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年短文两篇 word 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 .积累名句和“之”字的用法;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 .反复诵读,用心品味。3 . 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并认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教学重难点】1. 背诵课文。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 领略作者的情怀。【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陋室铭一、导入新课古代的名人雅士常有这样一种志趣, 那就是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有个性的名字。 如明代的张溥,他每读一部书,都要工整抄写,然后烧掉,再抄再烧,如是者七,于是给自己的书房取名 “七录斋” , 披露自己的心态品性; 国学大师陈寅恪因其酷爱柳树, 书斋名为 “寒柳堂” ;陆游晚年书斋
2、名为“老学庵” ,取自“老而学如秉烛夜行” ,以此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子”的纪晓岚,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阅微草堂” ,多雅致的名字!唐代的大文学家刘禹锡却把自己的居室直呼为“陋室” ,还洋洋得意地写了一篇陋室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刘禹锡的陋室做客,去结识这位被白居易称为“诗豪”的大文豪吧!(屏显:到陋室做客;板书标题、作者。)二、活动建构到陋室做客1. 活动一:学做鸿儒(屏显) 。听说能与刘禹锡结交的人,都是“鸿儒” ,也就是博学的人;没有学问的白丁,是与他无缘的。因此,要去做客,必先弄懂这篇文章的文意、读出韵味。( 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2)指
3、名朗读:师生点评。( 3)读懂文意:要求结合注释,默读课文,弄懂文意。( 4)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初步读出作者情怀。铭是韵文,让学生找出韵脚,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第一层中,前四句是铺垫,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意。第二层写“陋室” 。 “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读时须一事一顿。六句中有虚笔( “往来”句、 “无丝竹”二句) ,虚笔读得轻一些,才有韵味。第三层是结束语。 “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制造悬念) ,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末两句。本层也可用调侃语调读,要读得有点韵味。2. 活动二:步
4、入陋室(屏显) 。( 1)现场传送(屏显) 。要求每组选派一名同学, 以记者身份现场播报陋室的总体情况: 包括环境特点、 主人生活的特点。 要求以课文有关内容为依据,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创造性描述, 能使听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与文豪面对面(屏显)。要求就这篇文章,以问题的形式对刘禹锡进行采访。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回答。 (教师可以这样说,刘禹锡对这几个问题一定很感兴趣。如果他捋着胡须,笑眯眯地对你说: “君,以为如何?”你怎么回答?)既然是“面对面”,刘禹锡肯定也有问题问你。(屏显:你能把第三句改成第一、二句那样的句式吗?你能猜猜我写末两句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5、吗?你知道我写得最得意的一个词句吗?)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前三句的作用和句式特点。如果学生能答出“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则说明已经完全理解了前三句的特点和作用。第二个问题, 处理难点在于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教师可以补充有关孔子的这一典故。 譬如学生可以这样猜测: “你虽然没有明说, 可心里肯定在想: 我虽身处陋室, 也一定能像诸葛亮、扬子云、孔子那样做个流芳千古的圣贤之人! ”第三个问题,教师在学生自由推荐赏析的基础上,组织品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屏显)中的“上” 、 “入”“上” 、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
6、爱之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屏显)中的两个“之”从语义上说, “之”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但是在表达上却不可少: 它不但起到了舒缓语气的作用,而且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鄙弃,以及自己洋洋得意、高洁傲岸的儒雅情怀。然后,顺势理出文章行文的思路(次第屏显):产山 水喻陋室广设喻引题<【仙 龙喻德馨陋 室c环境清幽铭 I陋室不陋 ,交往高雅、生活恬适古贤自喻一一反问点题3. 活动三:依依话别(屏显)。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
7、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刘禹锡对此深感 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 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 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1)赠一个雅称(屏显):尝试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2)送一块匾额(屏显):给刘禹锡送一块匾,匾上的题字要有盛赞主人的意思。这两 步都要结合课文说理由,说得好的有奖励一一在黑板上署名发表。(3)说一段感受(屏显):结合做客感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刘公,我想对你说(屏显)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既可以
8、说赞扬的话,也可以说建议的话。第一步,起雅称,譬如:雅士轩、自得斋、怡然居、德馨亭、笑谈斋、幽雅居、卧龙轩 等。第二步,题字,譬如:怡然自得、室陋德馨、笑傲人生、名人雅居、室雅人和、声名远 播、高洁傲岸等。第三步,对话,譬如可以这样说:“刘公,我想对你说,你虽身处逆境,屈居陋室,但却不以为意,素琴金经,笑傲人生,自得、自赏、自傲,洒脱之极!你心胸何以如此宽广, 心态何以如此平和?”三、顺势总结台湾作家张晓风说过,人们有两种生活。第一种是“散文式的生活” ,即人们必须活着的琐碎的衣食住行层次的生活;第二种是“诗的生活” ,即不计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层次的生活。人们往往执著于第一种生活,而忘记
9、了第二种生活。最后,赠给大家一句话:“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屏显)我希望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不管物质生活多么匮乏,都不要忘记:细心地呵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 (齐背课文)第二课时爱莲说一、导入新课(板书标题、 作者) 看到这个标题, 你猜猜文章会写什么? (一分钟后) 不要急于回答,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推测去朗读课文, 看看哪些内容是与你不谋而合的, 哪些内容是你没想到的?好,读起来(目的: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2. 指名朗读。师生点评。(1)关注生字读音:予(y u ) 蔓(mcn)鲜(xi on)( 2)关注句子停顿:予独
10、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 各抒己见。文中哪些内容与你的推测不谋而合,又有哪些内容是你没想到的?(目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深入探究整合学生的发言,估计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直接表达对莲赞美的句子;第二,除了写莲,还写了菊和牡丹。以下探究,教师顺应学生的思路展开,是学生发言的延展和深化。1. 文章标题是“爱莲说”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热爱与赞美? 1) “予独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设问:这一句通过细致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对莲的赞美,那么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不急于回答)指名读、齐读。指名翻译:强调积累。词语:濯,洗。
