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_第1页
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_第2页
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_第3页
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_第4页
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莱宝真空泵 zxcv 容积式真空泵结构型式的探讨(1) 广泛用于中、低真空获得设备上的容积式真空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到了现在, 结构上已无大的创新, 而在工艺、加工装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针对容积式真空泵的不同结构型式进行分析探讨, 而结构型式按照主要运动件的运动形式来划分为: 往复式、旋转式、旋摆式三种, 文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结构型式做为图例。1、历史与现状1.1、往复式真空泵 1.1.1、往复活塞式: 是一种最古老的结构型式, 其发明时间已无从考究, 我国古代使用的水枪、木质风箱即是这种结构的实际运用, 见图1。1640 年德国人用这种结构

2、制成了真空泵, 成为现代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械的鼻祖。基本结构见图2, 其运动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使活塞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 都是不连续的, 即进气与排气是间断的, 从而引起气流脉动噪声, 它有一个主要运动件 活塞, 而现在动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转运动的形式(主要是电机) , 所以动力要驱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 必须通过曲轴和连杆, 使得整机尺寸大, 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是加减速运动, 连杆是平面运动, 必然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而引发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 同时转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与泵腔之间的密封

3、靠活塞环, 活塞环与泵腔内壁直接接触, 磨损严重, 消耗功率大, 容积效率低。上述情况都是往复活塞式真空泵无法克服的结构缺点, 但是, 因为它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机床就能完成加工,适合一般水平的生产厂, 成本较低, 所以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生产厂家较多。图1 往复式泵 图2 往复活塞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1.1.2、膜片式: 见图3。它是往复活塞式的一种变型, 区别是膜片代替了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质量小, 虽然也做往复直线运动, 但引起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 振动和机械噪声大大降低, 膜片与泵腔之间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

4、虽然克服了往复活塞式的一些缺点,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寿命短, 维修频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很低, 生产厂家很少。图3 膜片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1.2、旋转式真空泵 1.2.1、罗茨式和爪式: 这两种结构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琼斯在英国发明, 见图4 和图5。图5 所示结构于1854年由美国人罗特兄弟应用于鼓风机,被命名为罗茨式鼓风机, 贝伦斯在1867年设计成泵和蒸汽机。 对于罗茨式: 见图5。其运动形式是两个8字形转子在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旋转运动, 造成转子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而且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

5、步进行, 即进气与排气是连续的, 但排气过程有一定的气流脉动, 引起一定的气体动力噪声。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8 字形转子, 而动力都是提供给主动轴,再由主动轴传递动力给从动轴, 这必须通过一对齿轮, 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转子形状对称并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良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低, 同时能较大提高转速( 达到15003000r/min)。转子与转子、转子与泵腔之间有间隙,即非接触, 所以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转子的加工难度较大, 需要专机, 不利于批

6、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生产厂家较多。图4爪式真空泵原型图 图5 罗茨式真空结构示意图 对于爪式: 见图4(变型)。其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罗茨式类似, 不同处一是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有部分重叠) , 进气与排气不连续, 工作过程存在气流脉动, 引起气体动力噪声; 二是转子形状不对称,旋转动平衡性能较差,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高,同时加工难度更大, 要用到专用机床,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容积效率等其它方面与罗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 1.2.2、螺杆式: 这种结构型式是德国人H. Krigar在1878 年发

7、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结构型式应用于工业上, 而且一般采用双螺杆式, 见图6。其运动形式是两个螺杆在8字型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同步旋转运动,螺杆上的螺旋齿槽相互啮合, 造成由齿型空间组成的基元容积发生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但不是连续的, 存在气流脉动, 有气体动力噪声; 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螺杆, 所以主动轴要通过一对齿轮传递动力给从动轴,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 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 转子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较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低, 同时可实现较高转

8、速; 螺杆与螺杆、螺杆与泵腔之间有间隙, 即非接触, 泵内运动件与泵腔无摩擦, 故几乎无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齿槽螺杆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须用专机加工,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生产厂家也不多, 较知名的有: 德国BU SCH, 里其乐等。上一页1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请全文下载,或者进入真空论坛提问。 廣泛用於中、低真空獲得設備上的容積式真空泵,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 到瞭現在, 結構上已無大的創新, 而在工藝、加工裝配

