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_第1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_第2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_第3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_第4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量(单位)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 (m/S ) v= S :路程/t:时间重力 G (N ) G=mg m :质量 g: 9.8N/kg 或者 10N/kg密度p (kg/m3) p =m/V m :质量 V:体积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一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6排5 排g= p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P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2、 F2L2 F1 :动力L1 :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 (G物+G轮)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 (G物+G轮)S=n h n :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 :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6物hW总二千5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Y = X 100%功率P(w) P=W:功t:时间压弓虽p(Pa) 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 P=p gh p: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3、的竖直距离)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千克 kg m=pv温度t摄氏度0C速度v米/秒 m/s v=s/t密度 p千克/米3 kg/m3 p=m/v力(重力)F牛顿(牛)N G=mg压弓虽P帕斯卡(帕) Pa P=F/S功W焦耳(焦) J w=Fs功率P瓦特(瓦) w P=W/t电流I安培(安)A I=U/R电压U伏特(伏)V U=IR电阻R欧姆(欧) R=U/I电功W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瓦特(瓦) w P=W/t=UI热量Q焦耳(焦)J Q=cm(t-t )比热c焦/ (千克°C) J/(kg C)真空中光速 3X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 C空气

4、中声速 340米/秒【热学部分】1、吸热:Q 吸=Cm(t t0) = CmX t2、放热:Q 放=Cm(t0 -t)=CnmX t3、热值:q = 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r= 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p L/S 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 = Pt=UQ 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I= I1 = I2、U=U1 +U2(3)、R= R1 + R2(4)、U1/U2 = R1/R2 (分压公式)(5)

5、、P1/P2 =R1/R26、并联电路:、I= I1 + I2、U=U1 =U2(3)、1/R = 1/R1 + 1/R2 R =R1R2/(R1 + R2)(4)、I1/I2 = R2/R1(分流公式)(5)、P1/P2 = R2/R17定值电阻:(1)、I1/I2 = U1/U2(2)、P1/P2 =I12/I22(3)、P1/P2 =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 = 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 = W/t = UI (普适公式)(2)、P=I2R = U2/R (纯电阻公式)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V排W物二P物中

6、液(5浮=6)V露W S=p液-P物中物V露W物=P液-P物中液V =V物时,8F浮二P物中液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 丫平=$九(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2-Vo2 =2as3 .中间时刻速度 Vt/2 = V平=(Vt+Vo)/2 4.末速度 Vt= Vo+at5 .中间位置速度 Vs/2 =(Vo2+Vt2)/21/2 6.位移 s= V 平 t = Vot+at2/2 = Vt/2t7 .加速度a = (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 ;反向则a<0 8 .实验用推论 A s= aT

7、2 A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秒(s);位 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 = gt3.下落高度h=gt2/2 (从Vo位置向下方f算)4.推论Vt2

8、 = 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g = 9.8m/s2 =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 s=Vot-gt2/2 2.末速度 Vt = Vo-gt (g=9.8m/s2 =10m/s2)3.有用推论 Vt2-Vo2 =-2gs 4.上升最大高度 Hm =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一、测量L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

9、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 是长度单位。2 .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3 .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二、机械运动L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4 .匀速直线运动: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公式:1米/秒=3.6千米/时。三、力L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

10、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3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 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 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4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11、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5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 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6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四、密度L密度p: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p V

12、国际单位:千克/米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关系:1克/厘米3=1X103千克/米3; p水=1X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 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2.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面积单位换算:1 厘米 2=1X10-4 米 2,1 毫米 2=1X10-6 米 2。五、压强L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13、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 .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 ,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公式:P=p gh h:单位:米; p:千克/米3;g=9.8牛/千克。3 .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

14、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 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 M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六、浮力1 .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 力。即F浮=G液排=p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 .浮力计算公式:F浮=G-T =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 .当物体漂

15、浮时:5浮=6物且p物p液当物体悬浮时:5浮=6物且p物=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p物p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p物p液七、简单机械L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1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 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2 .功: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3 .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 功快。

16、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八、热学:L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量程,最小刻度,玻璃泡、弯曲细管,使用方法。2 .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4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

17、物质,温度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 (千克C)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 X103焦/ (千克C) 读法:4.2 X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 1千克水温度升高1C吸收热量为4.2 M03焦。5 .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6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 .能的转

18、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 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九、电路L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2 .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 木头、玻璃等。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3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十、电能L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

19、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公式:W=UQ W=UIt=U2t/R=I2RtW=Pt单位:W 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P瓦特2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公式:P = W/t P = UI(P=U2/R P = I2R)单位:W 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 瓦特3 .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M600秒=3.6 M06 焦耳十一、磁1 .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物体能够吸引铁、钻、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 对出

20、现的。2 .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 来表不。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3 .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1)常见的力1 .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 = 9.8m/s2

21、 =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 近)2 .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3 .滑动摩擦力F= 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国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 .静摩擦力0W静w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 .万有引力 F=Gm1m2/r2 (G = 6.67 M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 .静电力F = kQ1Q2/r2 (k= 9.0 M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 .电场力F = Eq (E:场强N/C , q :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

22、.安培力 F = BILsin 0 (。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LB 时:F=BIL, B/L 时:F = 0)9 .洛仑兹力f= qVBsin 0 (。为B与V的夹角,当 VLB时:f=qVB , 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 W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fm略大于 科FN 一般视为fm=科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 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 L:有效长度(m), I:电流强度(A), V:带电粒子速度 (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 (C);(

23、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2)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 a )1/2 (余弦定理)F1,F2 时:F = (F12+F22)1/23 .合力大小范围:|F1-F2| & FW |F1+F2|4 .力的正交分解:Fx=Fcos3, Fy = Fsin 3( 3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 3= Fy/Fx )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

24、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a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 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 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 .共点力的平衡F合=

25、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 .超重:FN>G ,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 .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 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 .单摆周期T=2tt (l/g)1/2 l:摆长(m), 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100;l>>r3 .受迫振动频

26、率特点:f= f驱动力4 .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 .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6 .波速v=s/t=入上入/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 所决定7 .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C: 332m/s ; 20 C :344m/s ; 30 C :349m/s ;(声波是纵波)8 .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 相差不大9 .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

27、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3 .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 互作用力。4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 , 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r = r0, £引=£斥,F分子力=0, 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3)r>r0 , 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 , f引=£斥=0, F分子力E分子势能"05 .热力学第一定律 W+Q=AU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 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

28、做的正功(J), Q:物体吸收的热量(J), A 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 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 P40九、气体的性质1 .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 = t+273 T:热力学温度(K) , t:摄氏温度(C)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 =103L = 106mL压弓H 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 = 1.013 X105Pa = 76cmHg(1Pa = 1N/m2)2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

29、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 率很大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 = p2V2/T2 PV/丁二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1、电功: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计算式: W = UIt = Pt = t=I2Rt =UQ(其中 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1KWh=3.6M06J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接法: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1 3”进4”出;“、1 2”火“3 4”零参数:“220V 10A (20A) ”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 220V的电路中使用;电

30、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10A ,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 “50H跳示电能表应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 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000转。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计算式:P=X3.6M06 (W)2、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电功率的单位是瓦。计算式:P=W/t = UI = = I2R (其中P= 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决定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决定的。联系:P实=()2P额,可理解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n时,功率就变为原来功率的1/n2。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