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_第1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_第2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_第3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_第4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0 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X” 10% 第1章 1. 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完成规 定功能的能力。 2. 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使用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X) 3. 机床形式与支承形式分为卧式、立式,机床形式是指主运动执行件的状 态,支承件形式指高度方向尺寸相对长度方向尺寸的大小。 (v4 5 6 7 8 9 10 11 12) 4. 机床形式与支承形式分为卧式、立式,是指主运动执行件 的状态 (X) 5 从动轴转速与主动轴转速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V) 6 主动轴转速与从动轴转速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X) 7 拟定转速图时,在传动顺序上, 各变速组应按

2、“前多后少” 的原则排列。 (V) 8 拟定转速图时,在传动顺序上, 各变速组应按“前少后多” 的原则排列。 (X) 9 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 “前密后疏”;降速要“前慢后快”。(V) 10 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 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 要“前密后 疏”;升速要“前快后慢” 。(V) 11 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 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 “前密后疏”;降速要“前快后慢”。(X) 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 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 12. 2 / 30 要“前密后 疏”;升速要“前慢后快” O (X) 13. 主轴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称为主

3、轴的计算转速。 (V) 14. 主轴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高转速,称为主轴的计算转速。 (X)3 / 30 第3章 15. 主轴组件的抗振性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 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J) 16. 主轴组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 能力,即精度 的保持性。(J) 17.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酎。 (V) 18.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径向载荷 ,而且可以承 受轴向载荷。 20.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 径向载荷,而且 可以用受轴向载荷。 (耐) 21. 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d的大小,应松满足主轴的刚 度前提下尽卅取大值 E) 2

4、3. 滚柱导轨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都比滚珠导轨大,它适于 载荷较大的设备,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轨 (力) 24. 滚针导轨的长径比大,因此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等 特19. 锥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22. 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 d越太越好 (X) 25. 滚珠导轨结构紧凑,制造容易,成本较低,但由于是 4 / 30 点,应用击 尺寸受限制的地方 (/) 点接触,因此 刚度低,承载能力小,适用于运动部件重 26. 滚珠导轨结构紧凑,制造容易,成本较低,是应用最 广泛的曰:不大,切削力I和颠覆力矩都 5 / 30 31. 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 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

5、性。E) 32. 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 应尽量不进行 热处理强化,而采用如冷变形强化、表面覆 层强化等手段。E) 33. 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 应尽量进行热 处理强化。(X) 34. 具有开口或不对称结构的零件在淬火时应力分布亦不 均匀,易引起 变形,应改为封闭或对称结构。(J) 35. 厚薄悬殊的零件,在淬火冷却时,由于冷却不均匀而 造成的变形、开裂倾向较大。(J) 36. 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是指这种结构应便于装夹、便于 加工、便于测 量、便于装配、便于维修拆卸,尽量采用标 准化参数,即在同样的生产 条件下,能够采用简便和经济 的方法加工出

6、来。E) 37. 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 术要求,以使 零件便于加工,符合经济性要求。(J) (件设计时,当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壁面积的 20%寸,对 20%寸,抗 27. 刚度影响较小。当开孔面初所在壁面积的 扭刚度会降低许多 (,) 2员 支承件设计时,当开孔朋小于所在壁面积的30%寸,对 刚度影响较小。当开孔面所在壁面积的30%寸, 扭刚度会降低许多 (X) 29. 支承件设计时,开孔对抗扭刚度影响较小,若加盖且 拧紧螺栓,抗扭刚度可接近未开孔府 30%寸,抗 _ (x) 30. 支承件设计时,开孔对抗弯刚度影响较小,若加盖且 拧紧螺栓,抗 弯刚度可接近未开孔时的水平

