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研究_第1页
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研究_第2页
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研究曾亚妮摘  要:种植人员在进行龙眼栽培的过程中,要制定专门的栽培方案,还要总结栽培经验,提高龙眼的产量,使栽培技术更加高效。就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0-007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7.3   文献标志码:B因为龙眼产期比较集中,在龙眼大量上市时,即使降低销售价格,也难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样会打击种植人员的积极性。为了有效解决产期集中问题,提高果园的综合效益,要

2、通过引进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增施有机肥,使龙眼能够提早成熟,错开销售顶峰期,保证龙眼的产量和质量,为种植人员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1 龙眼生产现状1.1 龙眼的成熟期比较集中因为龙眼价格不断上涨,所以很多区域开始大规模种植。但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没有合理选择、设计龙眼的品种和种植区域,导致各地区的龙眼成熟期比较集中。要想提高种植的优势,就要培养出质量更高的龙眼,还要充分发挥产品早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种植品种比较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产品的优势,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大压力【2】。1.2 种植人员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在栽培龙眼

3、的过程中,因为种植面积比较大,所以种植人员选用的方式比较粗放,造成单产过低。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引进专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就无法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生产的龙眼质量比较差,而且外观不够优美,甚至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不符合销售要求。如果种植出来的优质龙眼比较少,尽管这些优质的龙眼销售价格比较高,也会随着其他质量一般的龙眼产量增加,出现优质龙眼价格下跌等问题【3】。1.3 现有的种植技术比较落后在龙眼栽培过程中,树木枝条交叉生长且比较密集。而且枝条都是向阳生长的,会出现互相挤压的现象。如果母枝比较纤弱,有效的枝条和养分积累比较少,不易开花,结果较少,结果部位上移,会出现平面结果

4、等问题,导致龙眼的产量降低,种植出来的龙眼品质下降,销售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如果选择的种植区域比较荫蔽,通风和透光性比较差,就会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再加上龙眼树体比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会增加生产本钱。2 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的具体应用2.1 提高龙眼产量的技术措施在龙眼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间伐种植方式。要根据区域内龙眼的种植密集程度和荫蔽情况,结合现有的管理水平,对果树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果园刚出现封行等现象,对于肥水管理条件比较好的种植区域,可以对树冠区域进行回缩和修剪。一般应剪去结果的母枝或者1年生的树枝,保存带叶的树枝,在采果后可以进行修剪。修剪后

5、,新芽萌发后可以进行肥水管理。当年可抽23次新枝,第2年树木会正常开花和结果。轻度回缩是把过高或者过密的中上部树枝适当回缩一局部,满足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通风和透光的需求【4】。在修剪树冠的过程中,要重点修剪直生和一些老弱树枝,在离地面120cm左右的主干上短截树枝。为了防止出现撕裂树干等情况,可以反向深锯,然后在另一面修剪,也可以保存一局部枝条,待已经回缩的树枝长出新树枝之后,将留下的树枝锯掉。在修剪成年的结果树时,因为成年果树的树枝生长比较密集、茂盛,会造成内部荫蔽,不利于果树结果和喷药、施肥等管理,因此需要对树枝进行修剪,压低树冠,使树枝具备合理的生长空间。修剪时,树冠高度一般需要保存4m

6、左右,还要每年修剪和更新树冠,剪掉过多的树枝。在中部需要进行“开天窗,对树枝进行矮化和回缩处理。要对一些比较大的枝条进行修剪,从而对骨干枝进行优化,矮化树干,使结果更加顺利。为了减少果园密植的树木,可以采用“品字形间伐的种植方式,给树木留足生长空间。但是这种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导致留下的空间过大,对龙眼的总产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将这种种植方法运用在密植的种植区域,而且不能一次性地进行间伐种植,需要逐步开展作业。先对种植区比较茂密的地方进行间伐,要通过3年左右的间伐,在间伐之后可以保存10株左右的树木,才不会对总产量产生不良影响。在对回缩树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施肥管理。在对树木修剪之

