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技术_第1页
带电作业技术_第2页
带电作业技术_第3页
带电作业技术_第4页
带电作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方法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一一.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表1-1给出的是在干燥条件下,接触面积为50cm2100cm2,电流路径为手手或手脚的人体阻抗值。 人体对工频稳态电流的生理反应可以分为:感知、震惊、摆脱、呼吸痉挛和心室纤维性颤动,其相应电流阀值如表1-2所示。 从表1-1数据可看出,人体阻抗因人而异。从安全出发,人体阻抗一般可按1000进行估算。 表1-1 人体阻抗Z r 接触电压(V)人体阻抗()低于下列数值的人数百分比总人数5%总人数50%总人数95%251750325061

2、00501450262542757512502200350010012001875320012511251625287522010001350212570075011001550100070010501500表1-2 人体对稳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的电流阀值(mA)生理反映感知震惊摆脱呼吸痉挛 心室纤维性颤动男性1.13.216.023.0100女性0.82.210.515.010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有表1-3的推荐值。表表1-3 IEC3 IEC对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的推荐意见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的推荐意见人体生理效应(15100)Hz交流电流(mA) 感知

3、电流阀值0.5摆脱电流阀值10心室纤颤电流阀值持续时间为3秒40持续时间为1秒50持续时间为0.1秒400500 表1-4是人体对暂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的能量阀值。表1-4二二. .电场对人体的影响电场对人体的影响三三. .带电作业方式的划分带电作业方式的划分1. 按人与带电体的相对位置来划分 带电作业方式根据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位置分为间接作业与直接作业两种方式。生理效应感知烦恼损伤或死亡能量阀值(mJ)0.10.5 1.5250002. 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 按作业人员的自身电位来划分,可分为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三种方式。 地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人

4、绝缘工具带电体。 中间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绝缘体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 等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带电体(人体)绝缘体 大地(杆塔)。 三种作业方式的区别及特点见图1-1。 绝缘体 人体 绝缘体 人体 绝缘体 人体 绝缘体 地电位作业 中间电位作业 等电位作业 图图1-1 1-1 三种作业方式的区别及特点三种作业方式的区别及特点3. 按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 根据作业人员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作业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表述方法。如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等。四带电作业工作原理四带电作业工作原理1. 地电位作业工作原理 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2

5、. 中间电位工作原理 中间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图1-3所示。 图图1-2 1-2 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 CRr(1)(2)RCRRr(3)绝绝IIIIUUIcIR图图1-3 1-3 中间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中间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 C1R1R2C2C22R2C11RU3. 等电位作业的原理 在实现人体与带电体等电位的过程中,将发生较大的暂态电容放电电流,其等值电路见图1-4。图图1-4 1-4 等值电路等值电路 cCRrkUkCRr第二节第二节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 一、电荷、库仑定理一、电荷、库仑定理1.电荷2.库仑定律

6、二、电流、电压、电位二、电流、电压、电位三、电阻三、电阻 如图1-5所示,其中(a)是一条直线,它是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b)图是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图图1-51-5(a a)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b b)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U(V)I(A)(a)(b)0U(V)I(A)0四、电场、电场强度四、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2电场力和电力线3电场强度 4尖端放电5静电屏蔽 图图1-6 1-6 空腔金属体内外电场分布空腔金属体内外电场分布 图图1-7 1-7 空腔金属体内放置点电荷后的电场分布空腔金属体内放置点电荷后的电场分布 (a)空腔金属体不

7、接地(b)空腔金属体接地 由此可见,接地的空腔导体可以隔离内外静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原理。 +-(a)(b)五、电容和电容电流五、电容和电容电流1.电容2电容电流的计算(1)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 (1-12) (a)无架空避雷线线路: (1-13) (b)空载线路充电电容电流: (1-15) 空载线路的电容电流简化估算表见表1-5。xgClUCI033107 .21 .1lUIeCeCCUQI3表表1-5 空载线路电容电流简化估算表空载线路电容电流简化估算表 (2)电缆的电容电流 可用下式计算: IC=0.1Ue额定电压(千伏)1035110220电容电流(安培/公里)0.020.060.

8、180.35第三节第三节 配电网络与配电线路配电网络与配电线路 一、配电网络一、配电网络1. 配电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2. 几种常用的配电网络接线二、配电线路二、配电线路 一般电杆埋设深度可参照表1-6所示。 10kV及以下线路同杆假设横担间的最小距离见表1-7所示。三、配电设备三、配电设备表1-6 电杆埋设深度表1-7 10kV及以下线路同杆假设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m) 杆长(m)891011121315埋设深度(m) 1.51.61.71.81.922.3架设方式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高压与高压0.80.45/0.6高压与低压1.21.0低压与低压0.60.3第四节第四节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