7、。 (J) 第6章 6 / 30 38. 零件在设计时应尽量提高技术要求,以保证零件的使用 功能。(X) 普遍(X) 41. 操纵机构采用锥销定位定位精度高, 且定位可靠。,应目 普遍(X) 42. 操纵机构采用槽口定位定位可靠,使用方便 ,。应熠普遍 (X) 第9章 43. 若要求电动机停止运转后才能制动时,则制动器可安 装在传动链中的任何传动件上;(J) 44. 若电动机不停止运车专而进行商动时,则制动器只能安 装在被断开的 传动链中的传动彳牛上。(V) 45. 若要求电动机停it运转匕才能制动时,贝制动器只能 安装在被断开&勺传动链中的传动彳牛上。(X) 46. 制动器若装在旌速

8、高的传而牛上,所需京的制动力矩 较小,制动器 的尺寸也小;若装4传3链前面雨传动件 上,制动时的冲击力较大。因 此,为了结构紧凑、制动 平稳,应将制动器放在接近执行件, 且转速较 高、变速范 围较小的传动件上。 47. 榆动器若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所需要的制动力矩 较小,制动器的尺寸也小。(J) 48. 制动器若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制动时的冲击力较 第12 H 53 .皆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抓取重量。 (V) 54. 机独壬最基本南参数是运动速度 (X ) 55. 上 机械手最基本而参数是定位精度 (乂) 56 .力 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行程范围 (X) 夹具 了 57. 制 辅助支承一批

9、工件调整一次, 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X) 58. 新 可调支承每个零件定位调整一次,起到限制工件的自由 度。平x) 59稳 轴类零件以外圆在 V形块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外圆 美面的中心轴线。(J) 60 .应 单个螺旋夹紧结构简单,夹紧力大、自锁性好、生产率 局。将x) 61制 少于6点的定位不会是过定位。(X ) 62. 动 辅助支承每一个工件调整一次,可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湍) 63. 放 零件以内孔在圆柱销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内孔表面。 (渝 64转 斜楔夹紧操作费时,自锁性差,但夹紧力大。 (X) 65. 速 可调支承一批工件调整一次, 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X) 66. 较

10、轴类零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外圆表 面。低X) 、 5 / 30 变 速 范8 / 30 67. 偏心夹紧动作迅速、生产率高、夹紧力大、自锁性好。(X) 68. 工件不足六点的定位是欠定位。(X) 69. 工依在夹具申夹紧了,就实现了完全定位。(X) 70. 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V) 71. 工件以外圆在卡盘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工件的外圆。 (X) 72. 夹具制造时,精度储备量越大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夹具的 使用寿命。 (X) 73. 夹具制造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精度越低越好。 二、选择题 第2章 74. 常用于通用机床主传动之中的机床输

11、出轴转速数列是: (A) A、按等比级数排列 B、按等差级数排列G按泰勒级 数排列 D无规则排列 75. 用于进给运动之中机床输出轴转速数列是:(B) A、按等比级数排列 B、按等差级数排列 C、 按泰勒级数排列D、无规则排列 76. 常用于专机或有些数控机床之中机床输出轴转速数列 是:(D) A、按等比级数排列 B、按等差级数排列 C、 按泰勒级数排列D、无规则排列 77. 拟定转速图时每一变速组内的传动副数目一 9 / 30 般应取(B) A、1或2 B、2或3 C、3或4 D、410 / 30 或5 78. 79. A u 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 =2 - =1.5 2 2.5 C、

12、 B、 3 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 =1 B u =; G u =1 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 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 B) =2.5 D、 = 3 3.5 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 B) D、u =1 8 下列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正 80. 确的是(B) A = 1.5 2 81. 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 确的是(B A 1 1 - A u 涉 B u =4 G u = 2 5 3 82. 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齿轮变速组的变速范围 的限制(B) A、6-8 B 8-10 C、10-12 以 12-14 83. 假设计? 1.41 , 12=3 X 2X 2的变速系统有以下几种方 =

13、案,其最 佳结构式为(A) A 12=30X 21 X 22; B、12=31 X 2QX 22; C、12= 31X 22 X 20 ;以 12=32 X 21 X 20; 12=31 x 2QX 22;12 = 31 x 22 x 20 84. 假设计? 1.41 ,以下几种12级转速的变速系统方案, = 其最佳结 B、 =2 2.5 C、 F列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正 D、u = 3 3.5 构式为(A) A、12=30 x 21 X 22; B、12=31 X 2Q X 22、12= 31 X 22x 20 、12=31 X 2QX 22; A、12=30X 21 X 22; B、12=2

