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终南望余雪全诗意思_第1页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终南望余雪全诗意思_第2页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终南望余雪全诗意思_第3页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终南望余雪全诗意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终南望余雪全诗意思【题解】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 。乃祖咏应进士试时所作试帖诗。按规定,试帖诗应该是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作者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人问其故,他回答说:“意尽。” ( 唐诗纪事卷二O)终南,山名,在陕西西安市南。诗中描写雪后天晴,山北 高处尚存积雪,虽有阳光而城中反增寒气。“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特殊景象,写得非常生动准确。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上以此为古今咏雪最佳诗篇。【全诗】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释】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即山的北面。终南山在长安之 南,从长安远望,只能见到终南山的北面。秀:美。此句意

2、 谓远望岭巅的积雪好像浮在云上。林表:树梢。明霁色:雪停后出现的阳光使树梢很明亮。此句意谓傍晚时城里人感到反而比下雪时更加寒冷。【注释】此诗又题“望终南残雪”。据唐诗记事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照规定,应试诗须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咏仅写此四句就交卷,别人问他为何不依规定写就,祖咏说:“意思已经完满了”。后被传为写文章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之佳话。诗写立足长安城,南望终南山阴岭残雪之景。阴岭:泛指终南山的北麓诸峰。林表:指树梢。霁(j i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翻译】终南山岭北多么秀美,积雪好像浮动在云端。林表被涂上初晴光色,薄暮时京城更加天寒。【赏析】这是一首应试的诗

3、。祖咏应时要求写成五言六韵 (12 句) 的律体,他只写了四句就交了卷。别人问缘由,他答“意已尽矣。”这首诗传神地描写了终南雪景和望雪的感觉。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作者在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自然看到山的阴面,所以有“终南阴岭秀”之句。又因为终南山峰高入云,积雪未化,所以有“积雪浮云端”之句,这两句都是“望”之所见。这两句一方面写了山高,另一方面写了雪厚。同时写出了诗人面对如此景物而产生的一种轻盈飘荡的感觉。“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是“望”的时间。“霁”是天晴,“暮”是傍晚,作者自长安城遥望六十华里外的终南山,所看到的是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余光平射,染红了林表。而且最后一句还写出了观雪时所感“寒”

4、,而且是“暮寒”,晚上比白天还要冷。令人感到终南山的寒意超越了空间来到城里,使寒冷的感觉更加突出。这首诗仅仅二十字,由观赏到感觉,由色彩到精神,充分全面的表达了主题,难怪祖咏没有按唐时考试的规定,应试诗作五首六韵十二句的要求,而只写此四句便交了卷,最终被录取。【点评】唐诗篇名。五绝。祖咏作。见全唐诗卷一三一。诗题又作雪霁望终南 、 终南霁色雪 、 望终南残雪 。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传说此诗为开元十二年(724) 诗人应进士试之作,唐诗纪事卷二。载:“有司试终南山望馀 雪诗,咏赋曰:终南阴岭秀,四句即纳于有司。或 诘之,咏曰:意尽。”诗中写从长安远望终南山上残雪之情状:“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篇二十字,紧扣诗题,极有层次地描摹望中终南馀雪之景以及由此引起的感受,写得形神兼备,蕴藉有味。清施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