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学习教案_第1页
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学习教案_第2页
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学习教案_第3页
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学习教案_第4页
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苏教六年级下册词两首剖析(pux)第一页,共22页。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zhmng)的女词人。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zhmng)的学者,其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不久,其夫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宋高宗建炎3年(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江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李清照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多写其悠闲的闺中生活。南渡后,深厚的故乡之思,凄哭的身世之感,都在她的作品中抒发出来,

2、情调(qngdio)伤感,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精于谴词造句,善于创意出奇,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语言清丽,在语言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小学(xioxu)语文第2页/共22页第二页,共22页。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suy)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词牌”。常见的词牌有:如梦令、忆江南、卜算子、浣溪沙、采桑子【词简介】小学语文第3页/共22页第三页,共22页。 如梦令如梦令 宋宋 李清照李清照常记常记

3、 溪亭溪亭(x tn) 日暮日暮,沉醉沉醉 不知不知 归路。归路。兴尽兴尽 晚晚 回舟,回舟,误入误入 藕花藕花 深处。深处。争渡,争渡,争渡,争渡,惊起惊起 一滩一滩 鸥鹭。鸥鹭。/小学(xioxu)语文第4页/共22页第四页,共22页。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r m),沉醉不知归路。词牌名 “常记”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huy)。“溪亭”指明了饮酒作兴的处所,“日暮”是指时间。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和几个(j )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异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恋忘返。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

4、的铺垫。小学语文第5页/共22页第五页,共22页。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u hu)深处 在沉醉未醉、意态朦胧之中,“回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了一个新天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tngtng),荷叶田田,夜风袭来,清香飘溢。小学(xioxu)语文第6页/共22页第六页,共22页。 还想在这藕花世界里流连欣赏,但已使暮色苍茫;想要荡出“藕花深处”,却不知怎么走。情急之中,少女们禁不住发出了“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叫声。不料几声婉转的“争渡”声,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水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暮色苍茫的天空,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或火红或洁白的荷花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

5、突然奏起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这是一种多么动人心弦(dng rn xn xin)、令人陶醉的境界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小学(xioxu)语文第7页/共22页第七页,共22页。主旨(zhzh):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小学(xioxu)语文第8页/共22页第八页,共22页。小学(xioxu)语文第9页/共22页第九页,共22页。小学(xioxu)语文第10页/共22页第十页,共22页。(1)这首词记叙(jx)了一件什么事?(2)事情(sh qing)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3)你怎么知道(zh do)是夏季的?(4)词

6、人写作的是当天的事吗?(5)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6)词人当时的心情如何?(7)词人为何“不知归路”?(8)词人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9)词人在误入后又有何表现?(10)词人为什么词会常想起这件事呢?小学语文第11页/共22页第十一页,共22页。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xin s),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学(xioxu)语文第12页/共22页第十二页,共22页。小学(xioxu)语文第13页/共22页第十三页,共22页。 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张志和,本名龟龄

7、,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肃宗时待诏翰林(hnln)。后因事被。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玄真子。渔歌子简介:词牌名。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y)见湖州刺史(c sh)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小学(xioxu)语文第14页/共22页第十四页,共22页。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lishu)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

8、归。渔歌子 【唐】 张志和 小学(xioxu)语文第15页/共22页第十五页,共22页。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qn s)的箬笠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译文(ywn)】 小学(xioxu)语文第16页/共22页第十六页,共22页。九种(

9、ji zhn)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构成了一幅(y f)美丽的春雨垂钓图。小学(xioxu)语文第17页/共22页第十七页,共22页。【词句(cj)赏析】 “西塞山前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点明地点,“白鹭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自在地飞翔,衬托(chntu)渔父的悠闲自得。渔父的悠闲自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to hu li shu)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小学语文第18页/共22页第十八

10、页,共22页。 描写描写(mioxi)了渔父捕鱼的情态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斜风”指微风。指微风。【词句(cj)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suy),斜风细雨不须归。小学语文第19页/共22页第十九页,共22页。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山,江上渔舟(y zhu),天空白鹭,两岸,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