14、QX 31 X 22、12= 31 X 22 X 20、12=21 X 30 X 22; 12=31 x 2QX 22;12 = 31 x 22 x 20 A 12=30X 21 X 22; B、12= 30X 41 、12=2QX 21X 32、12=40 x 31 11 / 30 85. 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没有特殊要求时的主轴材料是 ( A) A、45钢或60钢 B 40 C、 轴 承 钢15、 弹簧钢65 D 20、 20 86. 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中等精度、转速的主轴材料是( B) A 45钢或60钢 B 40 C、轴承钢15、 弹簧钢65 以20、 20 87. 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高

15、精度轴的主轴材料是(C) A 45钢或60钢 B 40 C、轴承钢15、 弹簧钢65 D 20、 20 88. 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高转速、重载的主轴材料是( D) A 45钢或60钢 B 40 C、轴承钢15、 弹簧钢65 以20、 20 89. 以下(D)不是选择主轴轴承的主 芝依据A、承受载荷B、转速C、精度以疲 劳隽命 载能力 91. 载荷较大,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A) 92. 载荷较大,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B B) 93. 载荷中等,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C C) 94. 载荷中等,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D D)

16、95. 载荷较小,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E E) 96. 载荷较小,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F F) TIT A pp90.以下(D)不是选择轴轴承的主 要依据A、承受载荷B、转速C、精度以承 12 / 30 第3章 97. 下列导轨适用于载荷较大,而导向性要求略低的设) 备是(B。 A、三角形导轨 B、矩形导轨G燕 尾形导轨以圆柱形导祝 98. 下列导轨适用于受力小、层次多、要求间隙调整方便 )。 的场台是(C A、三角形导轨 B、矩形导轨G燕尾 形导轨以圆柱形导轨 99. 兼有导向性好、制造方便和刚度高的优点,应用最广 的导轨组合是 (D) 100. 常用于

17、只受轴向力的场台的导轨组合是(F) 101. 具有调整方便和承受较大力矩的优点,多用于横梁、 立柱等的导轨组合是(E) 102. 闭 式导轨中接触面最少的一种结构的导轨组合是( C) 103. 承载能力较大,但导向性稍差,多用于普通精度的设 备的导轨组合是(B) 104. 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好,但由于过定位,加工、检验 和维修都比较困难,因此多用于精度要荥较高的设备的导 就组合是(A A、双三角形导轨B、双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 三角形和矩形导轨的组合 E、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 F、双圆 柱导轨 105. 定位机构的安装位置对滑移件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同, 定位机构布置 在(C)上的位置精度

18、最高。 A、操纵件上 B、执行件上C、滑移件上D、控制件上 106. 定位机构的安装位置对滑移件定位精度&勺影响不同, 定位机PPlw ET QTQ 13 / 30 构布置 在(A)上的位置精度最低。 A、操纵件上 B、执行件上C、滑移件上D、控制件上 107. 以下几种操纵机构定位方式中,(A)结构简单,制造、 装配方便,成本低,应用普遍,但定位精度差,不太可靠。 A、钢球定位B、圆柱销定位 C、锥销定位以槽口定位 108. 在以下几种操纵机构定位方式中,机床振动较大或定 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A)。 A、钢球定位B、圆柱销定位 C、锥销定位以槽口定位14 / 30 109

19、. 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 C,C为允许的工 作容量系数f般情况下,C的经验数值力:(B) A、C _ 105(2.) B、C V10X 105(2.) G C V 20 x 105 (2 -) 以C w30 x 105 (2 -) 110. 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 C,C为允许的工 作容量系数只,J作很频繁时,C的经律詹为:(A) A C _ 6X 105 (2 ) B、C w 10X 105 (2 ) G C 20 x 105 (2 .) 以C w30 x 105 (2 -) 111. 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 C,C为允许的工 作容量系数 U,诊却条件很好时,

