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1页
浅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2页
浅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3页
浅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教育题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正是其价值观。在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客家形成了其特有的传统价值观, 几百年来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立足“世界客都”梅州, 探讨该影响在梅州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方面的体现。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社会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客家传统价值观在教育方面的界定传统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评判标准和看法。价值观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其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纽带,对民族性格的铸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绵延发挥着巨大作用,

2、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1客家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他们继承了古代正统的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等地各个不同的地域文化, 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具鲜明个性特征的客家文化。客家传统价值观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客家族群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育起着直接影响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它包括: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风尚;兴学为乐,读书为本的优良传统;尊师重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等。 对于优秀的部分, 我们应当对其充分地加以利用并将其融入梅州当地的教育发展过程中, 以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客家传统价值观的局限,在具体实

3、施的过程中避其不良影响。2 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客家传统价值观良莠混杂, 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它在正负两方面对梅州当地教育产生的影响,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和分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的影响:2.1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发展的推动客家人“兴学育才、 崇文重教”的思想由来已久, 无论在何时,教育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尽管梅州地处山区,受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制约,但客家人弘扬着兴学育才、 崇文重教的客家传统价值观, 努力突破经济落后的限制,大力建设、发展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领导的中央文字改革委员

4、会曾到过梅州进行调查。 令他们惊讶的是, 在经济落后的梅州地区却难以找到不识字的人。 他们调查的范围自然包括当地的农民和妇女, 在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盛行的当时, 女性难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尽管客家地区也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存在,但出于对子女培养的重视, 大部分客家女性也能够接受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 客家地区如此重视教育的现象, 在当时的中国是十分罕见的,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梅州当地教育发展的推动。梅州文化教育现代化发展迅速,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代更是周边无法比拟。2 早在 2013年,梅州就成为了粤东西北地区的首个“广东省教育强市”。在2015 年“

5、广东省教育强县 (市、区)”和“广东省教育强镇 (乡、街道)”的验收工作中,梅州全市共有8 个县(市、区)和112个镇(街)通过验收,覆盖率达到了惊人100%,梅州成为了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实现教育强县、强镇全面覆盖的地级市。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81 所。其中小学444 所,在校生 298971人,学龄人口入学率 100%,毛入学率 102.64%,升学率 100%;初级中学 166 所,在校生 147971 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毛入学率 104.89%,升学率 100%;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 63 所,在校生 115909 人,高中升学率 92.28%;中职学校 29 所,在

6、校生 55795 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4%;幼儿园 573 所,在园(班)幼儿人数 136897 人;特殊教育学校 6 所,在校生 528 人。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10 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技工)学校7 所。2.2客家传统价值观在教育方面的局限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教育的功利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存在着类似“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观念。古有科举制,今有高考,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是走上仕途,功成名就, 这是无数中国人毕生的追求。他们将读书当作是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途径。对于个人而言,教育不是为了个体获得发展,而是获取功名、 扬名显性、改善社会地位的手段。 3 这在客家人

7、的传统价值观当中也有所体现,客家地区关于读书做官方面的俗语俯拾皆是,譬如“补漏趁天晴,读书赶少年”、“唔读书,瞎眼珠”、“四十四,目聚聚;六十六,学唔足”等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功利化给梅州当地教育造成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以下简单谈两点。首先,形成了过分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育人模式。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非自身内在的需要, 这直接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长此以往, 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梅州当地教育的进步都是不利的。其次,教育的功利化还导致了梅州当地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结构性上的失衡,这主要

8、体现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差距上。梅州全市共有1281 所学校,但中职(技工)学校仅有29 所。类似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这样的客家传统价值观导致了大部分人对非传统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偏见, 也就是说在认可度方面, 职业技术教育在梅州地区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客家传统价值观对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即社会关于教育的看法、 认识,主要包括学生观、人才观等方面。 客家传统价值观对当地教育观念的形成、 发展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学生观进行分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学说中提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担任“看守者”和“助手”, 引导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对其多加干涉。 这种新型的教育观念越来越为世人所接受, 甚至成为了主流。 但在过分强调尊师重道, 绝对服从教师权威的客家传统价值观影响下, 梅州当地却仍以“师为上, 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等传统学生观为主。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 但大多时候教师却在其中起着绝对支配的作用,是师生关系的中心。反观学生,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积极主动性, 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对于教师过度服从, 缺乏自主,自由发展的空间被压榨,这阻碍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将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能够保证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