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降气丸_麻症集成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91.1.组成: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91.2.功效:麻疹没后肺热,气热喘息。91.3.来源:麻症集成卷三。9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92.相似度67%:三黄丸92.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92.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92.

2、3.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92.4.减:陈皮、苏子、杏仁、蒌仁、甘草92.5.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92.6.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93.相似度57%:芩连平胃汤93.1.组成:黄芩1钱5分,黄连1钱,厚朴(姜炒)1钱,苍术(炒)2钱,甘草(生)5分,陈皮1钱。103.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03.3

3、.加:厚朴、苍术103.4.减:苏子、杏仁、蒌仁103.5.功效:燕窝疮。在下頦生,如攒粟豆,痒热疼,形类黄水疮破烂。103.6.来源:金鉴卷六十三。104.相似度57%:调脾抑火汤104.1.组成:白茯苓2钱,黄连2钱,山栀仁2钱,白术2钱,陈皮1钱,黄芩1钱,甘草1钱。104.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04.3.加:白茯苓、山栀仁、白术104.4.减:苏子、杏仁、蒌仁104.5.功效:脾气不足,心中不时嘈杂。104.6.来源:玉案卷四。105.相似度57%:黄芩知母汤105.1.组成:葛根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

4、),麻黄半两(去节),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105.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15.3.加:葛根、麻黄、知母115.4.减:黄连、苏子、蒌仁115.5.功效: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色瘢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115.6.来源:婴童百问卷十。116.相似度57%:加味华盖散116.1.组成:苏子2钱,陈皮2钱,赤茯苓2钱,桑皮2钱,麻黄2钱,杏仁2钱,甘草1钱。116.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16.3.加

5、:赤茯苓、桑皮、麻黄116.4.减:黄连、黄芩、蒌仁116.5.功效:肺受风寒,喘而胸满声重。116.6.来源:赤水玄珠卷七。117.相似度57%:加味二陈汤117.1.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黄连、山栀子。117.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17.3.加:半夏、茯苓、山栀子127.4.减:苏子、杏仁、蒌仁127.5.功效:肠鸣。因火动其水,腹中水鸣作痛。127.6.来源:济阳纲目卷七十三。128.相似度57%:加味二陈汤128.1.组成:陈皮8分,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8分,黄芩8分,黄连5分,薄荷5分。128

6、.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28.3.加:半夏、茯苓、薄荷128.4.减:苏子、杏仁、蒌仁128.5.功效:痰饮流注舌下,发肿作痛,针刺已破者。128.6.来源:外科正宗卷四。129.相似度57%:宁胃散129.1.组成:白芍2钱,黄芩1钱半,黄连1钱半,木香1钱半,枳壳1钱半,陈皮1钱,甘草(炙)5分。129.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29.3.加:白芍、木香、枳壳129.4.减:苏子、杏仁、蒌仁129.5.功效:赤白热痢。139.6.来源:东医宝鉴_内

7、景篇卷四引必用。1310.相似度57%:七星洗心散1310.1.组成:柴胡(去苗)半两,鳖甲(炙)半两,黄芩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杏仁(去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1310.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310.3.加:柴胡、鳖甲、知母1310.4.减:陈皮、苏子、蒌仁1310.5.功效:大人、小儿骨蒸热劳,皮肤干枯,痰唾稠粘,四肢疼痛,面赤唇干,烦躁,睡卧不宁,或时咳嗽。1310.6.来源:永乐大典卷八二引经验普济本事方。1311.相似度57%:清热化滞汤1311.1.组成:黄连(吴茱萸煎汤,拌炒)、白芍药、陈皮、白茯

8、苓(去皮)、枳壳(去瓤,炒)、黄芩、甘草。1311.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311.3.加:白芍药、白茯苓、枳壳1311.4.减:苏子、杏仁、蒌仁1311.5.功效:痢疾。1311.6.来源:寿世保元卷八。1412.相似度57%:清胃汤1412.1.组成: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吴茱萸不用)3钱,陈皮3钱,茯苓1钱,苍术1钱,黄芩1钱,甘草5分。1412.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412.3.加:茯苓、苍术1412.4.减:苏子、杏仁、蒌仁1412.5.功