9、精度、材料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針對容積式真空泵的不同結構型式進行分析探討, 而結構型式按照主要運動件的運動形式來劃分為: 往復式、旋轉式、旋擺式三種, 文中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結構型式做為圖例。1、歷史與現狀1.1、往復式真空泵 1.1.1、往復活塞式: 是一種最古老的結構型式, 其發明時間已無從考究, 我國古代使用的水槍、木質風箱即是這種結構的實際運用, 見圖1。1640 年德國人用這種結構制成瞭真空泵, 成為現代真空泵和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基本結構見圖2, 其運動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內做往復直線運動, 使活塞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

10、目的, 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 都是不連續的, 即進氣與排氣是間斷的, 從而引起氣流脈動噪聲, 它有一個主要運動件 活塞, 而現在動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轉運動的形式(主要是電機) , 所以動力要驅動活塞做往復直線運動, 必須通過曲軸和連桿, 使得整機尺寸大, 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是加減速運動, 連桿是平面運動, 必然產生不平衡的慣性力而引發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 同時轉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與泵腔之間的密封靠活塞環, 活塞環與泵腔內壁直接接觸, 磨損嚴重, 消耗功率大, 容積效率低。上述情況都是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無法克服的結構缺點, 但是, 因為它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

11、修, 加工、裝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機床就能完成加工,適合一般水平的生產廠, 成本較低, 所以還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生產廠傢較多。圖1 往復式泵 圖2 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 1.1.2、膜片式: 見圖3。它是往復活塞式的一種變型, 區別是膜片代替瞭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質量小, 雖然也做往復直線運動, 但引起的不平衡慣性力減小, 振動和機械噪聲大大降低, 膜片與泵腔之間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雖然克服瞭往復活塞式的一些缺點,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壽命短, 維修頻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很低, 生產廠傢很少。圖3 膜片式真空泵結

12、構示意圖1.2、旋轉式真空泵 1.2.1、羅茨式和爪式: 這兩種結構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瓊斯在英國發明, 見圖4 和圖5。圖5 所示結構於1854年由美國人羅特兄弟應用於鼓風機,被命名為羅茨式鼓風機, 貝倫斯在1867年設計成泵和蒸汽機。 對於羅茨式: 見圖5。其運動形式是兩個8字形轉子在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旋轉運動, 造成轉子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而且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即進氣與排氣是連續的, 但排氣過程有一定的氣流脈動, 引起一定的氣體動力噪聲。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8 字形轉子, 而動力都是提供給主動軸,再由主動軸傳遞動力給從動軸

13、, 這必須通過一對齒輪, 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轉子形狀對稱並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良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低, 同時能較大提高轉速( 達到15003000r/min)。轉子與轉子、轉子與泵腔之間有間隙,即非接觸, 所以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轉子的加工難度較大, 需要專機,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生產廠傢較多。圖4爪式真空泵原型圖 圖5 羅茨式真空結構示意圖 對於爪式: 見圖4(

14、變型)。其結構和工作過程與羅茨式類似, 不同處一是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有部分重疊) , 進氣與排氣不連續, 工作過程存在氣流脈動, 引起氣體動力噪聲; 二是轉子形狀不對稱,旋轉動平衡性能較差,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高,同時加工難度更大, 要用到專用機床,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容積效率等其它方面與羅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 1.2.2、螺桿式: 這種結構型式是德國人H. Krigar在1878 年發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傢理工學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結構型式應用於工業上, 而且一般采用雙螺桿式, 見圖6。其運動形式是兩個螺桿在8字型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

15、心做同步旋轉運動,螺桿上的螺旋齒槽相互嚙合, 造成由齒型空間組成的基元容積發生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但不是連續的, 存在氣流脈動, 有氣體動力噪聲; 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螺桿, 所以主動軸要通過一對齒輪傳遞動力給從動軸,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 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 轉子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較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低, 同時可實現較高轉速; 螺桿與螺桿、螺桿與泵腔之間有間隙, 即非接觸, 泵內運動件與泵腔無摩擦, 故幾乎無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8字

