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盖加工工艺说明书_第1页
阀盖加工工艺说明书_第2页
阀盖加工工艺说明书_第3页
阀盖加工工艺说明书_第4页
阀盖加工工艺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文摘要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在机械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零件工艺编制得 合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零件最终能否达到质量要求;夹具的设计也是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能否提高其加工效率的问题。因此这两者在机械加工行业中 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阀盖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孔和外圆表面。外圆表面加工根据精度要要求可 选择车削和磨削。孔加工方法的选择比较复杂,需要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孔径 大小、长径比、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以及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对于精度要求较高 的孔往往还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顺次进行加工。本次设计的油缸,为保证孔的 精度和表面质量将先后经过粗链、半精链、精链和滚压等四道工序加工。在机床上对零件

2、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首先要保证工件在 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然后通过夹紧机构使工件在正确位置上固定不动,这一 任务就是由机床夹具完成。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使用通用夹具,这样 可以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通用夹具适用各种工件的装夹,所以夹紧时 往往比较费时间,并且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也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为此需设 计专用夹具。关键词:工艺设计、基准选择、切削用量、定位误差ABSTRCTIs the components craft establishment, 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machine-finishi

3、ng, the components craft establishes reasonable, whether do this direct relation components achieve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finally; Jig's design is also an essential part, whether does it relate raises its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question. Therefore this both in the machine-finishing professi

4、on are the important links.Sleeve components main processing surface for hole and outer annulus surface. The outer annulus face work needs to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precision to be possible to choose the turning and the grinding. The hole processing method's choice is quite complex, needs to c

5、onsider the components the unique feature, the aperture size, the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the precision and roughness request as well as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Often must use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regarding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high hole to carry on the proc

6、essing in order. This design's cylinder, will pass through half finished boring, the finished boring, the fine articulation and the trundle successively for the guarantee hole's precision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so on four working procedure processingsWhen the engine bed carries on the m

7、achine-finishing to the components, is guaranteed that the work piece working accuracy, first needs to guarantee the work piece holds the correct position on the engine bed, then causesthe work piece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through the clamp organization fixed motionless, this duty is completes by t

8、he engine bed jig. Regarding the single unit, the small batch production, should use the universal jig as far as possible, like this may reduce the work piece the production cost. But because the universal jig is suitable each kind of work piece the attire to clamp, therefore time clamp often compar

9、es spends the time, and operates complex,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also guarantees the working accuracy with difficulty, for this reason must design the unit clamp.Key word: Craft, datum, cutting specifications, localization datum, position error.前言1前言 ,1一、零件的分析,2(一) 零件的功用,2(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2二、零

10、件的工艺规程设计,3(一 )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3(二 ) 确定零件毛坯制造形式,3(三 )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4( 四 ) 确定加工余量,8三、专用夹具设计,16(一 )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16(二 ) 定位夹紧方案的确定及论证,16(三 ) 定位误差分析,20四、结束语,22五、参考文献,23附 :工序卡片及工艺工艺过程卡片、人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所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践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应用,进而得以加深和发展,提高

11、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下述方面可以得以锻炼:1) 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 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和工艺路线地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2) 通过夹具的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结构设计能力,你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有能保证质量的夹具。3) 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计算设计制图能力,能比较专业熟练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4) 在设计制造中培养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在设计

12、中,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功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我们组的零件是阀盖,阀盖的种类很多,用途 也很广。阀盖的一端可以是封闭的,用于变速箱用于变速箱主轴侧面, 阻止外界灰尘进入箱体内,也可用于固定轴承,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 本设计中的阀盖,其内部有M 36M 1.5的螺纹可以起到定位轴的零件作 用,外圆中41和一端面均有Ra=12.5的配合要求,4-14起到固定法兰 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以看出,该阀盖的结构不是很复杂,加工表面也不多, 加工精度要求也不大,但主要注意其位置精度要求。下面将主要表面分为四部分,见图1-1

13、。1、以内孔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628.5孔、M36父1,5螺纹孔及其倒角。2、以外圆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6 50外圆、653及其倒角。3、以635H 7定位的四个孔这组加工面包括:4-64孔。4、左右端面:这组加工面包括:650的端面和4-614表面的端面。以上各表面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 0 32外圆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M36m 1.5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为Ra=1252、0 53mm外圆的Ra=12.5,同轴度要求为0.02,倒角为1父45° , d 50mmmm表面粗糙度为 Ra=3.2。3、4-914 mm的端面与轴心线有位置 0

