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酸奶产品质量酸奶产品质量(chn pn zh lin)控制控制第一页,共37页。1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酸奶中主要(zhyo)存在的有害菌为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及噬菌体。第2页/共37页第二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定义;在37度24小时(xiosh)培养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菌称为大肠菌,但大肠杆菌不耐酸,在酸性条件下即被杀死。大肠菌1 1第3页/共37页第三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丝状真菌的俗称。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上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fnhu)。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外观呈肉眼可见的丝状、
2、绒状或蛛网状,有较强的陆生性。在地球上,霉菌起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尤其是数量最大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者的角色,其菌落形态较大,外观干燥疏松不透明,呈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霉菌(mjn)2 2第4页/共37页第四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个体的单细胞状态存在,能发酵糖类产酸,多数属出芽繁殖(fnzh),少数裂殖,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其菌落较大,稍透明,颜色单调,一般呈乳脂色,少数红或黑色;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多带酒香味。酵母菌3 3第5页/共37页第五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是病毒的一种,其特点是
3、形体微小,体积比细菌小得多,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到他,没有细胞结构,为非细胞类型,是一种独特的分子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有专一寄生特性,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dixi)的酶系统,不能脱离寄主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一定要在活体细胞中生长。并且对于寄主细胞有严格的专一性,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中增殖。噬菌体4 4第6页/共37页第六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噬菌体的危害(wihi)及防治危害(wihi)噬菌体对乳品加工有很大的危害性,发酵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菌株一旦被噬菌体污染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酸牛乳采用的乳酸菌受到相应的噬菌体污染
4、后,其发酵作用很快停止,不再继续积累发酵产物,菌体也迅速消失。第7页/共37页第七页,共37页。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噬菌体的危害(wihi)及防治防治(fngzh)目前,对已被污染噬菌体的发酵液还无法防止噬菌体的溶菌作用,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有:(1)对污染了噬菌体的发酵液要严格控制排放,应经灭菌处理后再排放。(2)使用抗噬菌体的菌株,替代敏感性的生产菌株。(3) 当缺乏适宜的抗噬菌体菌株时,可以准备几株亲缘不同的生产菌株,定期轮换使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作好环境卫生、生产现场的卫生以及严格的设备清洗消毒和切实遵守工艺操作规程。第8页/共37页第八页,共37页。一、酸奶中