9、特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点 一绝缘杆作业法一绝缘杆作业法 绝缘杆作业法是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式。绝缘杆作业法既可在登杆作业中采用,也可在斗臂车的工作斗或其它绝缘平台上采用。 二绝缘手套作业法二绝缘手套作业法 绝缘手套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借助绝缘斗臂车或其它绝缘设施(人字梯、靠梯、操作平台等)与大地绝缘并直接接近带电体,作业人员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与周围物体保持绝缘隔离,通过绝缘手套对带电体进行检修和维护的作业方式。 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为确保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应有主绝缘工具和辅助绝缘用具组成多重安全防护。当采用不同的主绝缘工具时,

10、多重后备防护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章第二章 绝缘材料及带电作业工器具绝缘材料及带电作业工器具第一节第一节 带电作业用绝缘材料带电作业用绝缘材料一常用绝缘材料的分类一常用绝缘材料的分类 我国目前带电作业使用的绝缘材料大致有下列几种: (1)绝缘板材。包括硬板和软板。 (2)绝缘管材。包括硬管和软管。 (3)薄膜。 (4)绝缘绳索。 (5)其他绝缘油、绝缘漆、绝缘粘合剂等。二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指标二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指标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和绝缘强度。 以下是几种常用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1)绝缘板材。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表2-1。 (2)绝缘管材。其电气性能指

11、标要求见表2-2。 (3)泡沫填充绝缘管。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表2-3。 (4)绝缘棒材。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表2-4。 (5)绝缘绳索。其电气性能指标见表2-5。 (6)绝缘橡胶。其电气性能指标见表2-6。 (7)热塑性塑料。其电气性能指标见表2-7。 (8)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表2-8。 (9)绝缘漆。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表2-9。表表2-1 2-1 绝缘板材电气性能指标绝缘板材电气性能指标表面电阻系数() 常态1.01013 浸水1.01011 体积电阻系数(cm) 常态1.01013浸水1.01011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常态1.01013浸水1.01011 5

12、0Hz介质损失角正切 0.01垂直层向击穿强度(kV/mm) 厚度(mm) 要求 0.51 22 1.12 20 2.13 18 3以上 17平行层击穿强度(kV) 30 注:击穿时都置于902的变压器油中 表表2-2 2-2 绝缘管材电气性能指标绝缘管材电气性能指标体积电阻系数(cm) 常态1.01012浸水1.01010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常态1.01010浸水1.0107 50Hz介质损失角正切 0.01垂直层向5min耐受电压(kV)(置于902的变压器油中) 厚度(mm) 内径625mm 内径26mm以上 0.51 7121.12 10142.13 13163以上 1518表表2

13、-3 2-3 泡沫填充绝缘管电气性能指标泡沫填充绝缘管电气性能指标 表表2-4 2-4 绝缘棒材电气性能指标绝缘棒材电气性能指标 干燥状态泄漏电流(A)(100kV,管径32mm,管长300mm) 10 168h受潮后泄漏电流(A)(100kV,管径32mm,管长300mm) 21 1h淋雨试验(100kV,管长1m,雨量11.5mm/min) 无滑闪、击穿、烧伤及明显温升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常态1.01010 浸水1.0107 平行层向击穿强度(kV) 15 注:击穿时置于902的变压器油中 表表2-5 2-5 绝缘绳索电气性能指标绝缘绳索电气性能指标 表表2-6 2-6 绝缘橡胶电气性

14、能指标绝缘橡胶电气性能指标 高湿度下泄漏电流(A)(100kV,相对温度90%,温度20,受潮24h,试品长度0.5m) 300 工频干闪电压(kV) (试品长度长0.5m) 170 指 标厚度要求交流耐受电压(kV)1.40.3 10 2.20.3 20 2.80.3 30 直流耐受电压(kV)1.40.3 402.20.3 40 2.80.3 40 表表2-7 2-7 热塑性塑料电气性能指标热塑性塑料电气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表面电阻系数() 1.01012体积电阻系数(cm)1.0101150Hz介质损失角正切0.05 击穿强度(kV/mm)0.01表表2-8 2-8 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

15、电气性能指标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电气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体积电阻系数(cm)1.0101550Hz介质损失角正切0.01 表表2-9 2-9 绝缘漆电气性能指标绝缘漆电气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表面电阻系数() 1.01012体积电阻系数(cm)常态 1.01014浸水 1.01013三绝缘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三绝缘材料物理化学性能 绝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有:密度、吸水性、耐热性能、工艺性能等。四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四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 固体绝缘材料在承受机械负荷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抵抗能力,称之机械性能。 1. 表示绝缘材料机械强度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2)抗切强

16、度; (3)抗剪切强度 ; (4)抗扭强度 ; (5)抗冲击强度; (6)硬度 ; (7)弹性和弹性模数;2. 几种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1)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器具的绝缘板材 抗张强度(N/cm2) 纵向35000 横向25000 抗弯强度(N/cm2) 纵向40000 横向30000抗冲击强度(Ncm/cm2) 纵向1500 横向1000 (2)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器具的绝缘管材抗张强度(N/cm2 ) 18000 抗剪强度(N/cm2) 1500抗压强度(N/cm2 ) 7000 (3)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器具的绝缘棒材 抗张强度(N/cm2) 20000 抗弯强度(N/cm2) 35000

