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1_第1页
四下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1_第2页
四下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1_第3页
四下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1_第4页
四下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单元 总 复 习 教材简析 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三角形、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四个方面。2、教材编排上考虑知识领域和内容顺序,总复习中把分散的学习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二、制定教学目标:1、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2、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难点:小数的

2、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措施1、学生自主整理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练习与适度的拓展练习相结合。2、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做好差生的补缺补差工作与优生的培优工作。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安排教学。 课题第一课时 复习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备课人备课时间2015年6月教学内容教学第109页第1题,教材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和第6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熟悉掌握运算定律,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经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概括整理的学习方法。3、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会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方法质疑引导 组织练习 小组合作 独立学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口算。48+22 100-46 1000-308 25×4 360+20475÷5 125×8 5×70×2 101×21 教师指名回答,并订正。2、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你还记得吗?二、归纳整理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

4、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与0有关的运算。(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3)与0有关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

5、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不能作为除数。2、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1)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000÷25-13×12 640-(72+59)346+57+143 (1000÷25+16)÷5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1)组织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教师课件出示运算定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254+781+346 862-29-

6、171 253+318+475750÷125 364×99+364 432×109-9×43225×125×4×8 750÷15÷5 234×99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过程。最后教师组织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09页第1题。2、教材第111页第1、2、3题和第112页第6题。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施教批注课时练习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 )法,最后一步算( )法。(2)180×650320

7、÷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 )天完成任务。(5)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 ),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2、简算(交流方法并板书:凑整依据)275+89-75+11 365+274+35 322+158-22 12×8×125 35×37+65×37 38×29

8、+38 125×897×8 88×125 99×453、解决问题(1)、有9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6棵,下午植树27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2)、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每分放的影片长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4)学校开展“阳关体育活动”,买来25盒羽毛球,每盒有12个羽毛球,每个羽毛球4元,一共用去多少元?课题第二课时 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 备课人备课时间2015年6月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2题,教材第11

9、1115页练习二十五第4、5、7、16、19、21题。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读写法以及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和比较小数的大小;熟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正确改写小数;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2、经历有关小数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概括的学习方法。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复习 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1、 复习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

10、哪些小数?把它们写下来,读一读。1、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先写下来,再互相读一读。2、 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义?有哪些计数单位?分别是怎样组成的?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分别指名汇报。2、 基础复习1、 复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第2题。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小数和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此表格,指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鼓励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填写,全班进行指正,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一填。课件出示练习:个位上是(),表示();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千分位上是(),表示()。2、 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1

11、)小组议一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2)数学活动:谁大谁小?1.451.5 25.725 3.003 7.287.820.10.01 5.284.99 3.123.120在比较 3.003 和 3.123.120时,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性质。3、 复习小数的改写和小数的近似数。(1) 课件出示:1.5吨=()千克 0.5千克=()克0.25千米=()米 25厘米=()米1207300000=()亿学生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换算计量单位的。(2)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1.039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41.0和41作为41.0396的近似数,有什么

12、不同?哪些数更精确些?41.0末尾的0能不能省略?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4、 复习小数的加、减法。(1) 课件出示:4.7+1.3 5.8+2.93 5.2+4.68 3.74+0.261.7-0.8 12.48-3.48 6.7-2.9 3.53-2.46(2) 数学游戏。教师指两名学生出示卡片,其余学生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差。3、 巩固练习1、 教材第111页第4题。2、 教材第112页第5、7题。3、 教材第114页第16题。4、 教材第115页第19、21题。4、 课后小结5、 通过复习,你学到什么?施教批注课时练习一、填空。1、0.1里面有( )个0.0

13、1。 10个0.001是(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2、0.389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0.389是由(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3、把1.8扩大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6.21。把( )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4、9.94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保留整数是( )。5、一个小数由26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6、8.3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 )倍。7、0.5的计数单位是( ),最少添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整数2。8、在里添上“”“”或=。3.

14、8亿38000万 5.05 5.5 2.2×100220÷100 3千米56米3.56米二、(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67100 209500三、2.04吨=( )kg 42000平方米=( )公顷12.12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课题第三课时 复习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备课人备课时间2015年6月教学内容教学第110页第3题,教材第112115页练习二十五第813题和第18题。教学目标1、熟悉掌握图形运动的方式;熟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三边关系、内角和,发

15、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2、经历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图形运动的方式,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知识,画出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教学方法质疑引导 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1、教师课件出示:三个正方体搭的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教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指正。2、教师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在格子图中(1)画

16、出向下平移6格后的图形。(2)根据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学生自己画,同桌交流检查。(3)如果每个人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先自己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3、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教师:我们已经学习看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议论,互相说一说。教师课件操作出示:(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4)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二、基础练习1、教材第110页第3题。2、教材第112113页练习二十五第8、9、11题。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12113页练习二十五第10、12

17、、13题。2、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8题。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施教批注课时练习1、画一个三角形,它既是直角三角形有是等腰三角形,并标出一组对应的底和高。2、解决问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课题第四课时 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备课人备课时间2015年6月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4题,教材第113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4、15、17、20题。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平均数;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绘制方法;会根据统计图提出

18、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会解决鸡兔同笼类的实际问题。2、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鸡兔同笼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会求平均数;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鸡兔同笼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法 讲解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1、复习平均数。提问:怎样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师指名回答。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1)统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指名说一说。(2)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然后师生共同归纳。3、复习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怎样求鸡和兔的只数呢?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二、基础练习1、教材第110页第4题。2、教材第114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5、17题。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13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4、20题。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