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技规重点复习题1_第1页
接触网技规重点复习题1_第2页
接触网技规重点复习题1_第3页
接触网技规重点复习题1_第4页
接触网技规重点复习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规考试题 1、 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 。道口两侧不宜设置 ,不应设置 答:4.5接触网锚段关节锚柱 2、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 牵引供电能力必须 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密度和速度的要求。 答:不问断行车可靠供电 3、 接触网额定电压值为 kV,最高工作电压为 V,最 低工作电压为 kV。 答:25 27.5 19 4、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 电。牵引变压器采用 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 变电所能 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 。 答:双电源、双回路 固定 越区供电 0.9 5、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的位置应考虑

2、 _ 利 并充分考虑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电力动车组) 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 件。 答:检修停电方便 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反方向行车 6、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 比准。 答:铁路局 7、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 o枢纽及较大区段站的负荷开关和 电动隔离开关应 0 答:开闭所 纳入远动控制 8、 接触网一般采用 挂方式,接触线一般采用 _ 线 , 答:链型 铜或铜合金 9、 列车运行速度为120 v 160 km/h时,接触线张力不得小于 kN 答:13 10、 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m;在区间和中间站, 不小于 mm (旧线改造不小于 mm)

3、; 在编组站、 区 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 m ;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 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 m。 答:6500 5700 5330 6200 6330 11、 在电气化铁路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接 触网设计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段、工务段要共同复查确认,以后 _ 复 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 mm。 答:每年 土 30 12、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 mm;至机车车辆或 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 小距离,不小于 mm。当海拔超过 m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 答

4、:300 350 500 1000 13、 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 m范围内的金届结 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 o 答:5000 安全栅网 14、 _ 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线路,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 mm。 答:3 100 15、 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 10 kV以上至11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 220 kV电线路,不小于 mm; 33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m; 50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 答:3 000 4 000 5 000 6 000 16、 为避免低压线路跨越高压线路,便于设备维修管理,

5、kV及以下 的电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等)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铁 路。接触网支柱不允许附挂通信、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 答:10 17、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 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mm。 答:2 000 18、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 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 ,方准进行。 答:停电接地 19、 凡妨碍行车的施工及故障地点的线路,均应设置 o 答:防护 20、 线路状态未恢复到准许放行歹U车的条件,禁止 放行歹0 车。 答:撤除防护 21、 施工防护信号的设置与撤除,由 定。 答:施工负责人 22、 当线间距小于 m的施工地点邻线来车时,防护人员应及 时通知停止施工作业,机具、物料或人员不得在两线间放置或停留。 答:6.5 23、 120 km/h v 160 km/h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为 。 答:1400 24、 160 km/h v H HO 比-顼L| 一 顷 + 1国-I _ I降弓地段 T I T |.1加_15。 X CH i=H 升 降 准备降弓 下受电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