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衔接题(北京卷)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但正常情况下,_。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引力波是听不到 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 c. d. 4、【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全国大
2、纲卷)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先总说茶
3、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为“茶”字形体演变“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一开始选,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故排除为第一句,b、d项排除了,之间关系不如之间关系紧密。所以答案为c(广东卷)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
4、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应为最先;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紧跟;而这种
5、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接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湖南卷)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答案】c【解析】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
6、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将病句与成语一并考查。能力层级为c。(湖南卷)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
7、,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辽宁卷)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过去的
8、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 b. c. d. 15. 【考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解析】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紧承句分析,是教育弊端的两面,分别与相对应,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答案】b【方法点拨】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
9、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全国新课标卷)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 ,_。_。_, _。_。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 b
10、60; c d1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方法点拨】可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介绍“葫芦”情况,句它指代句葫芦较为顺畅,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介绍葫芦的历史,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答案】【d】(重庆卷)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a. 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b. 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c. 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d. 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4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乐山市第七中学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寒假模拟(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宿舍洗澡测试题及答案
- 皮肤病性病试题及答案
- 湖北书法试题真题及答案
- 深信服历年笔试题及答案
- 铜川市耀州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5年初三3月第一次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
- 文学概论大二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2025年高三元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水处理设备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调研卷I语文+答案
- 泰语高级测试题及答案
- 聚焦财税场景的AIBM生态服务行业白皮书
- 2024年绵阳市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GB/T 35267.4-2025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内镜清洗消毒器
- 规范佩戴红领巾
- TCAWAORG 032-2024 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
- 2025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五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脑小血管病共识-课件
- 大华单元门口机使用说明书
-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