16、形泵腔和螺旋齒槽螺桿的加工、裝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須用專機加工,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生產廠傢也不多, 較知名的有: 德國BU SCH, 裡其樂等。上一頁12 3 下一頁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請全文下載,或者進入真空論壇提問。 广泛用于中、低真空获得设备上的容积式真空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到了现在, 结构上已无大的创新, 而在工艺、加工装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针对容积式真空泵的不同结构型式进行分析探讨, 而结构型式按照主要运动件的运动形式来划分为: 往复式、旋转式、旋摆式

17、三种, 文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结构型式做为图例。1、历史与现状1.1、往复式真空泵 1.1.1、往复活塞式: 是一种最古老的结构型式, 其发明时间已无从考究, 我国古代使用的水枪、木质风箱即是这种结构的实际运用, 见图1。1640 年德国人用这种结构制成了真空泵, 成为现代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械的鼻祖。基本结构见图2, 其运动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使活塞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 都是不连续的, 即进气与排气是间断的, 从而引起气流脉动噪声, 它有一个主要运动件 活塞, 而现在动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转运动的形式(主要是电机

18、) , 所以动力要驱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 必须通过曲轴和连杆, 使得整机尺寸大, 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是加减速运动, 连杆是平面运动, 必然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而引发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 同时转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与泵腔之间的密封靠活塞环, 活塞环与泵腔内壁直接接触, 磨损严重, 消耗功率大, 容积效率低。上述情况都是往复活塞式真空泵无法克服的结构缺点, 但是, 因为它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机床就能完成加工,适合一般水平的生产厂, 成本较低, 所以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生产厂家较多。图1 往复式泵 图2 往复活塞式真空泵结构

19、示意图 1.1.2、膜片式: 见图3。它是往复活塞式的一种变型, 区别是膜片代替了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质量小, 虽然也做往复直线运动, 但引起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 振动和机械噪声大大降低, 膜片与泵腔之间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虽然克服了往复活塞式的一些缺点,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寿命短, 维修频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很低, 生产厂家很少。图3 膜片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1.2、旋转式真空泵 1.2.1、罗茨式和爪式: 这两种结构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琼斯在英国发明, 见图4 和图5。图5 所示结构于1854年由美国人罗特兄弟应用于

20、鼓风机,被命名为罗茨式鼓风机, 贝伦斯在1867年设计成泵和蒸汽机。 对于罗茨式: 见图5。其运动形式是两个8字形转子在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旋转运动, 造成转子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而且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即进气与排气是连续的, 但排气过程有一定的气流脉动, 引起一定的气体动力噪声。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8 字形转子, 而动力都是提供给主动轴,再由主动轴传递动力给从动轴, 这必须通过一对齿轮, 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转子形状对称并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良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

21、声低, 同时能较大提高转速( 达到15003000r/min)。转子与转子、转子与泵腔之间有间隙,即非接触, 所以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转子的加工难度较大, 需要专机,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生产厂家较多。图4爪式真空泵原型图 图5 罗茨式真空结构示意图 对于爪式: 见图4(变型)。其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罗茨式类似, 不同处一是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有部分重叠) , 进气与排气不连续, 工作过程存在气流脉动, 引起气体动力噪声; 二是转子形状不对称

22、,旋转动平衡性能较差,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高,同时加工难度更大, 要用到专用机床,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容积效率等其它方面与罗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 1.2.2、螺杆式: 这种结构型式是德国人H. Krigar在1878 年发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结构型式应用于工业上, 而且一般采用双螺杆式, 见图6。其运动形式是两个螺杆在8字型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同步旋转运动,螺杆上的螺旋齿槽相互啮合, 造成由齿型空间组成的基元容积发生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但不是连续的, 存在气流脉动, 有气

23、体动力噪声; 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螺杆, 所以主动轴要通过一对齿轮传递动力给从动轴,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 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 转子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较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低, 同时可实现较高转速; 螺杆与螺杆、螺杆与泵腔之间有间隙, 即非接触, 泵内运动件与泵腔无摩擦, 故几乎无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齿槽螺杆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须用专机加工,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生产厂家也不

24、多, 较知名的有: 德国BU SCH, 里其乐等。上一页1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请全文下载,或者进入真空论坛提问。 廣泛用於中、低真空獲得設備上的容積式真空泵,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 到瞭現在, 結構上已無大的創新, 而在工藝、加工裝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針對容積式真空泵的不同結構型式進行分析探討, 而結構型式按照主要運動件的運動形式來劃分為: 往復式、旋轉式、旋擺式三種, 文中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結構型式做為圖例。1、歷史與現狀1.1、往復式真空泵 1.1.1、往復活塞式: 是一種最古老的結構型式, 其發明時間已無從考究, 我國古代使用

