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2019年教育文档_第1页
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2019年教育文档_第2页
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2019年教育文档_第3页
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2019年教育文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一、前言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是在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 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所谓的 PPP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是所有课堂教学步骤的决定者和主要执行者。同时,教材的编写方面,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 在举例的过程中, 经常会因为迁移现象而引起一些失误。 二语学习必然经历过渡语阶段, 此阶段语用失误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地组织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二、迁移迁移作用是心理学的概念, 是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迁移到后期学习

2、中。 对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迁移, 并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蒋祖康认为迁移即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詹蔚, 2010)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其中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 Kasper ,1992;1995)三、语用失误自英国语言学家 Jenny Thomas 在 1

3、983 年发表的论文Cross-CulturalPragmatic Failure中给语用失误下定义为“听话人不能从说话人的话中理解其真正用意”,她声明当说话人的话语为听话人所误解时,语用失误就产生了。 (李悦娥, 范宏雅,2002)本文重在研究语用语言失误。卡斯帕尔( 1981)提出教学误导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发现,外语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有时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各种语用知识的培养。初级教材中大量出现以下例子:1. 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年龄中学时期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总是会听到两个很相似的句子” How are you ?”,和” How old are you ?”,这两个

4、句子对学生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从语用失误上来看, 第二句是非常不礼貌的询问, 可是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材中却多次提到并使用了这个句型。 几乎所有中学教师的母语都是中文, 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英语表达方式, 于是负迁移现象便产生了语用失误, 中文里询问一个人的年龄远不如英语中那么忌讳。2. 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人数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 Howmany句型时会出现:T: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S:There are two children.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 问人数或者一个家庭的孩子数量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5、, 但在英语国家的文化里, 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3. 负迁移现象下的问候在问候时,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T:Where are you going?S:I m going to the library.外语教师在讲解一般将来时时常用到的句型。同时在中文里面,在遇见认识的人时, 母语是中文的人进行问候通常是“你去哪?”“你吃了吗?”但是,这个句型在英语中的迁移却会让英语国家的朋友感到费解。4. 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动向T:Where have you been ?S:I ve been to Beijing.中文里问动向时“你去哪了?”是很让人接受的,可是对于英语国家的朋友来说,这也是隐私的范围

6、。5. 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职业T:What does your father do?S:He is a doctor.这是七年级下册里的“重点句型”。在中国人看来, 询问职业也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便把这个句型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样,这也是英语国家的朋友的隐私。6. 负迁移现象下的祈使句在讲解祈使句的用法时, 教师经常会让学生把肯定的祈使句改成否定的祈使句。T:Drink too much.S:Dont drink too much.违反英语国家交际方式的情况表现在所谓的“中国式关切”上。我们常常用各种劝告来告知西方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 Put on more ,or you ll catch a cold.”“ Dontdrink too much.”等等。但英语国家的朋友对这种“关切”并不领情,反而会感到不高兴,认为自己被当作孩子看待。四、建议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意识, 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交往模式等。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语用能力是否具备及高低程度。(闫海英, 2012) 其次,语言的使用脱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语境规范制约着语言的恰当表达。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视频、录像、电影等多种手段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当中,传授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