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钓鱼规律_第1页
史上最全的钓鱼规律_第2页
史上最全的钓鱼规律_第3页
史上最全的钓鱼规律_第4页
史上最全的钓鱼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鱼的吃钩规律鲫鱼底层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鲤鱼底层鱼,爱拱泥寻食,摄食谨慎,食前先品尝一番,感到无异时,才吸入口中,摄食后即游走,漂反应先晃动几下,后大幅度下沉(黑漂),漂没顶时提竿则可命中。草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最为适合。青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凶猛,见饵就吞,吸入嘴内,含着就走,漂反应急促上下大幅度抖动,继之迅速斜移下沉,这时提竿即得鱼。罗非鱼属中下层鱼,贪食,咬到饵料不松口,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继而不动,或上升倾斜,此时提竿十拿九

2、稳。鲢鳙鱼属中下层鱼,在水温17-20度时摄食特别斯文,饵料叼在口中,这时漂的反应为轻微晃动,此时,应立即提竿;盛夏咬钩叼着饵料扭头就跑,漂反应为提黑漂或拉倒海竿,此时应立即提竿。鳊鱼属中下层鱼,摄鱼动作类似鲫鱼,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很快上升,以至倾斜横在水面,赶早提竿即可钓获。2、季节规律初春鱼儿游动缓慢,摄食时,口张得小吃得轻,漂抖动也轻慢,有时不太明显,抖动即可提竿。夏秋季鱼儿活跃,游动迅速,摄食凶猛,漂抖动速度大,斜移,下沉(或上送)时,便可提竿。冬季鱼儿摄食减少,漂抖动即可提竿。3、水的深浅规律浅水垂钓在1米以内的浅水垂钓,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水浅水线短),鱼吃钩,漂马上往上送(或下

3、沉),提竿宜迟些。深水垂钓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漂与钩、坠的距离较长(水深水线较长),鱼吃钩,漂上送(或下沉)则慢,漂稍上升(下沉)就提竿。4、钓饵规律素饵质软体小,易吸入鱼嘴,漂抖动几下,及时早提。荤饵耐咬,漂抖动上送(或下沉)后,可稍迟提竿。5、脑线(子线)长短规律长脑线鱼吞钩动作反应到漂的时间要长些,提竿宜迟。短脑线鱼吞钩动作反应到漂的时间短,提竿宜早。6、坠的轻、重、高、低规律一般卧钩用重坠,立钩用轻坠,静水用轻坠,流水用重坠,浅水用重坠,浅水用低坠,深水用高坠。坠重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大,漂上送低,提竿相对要早一些。坠轻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小,漂上送高,提竿宜迟些。坠高鱼吃钩的力量,先在脑

4、线上消耗了一部分,后又在坠子上及水线上又消耗一部分,反应到漂上的力就小了,上送程度低了,提竿宜早。低坠鱼吃钩的力量,通过水线很快就传到漂上,上送程度较高,提竿宜迟些。6、钓鱼水域规律鲫鱼在不同水域摄食有四种反应:送漂、黑漂、浮漂点动和浮漂移动。肥水水域,鲫鱼吃饵慢、送漂缓且低;瘦水水域,吃饵急,送漂快且高,静水鲫鱼多送漂;流水多为黑漂。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钓滑了,多为点漂或送漂缓慢或漂平移,很少有人钓过鱼的水域,送漂极为典型。7、鱼的大小规律小鱼一是鱼漂上下反复抖动,因抢食而又吞下进口;二是鱼漂动的幅度大而快,有时拉着就走。大鱼一般吃食都是吸入口中,所以鱼漂一般表现为很有力的一顿,一般就半目

5、到2目。而且大鱼吃食一般都会先试探,漂相会有很小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一丝,如此反复几次后有力一顿。8、单游群游规律单游吞食速度缓慢,吞前要尝尝饵味,可口才吞食,吞食速度慢。群游见食相互争,吞食速度就快。 摘自化绍新钓鱼技巧一,钩距问题1,钩距与鱼大小的关系鱼越大钩距越大,否则容易一口双饵,最终可能断主线;钓二三两以下的鲫鱼,一般一个钩距就行了,往上鱼越大,越加大钩距;2,钩距与钓底与钓浮的关系钓底钩距偏小,钓浮偏大,比如:浮钓不大翘嘴的时候钩距一般5cm,大翘嘴还得加大;3,钩距与调钓目的搭配调高钓低时,浮漂浮力大,饵料稍悬起,甚至是一饵悬空一饵着地,此时如采用大钩距,则两饵的距离还是很近,呈上