25、的水槍、木質風箱即是這種結構的實際運用, 見圖1。1640 年德國人用這種結構制成瞭真空泵, 成為現代真空泵和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基本結構見圖2, 其運動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內做往復直線運動, 使活塞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 都是不連續的, 即進氣與排氣是間斷的, 從而引起氣流脈動噪聲, 它有一個主要運動件 活塞, 而現在動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轉運動的形式(主要是電機) , 所以動力要驅動活塞做往復直線運動, 必須通過曲軸和連桿, 使得整機尺寸大, 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是加減速運動, 連桿是平面運動, 必然產生不平衡的慣性力而引發機器的振動

26、和機械噪聲, 同時轉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與泵腔之間的密封靠活塞環, 活塞環與泵腔內壁直接接觸, 磨損嚴重, 消耗功率大, 容積效率低。上述情況都是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無法克服的結構缺點, 但是, 因為它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加工、裝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機床就能完成加工,適合一般水平的生產廠, 成本較低, 所以還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生產廠傢較多。圖1 往復式泵 圖2 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 1.1.2、膜片式: 見圖3。它是往復活塞式的一種變型, 區別是膜片代替瞭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質量小, 雖然也做往復直線運動, 但引起的不平衡慣性力減小

27、, 振動和機械噪聲大大降低, 膜片與泵腔之間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雖然克服瞭往復活塞式的一些缺點,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壽命短, 維修頻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很低, 生產廠傢很少。圖3 膜片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1.2、旋轉式真空泵 1.2.1、羅茨式和爪式: 這兩種結構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瓊斯在英國發明, 見圖4 和圖5。圖5 所示結構於1854年由美國人羅特兄弟應用於鼓風機,被命名為羅茨式鼓風機, 貝倫斯在1867年設計成泵和蒸汽機。 對於羅茨式: 見圖5。其運動形式是兩個8字形轉子在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旋轉運動, 造成轉子與泵腔圍成

28、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而且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即進氣與排氣是連續的, 但排氣過程有一定的氣流脈動, 引起一定的氣體動力噪聲。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8 字形轉子, 而動力都是提供給主動軸,再由主動軸傳遞動力給從動軸, 這必須通過一對齒輪, 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轉子形狀對稱並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良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低, 同時能較大提高轉速( 達到15003000r/min)。轉子與轉子、轉子與泵腔之間有間隙,即非接觸, 所以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

29、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轉子的加工難度較大, 需要專機,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生產廠傢較多。圖4爪式真空泵原型圖 圖5 羅茨式真空結構示意圖 對於爪式: 見圖4(變型)。其結構和工作過程與羅茨式類似, 不同處一是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有部分重疊) , 進氣與排氣不連續, 工作過程存在氣流脈動, 引起氣體動力噪聲; 二是轉子形狀不對稱,旋轉動平衡性能較差,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高,同時加工難度更大, 要用到專用機床,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容積效率等其它方面與羅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

30、 1.2.2、螺桿式: 這種結構型式是德國人H. Krigar在1878 年發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傢理工學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結構型式應用於工業上, 而且一般采用雙螺桿式, 見圖6。其運動形式是兩個螺桿在8字型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同步旋轉運動,螺桿上的螺旋齒槽相互嚙合, 造成由齒型空間組成的基元容積發生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但不是連續的, 存在氣流脈動, 有氣體動力噪聲; 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螺桿, 所以主動軸要通過一對齒輪傳遞動力給從動軸,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 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 轉子做勻速旋轉時

31、, 動平衡性能較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低, 同時可實現較高轉速; 螺桿與螺桿、螺桿與泵腔之間有間隙, 即非接觸, 泵內運動件與泵腔無摩擦, 故幾乎無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齒槽螺桿的加工、裝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須用專機加工,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生產廠傢也不多, 較知名的有: 德國BU SCH, 裡其樂等。上一頁12 3 下一頁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請全文下載,或者進入真空論壇提問。 广泛用于中、低真空获得设备上的容积式真空

