、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还要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端正。(8分钟后检测)1、指名轮读,生纠错2、师板书易错字3、齐读易错字,正音。三、再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大家字音都读准确了,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中理解,并用“标出来,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如果还有不会的,2分钟后我们交流。1、用“”划出难理解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理解。2、同桌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其间:那中间,本课指西瓜地里。祭祀:旧社会到了节日或祖先生辰日,用贡品像神佛或祖先上供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值年:同族的人在祭祀祖先时,轮流负责,轮到祭祀的那一年就叫值年。五行:金、木、水
3、、火、土五种物质,迷信的人用五行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四、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比赛给文章分段,比谁划分的正确。生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师巡视指导。 第一段(1)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 第二段(23)我和闰土认识的原由。 第三段(45)写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第四段(6-16)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砍瓜刺猹、看跳鱼等有趣的事情。 第五段(17-)写我和闰土的友谊与分别。五、学习生字 过渡语:大家学得一个比一个认真,下面我们进行写字比赛,看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请同学们认真看课后生字1分钟(可书空),一分钟后开始提写生字。1、生自由识
4、记生字。(要求:捧起书,坐姿端正)2、提写生字,后进生上台板演(2-3人要求:正确握笔,字体端正,注意每一个字的笔顺、间架结构)3、让学生上台纠错,更正。4、布置作业。六、学习生字过渡语:大家可真会学习,一次比一次学得认真,下面我们来进行写字比赛,看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请同学们认真看课后生字1分钟(可书空),一分钟后开始提写生字。1、生自由识记生字(要求:捧起书,坐姿端正)2、提写生字,后进生上台板演(23人要求:正确握笔,字体端正,注意每一个字的笔顺、间架结构)3、让学生上台纠错,更正。4、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体会我的感受。3、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二、出示学习指导(一)师:目标明确了,相信大家通过自学一定可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习指导(一)。1、默读课文,思考:闰土向我介绍了哪些有趣的事?我听了有何感受?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划横线词的意思。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也有如许无色的贝壳(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1、生开始自学(要求:边看课文边适时作批注。)2、指名回答问题,如回答不完整,
6、请别人补充。预设答案: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师适时板书)师:这些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引导学生挑选最深刻的事情,去品读相关段落)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聪明、能干、勇敢师: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出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第一自然段的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发生在(晚上);当时的天空(深蓝的天空);月亮(金黄色的明月);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带着(明晃晃的银项圈)。引导拼读第一段 生自由读 指名读 指名点评(让学生一次次地体会)师:这一段话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月下刺猹的情境中了,我们也一起来读一
7、读这一段,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能不能超过他们。刚才的那一组也要好好的读,看看再读一遍有没有新的感受,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师小结: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那“我”听了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我”和往常的朋友知识是多么贫乏。)师:好!说的很对,其实文中许多地方都描写了作者和闰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来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学指导2)生回答:三、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是抓住了这些细节描写
8、才使闰土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更好地展现出来。在今后的写作中大家可以试着运用一下。四、背诵: 文中作者描写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大家想不想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呢?现在给大家8分钟时间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8分钟后检测。五、板书设计: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瓜地刺猹 机智勇敢潮汛看鱼 见多识广六、教学反思: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德。3、能理解文章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小标题训练体会重点句子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
9、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书写与理解词语。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还要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端正。检测: 1指名轮读课文,有错即停 。2指名纠错,教师板书易错字。3、学生齐读易错字两遍。 殡仪馆 追悼 吊唁 餐桌 囫囵吞枣 嚼着 镊子三、 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师:刚才生字已经被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词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中理解,并用“”标出
10、来,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如果还有不会的,4分钟后我们交流。师巡视指导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比赛给文章分段,比谁划分的正确。生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预设答案:第一段(1)写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2-3)伯父和我谈水浒传第三段(413)写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14-22)鲁迅热心帮助黄包车夫。第五段(23-24)鲁迅关心佣人阿三。五、学习生字: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生字记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2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交流观察后的结果。3、识记生字3分钟
11、。4、默写生字。5、同桌互该互记。6、布置作业: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德。2、能理解文章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小标题训练体会重点句子含义。3、体会重点句子含义。 4、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一起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请看本节课的目标(示标)二、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四分钟后我们来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小标题训练。1、 生读课文并画出来。2、 指名回答问题(爱
12、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关心青少年成长。)3、 指名回答问题,师板书。(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师:课文第一部分是总写,也是结果,人民无比爱戴鲁迅先生。后面几部分用具体实例分述,也是出现的第一部分那种结果的原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语句,自由读,在旁边做批注。3分钟后比赛谁说得好。) 交流预设:(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画相关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师:从这些
13、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句子。重点理解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
14、子们想得多吗?(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出示投影片)师:鲁迅先生师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波幅在救助车夫后并,没有轻松,变得那么严肃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关心他人师:从阿三的华中你体会到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对自己的并不在乎,却让阿三多休息不敢重活)师