17、 (4)绝缘绳索的抗张强度 桑蚕丝绳(N/cm2) 9000 锦纶丝绳(N/cm2) 11000五作业工具的选材原则五作业工具的选材原则 作业工具的选材因为各种工具的不同作用,所以有着不同的选材原则。主要的作业工具种类有承力工具、载人器具、托瓶工具、牵引机具、固定器具(卡具)、绝缘操作杆(含绝缘夹钳)等。第二节第二节 带电作业用工器具带电作业用工器具一硬质绝缘工具一硬质绝缘工具 在硬质绝缘工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绝缘杆。1. 环氧玻璃钢 (1)环氧玻璃钢的主要成分 环氧玻璃钢有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偶联剂。 无碱玻璃纤维的基本性能,如表2-10所示。 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其基本性能

18、典型值见表2-11。 玻璃、环氧树脂、玻璃钢吸水率参见表2-12。 表表2-10 无碱玻璃纤维的基本性能无碱玻璃纤维的基本性能 性能项目性能数值性能项目性能数值密度(g/cm) 2.55 介电常数 6.4 拉伸强度(kN/cm2) 160 介质损失角正切tg 0.0042 弹性模量(kN/cm2) 7.210 体积电阻系数v() 11016 延伸率(%) 3介电强度E(kV/) 30表表2-11 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基本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基本性能 性能项目性能数值性能项目性能数值密度(g/cm) 1.25 马丁耐热温度130拉伸强度(kN/cm2) 6 表面电阻率() 11014 弹性模量(kN

19、/cm2) 250 体积电阻率() 11016 延伸率(%) 2介电常数 3.9 弯曲强度(kN/cm2) 11介质损失角正tg 0.008 压缩强度(kN/cm2) 17介电强度E(kV/) 25表表2-12 玻璃、环氧树脂、玻璃钢吸水率玻璃、环氧树脂、玻璃钢吸水率 材 料吸水率(%)玻璃0.01环氧树脂0.06玻璃钢0.3 (2)玻璃钢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固化不完全、分层、表面纤维外露、表面龟裂、内壁不净。 (3)环氧玻璃钢的性能。制造绝缘杆用的环氧玻璃钢应具备如表2-13所示的物理、机械和介电性能。 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密度(不小于) kg/cm 1.75103

20、 吸水率(不大于) % 0.4 抗弯率强度(不大于) N/cm2 35103 轴向抗压强度(不小于) N/cm2 20103 抗拉强度(不小于) N/cm2 30103 常态 体积电阻率(大于) 浸水 11014 11012 常态 表面电阻率(大于) 浸水 11012 1109 50Hz 介质损耗角正切 (不大于) / 0.01 表面耐压(受潮后) (不小于) kV 12 按GBI304、GB5130、GB5132 的规定进行 表表2-13 2-13 玻璃钢的物理、机械和介电性能玻璃钢的物理、机械和介电性能 2带电作业用绝缘杆 (1)绝缘杆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用途,经常将绝缘杆分为操作杆、支杆和

21、拉(吊)杆三类。 (2)绝缘杆的制造工艺 (3)常用绝缘管(棒、板)的性能 3640型环氧酚醛玻璃布管、3840型环氧酚醛玻璃布棒和3240型环氧酚醛玻璃布板填充管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见表2-14、2-15、2-16、2-17。填充管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见表2-18。 名 称 技术要求 密度(不低于,g/cm3 ) 1.4 抗弯强度(不低于,Pa)18107抗压强度(不低于,Pa )7107抗剪强度(不低于,Pa )1.5107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常态时 浸水后1101211010 体积电阻率(不低于) cm常态时 浸水后110101107 频率50Hz时介质损失角正切 (不高于) 0.03 表2-14

22、 3640管材性能表2-15 3840、3721棒材性能 名 称 技术要求 38403721密度(不低于,g/cm3 )1.752.0 1.25 吸水性(不高于,%)1.0抗弯强度(不低于,kN/cm2)3512抗张强度(不低于,kN/cm2)208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不低于,)常态时 浸水后1101011071108名 称 单 位 实测数据 比重 g/cm3 1.21.9 马丁氏耐热性 200 抗弯强度(不低于) 纵向 横向 kN/cm2 3529 抗张强度(不低于) 纵向 横向 kN/cm2 3022 粘合温度(不低于) 580 抗冲击温度(不低于) 纵向 横向 0.098J/cm2 15

23、0100 表面电阻率(不低于) 常态时 浸水后 1101311011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常态时 浸水后 110101108 体积电阻率(不低于) 常态时 浸水后 cm 1101311011 频率50Hz时介质损失角正切(不高于) / 0.05 表表2-16 3240板材性能板材性能 名 称单 位 实测数据 比重 g/cm3 1.77 吸水率 % 0.201 抗弯强度 kN/cm2 37 抗压强度 kN/cm2 48 抗拉强度 kN/cm2 32 体积电阻率 常态时 不小于 浸水后 (613)1012(78)1012 表面电阻率 常态时 浸水后 (34)1012(0.22)1012 介质损失角正