14、.02mm的要求。零件要求退火处理,其坯重为2.2kg。由分析可知,四组加 工表面可以选择其中一组表面为粗基准进行 加工,然后再以加工过的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各组表面,并保证他 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生产纲领为:N=Q2 n (1+a%) (1+b%)(件/年)其中,产品年产量Q为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为n件/台, 零件备品率为a%,零件废品率为b%。从初始资料和计算结果可知, 该零件为中批生产。(二)确定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为ZG25钢,在工作时阀盖在某些场面要经常正反转, 与接触 表面受摩擦作用,所以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交变

15、载荷和冲击载荷, 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应该选择锻件毛坯。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 大,生产纲领达到中批生产水平,可以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保证加工精度,都是有利的。(三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是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确定加工方案中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基面选择正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技工质量和生产率。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同时考虑一下三个问题:( 1)以哪一个表面作为加工时的精基面或统一基准,才能保证加工时精度,使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地进行。( 2)为加工上述精基面或统一基准,应采用哪一个表面作为精基面。( 3

16、)是否有个别工序为了特殊的加工要求,需要采用统一基准以外的精基面。另外,我们还应从粗精基准选择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a “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b. “基准统一”原则。应选择多个表面加工都能使用的表面作为基 准。c. “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和其自身尺寸及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互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d. “自为基准”原则。在光整加工或某些精加工工序中,要求余量 小且均匀,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基准。2、粗基准选择:a.如果必须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 基准。b.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c.应尽量选择与加

17、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加工面为粗基 准。d.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洁,不能有飞边。浇冒口及 其他缺陷,以保证定位准确可靠。.e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不再重复使用。精基面选择:根据精基面的选择原则。选择精基面时,首先应考 虑基准重合问题,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螺纹孔和端面作为 精基准。根据该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0 20孔和端面作为精基面。加工*53器6mm,450mm , *35mm , 7mm, 6mm等主要尺寸以孔和左 端面作为精面。这样才能实现同轴度和位置的要求。对于4 _ ®14mm有相互位置要求,加工四个孔时应以 0 20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其余三

18、 个阶梯外圆应以0 20孔和已加工出的面作为精基准,实现周向定位。粗基面选择:为了加工出上述精基面,很显然,应以外圆和一个 端面作为粗基面,链,半精链内孔。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需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 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慎重决定。该工件毛坏经铸造成型,根据表 2-9得知孔已锻出。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黄如林主编。其各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如下:420mm孔,M 36父1.5螺纹孔粗链精链;各外圆表面粗车一一精车;4一巾14mm-较;M 36 M1.5mm

19、螺纹孔车螺纹。3、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1)加工阶段的划分:为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该法兰盘的加工可 分为如下三个加工阶段:a粗加工阶段:车外圆,端面,内孔;b.半精加工阶段:以精车后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面;c.精加工阶段:以端面和 蚓0孔定位,加工另外三个外圆。对于精度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求很小 (IT 6及IT 6以上, Ra <0.02m)的零件,还需要专门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为主, 一般不 用纠正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2)加工工序的安排:a.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根据机械加工顺序安排时应遵循的原则, 考虑到该工件的具体特点,先安排外圆,端面,内孔的加工。由于螺 纹内

20、孔是主要精基准,又由于车螺纹后作为定位基准,会破坏螺纹, 须以精加工后的未车螺纹之前的内孔作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 面,然后加工出一个孔,最后加工出四个孔。b.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由于毛坯为模锻件,在机械加工之前,首先 安排正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应力,改善切削性能。在粗加工后,安排第二次热处理时效处理,以获得均匀细致的回火索氏体,提高零 件的综合力学性能。c.辅助工序安排:检验工序:在热处理工序后安排中间检验工序, 最后安排终结检验工序。在终检前应安排清洗工序,最后将零件油封,入库。3)工序的组合:在确定加工顺序后,根据该工件的生产规模以及工件的结构特点与技术条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件的安装次