11、妖,美丽而不端庄。蔓、枝,动词,生藤蔓,长丫枝。益,更加。植,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2)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快速背诵。讨论总结:三个方面: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朗读指导:请用朗读来传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读得有层次,有感情。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 “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轻读。以下三层,要读出层次感。前两层亦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 3) 3) “莲,花之君子者也。”指名翻译:教师强调:之,结构助词,的。 “,者也”,判断句的一种形式。合作探究: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请大家
12、再来读上段中描写莲形象的那句话, 合作探究: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 我们无法尽知, 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 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
13、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 )2. 既然题目是“爱莲说” ,那么文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篇幅写到“菊”和“牡丹”?( 1)指名读全文。( 2)教师点拨:请画出能传达作者对这些形象态度的词句。菊一一“晋陶渊明独爱菊”一一“菊,花之隐逸者也”一一“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屏显)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回乡,隐耕田园, 劳动之余, 他特喜爱菊花,十分欣赏这“秋菊有佳色” (屏显) ,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常一个人自饮自斟。他饮酒高歌,击节赞赏: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
14、为霜下杰” (屏显) 。 他以愿做霜下杰,学习菊花的品格和气质来勉励自己, 认为菊花品格高尚, 不奉迎风雅, 敢于傲雪凌霜。 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他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后人以陶渊明具有这种不羡慕荣利,志存逸士之节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屏显) 。反复品味“菊之爱”一句,体味其含有什么意味?(惋惜之意)牡丹 “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 牡丹”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 (屏显)“盛爱”的程度,有诗为证(屏显) :买花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
15、,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反复琢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态度?明确: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 ,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 ,足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 3)我们再来背背写莲的句子,大家考虑: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明确: 这是衬托的手法。 作者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 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 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
16、”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4)从全文看,本文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托物言志。( 5)小结: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 “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足见其对莲的一往情深。( 6)美读第 2 段:要求读出理解,读出情感。前一层是三个并列句,以人为喻,分别指出菊、牡丹、莲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前两句要读得轻些,后一句当重读。后一层用菊、牡丹、莲的不同遭际来批判世风,全用感叹的语气读,但其间又有细微差别:“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 “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 “牡丹之爱”一句有
17、讽刺意。四、背诵全文【资料宝藏】( 边环问 顶针问陋室铭教例评析 (余映潮)教例简述这是王学东教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 1991 年 6 期) 。 此教例的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第一组提问:1. 粗读课文后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2. “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 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第二组提问:4. 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5. (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6. 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
18、呢?(鸿儒)7. 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 (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 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8. 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9. 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第三组提问:10. 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 为什么又写 “诸葛庐” 、 “子云亭” ? (以 “庐”、 “亭”比“陋室” ,以“诸葛、子云”自指)11. 作者自比“诸葛” 、 “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12. 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13. 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14. 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讲析中穿插诵读、背诵训练)第四组提问:15. 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16. 同学们愿意欣赏仿铭新作吗?评析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提问链”或一个“问题群” 。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颇有个性特点的提问设计的典型。很多的研究提问艺术的文章都只是用列举的形式组合一些提问的样式。 类型、 技巧和方法, 我们无法窥见某一个提问在全篇课文教学过程的真切面貌。 分析某一个教例提问的文章平时十分罕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线图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国际化人才流动数据报告
- 夫妻忠诚协议书有效模板
- 互碰自赔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市场分析预测研究报告
- 2026-2031中国槟榔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可行性预测报告
-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适用条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及评价
- 2025年发电集控值班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输血不良反应及应急预案
- 2025年吊车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青春期卫生科普课件
- 探险考核笔试题及答案
- 紧急订单处理管理办法
- 户外爬山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流程
- 阀门长期供货合同范本
- 加油站隐患排查知识培训课件
- 农机培训会理论知识课件
- 中药香囊作用大课件
- 蒸汽压力温度热焓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