20、C的象佥教值为:(D) A C c A、球头型;B、平头型;C、齿纹型;以任意型。 118. 小锥度心轴限制工件的(D )自由度。 A、二点;B三点;C、四点;以五点。 119. 工件以平面定位,若定位面为未加工面,选用的支承钉应 用(A A、球头型;B、平头型;B、齿纹型;以任意型。第3章 16 / 30 120. 多点接触的浮动支承限制工件的( A )自由度。 A、一点;B二点;C、三点;以不限制。 121. 镇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镇杆与机床主轴是( B )连接, 机床主轴只 起(C )作用,镇杆回转中心及镇孔精度由(D ) 保证。 A、刚性B、柔性(或浮动)C、传递动力以镇模 E、机床 1

21、22. 镇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镇杆回转中心及镇孔精度由 (D )保证。A、机床B刀具C、工件安装D镇模 123. 镇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镇杆与机床主轴是(B ) 连接。A、刚性B、柔性(或浮动)C、锥度D螺纹 124. 下列钻套钻孔精度最高的是(A ) A、 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小孔钻 套 125. 下列钻模板钻孔精度最高的是( A ) A、固定式钻模板B皎链式钻模板C、分离式钻模板D可卸式钻 模板 三、填空题 第1章 1. 专机设计的步骤:调查研究、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图设计、试制 鉴定。 2. 专机的总体方案设计:调查研究、工艺分析、专机的总体布局、 谪定专机的 主要技术参数。

22、3. 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4.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方法常有:类比法、实测法、计算法。 5. 所有专机均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第2章 6. 机床输出轴的转速数列有以下三种排列形式:1)按等比级数排列 2)按等差级 数排列3)无规则排列 7. 变速组根据变速扩大情况可分为基本组和扩大组。 8. 常用的分级变速机构有: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台器变速机构、 换齿轮变速 机、公用齿轮变速机构、背轮变速机构、双速电动 机变速机构 9. 进给运动传动系统的特点1)进给功率小一般机床的进给量都比 较小。2)进给 运动的数目多3)实现的动作比较多4)进给运动

23、的形式各异5)进给 运动传动系统为恒扭矩传动 10. 主轴组件的抗振性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 主轴平稳运转雨能力。 17 / 30 11. 主轴组件的振动会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刀具的耐用度和主 轴轴承的寿命,还会产生噪声而影响工作环境。 12. 主轴组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 即 精度的保持性。 13. 在主轴组件上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有: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双向推力角接触 球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加梅()轴承 第4章 14. 导轨按运动性质可分为:1)主运动导轨2)进给运动导轨3) 移置导轨 15. 导轨按摩擦性质可分为:1)滑动导轨2)滚动导轨 16.

24、导轨按受力情况可分为:1)开式导轨2)闭式导轨 17. 滚动导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滚珠导轨| 滚柱导轨| 滚针以祝 18. 直线运动导轨截面的基本形状主要有 | 三角形| 矩形| 燕尾形| 囱柱形 第5章 19. 支承件的刚度包括三个方面: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支承件的 局部刚度、支承件的接触刚度 20. 隔板的布置形式:纵向隔板、横向隔板和斜向隔板。 21. 支承件按构造方式可分为机座类、箱壳类、机架类、平板类; 按结构可分为整依式和装配式;按制造方击可分为铸造式、焊 式、螺栓式和组合式; 按力学辛莫型可分为杆系结构、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 按材质可分为金属支承件和非金属支承件,非金属支承件又

25、可分 为混凝土支承件、花岗岩支承件及塑 料支承件等。 第6章 22.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制 造的可行性和 经济性。 2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必须全面考虑整机的工艺性,包括毛坯制 造、切削加工、 热处理、装配和维修等,尽可能使各个生产 阶段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24. 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应尽量 不进行热处理强 化,而采用如冷变形强化、表面覆层强化等 手段。 第8章 25. 专机的操纵机构用于控制各执行件的起动、停止、制动、变 速、换向以及控 制各种辅助运动。 26. 操织机#勾的基本要求: 轻便省力、易于操纵、便于记忆、安全 可靠

