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分析师告急_第1页
卖方分析师告急_第2页
卖方分析师告急_第3页
卖方分析师告急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卖方分析师告急!135 份研究报告集体出错执笔的分析师们陷入研报6 宗罪资历、经验、客户、奖项、收益各方力量让他们仿如扯线木偶理财 周报紧急召集问题研报这事关 14 家上市 公司这事关你的独立判断大盘 连阴, 创业 板指和中小板指如水泻一般下跌。 2010 年累积起来的泡沫在 2011 年不断偿还。大浪退潮后,谁在裸泳,谁被套,年报里透露了一些,季报里还有一些。而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研究机构也开始焦灼了, 各种存在问题的研究报告让他们的分析能力受到市场的不断质疑。研报风险大盘 3000 点后的接连长阴,犹如冲锋中的大撤退,难免让投资者更加茫然,事后也总是可以总结出各种利空因素

2、:过节效应,毕竟央行过节提准备金提高利率也不是一次两次;银行资产充足率被质疑; 创业板中小板在一季报披露中再被曝变脸; 蓝筹修复 行情 走到末尾,大盘向上压力大转而向下等等。然而无论是哪根稻草压倒了 股指 ,其中有一根一定会叫做 “研究报告风险 ”,随着 中国宝安 ( 000009 )(000009.SZ) 、双汇发展 ( 000895 ) (000895.SZ) 等事件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卖方市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再次受到质疑。上周四的雷曼光电( 300162 ) (300162.SZ) 继海普瑞(002399 ) (002399.SZ) 之后,一季报利润大幅下滑,引人一片唏嘘。一方面,高成长的

3、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在经营能力方面受到市场质疑,另一方面一直强烈推荐的卖方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也显得底气不足。虽然对证券公司的卖方报告的质疑由来已久,但是在2011年的第一季度有集体爆发的态势。 在新股 破发破得势如爆竹的第一季度, 相关的报告更加受到市场强烈质疑。各种问题为哪般从证券公司目前提供给市场的关于 股票市场研究报告来看,分为宏观研究、策略分析、行业 分析、公司研究和一些相关专题研究。 曾有多位知名分析师公开谈到, 预测是最难的事情,政策的变动更加难以捉摸。然而因为宏观研究和策略分析更多的是属于大方向的判断,出错了之后也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而行业和公司的研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公司的判断,甚至

4、影响公司的股价表现,从而被人诟病最多。研究报告一头连着上市公司, 一头连着报告的使用客户, 分析师的独立客观性从机制上难以保证。本期的主题将列举各种研报出错的方式,其中包括14 个实例。这些例子几乎都是发生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来听听当事人、投资者和第三方是怎么看待的。有的因为研究能力所限,对上市公司的业绩 做出了与实际相差甚远的判断;有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得出了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相反的叙述。有的脱离市场环境,单凭业绩猛烈推荐。有的因为大客户重仓,只得报喜不报忧。你读到的研报有其中的情形吗?错误研报6 宗罪:分析师成扯线木偶,公司和基金 都不得罪,看空也评推荐记者 张静 /文“

5、这家公司虽然现在业绩下滑,但是还是有亮点,就给个持有的评级。”一行业分析师对记者称。目前 国内各大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是投资者接触最多的卖方报告。读久了研究报告的人不难发现,几乎很难见到有“卖出 ”“减持 ”“回避 ”等评级的研究报告出现。而近期出现的研究报告与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券商研究报告与自身公司自营投资步伐惊人一致,基金大佬们对研究员施加了怎样的压力,究竟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是一个什么角色,研究员的立场是什么?让我们来一一解读。谁在看研究报告目前券商研究所提供给市场研究报告一般分为宏观研究、策略分析、 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以及一些相关专题等。一般的证券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所,

6、即使没有几个研究员或者以经纪业务为最主要业务的证券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分析师,小型券商中行业分析师太少,往往都覆盖不了整个行业,而实习生多过正职人员的情况也不是一家两家。使用这些研究报告的使用者中,最大的客户来自基金,尤其是大型的公募基金,他们是研究所的最需要搞好关系的客户,券商自己的经纪业务, 自营业务,券商集合理财,以及 私募基金等。由于卖方的分析往往有“注水 ”成分,导致基金等买方分析师也要变得更加火眼金睛。分析师的压力卖方分析师也像演艺明星一样需要奖项来抬高自己的权威性。 在目前国内的比较接受的卖方分析师奖项评选中, 新财富的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和证券市场周刊的 “水晶球奖 ”是较为2

