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地层对比_第1页
油藏描述-地层对比_第2页
油藏描述-地层对比_第3页
油藏描述-地层对比_第4页
油藏描述-地层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南石油大学资环院西南石油大学资环院蔡正旗蔡正旗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1 1、概述、概述2 2、对比方法、对比方法3 3、稳定沉积的地层对比、稳定沉积的地层对比4 4、非稳定沉积的地层对比、非稳定沉积的地层对比5 5、碳酸盐岩地层对比、碳酸盐岩地层对比 1 1、地层对比的范围、地层对比的范围 如区域地层对比、油如区域地层对比、油层对比等等对比等等 2 2、地层对比的方法、地层对比的方法 古生物对比古生物对比 特殊矿物对比特殊矿物对比 岩性对比岩性对比 测井曲线对比测井曲线对比 3 3、稳定沉积与不稳定沉积的对比、稳定沉积与不稳定沉积的对比 稳定:湖相、海相稳定:湖相、海相 不稳定:河流

2、相不稳定:河流相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1 1井井2 2井井3 3井井4 4井井标志层标志层1标志层标志层2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1井井2井井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岩性对比示意图岩性对比示意图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粗粗细细反旋回反旋

3、回粗粗细细正旋回正旋回完整旋回完整旋回粗粗粗粗细细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区域地层对比区域地层对比油层对比油层对比沉积旋回沉积旋回级次级次地层单元地层单元沉积旋回沉积旋回级次级次地层单元地层单元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系系组组段段砂层组砂层组一一二二三三四四含油层系或生储、含油层系或生储、储盖组合储盖组合若干油层组若干油层组砂层组砂层组单油层单油层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划分对比单元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划分对比单元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 1 1、油层特征的一致性、油层特征的一致性 2 2、油层垂向上的连续性或隔离条件、油层垂向上的连续性或隔离条件第一章第

4、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界界 系系 组组 统统层位层位钻厚钻厚(m)(m)深测向深测向电阻率电阻率(欧姆/米)(欧姆/米) 2 10000 深度深度(m)(m)自然伽马自然伽马(API)(API) 0 150 岩心剖面岩心剖面岩 性 描 述岩 性 描 述古 生 界古 生 界石 炭 系石 炭 系黄 龙 组 组黄 龙 组上 统上 统C2hl3C2hl2C2hl1712.52030.5294280429043004310432043304340 灰褐色,灰带褐色云岩,及角砾云岩加溶孔角砾云岩,角砾含硅质云岩,含硅质云岩,硅质云岩局部见砂屑或陆屑,少见藻迹及藻砂屑。 上部

5、为灰褐色,灰带褐色溶孔云岩,溶孔角砾云岩为主,次为灰褐色、灰带褐色、浅灰褐色云岩角砾云岩、溶洞角砾云岩、角砾含灰质云岩、含灰质云岩、砂屑云岩、角砾砂屑云岩、溶孔生屑云岩。 下部为灰褐色,灰带褐色云岩及角砾云岩为主,次为溶孔云岩,溶孔角砾云岩,角砾含灰质云岩、含灰质云岩,生屑云岩,角砾生屑云岩、砂屑云岩。 角砾含泥质、角砾含硅质灰岩 地层单位地层单位 地层单位地层单位 地层单位地层单位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点点线线面面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珍珠冲组储层横向分布图珍珠冲组储层横向分布图7、测

6、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7、测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特征7、测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特征0120 测井曲线能清楚地反映岩石特征、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测井曲线能清楚地反映岩石特征、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旋回特征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7、测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7、测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图图2 2上上1 1、2 2、3 3井自西井自西向东排列,钻遇沙河向东排列,钻遇沙河街组某段地层,地层街组某段地层,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1 1井连续沉积。井连续沉积。要求:要求:1 1、划分对

7、比地层、划分对比地层2 2、地层是否出现重复、地层是否出现重复或缺失?如有则是什或缺失?如有则是什么地质因素造成的?么地质因素造成的?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8、对比连线、对比连线砂层连线的形式砂层连线的形式(a a)一单层与单层层连线;()一单层与单层层连线;(b b)一单层与多层连线;()一单层与多层连线;(c c)交错)交错层连线;(层连线;(d d)单层间的单向尖灭连线;()单层间的单向尖灭连线;(e e)单层间的相互尖灭连)单层间的相互尖灭连线;(线;(f f)单层间的双向尖灭连线)单层间的双向尖灭连线9 9、地层尖灭、地层尖灭1hLX油田油田区区层单层对比数据表层单层对比数