32、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到了现在, 结构上已无大的创新, 而在工艺、加工装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针对容积式真空泵的不同结构型式进行分析探讨, 而结构型式按照主要运动件的运动形式来划分为: 往复式、旋转式、旋摆式三种, 文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结构型式做为图例。1、历史与现状1.1、往复式真空泵 1.1.1、往复活塞式: 是一种最古老的结构型式, 其发明时间已无从考究, 我国古代使用的水枪、木质风箱即是这种结构的实际运用, 见图1。1640 年德国人用这种结构制成了真空泵, 成为现代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械的鼻祖。基本结构见图2, 其运动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内做

33、往复直线运动, 使活塞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 都是不连续的, 即进气与排气是间断的, 从而引起气流脉动噪声, 它有一个主要运动件 活塞, 而现在动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转运动的形式(主要是电机) , 所以动力要驱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 必须通过曲轴和连杆, 使得整机尺寸大, 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是加减速运动, 连杆是平面运动, 必然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而引发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 同时转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与泵腔之间的密封靠活塞环, 活塞环与泵腔内壁直接接触, 磨损严重, 消耗功率大, 容积效率低。上述情况都是往复活

34、塞式真空泵无法克服的结构缺点, 但是, 因为它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机床就能完成加工,适合一般水平的生产厂, 成本较低, 所以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生产厂家较多。图1 往复式泵 图2 往复活塞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1.1.2、膜片式: 见图3。它是往复活塞式的一种变型, 区别是膜片代替了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质量小, 虽然也做往复直线运动, 但引起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 振动和机械噪声大大降低, 膜片与泵腔之间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虽然克服了往复活塞式的一些缺点,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寿命短, 维修频率高

35、,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很低, 生产厂家很少。图3 膜片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1.2、旋转式真空泵 1.2.1、罗茨式和爪式: 这两种结构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琼斯在英国发明, 见图4 和图5。图5 所示结构于1854年由美国人罗特兄弟应用于鼓风机,被命名为罗茨式鼓风机, 贝伦斯在1867年设计成泵和蒸汽机。 对于罗茨式: 见图5。其运动形式是两个8字形转子在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旋转运动, 造成转子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而且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即进气与排气是连续的, 但排气过程有一定的气流脉动, 引起一定的气体动力噪声。它的主要

36、运动件有两个8 字形转子, 而动力都是提供给主动轴,再由主动轴传递动力给从动轴, 这必须通过一对齿轮, 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转子形状对称并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良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低, 同时能较大提高转速( 达到15003000r/min)。转子与转子、转子与泵腔之间有间隙,即非接触, 所以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转子的加工难度较大, 需要专机,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生产厂

37、家较多。图4爪式真空泵原型图 图5 罗茨式真空结构示意图 对于爪式: 见图4(变型)。其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罗茨式类似, 不同处一是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有部分重叠) , 进气与排气不连续, 工作过程存在气流脉动, 引起气体动力噪声; 二是转子形状不对称,旋转动平衡性能较差,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高,同时加工难度更大, 要用到专用机床,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容积效率等其它方面与罗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 1.2.2、螺杆式: 这种结构型式是德国人H. Krigar在1878 年发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结构型式应用于工业上, 而

38、且一般采用双螺杆式, 见图6。其运动形式是两个螺杆在8字型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同步旋转运动,螺杆上的螺旋齿槽相互啮合, 造成由齿型空间组成的基元容积发生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但不是连续的, 存在气流脉动, 有气体动力噪声; 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螺杆, 所以主动轴要通过一对齿轮传递动力给从动轴,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 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 转子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较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低, 同时可实现较高转速; 螺杆与螺杆、螺杆与泵腔之间有间隙, 即非接触, 泵内运动件与泵腔无摩擦, 故几乎无磨损,

39、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齿槽螺杆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须用专机加工,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生产厂家也不多, 较知名的有: 德国BU SCH, 里其乐等。上一页1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请全文下载,或者进入真空论坛提问。 廣泛用於中、低真空獲得設備上的容積式真空泵,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 到瞭現在, 結構上已無大的創新, 而在工藝、加工裝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針對容積式真空泵的不同結構型式進行分

