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_第1页
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_第2页
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_第3页
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_第4页
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绕道非洲南端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线;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非洲的劳动力亚洲的原料美洲的金银欧洲工业制品2、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煤炭、纺织、冶金煤炭、纺织、冶金3、贸易组织的变化:商品交易专业化,传统的现场看货方式、贸易组织的变化:商品交易专业化,传统的现场看货方式让位给凭样品或根据凭证签约方式。让位给凭样品或根据凭证签约方式。4、交通通信的变革:、交通通信的变革:铁路、轮船、电报等铁路、轮船、电报等英美模式英美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模式德日模式德日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超赶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超赶模式法国法国渐进式近代化道路

2、渐进式近代化道路俄国俄国非资本主义模式非资本主义模式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1.二元结构: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2.具体表现: a.城市与乡村的非协调发展。 b.新经济部门一定程度上掠夺传统部门,并使传统部门在竞争中失败,从而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拉大。这使得更多的农村人向城市流动,形成过度人口迁移。 d.传统农业部门中,技术与农产品结构发生分离,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部门的现代化远远滞后于工业的现代化。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1.农业生产专门

3、化区域的形成a.棉花(江苏省)b.大豆(东北)c.花生(山东、河北、河南)d.烟叶(河南、山东、四川)e.茶叶(浙江、安徽、福建)f.蚕丝(浙江、广东、江苏、四川)2、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特点a.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b.江南较之华北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要高;c.沿江地区和铁路沿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比粮食作物集中种植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经营地主(指地主购置牲畜、农具,雇工经营的生产方式)2、富农经济(旧式富农和新式富农)3、农牧垦殖公司(张謇开办通海垦牧公司)非生产性垦务公司 自垦和出租双重业务 主营园艺、果树以及饲养等业务的公司1902,特派大臣“专办商务”

4、1903年,中央设立商部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商务局或农工商分局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农务学堂宗旨:、创办各级农务学堂(农务学堂宗旨:“授农业所必需之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使养成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之人才知识艺能,使养成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之人才”)3、设立农事试验场、设立农事试验场4、劝办农会、劝办农会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改良茶业章程改良茶业章程、农会简明章程农会简明章程、推广农林简明章程推广农林简明章程、奖励棉业章程奖励棉业章程等;等;6、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农业信贷,农业银行等;、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农业信贷,农业银行等;1840年后,国内手工业一部分沿着上行的路线发展,

5、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近代机器大工业。一部分沿着平行的轨道运行,继承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先进机器工业和传统的手工生产并存,由此出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二元特征。工场手工业包买主制手工业小商品生产的城镇独立手工业农民家庭手工业 1、近近代代工工业业的的产产生生外资在华经营的近代工业: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外资在华经营的近代工业: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各种加工业、轻工企业、各国租界开办的公用事业各种加工业、轻工企业、各国租界开办的公用事业。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民间投资的工矿企业:民间投资的工矿企业:1、清末民初近代工矿业的初步发展。特点: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

6、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B企业集团出现,c大企业负债经营,最典型的如荣家企业集团。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近代工矿业。a国家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b棉纺织业仍是国内最主要的行业,但医药业、化学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北范南吴);机器工业企业迅速增加;c外资急剧增长;d华商企业出现集中和兼并,形成较大的资本集团。3、战时工矿业的发展。a战前,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九一八”后东北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造成控制区内中国工业向军需方面畸形发展。b战时,沿海工业一部分转入租界,一部分内迁,西北、西南地区近代工业得到发展。c官营资本扩大,民营工业开始走向衰落,仍未摆脱规模小、资本少、设备简陋的弱点。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中,先是外国资本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民族资本从20世纪初以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超过官僚资本,也超过外国资本,到1936年时,在中国工业生产中一度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发展势头被抗日战争打断。战时,作为外国资本的日本资本与国名党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1945年,官僚资本接受日本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