26、27. 操纵机构的组成:操纵件、传动装置、控制件、执行件 28. 操纵机构的分类:1)按一个操纵件所控制的执行件数目,可 分为单独式操纵 机构和集中式操纵机构。 2)按执行件拨动被 操织件的方式,可分为+罢动式操 纵机构和移动式操纵机构。 3)按被操纵件的受力状况,可分为偏侧作用式操 纵机构和对 称作用式操纵机构。 29. 单独式操纵机构中常见的有摆动式操纵机构、 移动式操纵机 构、套装式结构、对称作用式结构、轴心拉杆式机构。 30. 操纵机构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钢球定位、圆柱销定位、锥销定位 及丽n定位拿。 第9章 31. 机床的制动机构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构造简单,尺寸小。 2) 制动

27、时间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短些。 3) 要保证使用安全。 32. 带式制动器的类型有:| 简单带式制动器| 双向带式制 动器| 差动带或制动器。 33. 制动机构:具有住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 停止状态功能的 装置,集工作装置和安全装置于一体,是保证机 器安全正常工出的重要部杵。 34. 商动器按驱力藏件(类另U)分:机械制动器、气压制动器、 液压制动器、电动制却器、人力制动器 35. 制动器按制动部件(组别)分 :外抱块式制动器、内胀蹄 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磁粉制动器、磁涡流 布愤器 36. 第11章 36. 件料送料机构分为两类,即料仓式送料机构和料斗式送料机 构

28、。 37. 送料机构的种类也很庞杂。 按坯料的几何形状和物理力学性 能,送料机构可 分为五类,即液体料送料装置、粉粒料送料 装置、卷料送料装置、棒料送料 装置及单件物品送料装置。机床送料装置一般可按其自动化程 度和毛坯的种 类及结构进行分类。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人工 送料和自动送料装置两种。 第12章 38.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 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侧装 15 / 3019 / 30 置等所组成 39. 机械手按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按用途可分为通 用机械手和专 用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驱动机械手、 气压驱动机瘢手、电为驱动 机辙手和机瘢驱动机械手;按控制 方式可

29、分为点位控制机械手和连续觥迹控 制机秘手南种。在实 际应用中,大多按运动坐标形式将机械手分为直角坐标 式、圆 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四种,如图 12.3所示。 40. 机械手的主要参数:抓取重量、运动速度、行程范围、定位精 41. 手臂常用机构的结构:手臂直线运动机构、手臂回转运动机构、 手臂复台运岳机构 42. 影响机械手动作快慢的两个主要运动是手臂的伸缩和回转运 4】.机械手的速度大小与驱动方式、定位方式、抓重大小*距 离有关系 45. 夹持式手部是由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 46. 机械手手部结构按模仿人手手指的动作, 可分为回转型、移动 型等型壬。 47. 吸附式手部有真空负压吸盘

30、和电磁吸盘两种。 4&手臂一般能够完成伸缩运动、 F 仰)运动, 台运动。 49. 手臂的伸缩、升降及横向(或纵向)移动均属于直线运动。 50. 实现机械羊手臂复合运动机海常用的机械传岳机构有齿轮机 构、凸轮机构和 连杆机构等。 51. 夹具 51. 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为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向装 置,夹具体,其它装宜或元件。 52. 基本夹紧机构有偏心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斜楔夹紧机构。 53. 工件以平面定位,若定位面为粗基准,应用头支承钉; 若定位面为精基准,应用头支承钉。 54. 铳床夹具中定位键的作用是定向和承受部分扭矩。 55. 防止簿壁套筒夹紧变形的工艺措施是增大