24、切tg/0.007垂直壁厚耐压kV18(壁厚2mm)垂直壁厚击穿电压 kV44(壁厚2mm)表表2-17 M2-2型绝缘管性能型绝缘管性能 名 称 单 位 实测数据 比重 g/cm3 0.80.9 吸水率 % 0.780.89 抗压强度 kN/cm2 2526 抗弯强度 kN/cm2 2832 剥离强度 N/cm2 58 抗拉强度 kN/cm2 42 体积电阻 常态时 浸水后 1.210133.41011 表面电阻 常态时 浸水后 2.010111.5108 介质损失角正切tg / 0.020.03 表表2-18 2-18 填充管性能填充管性能( (试品长度为试品长度为300mm300mm,浸

25、水,浸水24h24h,加压,加压5 5min)min) 表表2-19 2-19 绝缘杆最短有效长度绝缘杆最短有效长度电压等级Un(kV) 1035110220330500500(DC)* 绝缘杆最短有效长度L(m)操作杆0.70.91.32.13.14.04.0支杆、拉(吊)杆0.40.61.01.82.83.73.7*直流500kV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杆最短有效长度可参考 使用交流500kV的长度,但有较大的安全裕度。二软质绝缘工具二软质绝缘工具1绝缘绳 国标GB1303591带电作业绝缘绳索对绝缘绳的电气性能指标的规定,见表2-20。 对于干燥清洁状态的绝缘绳,各种不同材质的绝缘绳(蚕丝绳或锦

26、纶绳等)的电气性能基本相同,实测结果见表2-21。 对于高湿度状态下的绝缘绳,交流下的泄漏电流值随着绝缘绳质量的优劣而有很大的不同,实测结果见表2-22。 表表2-20 绝缘绳电气性能指标绝缘绳电气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标准试品长度布置方式工频干闪电压 不小于170kV 0.5m 垂直布置高温度下交流泄漏电流(相对湿度90%,温度20,24h) 100kV时不大于300A 0.5m 垂直布置表表2-21 干燥清洁状态下绝缘绳的电气性能实测结果干燥清洁状态下绝缘绳的电气性能实测结果交流泄漏电流(A)工频闪络电压(kV)绝缘绳(蚕丝绳、锦纶绳等)510190试验条件试品长度为0.5m,测试前在50烘箱

27、内烘1h,然后在室温下保持1h,交流泄漏电流试验施加电压为100kV。种类 试品长度 交流泄漏电流 淋雨时工频闪络电压90%湿度,20,72h90%湿度,20,72h90%湿度,20,168h浸水后蚕丝绝缘绳0.5m70120A/100kV11001300A/5kV14001600A/15kV2.2mA/3kV351kV锦纶绝缘绳0.5m60140A/100kV9001200A/5kV12001500A/5kV2.1mA/3kV4055kV表表2-22 湿状态下绝缘绳的电器性能实测结果湿状态下绝缘绳的电器性能实测结果 国外带电作业用绝缘绳 0.5m512A/100kV515A/100kV716

28、A/100kV70A /30kV90100kV防潮阻燃聚乙烯绝缘绳0.5m36A/100kV610A/100kV615A/100kV1800A /30kV8595kV说明 / 试品在90%湿 度 2 0 的 容 器 中置24h后立即试验72h后试验168h后试验在9500 cm的水中浸泡15min后沥15min后立即施加电压试品成45布置,水阻9500cm,预淋5min后加压至闪络续表续表2-2212001000800600400200012345L(m)(kV)干闪U图2-1 绝缘绳的工频干闪电压特性曲线 对于不同长度的绝缘绳,工频干闪放电电压与长度关系如图2-1所示。(5)绝缘绳的物理和机

29、械性能 国标GB13035-91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对绝 缘绳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作出了规定。表2-23和表2-24分别列出了蚕丝绳和锦纶绳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型号 直径(mm) 结构(股)捻距(mm)线密度(g/m)伸长率(不大于(%)断裂强度(不小于)(kN)测量张力(N)标称直径 允许偏差 SCjS-2 20.2 370.3 2.50.2 20 1.2 20 SCjS-4 40.2 3130.3 120.2 20 2.6 40 SCjS-660.3 33 180.3 190.3 20 4.5 80 SCjS8 80.3 33 240.3 420.5 20 6.9 110 SCjS-10 100

30、.3 44+1 320.3 611.0 35 9.2 140 SCjS-12 120.4 44+1 370.3 901.0 35 12.4 200 SCjS-14 140.4 44+1 420.3 1151.5 35 16.0 300 SCjS-16 160.4 44+1 480.3 1551.5 35 20.0 400 SCjS-18 180.5 44+1 560.3 1902.0 44 25.0 500 SCjS-20 200.5 44+1 620.3 2203.0 44 30.0 700 SCjS-22 220.5 44+1 660.3 2663.0 4436.0 800 SCjS-24