5、有害菌的菌类(jn li)介绍三种(sn zhn)有害菌的生存条件 最适pH值热致死条件最适生长温度大肠菌6.08.060 5-30分37霉菌3.8-6.060 5-10分28酵母菌4.0-5.850-60 10-15分28第9页/共37页第九页,共37页。2酸奶产生(chnshng)鼓盖的几点原因第10页/共37页第十页,共37页。二、酸奶产生(chnshng)鼓盖的几点原因1存在产气菌2奶中存在大量气泡3原料奶中掺假第11页/共37页第十一页,共37页。二、酸奶产生(chnshng)鼓盖的几点原因大肠杆菌的定义是;在37度24小时培养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菌称为大肠菌,但大肠杆菌不耐酸,在酸
6、性条件下即被杀死,一般不具备使酸奶产生鼓盖的条件;酵母菌可适应最低pH值为2.5的酸性环境,繁殖后产生大量气泡,容易使酸奶产生鼓盖,但此菌不耐热,巴氏杀菌(sh jn)条件下即被杀死,酸奶中存在酵母菌可能与后污染因素有关。霉菌产生菌丝,使酸奶产生苦味,但不会使酸奶鼓盖。1存在产气菌第12页/共37页第十二页,共37页。二、酸奶产生(chnshng)鼓盖的几点原因在配料过程中由于高速搅拌缸搅拌混进大量气泡,以及在发酵(f jio)及冷却过程中奶中混入大量气泡,灌装后都会产生鼓盖现象。2奶中存在大量气泡第13页/共37页第十三页,共37页。二、酸奶产生(chnshng)鼓盖的几点原因奶户为提高奶质
7、,向奶中加入诸如洗衣粉之类的起泡剂,使用后也会使酸奶产生(chnshng)假鼓盖现象。3原料奶中掺假第14页/共37页第十四页,共37页。3酸奶组织状态(zhungti)方面的缺陷第15页/共37页第十五页,共37页。颗粒状结构(jigu)1 1三、酸奶组织状态(zhungti)方面的缺陷原因(yunyn)1:磷酸钙沉淀,白蛋白变性 解决办法:调整热处理强度原因2:接种温度太低 解决办法:提高温度35原因3:接种温度过高 解决办法:降低温度至43原因4:菌种 解决办法:选用高粘稠菌种第16页/共37页第十六页,共37页。毫败味2 2三、酸奶组织状态方面(fngmin)的缺陷由污染菌引起脂肪(z
8、hfng)分解。(1)由牛乳不充分的加热(ji r)处理等原因引起的。(2)第17页/共37页第十七页,共37页。4乳清析出(xch)现象第18页/共37页第十八页,共37页。四、乳清析出(xch)现象 原来占蛋白含量80%的酪蛋白,当凝乳形成的时候都变成了凝胶状,原来在牛乳中与酪蛋白成水合状态存在(cnzi)的水(大约有87.5%)从酪蛋白粒子中游离出来,存在(cnzi)于由酪蛋白凝聚形成的网状结构中。当凝乳(nn r)受到搅拌作用后,网状结构中的水分跑出来,出现乳清分离现象。也是由于搅拌的作用,使酸奶发生了相转换现象,也就是,原来是凝胶中分散着水,搅拌之后,变成了水中分散着凝胶。由于相转换
9、现象的发生和微细凝胶分子的存在,使酸奶的粘度大大增加,并且非常稳定。在用泵输送冷却后的凝乳时,千万注意不要混入空气,因为混入空气是导致乳清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原料乳加热过度,培养过程中酸度上升过快,培养结束后酸奶过早冷却、搅拌,总干物质含量低都会导致乳清析出现象。第19页/共37页第十九页,共37页。5影响酸奶粘度(zhn d)的因素第20页/共37页第二十页,共37页。五、影响酸奶粘度(zhn d)的因素因此,控制好影响酸奶增稠的因素是产品加工(ji gng)管理的重要内容。适当的粘稠度是反映酸奶成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感官指标之一。通过合理的工艺管理手段提高成品的粘稠度,既会赋予(fy)
10、成品良好的稠厚圆滑的外观和细腻纯正的风味,又会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第21页/共37页第二十一页,共37页。1五、影响(yngxing)酸奶粘度的因素乳固体(gt)含量和非脂乳固体(gt)含量乳固体含量,特别(tbi)是非脂乳固体含量对成品的粘稠度有明显的影响。因为蛋白质和乳糖的增加有利于酸奶的水合作用,可增进酸奶的粘稠度。粘度良好的酸奶其非脂乳固体含量都不低于8.5%,但当乳固体含量继续增加时,例如达到16%,酸奶的粘稠度并无显著提高。因此,从降低生产成本着眼,增加乳固体含量并不是提高酸奶粘稠度的好措施。第22页/共37页第二十二页,共37页。2原料(yunlio)乳均质五、影响酸奶粘度(zh
11、n d)的因素全脂或部分脱脂(tu zh)原料乳经过均质处理,可增加蛋白质水合力,因此对酸奶的稳定性和增稠有显著的增进作用。第23页/共37页第二十三页,共37页。3原料(yunlio)乳的加热处理五、影响(yngxing)酸奶粘度的因素原料乳的热处理条件是影响酸奶粘稠度的重要因素。最佳条件是90-95度5分钟,经过(jnggu)这样处理的原料乳酪蛋白在酸奶中可完全凝固,乳清蛋白因充分受热而完全变性沉淀,粘稠度增加。第24页/共37页第二十四页,共37页。4搅拌(jiobn)五、影响酸奶粘度(zhn d)的因素搅拌对提高酸奶的粘稠度有直接(zhji)和间接两种作用。直接(zhji)作用是搅拌所
12、引起的摇溶现象,所谓摇溶现象就是使被搅拌的凝胶粒子重新配位,由氢键等二级键连接起来的蛋白质线状大分子长链,在搅拌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会遭到破坏,因此,随着搅拌的进行,粘稠度逐渐减小,但机械应力消失后,凝胶粒子可以重新配位,从而使粘稠度再度增大,这样就使酸奶经历了一个从溶胶状态又回到凝胶状态的可逆性变换过程。搅拌的间接作用是指搅拌可引起凝乳结构的固化(约60%)和蛋白质的膨润化作用(30%),这两种作用可提高酸奶的粘稠度。一般而言,搅拌破乳需在搅拌速度要慢,强度要中等或弱,时间要短(4分钟),pH值要低(4.3-4.4),温度要低(一般低于38-40度)等条件下进行。第25页/共37页第二十五页,共