6、下排位关系,如采用小钩距,两饵紧挨着;调高钓高或者调低钓低,浮漂浮力小,一个饵球足以把钓目压到位,另外一根稍长的子线基本不受力或微微受力,此时如采用大钩距,则短线绷紧,长线松弛,双钩到底后距离很大,诱钓范围广,如此时采用粘麻团钓法,颗粒在底下的散落范围很大,那根长子线会钓的很钝;此时如果采用小钩距,还是一样的效果,只不过两钩距离小些,长子线那根的灵敏度要比大钩距的那根长子线的灵敏度高点。4,钩距与饵球大小的关系显然,饵球越大,钩距越大5,钩距与子线长短的关系一般两者无明显关系,但是,如果子线很短,还采用大钩距,那就有点不协调6,钩距与子线粗细的关系子线越粗,钩距越大7,钩距与拉饵作钓的关系拉饵

7、钓,钩距应该适中,太小的钩距肯定不行,容易两钩包在一个饵球里面,太大啦,操作也不方便。其实,钩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钓法、对象鱼种等因素,看似小问题,实则差别大,要想钓的舒服称心,还得好好注意。鱼钩虽然小而简单,其在钓鱼过程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鱼钩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鱼下钩,即所谓钓什么鱼用什么钩。由于鱼钩种类繁多,下面就对各种鱼钩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一、鱼钩结构鱼线在钓鱼过程中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一头连接着鱼儿,一头连接着钓友。能否安全的把鱼钓上岸,鱼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鱼线基本常识鱼线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根据用途大致分为两类主线和子线。主线:也被称为大线、母线和道系,在

8、线组配置中起到连接鱼竿和八字环的作用,主线一般都带有颜色,主要是增加主线的比重达到更好的切水性(所谓切水性是指主 线抛入水中后,绷直主线,主线能迅速切入到水中,一般台钓竞技钓对主线的切水性要求比较高)。衡量主线好坏的几个标准切水性、拉力、耐磨性等。子线:也被称为子系,脑线,子线主要用来绑钩,主线一般都是透明色,主要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衡量子线好坏的标准抗缠绕性、拉力、柔软度等。一般在配置线组时主线、子线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钓线,由于每个品牌的鱼线拉力值不同,主线子线配置不当在垂钓时如遇到大鱼可能造成断主线的情况。主线特点:颜色:一般都有颜色伸长率:小,长度稳定切水性:好抗卷曲:要求一般柔软性:

9、不要求很柔软耐磨性:要求很高直接拉力和结节拉力:高而稳定子线特点:子线一般都是透明色,主要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衡量子线好坏的标准抗缠绕性、拉力、柔软度、耐磨性等几个方面。颜色:一般透明伸长率:可以稍大切水性:不要求抗卷曲:要求很好柔软性:要求很柔软耐磨性:要求一般直接拉力和结节拉力:高,更稳定。鱼线也有保质期长时间不使用的鱼线会老化变的不结实,因此买的鱼线要及时使用,不要长期放置。每次垂钓过后在收线的同时也要注意缕一下主线,如发现主线有伤应及时更换主线。子线更换的频率比较高,一般钩子出问题,或者子线打卷都要及时更换子线。常用鱼线线号、直径、拉力对照表线号 线径(mm) 拉力(kg)0.4 0

10、.1040.105 0.881.330.6 0.128 1.511.800.8 0.148 1.82.301.0 0.165 2.23.01.2 0.181 2.63.61.5 0.2030.205 3.24.52.0 0.2250.235 4.105.402.5 0.250.26 5.16.13.0 0.285 6.07.23.5 0.3090.310 6.88.24.0 0.3300.331 7.811.2二、台钓线组的绑法台钓完整线组图解主线与竿稍的连接方法主线与八字环的连接方法子线与八字环的连接方法三、主线和子线的搭配进行线组搭配时,主线和子线最好都用同一个牌子的线,这样性质比较统一。

11、(一)当子线小于1号时,可按下面的配对关系搭配。基本是拉力增倍的对应关系。子线0.4(0.105)-主线0.8(0.148)子线0.6(0.128)-主线1.2(0.181)子线0.8(0.148)-主线1.5(0.203)子线1.0(0.162)-主线2.0(0.234)(二)当子线大于1.2号时,子线的拉力大,增倍的基数也大,所以就不一定要按上面的配对关系了,比如采用1.2-2.0,1.5-2.5,2.0-3.0的对应关系。因为主线的拉力虽然没有增倍,但拉力绝对值已足够大,够用了。小型鱼:庞皮、餐条、瓜子鲫鱼 主线0.4-0.8号 子线0.2-0.4号三两以下鲫鱼 主线0.4-1.0号 子