31、 240.5 44+1 720.3 3154.0 44 41.5 900 表表2-23 2-23 蚕桑丝绝缘绳索(蚕桑丝绝缘绳索(ZSZZSZ)物理和机械性能)物理和机械性能 型号 直径(mm) 结构(股)捻距(mm)线密度(g/m)伸长率(不大于(%)断裂强度(不小于)(kN)测量张力(N)标称直径 允许偏差 JCjS-2 20.2 370.3 2.60.2 40 1.4 10 JCjS-4 40.2 3130.3 130.2 40 3.1 20 JCjS-660.3 33 180.3 200.3 40 5.4 40 JCjS-8 80.3 33 240.3 440.5 40 8.0 80

32、JCjS-10 100.3 44+1 320.3 631.0 48 11.0 130 JCjS-12 120.4 44+1 370.3 931.0 48 15.0 180 JCjS-14 140.4 44+1 420.3 1171.5 48 20.0 250 JCjS-16 160.4 44+1 480.3 1571.5 4826.0 300 JCjS-18 180.5 44+1 560.3 1932.0 58 32.0 400 JCjS-20 200.5 44+1 620.3 2283.0 58 38.0 500 JCjS-22 220.5 44+1 660.3 2683.0 5844.0

33、600 JCjS-24 240.5 44+1 720.3 3184.0 58 50.0 700 表表2-24 锦纶长丝绝缘绳索(锦纶长丝绝缘绳索(ZSZ)物理和机械性能)物理和机械性能 第三节第三节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试验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试验一绝缘杆试验一绝缘杆试验1绝缘杆的试验 绝缘杆的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预防性试验三个类型。2. 各类试验的试验项目见表2-25。3绝缘杆的试验标准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绝缘杆耐压试验的规定,如表2-26所示。 材质的交流泄漏标准见表2-27。试 验 项目试 验 类 型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预防性试验绝缘材料试验 /外观及尺寸检查电气检查工频闪络击穿电压

34、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机械试验弯曲试验 抽检/扭曲试验 抽检/拉伸试验 抽检/压缩试验 抽检/表表2-25 2-25 绝缘杆各类试验的试验项目绝缘杆各类试验的试验项目 电压等级Un(kV) 1035110 110330 500 试验长度L(m) 0.40.61.01.82.83.71分钟工频耐压U1(kV)型式、出厂试验 100 150 250450/预防性试验 4595220440/电压等级Un(kV) 1035110220330500试验长度L(m) 0.40.61.01.82.83.75分钟工频耐压U1(kV)型式、出厂试验/420640预防性试验 /38058015次操

35、作冲击耐压U15(kV) 型式、出厂试验/9001175预防性试验 /8001050检查性试验 每30Cm,工频耐压75kV,1min表表2-26 绝缘杆耐压试验标准绝缘杆耐压试验标准 试 品 规 格 泄漏电流 干试验I1 受潮后试验I2 不大于(A) 空心管 标称外径(mm) 30及以下 1030大于30 1535填充管 2060 2040绝缘板 标称截面(mm2) 600及以下 2040表表2-27 泄漏电流值的规定泄漏电流值的规定4. 外观及尺寸检查5电气试验方法。 包括有工频闪络(击穿)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时按表2-26对试品施加规定的进行操作。 6

36、 机械试验方法。 根据作业时实际受力情况,操作杆需进行弯曲、扭曲和拉伸试验;支杆需进行压缩试验;拉(吊)杆需进行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按图2-2布置,对试品进行试验,试验时各参数见表2-28。压缩试验时安图2-3布置。dfF扁带(a)管或棒直径(mm) 两支架间距离d(mm) 1016 500 32 1500 3951,5161,6177 2000 图图2-2 2-2 弯曲试验布置图弯曲试验布置图表表2-28 2-28 弯曲试验中的参数数据弯曲试验中的参数数据AAA-A(b)r=40图图2-2 2-2 弯曲试验布置图弯曲试验布置图(a a)试验装配图;()试验装配图;(b b)支架详图)支架详图

37、2000mmP(a)2000mmGP(b) 图图2-3 2-3 支杆的压缩试验图支杆的压缩试验图 (a)立式压力机进行材料试验; (b)支杆组装成工况进行工具试验 7绝缘杆材质的电气试验方法 (1)干试验。按图2-4将试品接在电极上。试验电极放置在离地约1m高的绝缘支架上。试验电极的结构如图2-5所示。表2-27中有试品泄露电流I1的规定值。 (2)受潮后试验。将试品受潮处理后按照干试验的方法测量试品的泄漏电流,表2-27中有的I2的规定值。8绝缘杆的机械试验标准 GB1339892对绝缘杆的机械试验规定,见表2-29。2100kV15kV1测量设备3测量区应离开任何高压源至少2m1-试品;2

38、-屏蔽引线;3-电容(或电阻)分压器图图2-4 300mm长试品的电气试验图长试品的电气试验图 (a)试验电极详图;(b)保护电极结构图(需要两个)1-4香蕉插头插座;2-黄铜;3-保护电极;4、7-黄铜电极;5、9-电极支座;6-300mm长的试品;8-用导电粘胶带来保证接触;10-绝缘材料;11-12铜管焊至黄铜板上;12-1.5厚黄铜板 图图2-5 2-5 试验电极结构试验电极结构试 品拉伸试验荷载(kN)压缩试验荷载(kN)弯曲试验荷载(Nm)扭曲试验荷载(Nm)操作杆 标称外径(mm) 28及以下 1.50/2257528以上 1.50/27575支 杆、拉吊杆 1kN级 /2.50

