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新文档_第1页
浅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新文档_第2页
浅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新文档_第3页
浅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新文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 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意义有人说,幼儿园里没有真正的学习内容, 培养幼儿兴趣是第一要务。兴趣是最好

2、的老师, 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幼儿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 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猫、狗的叫声、打鼓声、马蹄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幼儿, 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 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

3、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 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 感受和理解, 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 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 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基础听觉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

4、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 幼儿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 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 悠扬的钟声等。 让幼儿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 慢慢地幼儿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三、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动作由

5、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 例如歌曲三轮车,在间奏处或 2、4、8 小节加上拍手、 跺脚。或者声音伴奏: 叮铃、叮铃,哈哈、哈哈,或者重复句末词语“跑得快”、 “老太太”、“真奇怪”,以使演唱更加诙谐有趣,让小朋友在笑声中歌唱。在即兴创编表演过程中, 幼儿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四、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在歌唱活动中, 歌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八种: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怎样把节奏和歌唱融为一体

6、呢?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歌唱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 所以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幼儿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幼儿理解后开始唱, 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如,歌曲幸福拍手歌 是一首活泼、 欢快、节奏性很强的歌曲。在学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识的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播放这首歌曲,那欢快、

7、跳跃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脚等歌词,很快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一边哼唱一边做起了相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教学活动时,我尝试着不用琴来伴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的拍手、拍腿,边拍边清唱歌曲,拥有节奏的拍打增强孩子们学唱的兴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我们要引导孩子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 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幼儿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五、寻找节奏感教育的有利契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节奏,如自行车的“嘀铃铃”;门铃的“丁冬”; 下雨时的“沙沙沙”“哗啦啦”“滴答滴答”等等,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我就让幼儿去发现在我

8、们周围的一些声音, 然后再用小手、 小脚以及身体上其它部位进行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幼儿的兴趣非常高,他们都愿意去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声音, 同时用节奏来表现, 久而久之幼儿的节奏感加强了, 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无论是音乐还是语言都是以一定的节奏组合和变化, 表现作品的情绪情感,引发听者的共鸣。在平时语言活动,特别是儿歌的教学活动中,我就经常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同一儿歌的内容,这样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又觉得比较新鲜有趣, 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儿歌“嫩芽”的教学中, 我就变换了两种不同的节奏让幼儿进行表现, 为了避免幼儿有一种枯燥的感觉, 我就请幼儿从小脚开始到大腿、腰部、肩最后到头进行表现,并用嫩芽长高的情节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