12、线0.2-0.4号三两到半斤鲫鱼 主线1.0-1.2号 子线0.4-0.6号半斤以上鲫鱼 主线1.2-1.5号 子线0.4-0.8号一到三斤鲤鱼 主线1.2-2.0号 子线0.6-1.2号三斤以上鲤鱼 主线1.5-2.0号 子线0.8-1.5号五斤以上鲤鱼 主线2.0-3.0号 子线1.0-2.0号四、子线长短的以及优缺点子线长度的选取是初学钓鱼面临的一个问题,主要包括短子线的特点、长子线的特点、钓鲫鱼子线多长合适、钓鲤鱼子线多长合适、如何根据鱼情的变化选择子线等。首先谈一下子线长短的主要优缺点:短子线:优点:1、灵敏 2、饵到位快。缺点:1、提竿不中鱼(容易过灵) 2、诱鱼效果差 3、距铅皮

13、座近,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小,鱼不敢吃。长子线:优点:1、稳健 2、子线摆动大、诱鱼好 3、距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大,鱼敢吃。缺点:1、矛鱼挂鱼情况多 2、信号传导损失大,容易过钝。1.春钓鲫鱼,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聚鱼较慢,却对活食较为敏感,在这个长度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夹鱼,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2.夏初钓鲫,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3.拉饵钓鲫,子线长度10-12cm,这时主要

14、考虑鱼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4.悬坠跑铅钓鲫,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5.钓鲤,子线长度20-30cm,因鲤鱼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长子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还可提高子线强度。特殊情况下垂钓鲤鱼的子线长度可增加到40cm,如果在长的话,你不是很容易拋竿了。6.滑口钓鲫,子线长度18-20cm,这时即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7.钓草,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8.钓鲢,子线长度25-50cm,子线摆动大,饵料雾化区域大,诱鱼效果好。还有很多情况下的子线不同长度的用

15、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深水底层钓快鲫,15cm子线,浅水钓鲫12-15cm子线等等。二、鱼钩的种类袖钩:使用很广泛的鱼钩,钩条较细,分有刺、无刺、金色扁头、细条、粗条。从颜色上区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红色等。袖钩因其自重轻,易吸食常被用来垂钓中小型鱼类,是垂钓鲫鱼和一些小鱼的首选鱼钩,几乎每个钓友都会配备不同型号的袖钩,但是初学钓鱼的钓友往往有个误区,用袖钩钓鲫鱼总感觉钩子太小,心里不踏实,其实不必担心鱼钩大小的问题,用上两次你就会感觉到浮漂的动作和上鱼率明显增加。伊势尼:大鱼必杀鱼钩,钩条粗,钩门宽,钩柄较短。伊势尼非常适合钓底的钩型,由于钩尖微微内弯,一般中鱼后很少脱钩跑鱼。伊势尼不

16、仅适合手竿垂钓,也广泛的用于爆炸钩和串钩。伊势尼是休闲野钓大鲤鱼草鱼最常用的钩型。伊豆:大小通杀鱼钩,初学钓鱼很多钓友都是从使用伊豆鱼钩开始的,就是其大小通杀的特点被很多钓友所青睐。伊豆钩型偏小,钩条、钩柄长度适中。钩尖向一侧倾斜5度左右。也被钓友称为歪嘴钩。由于钩条适中,即使选用2伊豆,也可以钓上来2斤多的鱼,钩条也不会变形。用它垂钓半两一两的小鱼,也可以胜任。如果您想大鱼小鱼一块钓不妨试试伊豆钩。新关东:新关东无刺是悬坠钓垂钓综合鱼的常用钩。钩尖较直,长度适中,钩底钩门较宽。由于钩条粗细适中,钩型较大,并且无倒刺,在垂钓各种大中型鱼类中被广泛使用。不论钓底、钓浮、休闲、竞技均能胜任。海夕,