39、/3kN级 /7.50/5kN级 /12.50/10kN级 /25.0/30kN级 /75.0/50kN级 /125.0/表表2-29 2-29 绝缘杆的机械试验规定绝缘杆的机械试验规定二二 绝缘绳试验绝缘绳试验 (1)工频闪络电压试验,试验布置如图2-6所示。绝缘绳的耐压试验标准与绝缘杆相同,可参见表2-26。 (2)湿状态下的泄漏电流试验,试验布置与图2-6工频干闪试验相同。 (3)浸水后泄漏电流的测量。 (4)拉断强度试验。各种不同直径的蚕丝绳的与锦纶绳的断裂强度参见表2-23和表2-24内的规定值。 (5)伸长率的测量。试品伸长率A计算公式如(2-1)所示。 A = 100% (2-1

40、)ppoLLL 图图2-6 2-6 绝缘绳工频干闪试验布置图绝缘绳工频干闪试验布置图 60cm60cm30cm150cm试验区重物固定点低压电极固定点高压电极固定点试绳固定点(吊篮、对向腭板或等效夹具)(不接地)重物4.5kg一、过电压的类型 在我国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中,对各电压等级下的过电压倍数作出了规定,见表3-1。 表3-1 各电压等级下操作过电压的倍数 第三章第三章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第一节第一节 带电作业中的过电压带电作业中的过电压 0K0K额定电压(kV)非直接接地系统 直接接地系统 直流1035110110220330550550(DC

41、)4.04.03.53.03.0 2.752.01.8 图3-1是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图。标准操作冲击电压的波形参数规定如下:图3-1 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sTTcr25002502T20.50tU1.00.9TdTcr二空气间隙的放电二空气间隙的放电 对于棒-板间隙,一般可使用经验公式3-1估算棒极为正极性时的临界放电电压: (3-1) 式中: 临界放电电压(kV) L 间隙长度(m) 对于其它电极形状的间隙,首先可按式3-1估算出相同长度的棒-板间隙,然后在乘以所求电极形状的间隙系数,即可得所求间隙的估算值。计算公式为: LU813400min50min50U (3-2)式中: 所求间隙的临界放

42、电电压(kV) 该间隙的长度(m) 该间隙的间隙系数 不同电极结构的间隙系数,可参见表3-2。 LKUg813400min5050ULgK表表3-2 3-2 常见间隙的间隙系数参考值常见间隙的间隙系数参考值 序号间隙电极图 示 间隙系数 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空气间隙有绝缘子串时1棒板 1.001.002棒棒(3m,在下面)1.303棒棒(3m,在下面)1.401.303m6m4棒构架(在下面,侧面)1.055导线板1.156导线塔窗口1.201.157导线构架(在下面)1.30 续上表8棒构架(在下面,侧面)1.351.309导线棒(3m,在下面)1.6510导线棒(3m,在下面)1.9011导线

43、棒(在上面)1.901.7512导线横担末端1.50 3m6m续上表第二节第二节 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 一、绝缘配合的基本要求一、绝缘配合的基本要求二、绝缘配合的惯用法二、绝缘配合的惯用法 在绝缘配合惯用法中,系统最大过电压、绝缘耐受电压与安全裕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3-3)三、绝缘配合的统计法三、绝缘配合的统计法 通常对220kV及以下的自恢复绝缘均采用惯用法,而对330kV及以上的超高压自恢复绝缘才部分地采用简化统计法进行绝缘配合。0max032KKUUUUArnww四、绝缘损坏危险率的基本概念四、绝缘损坏危险率的基本概念 在带电作业中,通常将绝缘损坏危险率简称为危险

44、率。五、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五、带电作业的安全性1.安全指标2.保护措施六、带电作业的事故率六、带电作业的事故率第三节第三节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概述一、配电线路概述1. 配电线路分类 配电线路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按结构又可分为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配电线路。2. 配电线路的组成 架空配电线路有导线、电杆、绝缘子、金具等组成。3. 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其常用接线方式如表3-3所示。4. 配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与各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如表3-4所示。5. 线路的挡距范围。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挡距范围如表3-5所示。6. 导线的排列方

45、式。表3-6列出了不同挡距时,各种电压等级的导线间距离。表表3-3 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配电方式接线图送电功率适用说明直流二线制UI城市无轨电车、地下铁道机车、矿山牵引车等 三线制UI1.发电厂、变电 所 自 用 电和 二 次 设 备用电2.电解和电镀等用电+-II+-U/2IIU0续上表续上表交流三相三线制三角形接法普遍用于高压配电星形接法1.普遍用于高压配电2.三相380V电动机用三相四线制 1.普遍用于低压配电2.照明和家用电器 三相单线制 用于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络 IUUUIIUUUIIIUUUIII03/UUI0cos3UIcos331UIcos331UI表表3-4

