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新、实、活”课堂有实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达到“新、实、活”的境界。一、更新理念、创新设计、新颖有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1.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数学是最具思维性的学科,讲究的是方法简便、 计算准确和思维缜密。 加之,它的实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复杂,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如“李红家准备在长为 6 米,宽为 4 米的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 第一种方砖是边长 2 分米的每块 5 元,第二种方砖是边长 1 分米的每块 3 元。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这样的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就比较紧密,靠传统的纸上谈兵,只能是隔靴挠痒。这就需
2、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用理论指导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情境创设要合理有效。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设置课堂结构时, 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如何恰当地把课堂教学结构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 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究上, 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百分数认识”时, 课堂一开始, 教师可以手端两杯糖水,请同学们判断一下, 我手中的哪杯糖水更甜一些?用眼睛看得出来吗?那该怎么判断?学生争议中提出喝一口就知道了(指一名学生喝一口,再告诉大家哪一杯甜)。之后继续提问如果第一杯含糖 40 克,第二杯含糖50 克哪一杯比较甜?学生争议中得出:还要看杯
3、中的水各是多少克?如果第一杯含糖水100 克,第二杯含糖水250 克,哪一杯比较甜?生: 第二杯糖多, 但水也多,应该算一算。 从判断两杯糖水哪一杯更甜这一简单而又真实、自然的情境中, 很快让学生投入到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课堂实实在在,简洁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起来了。3. 练习设计新颖有趣。 众所周知, 数学课堂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但在练习设计上,应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努力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让练习落到实处。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
4、学知识。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多样性。应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对比题以及游戏题等,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强化所学知识。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又要注意设计有一定的坡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要只重视拓展提高训练而忽视基本巩固训练, 也不要只进行巩固练习, 不进行拓展与提高,否则就不能满足优等生的需求。二、基础扎实、内化充实、目标落实,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1. 夯实基础,提高计算能力。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做错了题,你不讲,他都能改对,究其原因还是粗心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通病,是数学学习的大忌。2. 强调内化, 提高思维能力。 我也曾经
5、上过求“平均数”这节课,当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时,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训练。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一次实际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某单位招工,月平均工资1800 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 1600 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9%。为什么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就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经过痛苦的反思, 我终于明白: 我们重视的是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 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 天真的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
6、式, 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讲了半天,练了半天, 却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 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3. 达成目标, 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水或沙),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但是学生提出质疑:“刚才的实验与书上的实验都只能说明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容积的三分之一,而不是体积。”这时教师巧妙地反问,若把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容器想象成实心的物体,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样算出它们的体
7、积?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时课堂又活跃开了,有的学生提议把它们浸入水槽的水里,有的学生提议把它们浸入长方体的沙箱里等,从而发现许多能测算出它们体积的方法,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气氛活跃、方法灵活、激活思维,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学求知。 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总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所以,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 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渡到新知。2. 运用直观操作, 分散教学难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
8、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的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 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节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发现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探究、验证。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要求 - 小组商量活动方案 - 小组汇报活动方案 - 合作实验、 初步推测 - 学生展示。 在小组实验、交流汇报的基础上, 教师将各组的意见展示出来,最后师生共同推理、验证、归纳: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联系刚才的实验结果,问你明白了什么?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如果给你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含解析
- 2025环保稻谷收购协议
- 残疾人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重庆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萨克斯新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4月高级电子商务师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 营销技巧培训知识库课件
- 黍离教学课件
- 卓越幼儿园教师健康专题培训课件
- 个股期权培训课件
- 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
- 小学美术教育读书分享
- 肺结核痰菌阴转评估体系构建
- 中国国家地理在线课件
- 体检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增强安全意识
- 2024山东事业编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