17、钩底较宽,钩尖稍微内敛,属于钩条较细的一种钩。钩条细、轻有利于穿刺,特别适合垂钓中、小型鱼体。在鱼受天气、环境等影响,摄食不积极,鱼口变轻时使用,也很容易入口。丸世,钩尖内敛,钩底较圆,也有钓友称其为蛇头钩。由于钩型细长,容易串挂虫饵,有利于口形较小的鱼类吸入,而且不容易脱钩,适合垂钓中小型鱼类,在串钩钓法中也被广泛应用小矶,这是目前淡水钓种最粗的。其钩型偏大,接近伊士尼,但是钩条更粗一些。主要用来垂钓大中型鱼类。能经受住大型鱼的冲击.千又型鱼钩,钩型较大,形状接近伊士尼,但钩尖内弯,钩条适中,钩底宽大,钩门略窄。是一种非常适合搓饵钓底的鱼钩。由于其钩尖长,内弯,中鱼后不容易跑鱼。三、鱼钩的颜

18、色鱼钩的颜色也分许多种,主要为白、黑、金、赤、蓝、黄,另外还有粉红、墨绿、紫、茶、古铜等颜色。除黑色、茶色不是电镀的外,其他颜色都是将鱼钩电镀上白镍后再经过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白钩是鱼钩的基本钩,黑钩是在白钩上再镀一层黑镍,日本人形象地称其为白加黑。黄色是镀铜。而金钩则是镀铜时加入了金的元素,特点是抗氧化,在拖钓时由于金钩的反光性好,又能起到诱鱼的作用,所以很受钓者的欢迎。但金钩的电镀成本最高,故价格比黑钩等都要高。绿、赤、蓝等其他颜色的钩则是在黄、白两种鱼钩上面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鱼钩上色主要是为了好看,同时也能对鱼类起到诱惑的作用,如鲫鱼喜欢黄色,鲤鱼喜欢红色,草鱼喜欢绿色。因此在打算垂钓

19、哪种鱼类时,就需要选用相对应颜色的鱼钩。另外,季节、气象和流水的不同状态,对鱼钩颜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鱼钩型号和大小选择方法垂钓不同大小的鱼使用的鱼钩大小也会不一样,鱼越小使用的钩子越小,鱼越大使用的钩子越大.一般常用的钩型位伊势尼、伊豆、袖钩、新关东四种钩型钓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充分说明了饵料在钓鱼过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练竿,五年练饵”配制一款符合鱼儿口味的饵料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下面就从多个角度分析一下如何配制一款好的饵料。一、配饵公式:基础饵+主攻饵(腥+香)+状态饵+添加剂=钓饵基础饵是由多种纯谷物、胚芽类、豆粕类等按照比例组成的本味型

20、的单品饵饵料,如;超诱、颗粒粉、酵香型、谷物香型、底窝料等都属于基础饵。颗粒饲料、超诱等谷物类饵料都可以当作基础饵使用主攻饵(腥):主攻饵腥是由多种动物尸体经过精心加工制作粉碎而成的充当动物蛋白质来添加到单品饵饵料中,通过不同的载体混合制成有腥味或者腥香味的单品饵饵料。很多商品饵料里面添加虾粉、蚕蛹粉、螺肉粉等,这都属于腥味饵料。 主攻饵(香):主攻饵香是由少部分基础饵加上大量的复合型香味剂制成载体混合到单品饵饵料中,香味标准就是“浓香”,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能够带动钓饵整体的统一味型。鲫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鲫鱼饵料鲤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鲤鱼饵料状态饵:状态饵是由麸类、雪花粉、轻质状态粉

21、等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而制成的松散型、蛋白饵型、剥离型、连接型、雾化型等不同功效的饵料,它的作用是根据不同鱼情的钓法和不同钓饵的作用而制作出的功效型单品饵饵料。拉丝粉拉饵垂钓时使用,雪花粉增加饵料的雾化性,尺上、轻麸等都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增加饵料的雾化添加剂:添加剂俗称(小药),小药的组成是多种做样,一般小药组成是各种促食剂、诱食剂、香味剂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添加剂制作而成,另一种是中药配制,通过酒的侵泡方式,提取出中药内在不同药性机理味型,就能很好的刺激鱼类的好食性,饵料中能够合理添加小药,钓饵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味型的钓鱼小药二、鱼饵搭配原则: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实际垂钓中都知道一

22、个简单的道理:人对饵的感觉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所以饵料配置时首先要树立“以鱼为本”这一理念;我们发现“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所以饵料搭配一定要考虑使用足够的颗粒饵,这往往在钓事中容易被钓友所忽视,重粉饵轻颗粒饵是普遍现象;颗粒饵是指通过机械等工艺流程形成的颗粒状饲料,也包括粮食类颗粒,竞技钓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因为找到了“本塘颗粒”就等于找到了鱼的美食和万能饵,所以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搭配组合原则。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商品饵都有比重,开饵前要看清标识,一般情

