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春学案 学习目标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学习难点领会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学习方法朗读、精读、摘录。学时三课时。情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

2、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课前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诲女( )知之乎 不知( )为( )不知 是知( )也 2.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 、 ,儒家学派的 ,被誉为“万世师表”、“ ”,世界十大 家之 。 论语属 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3、把它列为“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3. 文言固定句式。(1):“不亦乎?”译作 例句: (2):“也”译作 例句: 4.论语十则中的成语 5. 论语十则中的名言警句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朗润(rùn) 酝酿(niàng) 宛转(zhun) 嘹(liáo)亮 应和(hè) 黄晕(yùn) 抖擞(du su)精神2. 选用“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应和、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 、卖弄、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

4、擞精神、花枝招展”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走近作者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朗读课文,感受神情。 3.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盼望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第1段) 总括春

5、天(第2段) 春草图(第3段) 春花图(第4段) 春 描绘春 春风图(第5段) 春雨图(第6段) 迎春图(第7段) 新(第8段) 赞颂春 美(第9段) 力(第10段)重点研讨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表达了作者喜悦和急切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第2自然段总写春的轮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3. 第3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抓住的春草特点有:情态,重点词语如“钻”;质地,如“嫩、绿”;长势,如“满”;色彩,

6、如“绿”;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4. 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抓住的春花特点有:静态和动态。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5. 第5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的春风时,调动了人体的那些感官?并例举重点词语。答:调动了人体:触觉,重点词语如“抚摸”;嗅觉,如“气息”;听觉,如“唱出”。6. 第6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春雨的什么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描写春雨特点有:细密,重点词语如“牛毛、花针、细丝”;轻盈,如“薄烟”;连绵,如“乡下、小路、石桥”;闪烁,如“发亮”。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用是

7、形象、生动。7. 第7自然段是一幅迎春图,人民为什么要迎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答: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8. 第8、9、1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对春天全面、精细、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拓展练习请仿照本课,写一篇作文春或家乡的春。 春学案 朱自清班级:七(3)班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力目标1、提高

8、学生的联想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学习难点领会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学习方法朗读、精读、摘录。学时三课时。情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课前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9、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诲女( )知之乎 不知( )为( )不知 是知( )也 2.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 、 ,儒家学派的 ,被誉为“万世师表”、“ ”,世界十大 家之 。 论语属 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3. 文言固定句式。(1):“不亦乎?”译作 例句: (2):“也”译作 例句: 4.论语十则中的成语 5. 论语十则中的名

10、言警句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朗润( ) 酝酿( ) 宛转( ) 嘹( )亮应和( ) 黄晕( ) 抖擞( ) ( )精神2. 选用“朗润、酝酿、卖弄、宛转、 嘹亮、应和、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 、卖弄、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走近作者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

11、,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朗读课文,感受神情。 3.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春: 全文, 下文。(第1段) 春天(第2段) 春 图(第3段) 春 图(第4段) 春 春 春 图(第5段) 春 图(第6段) 春图(第7段) (第8段) 春 (第9段) (第10段)重点研讨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表达了作者 和 的心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2、。2.第2自然段总写春的轮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 。3. 第3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抓住的春草特点有:情态,重点词语如“ ”;质地,如“ 、 ”;长势,如“ ”;色彩,如“ ”;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 。4. 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抓住的春花特点有: 态和 态。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5. 第5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的春风时,调动了人体的那些感官?并例举重点词语。答:调动了人体: 觉,重点词语如“ ”; 觉,如“ ”; 觉,如“ ”。6. 第6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春雨的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描写春雨特点有: ,重点词语如“牛毛、花针、细丝”; ,如“薄烟”; ,如“乡下、小路、石桥”; ,如“发亮”。运用了 喻修辞手法;作用是 、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