46、3-4 各电压等级配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各电压等级配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和输送距离额定电压(kV) 输送功率(kW) 输送距离(km) 0.22 50以下 0.15以下 0.38 100以下 0.6以下 10 2002000 620 表3-5 架空配电线路间距离 表3-6 各级电压配电线路线间距离 额定电压(kV) 挡距(m) 0.38 5060 610 80120 导线排列形式以下挡距(m)的线间距离 4050701001251501752002500.38kV水平排列0.30.40.5/10kV水平排列/0.650.751.001.101.201.301.50 1.80二、配电线路电气安

47、全距离二、配电线路电气安全距离 表3-7为人与不停电设备间的安全作业距离。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表3-8所规定的数值。架空线路导线与地面、水面的距离,不应低于表3-9中的数值。架空线路导线与街道或厂区树木的距离,不应低于表3-10的数值。架空线路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表3-11的数值。架空线路与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及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不应低于表3-12的要求。 表表3-7 3-7 人与带电体间的安全作业距离人与带电体间的安全作业距离表表3-8 3-8 架空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架空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作业距离(m)10及以下(13.8

48、)0.70 档距(m) 线路 电压 40 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0kV 0.6 0.65 0.7 0.75 0.85 0.9 1.0 1.05 1.15 低压 0.3 0.4 0.45 0.5 / / / / / 注:1.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导线的各类排列方式。 2.靠近电杆的两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表表3-9 3-9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 线路经过地方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居民区 66.5 非居民区 55.5 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至冬季水面) 55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至50年一遇的

49、洪水水面) 33交通困难地区 44.5 表表3-10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表表3-11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垂直距离(m) 1.0 1.5 水平距离(m) 1.0 2.0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垂直距离(m) 2.5 3.0 水平距离(m) 1.0 1.5 表表3-12 架空线路与道路、线路的最小距离架空线路与道路、线路的最小距离 项 目线路电压(kV)1以下10铁路标准轨距垂直距离至轨顶面 7.5 7.5 至承力索或接触索 3.0 3.0 水平距离 电杆外缘 交叉 至轨道中心 平行5.0杆高加3.0 窄轨垂

50、直距离至轨顶面6.06.0至承力索或接触索3.03.0水平距离 电杆外缘 交叉 至轨道中心 平行5.0杆高加3.0续上表续上表道路垂直距离6.07.0水平距离(电杆至道路边缘)0.50.5通航河道垂直距离至50年一遇洪水位 6.06.0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桅杆 1.01.0水平距离边导线至河岸上缘最高杆(塔)高弱电线路垂直距离1.02.0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1.02.0电力线路1kV以下垂直距离12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2.52.510kV垂直距离22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2.52.5续上表项 目线路电压(kV)1以下10特殊管道垂直距离 电力线在上方 电力线在下方1.51.53

51、.0水平距离(边导线至管道)1.52.0索道垂直距离 电力线在上方 电力线在下方1.51.52.02.0水平距离(边导线至管道)1.52.0 几种线路同杆架设时,线路间距均应满足表3-13的要求。表3-13 同杆线路的最小距离(m)项目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10与10kV 0.80.45/0.610与低压 1.21.0低压与低压 0.60.3低压与弱电 1.2三、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三、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1.安全距离的含义 2.最小安全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10kV配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规定如表3-14所示。表表3-14 3-14 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3.最小对

52、地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10距 离(m)0.44.最小相间安全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最小相间安全距离规定如表3-15所示。5. 最小安全作业距离 在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时的最小安全作业距离作出了具体规定,表3-16摘取了其中属于配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数据。6. 最小组合间隙 表3-15 最小相间安全距离表3-16 最小安全作业距离 电压等级(kV) 10 距离(m) 0.6 电压等级(kV) 10 距离(m) 0.7 第四章第四章 安全防护用具安全防护用具 第一节第一节 绝缘遮蔽罩绝缘遮蔽罩 一概述一概述 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遮蔽带电导体或不带电部件的保护罩

53、,即绝缘遮蔽罩(护罩)。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三产品分类三产品分类1. 类型:导线遮蔽罩、绝缘子遮蔽罩、隔板、绝缘毯等。2. 系列四技术要求四技术要求五电气试验五电气试验 其内容应包括:绝缘层的绝缘强度和沿面的绝缘强度。1. 试验条件2. 绝缘罩表面工频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在干湿两种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是检查遮蔽罩表面放电电压水平。当试件长度得不到300mm时,取最可能长得部分,试验电压U与试件长度的比例见公式4-1。 (4-1))(300)()(100mmmmLkVU 试验设备接线,可参照图4-1。 在试验中,为消除杂乱电流等影响,接地电流表应使用屏蔽线。试验装置的布置和槽形电极形状可参照图4