15、:鲁迅对一个女佣都是这样,说明他的确是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出示学习指导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划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4分钟后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1指名回答问题师小结;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今天学到的这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师: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民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后,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吊唁他。直到今
16、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四、课外积累。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读一读,想一想,并抄下来。师小结:本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以总-分-总的方法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将鲁迅先生的几件具体事例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鲁迅先生不愧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很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五、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总起: 崇敬 爱戴 笑谈读书:教育“我”分述 笑谈碰壁:抨击社会 救助车夫:关心他人 阿三回忆:关心他人总结: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17、得多。六、教学反思:19、一面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4、体会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一面,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按要求读课文 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 1、指名读,生
18、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当 差 模糊 地窖 结实 赫然 懊悔 窘相 摩挲 捏着 憎恶 虐待 颓唐2、齐读易错字正音。三、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应该如何分段? 课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29)回忆我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第二部分(30-31)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第二部分四、二读课文,出示学习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真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用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认真品读,想想鲁迅为什么如此面黄肌瘦?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2、用划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
19、(七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生自学师巡视。 指名回答问题,不足处他人补充。3指名回答问题,不足处他人补充。师生研读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师: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 外貌描写是怎样凸显人物性格的。师:学生读有关语句(三处)比较三处语句的不同处。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变出形体。写了长衫(有颜色)、烟嘴(有火光).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的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色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写得的是总体,还是面孔、明寸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了、更具体了。生答:
20、三处外貌描写,不避重复,由远而近,有粗而细,有整体到局部,由略到详,是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清晰起来。师小结: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 与观察对象远近 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3、这三处外貌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生:瘦(师适时板书)4、作者为什么着力刻画鲁迅的这一外貌特征?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窃得外国革命的火种,来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瘦突出鲁迅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5、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本文怎
21、样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呢?(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精神矍铄、意志顽强6、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同学们对鲁迅的了解更加深刻。写鲁迅的瘦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五仔细互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出示指导。师;鲁迅的伟大人格还体现在他对青年一代的悉心关怀,让我们来了解吧: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请把相关内容用()做上标记。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生读书思考全班交流交流预设: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
22、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书;是多么谦逊,那点头微笑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这一面的力量是无穷的,一鲁迅先生师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师小结:这一面给作者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记住离着难忘的一面。四课上作业:(10分钟)师总结: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的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下面请同学们用本课学到的描写方法描述一下自己的同桌。(要求;通过你的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外貌描写,最好能凸显人物的思想性格。)五、板书设计 看书 内山书店 顺便歇歇难忘的相见(1-29)-选书 选中 毁灭 无钱购买 赠
23、书 一元两本 赠送一本永远的激励(30-31)-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教学反思:20、有的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的好处。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诗歌有的人,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二、初读课文,按要求读诗歌。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好。)1、生自由读,师巡视。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就改。)3、师板书易读错字不朽 摔垮 吹到 到处 尸首三、请大家再次
24、认真读诗,想一想,诗歌应该如何分段/?诗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第二部分(2-4)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赞颂了给人民当牛做马的精神,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第三部分(5-7)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四、出示自学指导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思考:那些人虽死犹生/?那些人虽活着但已死去?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好在哪里?用-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7分钟我们来比赛)1、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师小结: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造福人民的人;无情鞭挞剥削人民、危害人民的反动统治者
25、。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1、生练读。2、指名读诗句-学生评议。3、男女生合作读。五、 质疑诗句,再次体会对比的作用:1师;同学们读得太棒了,我已经被你们地朗读深深地感动了。你们还有读不懂的诗句吗?预设问题:1你怎样理解活着的人已经死了句中的活与死字?(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2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练习中国近代史,举例说明)3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下场如何/?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得到了人民怎样的回报?(引导学生从看过的故事书中举例说明)4师:学过这首诗你从中得到