21、数,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多个表面,以便于保证高的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考虑使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来组合工序。工序集中和分散各有特点,应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技术要求,现场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适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而大批量生产则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由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的发展,今后发展趋向于采用工序集中且柔性较高的原则来组织生产。零件阀盖由于是中批生产,又考虑到该零件结构特点,选用通用机床配以夹具,这样得到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 1)下料;( 2)铸造毛坯;( 3)退火;( 4)粗车小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 5)粗

22、车大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6)调质处理;(7)检验;(8)精车各档外圆,端面,倒角,车螺纹;(9)钻 W4mm 孔(10)清洗;(11)检验;(12)油封,入库。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片。(四)确定加工余量:合理选择加工余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都 有很大影响。余量过大,则浪费材料及工时,增加机床和刀具的消耗; 余量过小,则不能去掉加工前存在的误差和缺陷层,影响加工质量, 造成废品。所以合理确定加工余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故应在保证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加工余量的方 法有以下三种:1)分析计算法;2)查表修正法;3)经验估算

23、法。工艺路线确定后,就要计算各个工序加工时所应能达到的工序尺 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工序余量的大小,工序尺寸的标注方法,基准选 择中间工序安排等密切相关,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就其性质和特点 而言,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a.在工艺基准不变的情况下,某表面本身各次加工工序尺寸的计 算。对于这类简单的工序尺寸,当决定了各工序间余量和工序所能达 到的加工精度后,就可计算各工序的尺寸和公差。计算顺序是从最后 一道工序开绐,由后向前推。b.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的计算。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工 和检验方便可靠或由于零件表面的多次加工等原因,往往不能直接采 用设计毛坯图1-2基准作定位基准,出现基准不重合

24、的情况。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在加工 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定位基准,这时工艺尺寸的计算就比较复杂,应 利用尺寸链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工序间余量进行必要的验算, 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机械加工余量对工艺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余量不够,不能保证零 件的加工质量,余量过大,增加机械加工劳动量,而且增加了材料。 刀具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成本,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加工余量。根据零件毛坯条件:材料为 ZG25钢,硬度为HRC30-45,生产类 型为中批生产,采用在铸造毛坯。1、本设计采用查表修正法和经验估计法相结合确定各加工表面的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1)外圆表面加工余量小端外圆长度15mm,加工

25、表面公差等级为IT6-IT8 ,表面粗糙度 Ra12.5,故铸造时外彳5加工余量按f 110外圆查表得:精车632.076 , 2Z=1.2;精车可以达到该公差等级,按照“入体原则”,粗车6 37.8。3, 2Z=5.8;毛坯44.5 ±2, 2Z=7±2。(2)轴向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左、右端面及中间台阶面的加工。余量查表得Z二3±1,故毛坯总长为54± 2mm,大端台阶长为6 土2mm。(3)内孔表面加工余量。工件内孔为光孔。由于 653和650相差 较小,故锻造时取统一内径,加工余量按 20内孔查表得:车螺纹 M363 1.5, 2Z=0.2;精链内

26、孔620, 2Z=0.8;精链内孔-20, 2Z=8;毛 坯G12±2, 2Z=9±2,毛坯图见1-2,其余各表面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详见工序卡片。2、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及工艺装备: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使用的机床所决定 的。在设计工艺规程时,主要是选择机床的种类和型号。选择时参考 有关手册,产品样本。选择工艺装备即选择夹具、刀具、量具等,在 选择时应考虑产品的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结构;产品的通 用化程度及产品的寿命周期;现由设备、工艺规程的特点等情况。由于该工件生产规模为中批生产,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 求,选用通用机床余专用夹具较为合适。具体

27、的选择如下:(1)粗车各档外圆、端面,链孔及倒角。选用CA6140普通车床。 夹具:三爪卡盘。(2)精车53mm右端面。选用CA6140普通车床。夹具:专用 心轴。(3)精车左端面及G36:076 mm。选用CA6140普通车床。夹具: 心轴。(4)钻钱小14mm孔。选用Z525。夹具:专用夹具。另外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加工 精度、所用机床性能,生产率及经济性等。量具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 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其选择的型号详见工序卡片。3、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切削用量应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以后,综合考虑工序 的具体内容、加工精度、生产率、刀具寿命等因素正

28、确选择。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即 切削深度)?P,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 糙度的规定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 或用公式计算确定最佳切削速度 V。a.估算工时定额:Tp=Tb+Ts+T产又 + Ta + Ts+TrTp 单件时间;Tb 作业时间;Ts布置工作地时间;Tr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a 辅助时间;Tb 基本时间。b.准备与终结时间Teoc.单件计算时间 Tc=Tb+Ta + Ts+Tr + %。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ZG25钢正火,Sb =0.35GPa加工要求:车端面 中36