23、况下,浮钓用饵比重要轻,底钓用饵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也就是说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台钓用饵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或过轻,调钓关系就很难掌握准确,要么极钝要么极灵,漂象可能会紊乱,这样一来鱼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就要用比重轻的饵进行适当调整。3、注重饵料的味型搭配“尊重鱼的味型”是饵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处,“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淡水鱼类最为喜欢的几种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档,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季节和对象鱼的偏口嗜好”是考虑味

24、型搭配的两大主要因素,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喂什么味型的饵料,用什么味型的钓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节中的不同使用原则即可,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4、注重主攻饵和辅助饵的搭配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饵和辅饵,盲目选用饵料和想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到鱼的;鱼事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的调整和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5、注重饵水比的搭配精确饵水比非常重要,过稀附钩性差,过干雾化

25、性差,开饵时,一定要根据钓场的水情和钓棚的水深,计算好雾化时间,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这样才能开出最佳状态的饵料。6、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当遵循的基本用饵之道,也是垂钓活动中开饵搭配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饵料的硬软度和黏度以及钩饵的大小是考虑适口性的几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饵料的雾化性,又要追求饵料的附钩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软,鱼喜欢什么就搭配什么,不是鱼去适应饵料,而是饵料去适应鱼,不迷信饵料,但却要顺应鱼的口味,设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简单,“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永远都是不变之道。三、饵料的状态:主要有四点:雾化,融散,

26、持钩性,和比重。雾化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

27、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但也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也会适得其反。融散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持钩性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的

28、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诱钓合一,就是说既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比重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这是有由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这点也不容忽视。四、配制鱼饵基本原则:1.主次分明的原则饵料的配制有许多原料可以选用,也常是数种原料的混合。但并不是原料

29、的种类越多越好。有了麦麸,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应以一两种原料为主料,再加些辅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状的麦麸、豆粉和颗粒状小米、碎米为主料,然后再加些有气味的蒜汁、药酒为辅料即可,而且应该主次分明,尽量做到少而精。通常的做法是,或以粉类物质为主以颗粒状物质为辅,或以颗粒状物质为主以粉类物质为辅。2.吃不了,吃不饱,不想跑这也是配制诱饵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十多年前对我说的。其意思是指配制的诱饵使鱼不能吃完、吃净,也不能吃饱,可又舍不得离开。若是一次投的诱饵量过大,鱼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配制饵料时常常用粉末状物质,如麦麸、小米的原因。小米体积

30、极小,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鱼怎么也吃不饱,可又不愿离开。这也要求钓鱼人在投放诱饵时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应该在投了第一次以后,等适当的时间继续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窝内始终有诱饵,可是始终都是那么一小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诱鱼的作用。3.虚实兼备气味,我们叫它虚的饵料,然而是必不可少的;粉末状的饵料,也可以称之为虚的,因为在水中雾化开以后很分散。实的是指颗粒状、块状物质,如米粒、饭粒、饼块等。虚的物质起到把鱼吸引过来的作用,实的物质是可以供鱼食用的,不过骨头类也是靠它的气味来诱鱼。配制诱饵虚实兼备是经验之谈。单纯使用小米、玉米糁当然也可以诱鱼,但是在小米中加些酒、中药液、蜂蜜类物质,

31、其诱鱼效果会更好。酒、中药液、蜂蜜也属于虚的范畴。4.随机应变,灵活运用配制诱饵或使用钓饵都应该遵循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饵料中的成分可以酌情增添或减少,灵活运用,其根据就是水情、鱼情。养鱼场的鱼吃惯了主人喂得饲料,钓这里的鱼应以该处的鱼饲料为主,适当加些自备的饵料。5.以一种气味为主无论是钓饵还是诱饵,其中的气味十分重要,因为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其程度是人的500倍。鱼若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气味会循着气味的来源方位游过去,游过去以后才会发现饵料。鱼类较喜欢的气味有芳香味、甜味、腥味、酸味,因鱼种的不同,习惯的气味也不同。根据鱼的这一生理特征,为了投其所好,在配制饵料时应注重气味的选择。在调配饵

