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修2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2011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修2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2011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修2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修2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1(2009年厦门质检)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12月15日上午,厦门举行了隆重的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仪式。作为首批开放的海运直航大港之一,厦门港地处九龙江下游的滨海平原,通过整合高崎国际机场,形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并举,连接亚太地区的大港。(1)说出台湾岛东部海岸类型及海岸特征,并分析海岸特征的成因。(2)分析厦门港建设成为世界大港的有利条件。【答案】(1)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亚欧板块)俯冲,造成台湾岛的隆起,在台湾东海岸形成了巨大断层。(2)海阔水深,能满足停泊和航行

2、;有足够的海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港口建设;便利的交通运输;经济腹地广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两岸直航贸易快速增长。(答对其中三点即可)2(2010年福建联考)读下图,回答问题。尼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1)图中M处为“5”,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M处海面水温为5BM处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5CM处海面水温比海底高5DM处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5(2)M处洋流按成因属于_,目前人类在该海区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是_。(3)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称为_现象。(4)图A是世界某三地“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M处地形剖面与a、b、c中的_对应。a、b、c三地中

3、多火山、地震的可能是_和_,判断的理由是_。(5)图B中,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海水运动图是_图。厄尔尼诺对南美西岸降水的影响是_。图B【解析】M处位于南太平洋,出现了海水温度偏高现象;M处为秘鲁寒流,属于补偿流;在海洋中的海沟与岛弧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秘鲁沿海地区多降水。【答案】(1)D (2)补偿流生物资源(渔业资源)(3)拉尼娜(4)bbc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5)甲降水增多,甚至异常多雨3读“欧洲局部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欧洲西海岸沿L1L2线盐度变化的规律是_。(2)A海域盐度较高的原因是_。(3)B海域是世界盐

4、度最低的海区,请简述其原因。(4)C海域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资源是_、_。(5)本区春秋季节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是_,其防范措施有_。【解析】第(1)题通过读盐度等值线图可以得出答案;A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盐度相对较高;B海域为波罗的海,有陆地淡水注入,盐度低;C海域为北海,石油、渔业资源丰富;本区受西风带影响较大,多风暴潮,应预报、监测、工程措施方面加以防范。【答案】(1)先增大后减小(2)受暖流影响(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较丰沛;沿岸径流汇入;海区较封闭。(4)鱼类(生物资源)石油(5)风暴潮加强预报和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

5、题。材料一超级气旋风暴(相当于超强台风)“锡德”给孟加拉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孟加拉丧生近1 900人,孟加拉宣布“国家灾难”。材料二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三角洲上,超过85%的国土为冲积平原,全国平均海拔不足10米,易受风暴潮侵袭。如下图所示:(1)孟加拉湾为什么是风暴潮多发区?(2)风暴潮对沿岸地区有哪些破坏作用?(3)为什么该地区风暴潮过后容易爆发瘟疫?(4)利用上述材料说明本次灾害发生的特点。造成该地区巨大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解析】风暴潮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大风浪,使海上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耕地盐渍化等

6、。【答案】(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季集中。地形:恒河下游地势平坦,喇叭口地形,口大内小,海浪易在孟加拉湾内汇集,抬高水位,从而形成风暴潮。天文大潮和风暴潮叠加一起,往往形成滔天巨浪。(2)海水陡涨,摧毁沿海建筑物,夷平村镇,同时造成人员伤亡。(3)高温湿润,灾后积水,病毒及血吸虫大量滋生;灾区缺乏洁净饮用水,人们抗病能力减弱;该地区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疫病流行。(4)具有突发性;风暴潮又导致疫病流行,反映了本次灾害具有群发性特征。人为原因: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经济较为落后,抗灾救灾能力弱;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海洋是地球上最后

7、一个可以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同土地相比,它至少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它们是可以自行再生的。陆地上的矿产资源正在逐渐耗竭,而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却在增多;陆地上的农业产量有赖于精心管理而渔业却能持续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鱼类(只要捕获量不超过鱼类的繁殖能力);同时,不论是人工还是由太阳引起的海水蒸发,最终都会回到海洋中去。换句话说,海洋永远不会枯竭(1)当前,人类在索取资源方面为什么没有全面向海洋进军?(2)人类要不要让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如何做到永续利用?【解析】该题以海洋资源为切入点,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应注意的问题。第(1)题,海洋中的资源虽然量大,但密度低,开发成本、技术和资金要求、风险均很大。第(2)题,海洋资源包括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和能源资源、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