8、据表 对比井号对比井号项目项目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有效厚度有效厚度(m m)砂层厚度砂层厚度(m m)渗透率渗透率(1010-3-3mm2 2)平面分布平面分布纵向连通性纵向连通性上述图件能从平面、剖面及立体的角度展现油层在二上述图件能从平面、剖面及立体的角度展现油层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变化情况,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油层厚度、维和三维空间的变化情况,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油层厚度、物性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非均质性变化,是油田分析研物性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非均质性变化,是油田分析研究大量应用的基础图件。究大量应用的基础图件。都善油田实验区下都善油田实验区下类砂体平面图(

9、相当于类砂体平面图(相当于S2-11S2-11) 大港油田港西一明二组油藏剖面图大港油田港西一明二组油藏剖面图(据石宝珩,(据石宝珩,20032003) 油层连通图油层连通图 地层模型纵向剖面图地层模型纵向剖面图实例实例1地层模型横向剖面图地层模型横向剖面图实例实例110、对比过程中的地质情况分析、对比过程中的地质情况分析1)地层厚度变化)地层厚度变化正常情况正常情况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渐变渐变异常情况异常情况地层厚度地层厚度突变突变断层断层地层超覆地层超覆地层剥蚀地层剥蚀岩相变化岩相变化构造倒转构造倒转地层厚度地层厚度突变突变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1 1井井2 2井井3 3井井4 4井井

10、2 21 12 21 12 21 12 21 12 21 11 12 21 11 12 21 11 12 21 12 21 1钻遇同一正断层各井的地层层序钻遇同一正断层各井的地层层序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钻遇不整合面各井的地层层序钻遇不整合面各井的地层层序 1 1井井2 2井井3 3井井4 4井井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因为此区沉积环因为此区沉积环境侧向变化大,沉境侧向变化大,沉积物的岩性及厚度积物的岩性及厚度侧向变化快,侧向变化快,“岩岩性相似、厚度相近性相似、厚度相近”的对比原则显然的对比原则显然不适用。不适用。 (一)(一) 利用古土壤成熟度进行旋回划分和对比利用古土

11、壤成熟度进行旋回划分和对比古土壤是河流沉积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土壤是河流沉积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反映河流沉积旋回,因此古土壤的成熟度的高低变可以反映河流沉积旋回,因此古土壤的成熟度的高低变化代表环境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地区具有等时化代表环境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地区具有等时意义,可以作为地层对比标志。意义,可以作为地层对比标志。 步骤:步骤: 1 1 通过观察岩心资料,划分单井非土壤层系和土壤通过观察岩心资料,划分单井非土壤层系和土壤层系,并将各井对应层对比连线;层系,并将各井对应层对比连线; 2 2 在土壤层系内部,利用古土壤成熟度旋回进一步在土壤层系内部,利用古

12、土壤成熟度旋回进一步对比。对比。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由于河道频繁摆动改道,使河道砂体在泛滥沉积由于河道频繁摆动改道,使河道砂体在泛滥沉积中随机出现,任何的一个等时单元在侧向上都会出现河中随机出现,任何的一个等时单元在侧向上都会出现河道砂体与泛滥沉积的交互相变。道砂体与泛滥沉积的交互相变。 1 1 选择标准层;选择标准层; 2 2 在标准层之间,按照总厚度变化趋势进行等分在标准层之间,按照总厚度变化趋势进行等分或者不等分,其等分线或不等分线可作为等时线。或者不等分,其等分线或不等分线可作为等时线。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切片对比示意图切片对比示意图

13、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等高程法等高程法 利用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控制砂体,砂利用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控制砂体,砂体顶面对比。体顶面对比。 同一河道沉积,其顶面距标准层应有大同一河道沉积,其顶面距标准层应有大体相等的体相等的“高程高程”;反之不同时期沉积的河;反之不同时期沉积的河道砂体,其顶面高程应不相同。道砂体,其顶面高程应不相同。划分沉积时间单元划分沉积时间单元 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1 1、储集单元的概念、储集单元的概念在碳酸盐岩剖面中,具有储集层、产层、盖层、底层,能在碳酸盐岩剖面中,具有储集层、产层、盖层、底层,能够储集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岩石组

14、合。够储集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岩石组合。 2.2.划分原则划分原则 具完整的储、渗、盖、底的岩性组合具完整的储、渗、盖、底的岩性组合 同一储集单元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同一储集单元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 不受地层单元的限制,可以穿层、穿时不受地层单元的限制,可以穿层、穿时 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 3.3.特点特点 不受地层单元约束;一个储集单元可以相对于若干地层单不受地层单元约束;一个储集单元可以相对于若干地层单元;厚度可达几百米。元;厚度可达几百米。第一章第一章 地层描述地层描述 阳高寺气田嘉二阳高寺气田嘉二2 2储集单元对比图储集单元对比图 思考题思考题1.1.地层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地层对比的目的是什么?2.2.油层对比一般采用哪些基本的方法?油层对比一般采用哪些基本的方法?3.3.何谓岩性标准层及电性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