26、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从做人、做事说起。师小结;鲁迅线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去投生/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生活中有许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让我们也用诗歌来赞美他们吧!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让我们喜爱,有些人让我们讨厌,有些人让我们也以有的人为题写写他们吧。七 板书设计有的人骑在头上的-被摔垮 俯下身子-记住他想不朽 -烂得更早 等火烧-春风吹又生只为自己-下场可想而知 为了多数人-举得很高(活着已经死了 ) (死了还活着) 教后反思 习作五学习目标
27、:1、能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并写出其特点。2、列出简明提纲,写出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教学过程:一、 板题示标。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作文-留在心里的印象。请看学习目标:1、能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并写出其特点。2、列出简明提纲,写出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二、出示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95页的内容。幻灯片出示;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想一想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说一说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和他给你的印象,还可说后来相处中发生的事情,以及你对他印象的变化,题目自定。(交流是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5分钟后比一比谁描述的生动)1、
28、生做准备-生交流-指名回答。要把人物写生动,形象得注意(1)写得像:首先要了解、熟悉他,抓住人物的性格,外貌特点来写。(2)写的传神:写出人的精神来。(3)选好典型事例。2、指生描述小伙伴,其他同学猜猜是谁?三、出示学习指导(二):请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合理构思,列出提纲。1、题目不够吸引读者。2、过程写得太啰嗦。3人物形象不鲜明。四、出示学习指导(三):请同学们根据提纲,在练习本上打草稿。要求:(1)字体端正。(2)语句通顺,用词优美。(3)过程具体,描述清楚。(4)写出真情实感。 1、学生写作。 2、教师巡视。五、学生互改。要求:1、改错别字。2、改标点符号。3、改病句。4、该重复的语句。5
29、、写出评语,提出改正方向。六、誊写作文。把草稿上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教后反思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1、诗经.采薇(节选)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课练习题。教学课时; 五课时第一课时1. 诗经,采薇(节选)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古诗词中的诗经。采薇。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大家有决心完
30、成吗?二、第一次学习指导(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一下与诗经有关的资料。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2、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诗经。采薇,我们来先停一段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的最认真。3、检查;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强调:涧三、第二次学习指导师:大家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下的注
31、释或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市局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更准确)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 (一) 师;刚才大家学的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谁来解释前两句的意思?1 出示一,二句(指名解释)指名解释字义:昔:指出佂时。矣:语气助词。依依:形容数值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2)、指名说古诗的意思: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飘。(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2、出示第三、四句(指名解释)师出示答案,生齐读、思:语气助词。(2)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3)指名说古诗的意思: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4)师出示答案,生齐读。(二)、同桌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师出示答案
32、,生齐读师: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生:一位远征的战士,在回到故乡,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表达了对国家靖边之危的忧虑,对家人的思念。师小结:诗人抓住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来抒情,这种已经传情的写法是本诗的一个重要特点。4、同桌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师:那么再让我们来感受诗人的情感。要求: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5、展示读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齐读五、第三次学习指导(背诵)师:大家读的真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子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六、默写大家背得真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
33、坐姿端正。八、当堂练习默写古诗九、板书设计诗经。采薇 往 杨柳依依 以景传情 今 雨雪霏霏 第二课时春夜喜雨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诗春夜喜雨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古诗春夜喜雨,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作者是唐代杜甫(板书)。2、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诗春夜喜雨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大家有决心完成吗?二、第一次学习指导(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一下与杜甫有关的资料和这首诗的背景(出示)学生读。2、师范
34、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节奏,尤其是不认识的字要注音。同时保持坐姿。3、指名读。4、强调 :潜 重 锦官城5、齐读。三、第二次学习指导(疏通诗意)过渡:大家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1、出示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下的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更准确)2、 生自学,师巡视。3、检测师:刚才大家学的很认真。谁来解释前两句的意思?(1)出示第一、二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指名解释)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诗句的意思: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降临大地。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35、(2)出示第三、四句(指名解释)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诗句的意思: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师出示答案,生齐读。师:这两句又赞美春雨的什么精神?生:默默无闻的精神。3、出示第五、六句(指名解释)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2)、指名说古诗的意思: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出示第七、八句(指名解释)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
36、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2)、指名说古诗的意思: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四、(第三次学习指导)感受诗意。1、学习指导:再次品读诗歌,思考:从诗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补充背景资料: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对我自己来说,我感觉他
37、的这首诗,不仅确切,真实,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的高尚品德。 当时由于诗人于农民接触很多,当时的情感也是可以想像的。生: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师: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潜&qu
