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33-2016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综述_第1页
JJF1033-2016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综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 准名称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_建标单位名称_填 写 日 期_2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3)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3)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4)四、.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5)五、.环境条件(5)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6)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试验(7)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8)九、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7)十一、结论.(18)十二、附加说明.(18)3、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4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计量 标 准器名称型

2、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检定周期 或复校间 隔检定或 校准机 构主 要配 套设 备5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五、环境条件序号项目要求实际情况结论1温度2湿度34566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上级 计 量器 具/、本 级 计量 器 具/、下级 计 量器 具/、7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注:应当提供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8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注:应当提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9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配热电偶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装置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1测量依据:JJG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

3、仪检定规程,按其中“输入基准法”进行 测量。1.2测量环境:温度(205)C;相对湿度45% 75%RH1.3测量标准:特稳携式检验仪,不确定度Urei=1x10-4, k=2。1.4被测对象:配热电阻数字温度指示调节调节仪(可简称“仪表”),型号:SWP-D90测量范围(-2001300)C,准确度等级为0.5级,仪表最小分辨率为1C。1.5测量过程通过特稳携式检验仪输出温度值,采用直接比对法检定数字温度调节仪的示值误差,以配K型热电偶数字温度指示调节调节仪为例,以1300C为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按图1接线。彳卜世甘堆冰常 削铮桂图1、具有参考

4、端温度自动补偿检定接线图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按图2接线。图2、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检定接线图b)按JJG617-1996中“输入基准法”进行测试。在测量范围内选择1个测量点,包括上限值和下限值在内的基本均等,测量点为1300C。c)从下限值开始进行两个循环的测量,以两个循环测量的平均值计算示值误差,作为测量结果。1.6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仪表的分辨力、配用热电偶的类型和测量范围,采用 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给出相应的评定结果。2数学模型 t=td-ts(1)式中:t-被检定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在检定点的示值误差td-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在检定点的示值

5、10ts-温度校准器的对应温度值3灵敏系数c =禗 t /? xic1=1c2= 14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根据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应对测量系统各影响量进行评定,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本套测温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1)、被检仪表测量重复性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2)、仪表分辨率引起的不确定度(3)、标准数字多用表测量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4)、环境条件(如:振动、湿度、灰尘、电磁干扰等)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在上述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中,各分量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现场环境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故 可以忽略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1输入量td的标准不确定

6、度U(tdJ的评定输入量td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两部分:测量重复性和仪表指示值的分辨力。5.1.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d1)u(td1)用“输入基准法”,将特稳携式检验仪的输出设定为52.410mV,对应的温度点为1300C,待检定系统通电预热稳定后,读取仪表显示温度值,按A类方法评定,重复测量共得到10个观测值,见下表重复测量得到的观测值测量列12345678910显示 值C1298129812981297129912991298129812981299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10?(X- X)2i=1=0.632C(n -1)实际测量情况是重复测量过程中,取误差最大点,故是以单次

7、测量结果为最后结果,则可 以得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td1)=s(td1)/ d =0.632C5.1.2仪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d2)S(td1)11u(td2)可以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由仪表分辨力b导致的示值误差区间半宽为a=b/2;包含因子k= 3, 因此u (td 2)=0.5/k=0.29CO同理,在其余温度点重复测量,计算不确定度分量为:(C)温度点-2000100200500100018001-200010019949999917972-200010019949899817973-200010019949899817974-20001001994989981

8、7985-200010020049899817966-200010019949899817987-200010019949899817978-199010019949999717989-2000100198499997179710-20001001994989971797平均值-199.90100199498.3997.81797.2标准偏差0.3160.0000.0000.4720.4830.6320.632不确定度0.3160.0000.0000.4720.4830.6320.6325.1.3分辨率引入的不确定度明显小于重复性引入的,故只取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5.2输入量ts的标准不确定

9、度u(ts)的评定输入量ts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标准器示值误差。温、湿度影响和连接导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特稳携式检验仪作为标准器时标准不确定度U(ts)可以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特稳携式检验仪送上级部门校准,得出的不确定度为Ure=1X10-4, k=2,按B类评定其不确定度分量为:u(ts) =0.0001/2?(1800(-200)C=0.1C。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6.1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表4。表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C)标准不 确定度 分量来源测量点-2000100200500100013001800u(td)/C被检仪表测量重复性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0.

10、3160.0000.0000.4720.4830.6320.6320.63212u(ts)/C温度校准器测 量误差引起的 不确定度0.10.10.10.10.10.10.10.1136.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输入量td及ts相互间彼此独立,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00C: uc(- 200)0.3162+0.12=0.33C0c: uc(0)= ,0.0002+0.12=0.1C100C: uc(100)=、0.0002+0.12=0.1C200C:%(200)=、0.4722+0.12=0.48C500C:Uc(500)= ;0.4832+0.12=0.49C1000C: uc(1000)= .0.6322+0.12=0.64C1300C: uc(1300)=、0.6322+0.12=0.64C1300C: uc(1800)= .0.6322+0.1=0.64C7扩展不确定度及不确定度报告取k = 2,则-200c:U(-200)=0.7C;0C:U(0)=02C;500C:U(500)=1.0C;1000C:U(1000)=1.3C不确定度报告如下:(-2000)C:U=0.7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