40、析探討, 而結構型式按照主要運動件的運動形式來劃分為: 往復式、旋轉式、旋擺式三種, 文中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結構型式做為圖例。1、歷史與現狀1.1、往復式真空泵 1.1.1、往復活塞式: 是一種最古老的結構型式, 其發明時間已無從考究, 我國古代使用的水槍、木質風箱即是這種結構的實際運用, 見圖1。1640 年德國人用這種結構制成瞭真空泵, 成為現代真空泵和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基本結構見圖2, 其運動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內做往復直線運動, 使活塞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 都是不連續的, 即進氣與排氣是間斷的, 從而引起氣流脈動噪聲,

41、 它有一個主要運動件 活塞, 而現在動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轉運動的形式(主要是電機) , 所以動力要驅動活塞做往復直線運動, 必須通過曲軸和連桿, 使得整機尺寸大, 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是加減速運動, 連桿是平面運動, 必然產生不平衡的慣性力而引發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 同時轉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與泵腔之間的密封靠活塞環, 活塞環與泵腔內壁直接接觸, 磨損嚴重, 消耗功率大, 容積效率低。上述情況都是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無法克服的結構缺點, 但是, 因為它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加工、裝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機床就能完成加工,適合一般水平的生產廠, 成本較低, 所以還占

42、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生產廠傢較多。圖1 往復式泵 圖2 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 1.1.2、膜片式: 見圖3。它是往復活塞式的一種變型, 區別是膜片代替瞭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質量小, 雖然也做往復直線運動, 但引起的不平衡慣性力減小, 振動和機械噪聲大大降低, 膜片與泵腔之間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雖然克服瞭往復活塞式的一些缺點,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壽命短, 維修頻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很低, 生產廠傢很少。圖3 膜片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1.2、旋轉式真空泵 1.2.1、羅茨式和爪式: 這兩種結構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瓊斯

43、在英國發明, 見圖4 和圖5。圖5 所示結構於1854年由美國人羅特兄弟應用於鼓風機,被命名為羅茨式鼓風機, 貝倫斯在1867年設計成泵和蒸汽機。 對於羅茨式: 見圖5。其運動形式是兩個8字形轉子在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旋轉運動, 造成轉子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而且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即進氣與排氣是連續的, 但排氣過程有一定的氣流脈動, 引起一定的氣體動力噪聲。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8 字形轉子, 而動力都是提供給主動軸,再由主動軸傳遞動力給從動軸, 這必須通過一對齒輪, 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

44、轉子形狀對稱並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良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低, 同時能較大提高轉速( 達到15003000r/min)。轉子與轉子、轉子與泵腔之間有間隙,即非接觸, 所以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轉子的加工難度較大, 需要專機,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生產廠傢較多。圖4爪式真空泵原型圖 圖5 羅茨式真空結構示意圖 對於爪式: 見圖4(變型)。其結構和工作過程與羅茨式類似, 不同處一是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有部分重疊) , 進氣

45、與排氣不連續, 工作過程存在氣流脈動, 引起氣體動力噪聲; 二是轉子形狀不對稱,旋轉動平衡性能較差,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高,同時加工難度更大, 要用到專用機床,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容積效率等其它方面與羅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 1.2.2、螺桿式: 這種結構型式是德國人H. Krigar在1878 年發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傢理工學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結構型式應用於工業上, 而且一般采用雙螺桿式, 見圖6。其運動形式是兩個螺桿在8字型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同步旋轉運動,螺桿上的螺旋齒槽相互嚙合, 造成由齒型空間組成的基元容積發生變化, 達到進氣與

46、排氣的目的,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但不是連續的, 存在氣流脈動, 有氣體動力噪聲; 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螺桿, 所以主動軸要通過一對齒輪傳遞動力給從動軸,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 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 轉子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較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較低, 同時可實現較高轉速; 螺桿與螺桿、螺桿與泵腔之間有間隙, 即非接觸, 泵內運動件與泵腔無摩擦, 故幾乎無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齒槽螺桿的加工、裝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須用專機加工,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47、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高。生產廠傢也不多, 較知名的有: 德國BU SCH, 裡其樂等。上一頁12 3 下一頁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請全文下載,或者進入真空論壇提問。 广泛用于中、低真空获得设备上的容积式真空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到了现在, 结构上已无大的创新, 而在工艺、加工装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针对容积式真空泵的不同结构型式进行分析探讨, 而结构型式按照主要运动件的运动形式来划分为: 往复式、旋转式、旋摆式三种, 文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结构型式做为图例。1、历史与现状1.1、往复式真空泵 1.1.1