38、ot;“润”“细”“湿”等字,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5、朗读指导 要求: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朗读。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齐读。五、第三次学习指导(背诵)师:大家读的真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子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六、默写大家背得真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大小匀称、卷面干净。七、当堂练习默写古诗八、板书设计春夜喜雨 知-拟人 潜、细-听 喜悦、对春雨的赞美俱黑、独明-看 湿、重-想教后反思:第三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体会词所表达的
39、情感一、板题示标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作者是宋代辛弃疾(板书)。谁能解释一下题目,词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上阕是前两句,下阕是后三句。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词。2、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大家有决心完成吗?二、第一次学习指导(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先来看一下与辛弃疾有关的资料和这首词的背景(出示)学生读。背景资料: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生于金国,少年
40、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2、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
41、的最认真。3、听录音。4、检查;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三、第二次学习指导师:大家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古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看课本下的注释或工具书,说说词句的意思,并体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更准确)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一) 师;刚才大家学的很认真,相信这首词也难不住大家。谁来解释上阕的意思?(指名说)。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
42、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我们来读一读(板书:环境优美)出示下阕(指名解释)。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师:此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
43、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师小结: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句
44、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话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阕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
45、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展示读过渡语:让我们向作者一样带着这份爱在来读一读这首词,要求:注意词中重音、停顿、语速。指名读-评价-指
46、名读-评价-齐读六、默写大家背得真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七、当堂练习默写古词八、板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闻到的: 稻花香听到的: 蝉鸣、鹊啼、 夏夜清丽喜人 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蛙声、说丰年教后反思:天净沙.秋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元曲天净沙。秋2、理解元曲的意思,并体会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板题示标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元曲天净沙。秋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作者是元代白朴(板书)。2、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元曲天净沙。秋2、理解元曲的意思,并
47、体会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二、第一次学习指导(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元曲。先来看一下与白朴有关的资料和这首元曲的背景(出示)学生读。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
48、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着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2、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天净沙.秋,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的最认真。4、检查;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三、第二次学习指导师:大家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指导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元曲天净沙。秋2、理解元曲的意思,并体会元曲所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看课本下的注释或工具书,说说元曲的意思,并体会元曲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更准确)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 (一) 师;刚才大家学的很认真
49、,相信这首元曲也难不住大家。谁来解释前三句的意思?(指名说)。1、(出示句子)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2、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3、指名说意思: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4、师出示答案,生齐读。师:这三句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5、抽生答: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
5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6、出示最后两句(指名解释)1、指名说意思: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2、这两句作者话锋一转,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生: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
51、、“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4、同桌互说诗意。1、 展示读过渡语:让我们向作者一样带着这份爱在来读一读这首词,要求:注意词中重音、停顿、语速。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齐读六、默写大家背得真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七、当堂练习 默写元曲八、板书设计天净沙.秋 孤、残、寒(傍晚的萧瑟) 飞鸿(动态描写) 白、红、黄(
52、绚丽的秋景)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反思:第六单元 人与动物 21、老人与海鸥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文理解文中词语,并能正确书写文中生字。3、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美。4、端正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出来的。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3、会写11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边的真实的感人故事第21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扫除字音障碍师:现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医疗消毒感控产品需求变化与供应链优化报告
- 2025-2030全球裁断机行业并购重组案例与市场集中度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弯曲模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面试官必 备:专业综合面试题目及答案精 编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通关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证券运营实战面试题目精 编
- 小儿骨折睡觉的护理
- 小儿颅脑超声检查课件
- AI在金融行业中的新应用趋势:潍坊银行AI面试题库深度解读
- 提升求职成功率:辽宁中医面试题库实战模拟案例分享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政治试卷(含官方答案)
- 研学基地的运营模式与管理
- 2020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
- 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服务风险控制措施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融水香杉育苗技术规程》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化学-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试题和答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