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每课一练10浙科版必修1_第1页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每课一练10浙科版必修1_第2页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每课一练10浙科版必修1_第3页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每课一练10浙科版必修1_第4页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每课一练10浙科版必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选择题1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可能是以下哪种运输方式()A. 胞吐B 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2以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3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Q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 当细胞中Q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Q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Q物质的吸收(2) 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Q物质的吸收Q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Q物质的浓度差(4)Q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Q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A. (1)(

2、2) B. (1)(2)(3)C (1)(3) D. (1)(3)(4)4以下各项中,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A. K+B .氨基酸C .胆固醇D.葡萄糖5.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A.渗透作用B. 自由扩散C.主动运输D.内吞和外排6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K+浓度升高,Na+浓度下降,这是由于()A.血细胞死亡B.血细胞膜上载体活动受抑制C.血细胞代谢消耗 K+,产生Na+D.血细胞代谢消耗 Na+,产生K+7关于右侧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 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

3、大分子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 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直接关系&以下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 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 CQ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 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 水分子出入细胞9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以上三项都正确10以下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表达,合理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破裂C.分泌蛋白主要通过主动转运排出11. 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达,错误B.浓蔗糖溶液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

4、D .胞吞和胞吐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的是A .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预防质壁别离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1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 .胞吞13. 以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 Ma 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 h1、h2.如果A B a、b均为蔗糖溶液,且 MA>MB Ma=Mb>MA那么到达平衡后A. h1> h2 Ma >

5、 Mb B . h1> h2 Ma v Mb C. h1V h2 Ma v Mb D . h1V h2 Ma > Mb、填空题14. 下表表示某海洋植物细胞中和海水中的钾、氯两种离子浓度比拟. 请根据图表答复以下问题:离子浓度(mg/L)+KC海水0.010.50细胞液0.590.40(1) 植物从海水中吸收 K+的方式是 ,理由是 .(2) 植物吸收 K+> C两种离子的数量差异很大,说明了对不同离子吸收的 与有密切关系.15. 以下图是某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1) 这是哪种运输方式? .其理由是 .(2)B 代表 .钾离子 ) 你认为A可能代表以

6、下哪种物质? .(供选答案:氧气、钠离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2C3答案: D解析: 此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主动运输有两个条件: 一是需要载体蛋白,二是需要 能量 ATP ,即物质可逆着浓度差方向运输,其中需要载体不是主动运输的唯一条件,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因此,1是主动运输的依据,由于当细胞中Q物质的浓度高于溶液中Q物质浓度时,仍发生Q物质的吸收,很明显Q物质是逆着浓度差的方向发 生运输的;2不是主动运输的依据,由于不是只有有氧呼吸可产生ATP,无氧呼吸一样可产生ATP以提供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3是主动运输的依据,由于细胞膜上运输Q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是一定的,当膜上

7、所有运输Q物质的载体全被利用,即载体饱和时,Q物质的吸收速率会不再增加,又由于吸收结束后,膜两侧Q物质会存在浓度差,所以应为主动运输, 由于如果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话, 吸收平衡后膜两侧从理论上 不应存在Q物质的浓度差;4是主动运输的依据,由于产生ATP的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响,酶有最适温度,因此,Q物质的吸收一定和酶有关,是主动运输的依据.4C5B 6解析: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影响了载体的运输速度.答案: B7B8答案: C解析:酒精进出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以及二氧化碳、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水分子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一种渗透作用. 上述生理活动都不利用载体,

8、 也不消耗能 量.选项C的生理活动需要载体和能量供应.9A10 B11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 , 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 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才可能发生质壁别离,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 液的浓度增大预防质壁别离.12 B 13 D 二、填空题14. (1)主动运输 Q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2) 选择性 细胞膜上有关载体的数量多少15. 解析: 由于 A 物质是从低浓度处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处,并有载体协助,同时消耗能量,应属于主动运输. 氧气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作用实现的; 红细胞 中钠离子的浓度比血浆中钠离子的浓度低,钠离子是从膜内运输到膜外.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