32、料的气味时应突出一种气味,不能将多种气味混合,结果出现怪味或无味,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白白浪费饵料。气味的浓淡也应注意一个”度“,并非越浓越刺激越好,就是想味和甜味使用也是如此,过于浓烈的气味鱼是不喜欢的。气味的浓淡往往与气候、水温、水质都有关系,水质较好,水中食物丰富的水域,饵料的气味应该淡一些。若水质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节钓鱼,饵料的气味应该浓一些。五、配制钓饵注意事项:1.颜色鱼的视力弱,为了尽快让鱼发现钓饵,必须首先考虑钓饵的颜色。我们知道,成品饵也是很注重颜色的,都是鲜亮的白色、红色、金黄色,没有灰暗的颜色。我们配制钓饵也应突出这几种颜色,如有的钓友用白面粉加维生素,使饵料成为金黄色,

33、此法是可取的。总之,钓饵的颜色应比诱饵的颜色更加鲜明。2.体积的大小也就是饵团的大小。有人用极小的饵料挂在钩尖上,据说钓鱼效果也不错,但大多数钓者还是用较大的饵团。面团饵要包住钩柄,蚯蚓饵也要穿满整个鱼钩。饵团的大小应与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为浮漂都是事先调试好的,饵团过小过大,都会影响浮漂的信号。另外,还应考虑鱼种,不同的鱼,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钓鲫鱼,饵团则应小;钓大型鱼,饵团应大。3.软硬度饵团过软过硬都不行。过软了,经不起水泡浪击;过硬了,钩尖不容易挂鱼嘴。软硬度应近似鱼的耳垂那样。软硬度还应考虑水的深浅、风浪情况。有风浪时宜硬一些,无风浪时可以软一些。水浅水面小宜软,

34、水深宜硬一些。鱼密度高,可软一些,鱼密度小,饵团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宜硬一些。4.动态若是用动物类的钓饵,不应把小动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让蚯蚓、泥鳅、蚂蚱等小动物在水中能够蠕动,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发现。鱼也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更是如此。即便是用素饵垂钓,在特定环境下也要适时逗鱼,以引起鱼的注意。天气逐渐变冷垂钓鲫鱼的线组以及饵料搭配方面都有什么需要我们参考与学习的地方呢?一、适应鱼情配钓具深秋垂钓大鲫鱼钓组配制应力求精细,在能达到拉力的前提下应追求细小灵敏。笔者专钓大鲫鱼时主线用0.6#,子线用0.3#,如果你的竿稍较硬最好主线配0.8#,子线配0.4#,因为硬竿稍

35、虽然鱼出水快但容易伤线,所以鱼线应放大一号为好。所配的浮漂应选择2-3号的芦苇底钓漂,这种材质的浮漂较灵敏。之所以不用1#浮漂主要是因为垂钓的钓点要求较深较远,1#漂吃铅较小抛竿时惯性小,稍有风力会造成抛竿偏移钓点,再一点就是,浮漂吃铅小钩饵下降过慢,会给水面小杂鱼拦截钩饵留有时间,增加垂钓烦恼。由于钓点较远较深,台钓时,鱼竿最好使用5.4米为好,长了会增加一天的体力消耗,传统钓要配置8米以上长度手竿为好。由于大鲫鱼上钩后的挣扎力有限,不需 要使用像伊势尼那样的粗条钩,最好选择袖型细条钩,这样的鱼钩重量轻便于钩饵入口,钓200-500克左右鲫鱼用4-5#袖钩最好,又由于专钓大鲫鱼,所

36、 以钩距要略大于钓小鲫鱼的钩距,保持3-4个钩距为宜,这样的钩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由于是在野外水体里垂钓,野外水体的水底多凹凸不平或有枯枝烂叶,钩 距小了有时钩饵下去会被其遮挡或掩埋,大鲫鱼只能闻到饵料的气味而找不到饵料,从而降低上钩率,通过增加钩距,即使下钩被遮挡,上钩也能被其发现,弥补了 因钩距小的不足。二、饵料香腥要适中深秋时节水体逐步变凉,大鲫鱼为储存过冬的能量必须大量进食,期间味口也有较大变化,由高温时的喜素逐步变为喜香腥,特别是对高蛋白脂肪的饵料比较青睐。所 以此时若用传统钓宜用活饵,如细红的蚯蚓、红虫为首选,诱饵应多用粗颗粒饵料,如小米、碎