29、mm,Ra3.2;粗车外圆中39mm,628.5器6mm。Ra分别为 3.2, 125 车螺纹 M90 3 1.5 , Ra32机床:CA6140普通车床刀具:端面车刀,刀具材料 YT15,刀杆尺寸16 3 25 mm2,Kr二90。,0=15° , ?0=12° ,x=0.5mm, 60 螺纹车刀;刀具材料:W18Cr4v。(2)计算切削用量:1)粗车端面时,IM据加工余量 Z= 3±1,取Z=3,即?p=3mm,走 刀量 f=0.4 mm/ (表 3-13);计算切削速度(表3-18),耐用度t=45min,tm'Xvfyv292450.18 30.1

30、5 0.40.30.81 0.8 1.54=163 m/s = 2.72m/s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s1000v 1000 2.72=6.46r/s(387.87r/min)二 dw 3.14 134按机床选取 、=6.67 r/s(400r/min)(表 4-3)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2.57 m/s (154.4 m/min )切削I时:l = 134- 90 = 22mm , l1=2mm, l2=0, l3=5mm(试切长度) 2lml 1i23nwf29 2 =21.7s(0.36min)6.67 0.42)粗车外圆:a.切削深度:单边余量Z=2.8mm可一次切除。b.进给量:考虑刀杆尺寸

31、、工件直径及规定的切除深度。从表3-13中选用f=0.6 mm r。c.计算切削速度(表3-18)cv292-v = -x7kv= 078075030.99 =146m min (2.4m s)tm;: xvfyvv 450.182.90.150.60.3pd.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s1000v 1000 2.4 = =5.7 r. s(342r/ min)二 dw 3.14 134按机床选取 nw =6.67 r s(400r, 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w二 dwnw 3.14 134 5.72.4 m. s(144r /min)10001000e.切削I时:切入长度L=4mm,切出长度l

32、2=0,试切长度k=5mmtm1l li I2 I3 _13.5 4 5 nwf- 6.67 0.6= 3.6s(0.06min)l 11 l2 l3 tl 23m2 =nwf7.5 4 5=4.13s(0.07min)6.67 0.63)车螺纹:a.切削速度的计算(表3-55),刀具耐用度t=60min,螺距s=1.5mm,取?p=0.15mm。 p14.8v = “0.1170?3c L0.76010.5=35.6m, min (0.6m/s)b.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s1000v1000 0.61.43r. s(85r/ min)3.14 134按机床选取 nw=1.67r/s (100r/

33、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二 dwnw10003.14 134 1.671000= 0.703r/sC.切削I时:取粗行程次数3次,精行程2次,切入长度l1=3mml L 13 5 3tm =一1 二一二49.5s(0.82min)nwf 1.67 54)钻孔614mm:f=0.4k2= 0.4 2mr0.r9=/ mm0r. 3 表 3-38)v = 0.2 m s (1mm(i表)3-42)1 0 0v01 0 0 0 0.2 5nsr/s=4.48s(86r8.6/min)二 dw3.14 1 4按机床选取 nw = 15 r. s(900 r 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二 dwnwvw 二

34、:10 0 03.14 1 4 1 5 r/s = 0.2 6s /10 0 0切入 l1 = 10mm,切出 l2=2mm, i=13.5mm,tml 11 l213.5 10 2nwf15 0.38= 4.47s(0.07min)切削I时:5)镇孔:,20mm取刀杆直径D=中25mm,刀杆伸出量125mm,加工余量z=吐出=2mm, 一次可切除完毕。2选用90 硬质合金YT5链刀,f=0.21 mmr (表3-15)v=1.6m/sM(1-20%)=1.28m/s (表 3-19及手册 P102“链孔切削用量”)ns1000ydw1000 1.283.14 20=4.34r/s(260.2

35、r/min)按机床选取 nw=5.25 r s(315 r. 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二 dwnw3.14 94 5.25vw 二10001000= 1.55 r, s(92.98 r. min)切削I时:(表7-1)1 =13.5 , 11=2mmi nwf=13.522二5.25 0.212 8s2小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 艺文件。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了解了加工工艺对生产、工艺水平有着极 其重要的影响。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 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三、专用夹具设计图1-1所示为阀盖零件图,生

