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3.对顶角(1)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2)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5.垂线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
2、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
3、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邻补角互补; (4)互补的角是邻补角;(5)同位角相等; (6)内错角相等;(7)同旁内角互补; (8)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9)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1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1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考点二:相关推理(识记)(1)ac,bc(已知) _ _( )(2)1=2,2=3(已知) _ =_( )(3)1+2=180,2=30(已知) 1=_( )(4)1+2=90,2=22(已知) 1=_( )(5)如图(1),AOC=55(已知) BOD=_( )(6)如图(1),AOC=55(已知) BOC=_( )(
5、7)如图(1),AOC=AOD,AOC+AOD=180(已知) ab11234ab.ACBBOC=_( ) (1) (2) (3) (4)(8)如图(2),ab(已知) 1=_( )(9)如图(2),1=_(已知) ab( )(10)如图(3),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AC=_( )(11) 如图(3),AC=BC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12)如图(4),ab(已知) 1=2( )(13)如图(4),ab(已知) 1=3( )(14)如图(4),ab(已知) 1+4= ( )(15)如图(4),1=2(已知) ab( )(16)如图(4),1=3(已知) ab( )(17)如图(4),1+4
6、= (已知) ab( )考点三:对顶角、邻补角的判断、相关计算例题1:如图51,直线AB、CD相交于点O,对顶角有_对,它们分别是_,AOD的邻补角是_。例题2:如图52,直线l1,l2和l3相交构成8个角,已知1=5,那么,5是_的对顶角,与5相等的角有1、_,与5互补的角有_。例题3:如图53,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E为BOD的平分线,BOE=30,则AOE为_。图51 图52 图53考点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例题1:如图2-44,1和4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3和5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2和5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AC、BC被AB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例题
7、2:如图2-45,AB、D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B、CD被AC所截是的内错角是 ,AD、B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D、BC被AC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例题3:如图10,DEBC,DDBC = 21,1 =2,求DEB的度数图1021BCED 考点五:平行线的判定、性质的综合应用(逻辑推理训练)例题1:如图9,已知DFAC,C=D,要证AMB=2,请完善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DFAC(已知),D=1( )C=D(已知),1=C( )DBEC( )AMB=2( )例题2:如图,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21ABC FGDE例题3:如图12,A
8、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 +2 = 90C图12123ABDF求证:(1)ABCD; (2)2 +3 = 90考点六:特殊平行线相关结论例题1:已知,如图:AB/CD,试探究下列各图形中.ABCDP(1)ABCDP(2)ABCDP(3)ABCP(4)如图,ABDE,那么B、BCD、D有什么关系?考点七:探究、操作题例题:(2007年福州中考)(阅读理解题)直线ACBD,连结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当动点P落在第部分时,求证:APB =PAC +PBD;(2)当动点P落在第部分时,APB =PAC +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P在第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宿州市重点中学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五校2025年高三第三次测评英语试卷含解析
- 植树护岸施工方案
- 电动大门施工方案
- 基于SERVQUAL模型的智慧社区实施效果研究
- 乙烯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水解产氢方面的研究
- 城市活力空间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
- 脂肪因子RBP4及SFRP5在不同分型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小学三年级音乐《马兰谣》课件
-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课件(共51张PPT)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品管圈汇报书模板课件
- 同理心的应用教学教材课件
- DB4102-T 025-2021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高清现行)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隐患清单
- 锡膏使用记录表
- 儿童保健学课件:绪论
- 中小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