37、米、玉米渣等,主要是粗颗粒能起到良好的留鱼效果,如果使用药酒 泡过,更能起到诱鱼作用,但要注意药酒的用量,防止药酒过量造成味道太呛,大鲫鱼短期不愿进窝。有不少钓友误以为诱饵的气味越大,诱鱼的效果越好而将诱饵 泡制的呛鼻子人都不愿接受,结果造成窝子长时间没有鱼,而窝子四周鱼星直冒,自己还一头雾水。若使用商品饵垂钓,应以本味香或谷物香型饵为主适量加一点虾粉或鱼粉等高动物蛋白商品饵,但比例一定不能大,能闻到一点点腥味即可,否则容易招来小鲫鱼或小杂鱼 闹窝,如果使用大腥大香饵料,势必会招来大量小杂鱼抢食,大鲫鱼还没吃到饵料就被抢光或经三番五次的拎钩动静而把大鲫鱼吓跑,所以

38、用接近自然味道的鱼饵是 钓获大鲫鱼保障。一、用饵技巧1、生口高密度:拉饵钓浮:拉丝小,比重小,钩上残留少,雾化快。拉饵钓底:拉丝大,比重大,钩上残留多,雾化慢。搓饵钓浮:无纤维,松散,软,雾化快。搓饵钓底:片状鱼饵,软,弹性好。2、生口小密度:搓饵,以诱为主,用小饵。3、滑口:搓饵,软,粘。4、从未钓过的鱼塘:效果好继续钓,不行换饵(加腥)。没口?80%浮标的原因,20%鱼饵的原因。二、配饵技巧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饵料一定要使用足够的颗粒饵,重粉饵轻颗粒是普遍现象。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

39、搭配组合原则。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商品饵都标有比重,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用饵比重过重或过轻,调钓就很难掌握,漂象会紊乱,有口抓不住。3、注重饵料的味型搭配味型不外乎“腥香甜酸臭”,腥香搭配最常见。注重对象鱼味型。季节上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4、注重主攻饵和辅助饵的搭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辅助饵料,一般按照“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的公式来进行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的调整和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5、注重饵

40、水比的搭配饵料过稀附钩性差,过干雾化性差。开饵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6、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既要追求饵料的雾化性,又要追求饵料的附钩性,要顺应鱼的口味。鲤鱼习性  喜欢在有石头的地方呆  如果水底石头有缝就更好了, 还有就是竹子下面 ,或陡峭壁下  还有就是如果河宽钓最窄的地方找个最深得地方下杆 鲤鱼装备  一杆一线,小矶竿,5.4-7.2就差不多,国标线不超过0.8,钩4-6号,七星漂最小号3-5粒,铅坠要小刚刚能压下漂为宜 

41、离钩距离5-7厘米技巧及打窝和饵  鲤鱼一般喜欢食粮食 高粱 小麦 水稻  玉米 玉米容易上草鱼  粮食煮到刚刚破裂为宜  用什么粮食打窝便用什么作饵 玉米钩一粒  其他钩两粒  第一次打窝一把30-50克左右  一般喂两三窝  夏天一小时后续第一次窝  然后40分钟左右续一次  续窝要少量玉米10粒左右  其它20粒左右

42、60; 冬天第一次打窝数量一样  一个半小时后续第一次窝 之后每小时续一次数量一样 打窝不要打太宽1平方以内  技巧 每分钟轻轻提一下干要使饵轻轻动一下注意轻提 大概把鱼饵提起里水底5厘米左右 这属于土方法。这是我快20年钓龄经验 的积累  如果你有更好的经验能说出来分享吗?一、忌用饵不对口:适合鱼的口味,鱼喜欢进食的饵料,就叫对口。 二、忌回收饵重用:钓鱼一定要用新鲜饵,鱼饵也是“一鲜当三香”。 三、忌生熟饵不分:钓鱼用饵是有生熟之分的,熟饵四

43、季能用,生饵主用于夏季。 四、忌荤素不分:荤饵与素饵的用法是有区别的,钓温驯鱼以腥饵为主,腥饵可分为全腥饵与半腥饵,全腥饵以动物饵为主体,如蚯蚓。半腥饵则以鱼粉虾粉与植物粉饵组合而成。素饵分为生素与熟素两类。生素饵有青草、树叶、谷芽之类,熟素饵有熟灰面、熟豆粉、商品粉饵等。 五、忌迷信小药秘方:添加剂主要分为香、甜、酸、鲜之类。不管哪一种添加剂,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添加剂的用量过大,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六、忌随手配饵:配饵一定要分清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这里推荐配饵比例为6比3比1或6比3比05比05。 七、忌异香并用:鱼饵的二度加香中会有两