48、、往复活塞式: 是一种最古老的结构型式, 其发明时间已无从考究, 我国古代使用的水枪、木质风箱即是这种结构的实际运用, 见图1。1640 年德国人用这种结构制成了真空泵, 成为现代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械的鼻祖。基本结构见图2, 其运动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使活塞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 都是不连续的, 即进气与排气是间断的, 从而引起气流脉动噪声, 它有一个主要运动件 活塞, 而现在动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转运动的形式(主要是电机) , 所以动力要驱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 必须通过曲轴和连杆, 使得整机尺寸大, 活塞的往复直

49、线运动是加减速运动, 连杆是平面运动, 必然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而引发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 同时转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与泵腔之间的密封靠活塞环, 活塞环与泵腔内壁直接接触, 磨损严重, 消耗功率大, 容积效率低。上述情况都是往复活塞式真空泵无法克服的结构缺点, 但是, 因为它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机床就能完成加工,适合一般水平的生产厂, 成本较低, 所以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生产厂家较多。图1 往复式泵 图2 往复活塞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1.1.2、膜片式: 见图3。它是往复活塞式的一种变型, 区别是膜片代替了活塞, 膜片一

50、般是 柔性 材料, 质量小, 虽然也做往复直线运动, 但引起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 振动和机械噪声大大降低, 膜片与泵腔之间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虽然克服了往复活塞式的一些缺点,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寿命短, 维修频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很低, 生产厂家很少。图3 膜片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1.2、旋转式真空泵 1.2.1、罗茨式和爪式: 这两种结构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琼斯在英国发明, 见图4 和图5。图5 所示结构于1854年由美国人罗特兄弟应用于鼓风机,被命名为罗茨式鼓风机, 贝伦斯在1867年设计成泵和蒸汽机。 对于罗茨式: 见图5。其运

51、动形式是两个8字形转子在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旋转运动, 造成转子与泵腔围成的空间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 而且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即进气与排气是连续的, 但排气过程有一定的气流脉动, 引起一定的气体动力噪声。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8 字形转子, 而动力都是提供给主动轴,再由主动轴传递动力给从动轴, 这必须通过一对齿轮, 带来定位及加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转子形状对称并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良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低, 同时能较大提高转速( 达到15003000r/min)。转子与转子、转子与泵腔之间有间隙

52、,即非接触, 所以无摩擦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转子的加工难度较大, 需要专机,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生产厂家较多。图4爪式真空泵原型图 图5 罗茨式真空结构示意图 对于爪式: 见图4(变型)。其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罗茨式类似, 不同处一是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错开(有部分重叠) , 进气与排气不连续, 工作过程存在气流脉动, 引起气体动力噪声; 二是转子形状不对称,旋转动平衡性能较差,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高,同时加工难度更大, 要用到专用机床, 不利于批

53、量生产, 成本较高, 容积效率等其它方面与罗茨式相似,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 1.2.2、螺杆式: 这种结构型式是德国人H. Krigar在1878 年发明, 直到1934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 L ysho lm 才把此结构型式应用于工业上, 而且一般采用双螺杆式, 见图6。其运动形式是两个螺杆在8字型泵腔内绕各自旋转轴中心做同步旋转运动,螺杆上的螺旋齿槽相互啮合, 造成由齿型空间组成的基元容积发生变化, 达到进气与排气的目的,进气与排气在时间上同步进行, 但不是连续的, 存在气流脉动, 有气体动力噪声; 它的主要运动件有两个螺杆, 所以主动轴要通过一对齿轮传递动力给从动轴,带来定位及加

54、工装配的较高要求, 但结构紧凑, 整机尺寸较小, 零部件少; 转子做匀速旋转时, 动平衡性能较好, 运转平稳, 机器的振动和机械噪声较低, 同时可实现较高转速; 螺杆与螺杆、螺杆与泵腔之间有间隙, 即非接触, 泵内运动件与泵腔无摩擦, 故几乎无磨损,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寿命长, 易于维修, 可用于干式真空泵; 8字形泵腔和螺旋齿槽螺杆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 且必须用专机加工, 不利于批量生产, 成本较高; 运动件的间隙使泄漏较大, 容积效率较低, 所以占有的市场份额不高。生产厂家也不多, 较知名的有: 德国BU SCH, 里其乐等。上一页1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如需查看全文