31、夹紧面积和轴向夹 56. 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 、夹具体。 1. 已知某卧式车床的1400 , 31.5 , ? =1.41, n电 =左右回转、升降或上下摆动 (即 其运动形式有直线忘动、回转运动以及二者的复 20 / 30 1440,试拟定转速图。 (1) ii整结松I土 1) 确定变速组的数目和各变速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大多数专机 中广泛应用滑移齿轮的变 速方式。为满足结构设计和操纵方便的 要求,根据拟定转速图的第一项原则,必须采用双联 和三联齿轮。 因此,12级转速就需要3个变速组,3 X 2X 2。 2) 确定变速组的排列方案。根据“前多后少”的原则,选择 3 X

32、 2X 2的排列。 3)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根据“前密后疏”的原则,u 1 结合(=8 , w 2 ),选择 12=30 X 21 X 22 的方案(2)确定是否需要增 加降速的定比传动副 也%滥个变速组的总降速- 4 1 为使中间的2个变速组障速缓慢,以利于减少变速箱的径向尺寸, 很在电胡机轴与I轴间增 斯就速的2H 1)在主轴上标出12级转 Q = 速,7总 ?1 45。 2) 决定 与轴之间的最小降速传动比。主轴上的齿轮希望大一 业,能起到飞轮的 作用,有利于主轴运转的平稳性。所以,最后一个变速组的最小 降速传动比取极限值1/4 , 现公比1.41, 1.41 ,因此从下向上数4格(4

33、1g?),在 轴上找 ? = 4 =4 到交点,连线 31rffeT变速组的最小降 45 1400 x1 该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的总 降速比u = X -1动故店重增加一个降速传 64 , 4 (3)主传动系统有4根轴,再加上电动机轴,12级转速,画出 *专速图的格线。 21 / 30 即为与轴之间的最小传动比。 3) 决定其余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根据“前缓后急”的原则,22 / 30 轴与之间的变速 组取=1 ,轴i与之=厂2 , u f0?3u 4)画出各变速组的传动比连线 (即为射线) 。根据已选定的结构 式 12= 30X 21 X 22, I 与 轴之间为基本组,有3对齿轮传动,3条传动

34、线(射线)在转速图 上各相距一格,它们的 传动比分别 1、今别隽彳霜大 组的传动比分1 ;第二扩大组 ?3的传 动比分另U为? 2。校核升速传动比: 和? 14根据u 满足要求,可以使用。 5)画出全部传动比连线。 V 2原则,结合图示得出 =1.41 2 = 2 , 20 / 30 2. 已知某卧式车床的1600 , 31.5 , ? =1.26, n电= 1440,试拟定转速图。 (1)选择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的数目和各变速组中传动副的数 目。u = 为18级。大多数专机中广泛应用滑移齿轮的变速方式。 为满足结构 设计和操纵方便的要求,根据拟定转速图的第一项原则,必须采 用双联和三联齿

35、轮。因此,18级转速就需要3个变 速组,3 X 3 X 2。 2) 确定变速组的排列方案。根据“前多后少”的原则,选择 3 x 3X 2的排列。 3) 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根据“前密后疏”的原则,结合 第4个原则(3 8 , - u 二 1 , w 2 ),选择 18= 3 X 3 X 2 的方案 u 4 0 1 2 (2)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定比一 传动副 图2.9季用箪床主:传动转速图 31.5 160 0 、 、一、泊15 J 1 ,若每一个变速组的最小 SW白3主传动系统的总岛降舞比均取为 1600 1 4 4 4 使中间的2个变速组降速缓慢,以利于减少变速箱的径向尺寸, 故 在电

36、动机轴与I轴间增加 一对降速的带传动。 20 / 30 (3)主传动系统有4根轴,再加上电动机轴,18级转速, 画出转速图的格线。 1) 在主轴 上标出18级转速。 2) 决定 与轴之间的最小降速传动比。主轴上的齿轮希望大一 些,能起到飞轮的 作用,有利于主轴运转的平稳性。所以,最后 一个变速组的最小降速传动比取极限值 1/4 , 现公比1.26, 1.26 ,因此从下向上数6格在轴上找到交点。 ? = 6 = 4 3) 决定其余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根据“前缓后急”的原则, 轴与之间的变速 组取 =1 ,轴I与之 = u 咿4u 1 ? ? 4 4)画出各变速组的传动比连线 (即为射线) 。根