54、-2、图4-3。ASRR12TATBVCxAT-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B-开关;R1、R2-保护电阻;CX-试验电极与试件;S-放电间隙图4-1 绝缘表面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接线图图4-2 表面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布置图图4-3 槽型电图3. 绝缘层工频耐压试验 其试验接线原理图如图4-4所示。 遮蔽罩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Uk是根据过电压水平来考虑的,按公式4-2计算: (4-2)式中:K0过电压倍数,取为4; Ks电压升高系数,取为1.15; Kp新品试验安全系数,取为1.1; Uc额定电压kV。 经计算,各电压等级系列的遮蔽罩的试验电压值应分别如表4-1所示。30cpsbUKKKU VBATTR1

55、R2Cx图4-4 绝缘强度工频耐压试验接线图 AT-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B-开关;R1R2-保护电阻;S-放电间隙;CX-试验电极与试件 表表4-1 4-1 遮蔽罩绝缘层试验电压遮蔽罩绝缘层试验电压 绝缘遮蔽罩系列 额定电压(kV) 最高工作电压(kV) 1分钟工频耐压试验电压(kV) 3kV33.5 10 6kV66.9 20 10kV1011.5 30 4. 绝缘遮蔽罩系统的组合电气试验六机械试验六机械试验 其试验内容主要包括:1. 模拟装配试验 由功能不同的两个以上单个护罩,组成一个遮蔽罩系统时,其组合安装图如图4-5所示。2. 软形绝缘遮蔽罩低温折叠试验 低温折叠试验图见图4-6。

56、3. 硬质绝缘遮蔽罩低温耐冲击试验 试件处理好后,两分钟内按图4-7进行冲击试验。导线遮蔽罩耐张装置遮蔽罩遮蔽罩组合图4-5 防护罩组合安装图 图4-6 低温折叠试验图塑料板塑料板,尺寸100100冷折叠处重块,重量10kg试样a 冷折叠示意图DXC CXXYYABXXYABCDXYYYDCABb 软绝缘板折叠方向X-X、Y-Y折叠方向图4-7 低温机械冲击试验HH25重锤第二节第二节 绝缘袖套绝缘袖套 绝缘袖套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作业人员接触带电体时免遭电击的袖套。一分类一分类 绝缘袖套按电气性能分为0、1、2、3四级。 适用于不同系统标称电压的袖套分级见表4-2。表4-2 绝缘袖套的额

57、定电压(系统标称电压) 级别0123交流有效值(v)38030001000020000二要求二要求1.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直筒式袖套和曲肘式袖套的型状见图4-8,尺寸及允许误差见表4-3。2. 厚度 袖套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且平坦,表面橡胶最大厚度(不包括肩边、袖边或其他加固的边)必须符合表4-4的规定。3. 工艺及成型 图4-8 两种样式的袖套表4-3 袖套的尺寸及允许误差 式样号型标始尺寸(mm)ABCD式样A(图4-8)直筒式小号S630370270140中号M670410290140大号LG720450330175加大号XLG760500340175允许误差15151515式样B(图4-

58、9)曲肘式小号S630370290145中号M670410310145大号LG710420330175加大号XLG750460330180允许误差1515155表表4-4 最大橡胶厚度最大橡胶厚度级别厚度(mm)01.0011.5022.5032.90三试验三试验1. 试验前环境条件2. 外观检查和测量(1)外形。(2)尺寸检查(a)直筒式袖套 检测设备是划有中心线的木板,将袖套置于其上,应检测其尺寸是否符合表4-4的要求。(b)曲肘式袖套3. 厚度检查4. 工艺及成型检查5. 标志检查 6. 包装检查四机械性能试验四机械性能试验1. 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哑铃型测试块的外形如图4-9所示,图

59、中具体尺寸见表4-5。2. 抗机械刺穿试验。 试件布置如图4-10。3. 拉伸永久变形试验 试件外形尺寸如图4-12所示。拉伸永久变形按下式计算,其值应不超过15%: 拉伸永久变形(%)= 001100LLLLs图图4-9 4-9 哑铃型试件哑铃型试件 FCABD0lE平视图基准线尺寸(mm)基准线尺寸(mm)C251D40.1B12.51.0A75L020E80.5F12.51表表4-5 哑铃型试件尺寸哑铃型试件尺寸图图4-10 4-10 机械刺穿试验机械刺穿试验 506顶板5025底板R=0.8R=0.8R=0.85除了角度以外所有尺寸为mm五电气试验1. 电极间隙及试验布置(1)电极间隙

60、 不同级别的袖套的电极间隙如表4-5所示。(2)试验布置 提出2种袖套布置方式,布置位置和采用的电极形式如下: (a)水电极中袖套布置方式。试验布置见图4-11,试验时袖套肩口端内外水电极之间的间隙距离应满足表4-6的要求。 (b)直置干电极试验方式。电极如图4-12所示。表表4-6 4-6 电极间隙距离电极间隙距离袖套种类间隙AC(mm)DC(mm)0808018010021301503180200图4-11 水电极中袖套直置方式 水位水介电溶液电源50mm100mm图4-12 干电极直置方式 电源2. 试验设备。3. 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应从较低值开始上升,并以大约1000v/s的速度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