55、,请全文下载,或者进入真空论坛提问。 廣泛用於中、低真空獲得設備上的容積式真空泵,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 到瞭現在, 結構上已無大的創新, 而在工藝、加工裝配精度、材料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本文針對容積式真空泵的不同結構型式進行分析探討, 而結構型式按照主要運動件的運動形式來劃分為: 往復式、旋轉式、旋擺式三種, 文中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結構型式做為圖例。1、歷史與現狀1.1、往復式真空泵 1.1.1、往復活塞式: 是一種最古老的結構型式, 其發明時間已無從考究, 我國古代使用的水槍、木質風箱即是這種結構的實際運用, 見圖1。1640 年德國人用這種結構制成瞭真空泵, 成

56、為現代真空泵和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基本結構見圖2, 其運動形式是活塞在泵腔內做往復直線運動, 使活塞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錯開, 都是不連續的, 即進氣與排氣是間斷的, 從而引起氣流脈動噪聲, 它有一個主要運動件 活塞, 而現在動力的提供都是以旋轉運動的形式(主要是電機) , 所以動力要驅動活塞做往復直線運動, 必須通過曲軸和連桿, 使得整機尺寸大, 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是加減速運動, 連桿是平面運動, 必然產生不平衡的慣性力而引發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 同時轉速不能高(300r/min左右) ; 活塞與泵腔之間的密封靠活塞環, 活塞環

57、與泵腔內壁直接接觸, 磨損嚴重, 消耗功率大, 容積效率低。上述情況都是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無法克服的結構缺點, 但是, 因為它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加工、裝配精度要求低, 通用機床就能完成加工,適合一般水平的生產廠, 成本較低, 所以還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生產廠傢較多。圖1 往復式泵 圖2 往復活塞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 1.1.2、膜片式: 見圖3。它是往復活塞式的一種變型, 區別是膜片代替瞭活塞, 膜片一般是 柔性 材料, 質量小, 雖然也做往復直線運動, 但引起的不平衡慣性力減小, 振動和機械噪聲大大降低, 膜片與泵腔之間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降低。膜片式雖然克服瞭往復活塞

58、式的一些缺點, 但是, 膜片容易折裂, 工作可靠性下降, 壽命短, 維修頻率高, 使用成本高, 所以占有的市場份額很低, 生產廠傢很少。圖3 膜片式真空泵結構示意圖1.2、旋轉式真空泵 1.2.1、羅茨式和爪式: 這兩種結構型式的原型是1848年由瓊斯在英國發明, 見圖4 和圖5。圖5 所示結構於1854年由美國人羅特兄弟應用於鼓風機,被命名為羅茨式鼓風機, 貝倫斯在1867年設計成泵和蒸汽機。 對於羅茨式: 見圖5。其運動形式是兩個8字形轉子在泵腔內繞各自旋轉軸中心做旋轉運動, 造成轉子與泵腔圍成的空間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 達到進氣與排氣的目的, 而且進氣與排氣在時間上同步進行, 即進氣與

59、排氣是連續的, 但排氣過程有一定的氣流脈動, 引起一定的氣體動力噪聲。它的主要運動件有兩個8 字形轉子, 而動力都是提供給主動軸,再由主動軸傳遞動力給從動軸, 這必須通過一對齒輪, 帶來定位及加工裝配的較高要求, 但結構緊湊,整機尺寸較小, 零部件少。轉子形狀對稱並做勻速旋轉時, 動平衡性能良好, 運轉平穩, 機器的振動和機械噪聲低, 同時能較大提高轉速( 達到15003000r/min)。轉子與轉子、轉子與泵腔之間有間隙,即非接觸, 所以無摩擦磨損, 消耗功率不大, 工作可靠性高, 壽命長, 易於維修, 可用於幹式真空泵, 但8字形轉子的加工難度較大, 需要專機, 不利於批量生產, 成本較高, 運動件的間隙使泄漏較大, 容積效率較低, 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生產廠傢較多。圖4爪式真空泵原型圖 圖5 羅茨式真空結構示意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