9、效:胃热吐酸。1412.6.来源:济阳纲目卷十五。1413.相似度57%:人参安胃散1413.1.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芩2钱,甘草(炙)5分,陈皮5分,黄连3分,芍药7分。1413.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413.3.加:人参、白茯苓、芍药1413.4.减:苏子、杏仁、蒌仁1413.5.功效: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1413.6.来源:口齿类要。1414.相似度57%:苏子汤1414.1.组成:陈皮1钱5分,茯苓1钱5分,前胡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苏子7分,杏仁(杵)2钱,甘草6分。1514.2.原

10、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514.3.加:茯苓、前胡、半夏1514.4.减:黄连、黄芩、蒌仁1514.5.功效:外感咳嗽。1514.6.来源:不知医必要卷一。1515.相似度54%:清金化痰丸1515.1.组成:紫菀5钱,茯苓5钱,杏仁4两,陈皮4两,苏子4两,黄芩3两,花粉3两,桑皮3两,黄连2两,蒌仁2两,半夏2两,桔梗2两,甘草1两。1515.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515.3.加:紫菀、茯苓、花粉、桑皮、半夏、桔梗1515.4.功效:金为火烁,水枯津燥

11、,咽嗌不润而干咳;胃火熏蒸,气结痰凝,上焦不利而嗽喘;兼治老年肺胃痰火有余。1515.5.来源:活人方卷一。1516.相似度50%:清气化痰丸1516.1.组成:南星(制)3两,半夏5两(制),黄连5两,黄芩5两,瓜蒌仁4两,杏仁4两(去皮尖),茯苓4两,枳实6两(炒),陈皮6两,甘草2两。1516.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616.3.加:南星、半夏、瓜蒌仁、茯苓、枳实1616.4.减:苏子、蒌仁1616.5.功效:引丹溪方: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烦热口渴,胸中痞满。痰实,胸膈不利,头目不清。1616.6.来源:景岳全书卷五

12、十五引丹溪方。1617.相似度50%:紫草化斑汤1617.1.组成:升麻、紫草、甘草、陈皮、枳壳、黄芩、黄连、木通。1617.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617.3.加:升麻、紫草、枳壳、木通1617.4.减:苏子、杏仁、蒌仁1617.5.功效:热不清,发斑。1617.6.来源:痘疹会通卷四。1618.相似度50%:导痰汤1618.1.组成:黄连2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滑石1钱,黄芩半钱,木通3分,桃仁12个,甘草(炙)少许。1618.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

13、甘草。1618.3.加:白术、滑石、木通、桃仁1718.4.减:苏子、杏仁、蒌仁1718.5.功效: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躯体肥满而有痰者。1718.6.来源:性病。1719.相似度50%:秘传加味二陈汤1719.1.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黄芩、山栀、桔梗(各以生姜汁炒)。1719.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719.3.加:半夏、茯苓、山栀、桔梗1719.4.减:苏子、杏仁、蒌仁1719.5.功效:嗳气。1719.6.来源:松崖医径卷下。1720.相似度50%:加味四君子汤1720.1.组成

14、:茯苓、白术(土炒)、人参、陈皮、木香(煨)、甘草(炙)、黄连(姜炙)、黄芩。1720.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720.3.加:茯苓、白术、人参、木香1720.4.减:苏子、杏仁、蒌仁1820.5.功效:痘疮未愈而患白痢者。1820.6.来源:金鉴卷五十八。1821.相似度50%:桑白皮汤1821.1.组成:桑白皮8分,半夏8分,苏子8分,杏仁8分,贝母8分,山栀8分,黄芩8分,黄连8分。1821.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821.3.加:桑白皮、半夏、

