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一)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补充注释: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太祖:曹操。 出其理:想出称象的办法。 校(jiào):比较。 施行焉:按这个办法做。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及 访 咸 置 即 2、解释下列句子中“若”的意思有若成人之智 若出其中 中有楼若者 未若柳絮因风起 3、解释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欲知其斤重 必细察其纹理 人皆吊之,其父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楼渐低,可见其顶

2、 其恕乎 4、翻译画线句子: 5、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 6、曹冲是著名的少年聪明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人物很多,请再举一个例子。  (二)蚌方出曝(晒太阳),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夹住)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舍”的用法:两者不肯相舍 太丘舍去 又渐如高舍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今日不雨 鞭数十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死者十九 天雨墙坏 听取蛙声一片 幸甚至哉 3、仿照例子,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例句:渔者得

3、而并禽之 禽通“擒”捉住项为之强 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路转溪桥忽见 通 是知也 通 诲女知之乎 通 一切乌有 通 裁如星点 通 尊君在不 通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5、这则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意思是 6、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请简要谈一谈。  (三)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指孔子立身靠着横木,表示重视)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连着有几件悲痛的事)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死于虎,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苛酷的统治)。”夫子曰

4、:“小子(年轻人)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1、依次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过 之 使 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然”的用法怡然自得 忽有庞然大物 不觉呀然一惊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则黯然缥缈 尘气莽莽然 然数年恒不一见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4、本文揭示了繁重的赋税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之大,而反映这种情况的古诗词名句也很多,请再写出一句这方面的古诗句。   (四)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解

5、释文中的加点字衣冠 之 因 去 之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五)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用来)处子(安顿儿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吆卖(沿街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古代的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宾主相见的礼仪)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其舍近墓 太丘舍去 又渐如高舍 遂居焉 居数月,将胡俊马而归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3、这则故事可用 (四个字)作标题,说明 对于成才的重要性,这可用 这个成语来概括。 

6、;(六)孟子少(年轻)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突然停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忘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孟子不复忘矣。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方 乃 之 引 裂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以此戒之 以丛草为林 仁以为己任 徐喷以烟 以亿万计 此独以跛之故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教育,请简要谈一谈。    (七)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通“旨”主要的意思)。自是手不释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

7、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之 即 持 迸 2、解释下列句子中“为”的用法退为家人讲 此何遽不为福乎 始悟为山市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 以虫蚁为兽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二虫尽为所吞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字词众皆弃去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其邻人之父亦云 古义 今义 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古义 今义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5、司马光击瓮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思维,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8、#160; (八)文征明(明代著名书画家)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标准),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马虎),或答人书札,少(稍微)不当心,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日以十本为率 或答人书札 吾日三省吾身 海日生残夜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则或千或百 或凭或立,不一状 2、解释下列句子中“故”的用法故愈老愈益精妙 此独以跛之故 故又名“鬼市”云 温故而知新 故时有物外之趣 3、文中加点的“益”的意思是“更、更加”,请写出一个带有该字且意义相同的成语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另举一例来证明。一.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9、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一.欧阳修苦读欧阳

10、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11、; 二.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吾悉能志之 音 义 李生说之曰 音 义 不应而还 音 义 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

12、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 一.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

13、”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二.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

14、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吾悉能志之 音 义 李生说之曰 音 义 不应而还 音 义 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

15、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 三.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与其佣作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

16、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一.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

17、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二.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吾悉能志之 音 义 李生说之曰

18、 音 义 不应而还 音 义 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 三.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9、。【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与其佣作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四.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

20、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 市井:指做生意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十千:指十贯铜钱。【试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五.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

21、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云耕者入冢而得 (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六.绍兴大鼠 蒲松龄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阖(hé):关闭。 逡(qn)巡:从容,不慌不忙。 啻(chì):仅;止。 龁(hé):咬。 19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猫 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