36、产规模为中等批量生产,零件的某些尺寸已经在前工序按要求加工完毕,本道工序要求在Z525立式钻床上加工0 14mm个孔,需要设计一专用钻床夹具以便满足零件图上 的各项精度要求。(一)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零件对0 14mm孔的要求如下:a.四个孔需要均布排列;b.两孔的中心距为- 120 . 0.1;c.孔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加工面的凸台面积较小,故需要专用夹具,又由于上下端面均已 经加工完毕,所以精基准选上下端面,侧面或者中心孔。(二)定位加紧方案的确定及论证: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分析,工件定位时只需限制六个自由度,沿法 阀盖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也必须予以限制。 现在有三种定位夹紧方案可 供选择。

37、三种夹紧定位方案简图如下:方案1图示:图3-2方案3图示:3-3图A 工件以右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 3个自由度,可知阀盖 右端台阶较小,相当于短圆柱销。其中右端面作为基准,限制的自由 度为Z, xI和Y短圆柱销限制Y和Z,共有x, y, Y和Z四个自由 度受到限制,V形块限制xy和Z,这样便可以保证孔的正确位置。根据主要夹紧力由V形块和削边销提供,当削边销发生磨损后, 主要加紧力由V形块提供,由于是侧面提供夹紧力,故需要对端面 施加较大的力。为使工件稳定,防止产生共振现象等不稳定现象,可 以进行自定位支承,在钻削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下面设 一辅助支承,以减少工件产生变形,图3-1

38、为该定位夹紧方案的图示。B工件以右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分别限制了 4个自由度,其 小平面和长圆柱销供限制里个自由度即 X, x, Y, y和Z。又由于 短V形块限制了 Z,故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根据主要夹紧力由螺旋压柱提供,且螺旋压柱的面积和阀盖的 接触面积较小,故需提供较大的预紧力。为确定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加 工稳定性,需设置辅助支承;为防止过定位情况的出现,可以采用自 位支承。3-2为该定位夹紧方案示意图,但此方案需将加工路线中车 螺纹放到了后面。C由于该工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该定位基准仍采用右端面, 该端面属于大平面与阀盖的右端面接触, 分别限制了 Z, X和Y三个 方向上自由度。又V形

39、块限制了 X, Z和Y三个方向上自由度,这样 保证零件的定位可靠。根据主要夹紧力作用于定为基准面的原则,主要夹紧力由螺旋 压柱和垫块来提供,其中螺旋压柱上的受力较大,又由于钻孔处的的 零件较薄弱,为防止工件过大变形,需设置辅助支承,图3-3所示为定位夹紧方案。123比较上述的三种方案,可以看出它们的优缺点。三种方案都可以满足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相重合的原则,这是它们的主要优点。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在中心轴线处采用了削边销和长圆柱销,均出现了局部过定位现象,但还是可以满足加工要求的,但需要加上自位支承,增加了专用夹具的复杂性。前两种方案中的V 形块都需要提供较大的夹紧力,而方案三的夹紧力由螺旋压柱与

40、垫块分担,且有辅助支承存在, 没出现过定位现象,也不需要提供自定位支承来解除过定位的自由度,且方案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定位误差较小,并且可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根据孔的位置要求,该夹具上安装有分度装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一次安装能同时加工出四个孔.。(三 ) 定位误差分析:首先, 在对夹具进行定位误差分析之前,对已经选定的方案工作原理做一下说明:该夹具用于立式钻床,钻削阀盖上四个孔。工件以端面,止口和凸台圆弧在夹具体与钻模板定位。转动手柄,在弹簧作用下使不定期位块向右运动,起角向定位作用,将工件压紧。当一个划作钻好后,拉动手柄并旋转压紧,使压柱脱离工件再向上推动手柄,对脱离垫块,转动夹具体至相应位置时,对定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定位销的槽中分度对定,钻削另一个工件。其余各件按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工。了解了该专用夹具的工作原理之后,将对此夹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定位误差做如下分析:1 .四个孔均布排列:该误差主要存在于销与孔的精度问题,在加工完毕一个孔后,需 转动夹具900的角度来加工下一个孔,定位夹紧后,通过钻头产生的 轴向力会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