15、贝母、山栀1821.4.减:陈皮、蒌仁、甘草1821.5.功效:肺气有余,痰火盛而作喘者。1821.6.来源: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1822.相似度50%:杏苏饮1822.1.组成:杏仁1钱,苏子1钱,陈皮1钱,赤茯苓1钱,桑白皮1钱,大腹皮1钱,半夏1钱,甘草(炙)1钱。1822.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822.3.加:赤茯苓、桑白皮、大腹皮、半夏1822.4.减:黄连、黄芩、蒌仁1822.5.功效:婴儿痰气,咳嗽不止。1822.6.来源:幼科证治大全。1923.相似度50%:黄芩橘皮汤1923.1.组成:黄芩、陈皮、干葛

16、、杏仁、枳实、麻黄、厚朴、甘草。1923.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923.3.加:干葛、枳实、麻黄、厚朴1923.4.减:黄连、苏子、蒌仁1923.5.功效:麻出夹斑,为蕴毒发斑者。1923.6.来源:麻疹备要方论。1924.相似度50%:玄妙饮1924.1.组成:黄连、花粉、玄参、黑山栀、陈皮、桔梗、甘草、黄芩。1924.2.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924.3.加:花粉、玄参、黑山栀、桔梗1924.4.减:苏子、杏仁、蒌仁1924.5.功效:汤火伤。19

17、24.6.来源:伤科补要卷三。19191. 原方1.1. 组成: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2. 功效:麻疹没后肺热,气热喘息。1.3. 来源:麻症集成卷三。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67%:三黄丸2.1. 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2.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2.3. 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2.4.

18、 减:陈皮、苏子、杏仁、蒌仁、甘草2.5. 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2.6. 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3. 相似度57%:芩连平胃汤3.1. 组成:黄芩1钱5分,黄连1钱,厚朴(姜炒)1钱,苍术(炒)2钱,甘草(生)5分,陈皮1钱。3.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3.3. 加:厚朴、苍术3.4. 减:苏子、杏仁、

19、蒌仁3.5. 功效:燕窝疮。在下頦生,如攒粟豆,痒热疼,形类黄水疮破烂。3.6. 来源:金鉴卷六十三。4. 相似度57%:调脾抑火汤4.1. 组成:白茯苓2钱,黄连2钱,山栀仁2钱,白术2钱,陈皮1钱,黄芩1钱,甘草1钱。4.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4.3. 加:白茯苓、山栀仁、白术4.4. 减:苏子、杏仁、蒌仁4.5. 功效:脾气不足,心中不时嘈杂。4.6. 来源:玉案卷四。5. 相似度57%:黄芩知母汤5.1. 组成:葛根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麻黄半两(去节),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5.2. 原方

20、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5.3. 加:葛根、麻黄、知母5.4. 减:黄连、苏子、蒌仁5.5. 功效: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色瘢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5.6. 来源:婴童百问卷十。6. 相似度57%:加味华盖散6.1. 组成:苏子2钱,陈皮2钱,赤茯苓2钱,桑皮2钱,麻黄2钱,杏仁2钱,甘草1钱。6.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6.3. 加:赤茯苓、桑皮、麻黄6.4. 减:黄连、黄芩、蒌仁6.5. 功效:肺受风寒,喘而胸满

21、声重。6.6. 来源:赤水玄珠卷七。7. 相似度57%:加味二陈汤7.1.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黄连、山栀子。7.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7.3. 加:半夏、茯苓、山栀子7.4. 减:苏子、杏仁、蒌仁7.5. 功效:肠鸣。因火动其水,腹中水鸣作痛。7.6. 来源:济阳纲目卷七十三。8. 相似度57%:加味二陈汤8.1. 组成:陈皮8分,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8分,黄芩8分,黄连5分,薄荷5分。8.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8.3. 加:

22、半夏、茯苓、薄荷8.4. 减:苏子、杏仁、蒌仁8.5. 功效:痰饮流注舌下,发肿作痛,针刺已破者。8.6.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9. 相似度57%:宁胃散9.1. 组成:白芍2钱,黄芩1钱半,黄连1钱半,木香1钱半,枳壳1钱半,陈皮1钱,甘草(炙)5分。9.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9.3. 加:白芍、木香、枳壳9.4. 减:苏子、杏仁、蒌仁9.5. 功效:赤白热痢。9.6. 来源:东医宝鉴_内景篇卷四引必用。10. 相似度57%:七星洗心散10.1. 组成:柴胡(去苗)半两,鳖甲(炙)半两,黄芩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杏