13、37页。5菌种特性(txng)的影响某些(mu xi)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杆菌株可产生粘性物质。五、影响(yngxing)酸奶粘度的因素第26页/共37页第二十六页,共37页。6影响(yngxing)菌种活力的主要因素第27页/共37页第二十七页,共37页。六、影响菌种活力(hul)的主要因素1天然抑制物2抗生素残留4清洗剂和杀菌剂的残留3噬菌体第28页/共37页第二十八页,共37页。牛乳(ni r)中存在不同的抑菌因子,可增强牛犊的抗感染与抵抗疾病的能力,这些物质包括乳抑菌素、凝聚素、溶菌酶和LPS系统,但这种物质对热不稳定,加热后即被破坏;六、影响菌种活力(hul)的主要因素1天然抑制物
14、第29页/共37页第二十九页,共37页。生产(shngchn)酸乳的所有乳制品原料中都不允许有抗生素残留。2抗生素残留六、影响菌种活力的主要(zhyo)因素第30页/共37页第三十页,共37页。噬菌体对嗜热链球菌的侵袭(qnx),通常表现在发酵时间比正常时间长,产品酸度低,并有不愉快的味道。 3噬菌体六、影响(yngxing)菌种活力的主要因素第31页/共37页第三十一页,共37页。氯化物、季铵盐、碘类对酸乳发酵剂中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抑制水平很高,0.1-1.0毫克/升的季铵盐对某些保加利亚乳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生产发酵乳的工厂最好(zu ho)不要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六、影响菌
15、种活力(hul)的主要因素4清洗剂和杀菌剂的残留第32页/共37页第三十二页,共37页。7影响(yngxing)乳酸菌生长增殖的因素第33页/共37页第三十三页,共37页。七、影响乳酸菌生长(shngzhng)增殖的因素生物(shngw)因素菌种中所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链球菌,这两种菌共存时,所产生的乳酸含量要比其单独生长(shngzhng)时高,并且嗜热链球菌的生长(shngzhng)数量也比其单独存在时高。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嗜热链球菌在生长(shngzhng)增殖过程中的产物二氧化碳、甲酸可以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shngzhng)。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生的肽、氨基酸等有利于嗜热链球菌的生长(shngzhng)增殖。由此可见,酸乳生产中所用的两种特征菌之间有共生作用。第34页/共37页第三十四页,共37页。七、影响(yngxing)乳酸菌生长增殖的因素环境(hunjng)因素主要指温度、时间、氧气含量、所用设备卫生情况及最终产品酸度。要求对酸乳生产的影响。发酵温度和菌种种类不同,发酵过程进展不同,最终产品在同一发酵时间内酸度不同。因此,发酵时,发酵温度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防汛知识培训工作方案课件
- 防汛救灾知识培训感悟课件
- 防汛抗灾知识培训课件
- 书店行业阅读推广方案
- 防拐防骗培训知识课件
- 【语文】期中练习卷(一)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雨水收集盖板更换合同4篇
- 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护理查房
- 医疗数据的可视化与成本控制分析-洞察及研究
- 船舶管理-船舶的发展与种类课件
- “条块结合”、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策略
- 商会入会申请书
- 习作我的暑假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QCC报告参考模板
-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与相应措施
-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部课件-高中数学必修1
- (37)-第十四章第三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新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运营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