37、据已选定的结构 式 12= 30X 31 X 22, I 与25 / 30 轴之间为基本组,有3对齿轮传动,它们明传动比毛、1 ;同理 分别为? 2 ? 3可洪4 第一扩大组的传动比、?和?1 ;第二扩大组 分别为? 2 4 -的传 动比分别为?旦。校核升速传动比:根 w 2原则,结合图所 和? 6据u 示得出 ? 3 = 1.26 2 = 2 ,满足要求,可以使用 3.已知某卧式铳床的 主轴转速1500, 30,公比? = 1.26 ,电 动 机的转速n电=1450,试拟定转速图。 (1) 计算变速级数 Rn 品500 = 50 = ?17 30 18 (2)选择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的数

38、目和各变速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中广泛应用滑移齿轮的变 速方式。为满足结构设计和操纵方便的 要大多数专机 5)画出全部传动比连线。 26 / 30 求,根据拟定转速图的第一项原则,必须采用双联 和三联齿轮。 因此,18级转速就需要3个变速组,3 X 3X 2。 2) 确定变速组的排列方案。根据“前多后少”的原则,选择 3 x 3X 2的排列。 3) 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根据“前密后疏”的原则,结合 第4个原则(=8 ,27 / 30 u 工1 , w 2 ),选择18= 3 X 3 X 2的方案 u 4 0 1 2 (2)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定比一 传动副 该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的总降速比一31

39、.5 160 u - 0 赏崎速比均1秒峰变速组的总降速上口 、4x 4 传动。但是,为使中间的2个变速组降速缓慢,以利于减少变速箱 府径向R寸,击在电两机 轴与i轴间增加一对降速齿轮传动。 (3)主传动系统有4根轴,再加上电动机轴,18级转速, 画出转速图的格线。 1) 在主轴 上标出18级转速。 2) 决定 与轴之间的最小降速传动比。主轴上的齿轮希望大一 些,能起到飞轮的 作用,有利于主轴运转的平稳性。所以,最后 一个变速组的最小降速传动比取极限值 1/4 , 现公比1.26, 1.26 ,因此从下向上数6格在轴上找到交点。 ? = 6 = 4 3) 决定其余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根据“前缓

40、后急”的原则, 轴与之间的变速 组取 =一1 ,轴I与之 = u 41 ? ? 4 4)画出各变速组的传动比连公 (即为射线) 。根据已选定的结构 式 12= 30X 31 X 22, I 与 轴之间为基本组,有3对齿轮传动,它们即传动上、1 ;同理 分别为1? 2 ? 3呷4 一 . . . . 1 1 一 .,一 第一扩大组的传动比、?和?1 ;第二扩大组 分别为? 2 4 -的传 动比分别为?旦。校核升速传动比:根 V 2原则,结合图所 和? 6据u 示得出 ? 3 = 1.26 2 = 2 ,满足要求,可以使用。 _1,若每一个变速 ?7组的最 51 -x =1 ,故无需增加 1 一个

41、降速 4 4 64 28 / 30 5)画出全部传动比连线。29 / 30 转速n/ (r. niin-1) 1440,试拟定转速图 (1)计算变速级数 R 琴00 = 45 = ? 11 12 (2)选择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的数目和各变速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大多数专机 中广泛应用滑移齿轮的变 速方式。为满足结构设计和操纵方便的 要求,根据拟定转速图的第一项原则,必须采用双联 和三联齿轮。 因此,12级转速就需要3个变速组,3 X 2X 2。 2) 确定变速组的排列方案。根据“前多后少”的原则,选择 3 X 2X 2的排列。 3) 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根据“前密后疏”的原则, 结合(=8 , w 2 ),选择 12=30 x 2ix 2230 / 30 (3)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 定比传动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