23、仁(去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10.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0.3. 加:柴胡、鳖甲、知母10.4. 减:陈皮、苏子、蒌仁10.5. 功效:大人、小儿骨蒸热劳,皮肤干枯,痰唾稠粘,四肢疼痛,面赤唇干,烦躁,睡卧不宁,或时咳嗽。10.6. 来源:永乐大典卷八二引经验普济本事方。11. 相似度57%:清热化滞汤11.1. 组成:黄连(吴茱萸煎汤,拌炒)、白芍药、陈皮、白茯苓(去皮)、枳壳(去瓤,炒)、黄芩、甘草。11.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1.

24、3. 加:白芍药、白茯苓、枳壳11.4. 减:苏子、杏仁、蒌仁11.5. 功效:痢疾。11.6. 来源:寿世保元卷八。12. 相似度57%:清胃汤12.1. 组成: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吴茱萸不用)3钱,陈皮3钱,茯苓1钱,苍术1钱,黄芩1钱,甘草5分。12.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2.3. 加:茯苓、苍术12.4. 减:苏子、杏仁、蒌仁12.5. 功效:胃热吐酸。12.6. 来源:济阳纲目卷十五。13. 相似度57%:人参安胃散13.1.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芩2钱,甘草(炙)5分,陈皮5分,黄连3分,芍药7

25、分。13.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3.3. 加:人参、白茯苓、芍药13.4. 减:苏子、杏仁、蒌仁13.5. 功效: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13.6. 来源:口齿类要。14. 相似度57%:苏子汤14.1. 组成:陈皮1钱5分,茯苓1钱5分,前胡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苏子7分,杏仁(杵)2钱,甘草6分。14.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4.3. 加:茯苓、前胡、半夏14.4. 减:黄连、黄芩、蒌仁14.5. 功效:外感咳嗽。14.6. 来

26、源:不知医必要卷一。15. 相似度54%:清金化痰丸15.1. 组成:紫菀5钱,茯苓5钱,杏仁4两,陈皮4两,苏子4两,黄芩3两,花粉3两,桑皮3两,黄连2两,蒌仁2两,半夏2两,桔梗2两,甘草1两。15.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5.3. 加:紫菀、茯苓、花粉、桑皮、半夏、桔梗15.4. 功效:金为火烁,水枯津燥,咽嗌不润而干咳;胃火熏蒸,气结痰凝,上焦不利而嗽喘;兼治老年肺胃痰火有余。15.5. 来源:活人方卷一。16. 相似度50%:清气化痰丸16.1. 组成:南星(制)3两,半夏5两(制),黄连5两,黄芩5两,瓜蒌

27、仁4两,杏仁4两(去皮尖),茯苓4两,枳实6两(炒),陈皮6两,甘草2两。16.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6.3. 加:南星、半夏、瓜蒌仁、茯苓、枳实16.4. 减:苏子、蒌仁16.5. 功效:引丹溪方: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烦热口渴,胸中痞满。痰实,胸膈不利,头目不清。16.6.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五引丹溪方。17. 相似度50%:紫草化斑汤17.1. 组成:升麻、紫草、甘草、陈皮、枳壳、黄芩、黄连、木通。17.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7.3. 加

28、:升麻、紫草、枳壳、木通17.4. 减:苏子、杏仁、蒌仁17.5. 功效:热不清,发斑。17.6. 来源:痘疹会通卷四。18. 相似度50%:导痰汤18.1. 组成:黄连2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滑石1钱,黄芩半钱,木通3分,桃仁12个,甘草(炙)少许。18.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8.3. 加:白术、滑石、木通、桃仁18.4. 减:苏子、杏仁、蒌仁18.5. 功效: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躯体肥满而有痰者。18.6. 来源:性病。19. 相似度50%:秘传加味二陈汤19.1.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黄芩、山栀、桔梗(各以生姜汁炒)。19.2. 原方对照: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19.3. 加:半夏、茯苓、山栀、桔梗19.4. 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