7、后的20d左右要施加一次肥料,新生的树枝比较纤弱,要及时进行施肥处理【5】。在修剪树木之后,要做好保水处理,在树盘区域覆盖杂草。重度回缩的切口要包扎保鲜膜进行保水,防止出现裂皮等问题,使新枝能够及时生长。在新枝长出之后,要对树木进行轻度修剪,每枝要留3芽,多余的及时剪掉。重度修剪的树枝,枝干上会生出一些不定芽,可以多留一些不定芽。在第2次抽出新芽之后再逐步修剪,并对30cm以上的树枝进行分枝。在对新长出的树枝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在树枝长出之后才能喷药,并且在叶片变绿之后再进行喷药处理。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机肥,龙眼采果前后都要施加肥料,可以提高果实的生长质量,促进新枝生长,培育出更加健壮的枝

8、叶。在采果之后也要施加肥料,要根据区域内的结果量和树枝的长势对其进行喷药。可以选择氮肥和氮磷钾肥,也可以将这些肥料配合施用。要多施加有机肥,少施加化肥。第1次施肥可以选择在采果前10d左右,恢复根系生长,促进新芽生长。第2次施肥是在结果之后施加复合肥,促进新枝抽发。在施肥的过程中,应做好覆土管理,可以挖掘一些沟渠,然后施加肥料。如果在种植区域施加粪水,可以在前2d施加速效化肥,然后施加粪水。总之,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施加肥料【6】。在龙眼疏花之后,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使得养分能够集中,提高开花质量和结果率。一般在龍眼的花穗成长到10cm左右和花蕾成熟之前进行疏花处理。要疏去主穗的花蕾,保存5条左

9、右的侧穗。在花穗生长过程中,如果生长量比较大可以提前处理,在临近开花的季节要对其进行疏花处理。在疏花时可以选用人工疏花作业方式,也可以用疏花机进行处理。疏果也可以减少能量过度消耗,使得养分更加集中,提高果实的品质。在疏果时可以选择在果粒为绿豆大小时进行,对于枝条比较旺盛的树木,一般大穗保存70粒左右的果实,中穗保存50粒左右的果实,小穗保存20粒左右的果实。但种植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存的果实普遍多一些。在龙眼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果粒比较多,需要进行疏果处理,在果核变黑之前要完成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先疏花穗、后疏花枝的处理原那么,留下的树枝会成为粗壮的结果母枝,为下一年生长和结果奠定

10、良好的根底,也是对龙眼生长进行调节的重要方式【7】。2.2 调节龙眼产期的技术措施在龙眼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调节肥料的施加量。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该肥料属于很强的氧化剂。在树木充分吸收肥料之后,可以将营养成分转化为生长成分,促进花芽分化。在施加肥料的过程中,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确定用量,而且要科学设计肥料施加时间,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施加效果。一般来说,要在10月底至11月初施加肥料,每隔10d左右喷洒一次肥料。要在树木的叶面喷洒肥料,喷洒时要明确用量,并且严格控制喷洒情况。要保证叶面充分湿润,但不至于形成水滴。过量喷洒会延长树木生长期,对树木的开花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喷洒量缺乏,

11、也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要对喷洒量进行严格控制。为了促进龙眼花芽分化,可以施加一些磷钾肥。成年结果树可以施加1kg左右的磷钾肥,在抽花之后施加有机肥,可以将粪水和速效肥进行结合。每结50kg果实,就要对树木施加1.5kg肥料,同时还要在花穗期和幼果期以及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施肥,在施肥过程中要慎重选择肥料,并且对肥料的喷洒量进行严格控制。2.3 治理病虫害的技术措施在对树木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的过程中,主要是对霜疫霉病和蒂蛀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施用百事达1200倍液。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在叶面喷洒扑菌特1200倍液,确保树木能够健康生长。3 结束语近几年我国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龙眼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要想种植出更加优质的龙眼,并且提高龙眼的整体产量,需要引进更加高效的栽培技术,还要制定专门的技术应用措施。种植人员要根据区域内的种植条件,改善和优化技术的应用形式,并且做好龙眼的品种选择及树体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栽培技术的效果,促进龙眼更好地生长。参考文献:1姚丽贤,周昌敏,白翠华,等.华南荔枝和龙眼叶片营养状況诊断及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213:17-24,35.2邓锋.探究储良龙眼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