44、种情况:一种是同香并用,一种是异香并用。同香并用的鱼饵,在使用中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异香并用就难免不会产生异常了。  八、忌大饵小饵不辨:鱼大鱼多要打大窝,鱼小鱼稀打小窝;钓大鱼要上大饵,钓小鱼用细饵,这都是由水底的鱼情来决定的。  九、忌反复抓捏软饵:切忌不要将饵料反复抓捏。软饵经过反复抓捏之后,会越捏越熟,越捏越硬,成死饵。  十、忌异味串饵:异味串饵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手上有异味,2装饵和饵的盆未洗干净,3装饵的塑料袋上有异味。上饵前一定要洗手或用湿毛巾擦拭干净,切记不要在身上抓痒之后再去上饵。抓过蚯蚓的手和抓过鱼身的手去接触

45、灰面等软饵,都有可能异味串饵,会钓不上鱼来。您配好线组选定浮标以后,在铅皮坐上稍稍多裹一点铅皮,使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标的浮力,把线组抛进水里,浮标没入水中,此时向上捋浮标,直到浮标露出水面1目,此时铅坠触底,从浮标1目处到铅坠的距离就是你钓点的实际水深。2-5请您看下面的图就一目了然。台钓的五步调漂法,希望可以帮助广大的初学垂钓爱好者早日掌握调漂技巧。       第一步先加重铅找底。第二步浮漂向下移直到整个浮漂沉入水底。第三步开始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水平面四到五目(露几目就是所胃的调几目)。第四步挂饵,在通常情况下,饵料的重

46、量会把浮漂整个带入水中。最后一步是,我们挂饵上移浮漂直到浮漂露出水面,露出越多说明钓的越钝,露的目越少就说明越灵。如果以调5钓2为基础,无鱼讯或动作极小,看不清漂动作时,可以把漂调成调5钓1,也就是要把浮漂改的灵敏一些。如果调5钓2有吃口提竿不中鱼,那就改钝,调成调5钓3,此时如果还不中鱼或经常滑脱鱼时,继续把漂调成调5钓4,即把钓目往上升,即把漂目露出水面越来越多,如再不中鱼,就再把漂往上升至最高5目,即调5钓5,特殊情况下,可以调5钓6或7。此时,只要是在不断调整钓目过程中,有一个目点起鱼而不脱鱼的话,那说明钓目就调对了。要想成为钓手,一定要会应变,要根椐每次出钓时候鱼的不同程度的吃口来确

47、定当天应调几钓几。台钓调漂法,仅供参考!初学钓鱼,首先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漂,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鱼儿在水下的吃食动作都会反应在浮漂上面,要想钓好鱼,一定要学会如何调 漂。看似简单的一支浮漂却有千变万化,每次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您的渔获。新手学钓鱼在浮漂的选择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时随便拿来一支浮漂插在漂座上面就 开始垂钓,一天下来钓不几条鱼,不是水下没有鱼而是浮漂调整失误。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广大钓友详解一下浮漂的调整方法。一、漂型分析:在浮漂的使用上,一般遵循钓小鱼用小漂,钓大鱼用大漂,钓浅水用小漂,钓深水用大漂的原则。由于浮漂的漂型种类很多,每种漂型适应的鱼情又有所不同。1、软尾

48、漂:只有两种情况下用,冬天鱼口轻时;鱼口滑时。2、细长身、短脚、硬尾1113目漂:钓小鲫鱼、钓底浮。3、细长身、长脚、长硬尾漂:钓大鲫鱼。4、漂身胖些的漂:钓鲤鱼。5、 目前流行的一种漂型就是枣核型的浮漂,枣核型的漂型,长脚长尾漂身短,翻身较快,下沉缓慢稳定,接口底钓皆可。有鱼吃口时,不管下顿上顶,出现的动作比较 明显。抗风浪性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时稳定性高于一般长身浮标,短尾短目的小枣核漂,翻身快、盲点少,钓浮打水皮最佳选择。长尾长目的枣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 综合性,进攻时,目数调得稍微高一点,配合好饵重利用其下沉稳定的特点从入水翻身之后一直到饵料到位全过程可逐层搜索鱼层。然后在定层施钓或者控鱼上升或 下降觅食。相比一般标型枣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使用枣核型浮漂垂钓生口鱼和鱼的密度比较大时采用进攻,防守时只需调的目数尽量低一些,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