7、如有帮助,欢迎下载。市场公认的。 获奖后, 无论是薪金还是高升机会都大大增加。然而奖项的评委却主要是他们的客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QFII等研究报告的机构使用者。因此这些机构既是客户又是评委,是分析师们的上帝,不敢轻易得罪。因此常常有投资机构和分析师联合作战拉升股价的坊间传言,而事实也不乏此类事例。如后面的主题文章中提到的 重庆啤酒 (600132.SH) ,作为基金重仓的股票,想要看到下调的券商评级非常难,而 兴业证券 更是连续坚决写了 26 份推荐的报告。当然也不仅仅是受到基金方面的压力, 证券行业本身靠天吃饭的特点也决定了分析师们报喜不报忧,过度 “乐观 ”的天性。从分析师们对行

8、业和公司的评级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证券公司对行业和个股的评级分类不完全相同,行业老大中金公司的评级用的是绝对涨跌幅:分析员估测12 个月之内绝对收益 20%以上为 “推荐 ”、10%20%为 “审慎推荐 ”、-10%10% 为 “中性 ”、-20%-10% 为“减持 ”、-20% 以下为 “回避 ”;而国泰君安则采用相对沪深300 指数的收益来判断,相对沪深300 指数下跌 5%以上的就会被评为 “减持 ”,还有概念模糊的评级, 如金元证券, 其参照标准为 “大盘”,股票价格在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大盘 15%以上的将被评为 “买入 ”。研究报告 6 宗罪从主题文章中提炼出来的问题研报,主要可以归

9、结为6 种类型。第一宗罪:研报是上市公司事实严重背离。以近期深陷中国宝安石墨矿漩涡的平安证券、湘财证券等为代表的案例。 虽然中国宝安自身对石墨矿的态度暧昧, 也揭露分析师在对上市公司尽职调查时的大意。第二宗罪: 预测能力几乎等于瞎猜。 主题文章中提到的 世纪瑞尔 、雷曼光电等是典型的例子。分析师们在估值和判断的时候常常显得迷迷糊糊,被上市公司忽悠也是常事。第三宗罪: 研究不够深入,草草发布。看看 汉王科技 和新上市的 瑞凌股份 ,分析师们的评级可以忽上忽下,而调整的根据却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很多分析师也很年轻,要想很好的掌握一个行业,少说也要好几年,这些分析师,也是跟着形式走,随波逐流,

10、现在分析师年轻化的趋势很严重。 ”一位券商对记者表示。第四宗罪: 报喜不报忧,利空后噤声。分析师们一手要跟大客户们打好交道,一方面也要跟上市公司打好交道,好对利空利好先知先觉。因此下调上市公司评级的事情常常难以下笔。绿大地 董事长出事后, 公司的经营危机暴露,然而却几乎见不到之前写他的券商发布相应报告。第五宗罪: 给基金重仓股唱多。看看重庆啤酒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吧,大型公募基金抢扎在里面,兴业证券有26 篇唱多的研报,然而重庆啤酒的大利好-关于疫苗的项目,已经快 10 年了。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第六宗罪:新股定价跟着一级市场走,没有独立判断。2011 年可以说是 打新 的灾难年。二级市场的分

11、析师们往往会给新股寻找一个亮点进行放大来配合高估值,然而几乎不提公司的经营风险。你说这样的研报你看着,能不秉持怀疑的精神吗?接下来的主题文章中,我们从涉及到的券商研究报告的时点出发,找出前后两季的机构持股情况。所计算的盈亏表明的是上一季度持有的股票在发布研究报告后的这一季中的相对盈亏,上一季度的持股成本选用上一季的平均股价来计算, 而研报发布当季的价格也同样选用当季的平均股价。这样可以测算出在研报发布前持有的股票的平均盈亏, 因无法得知持股机构明确的成本价和减持时的价位,就一律采用平均股价进行估算。而在研报发布当季机构的增持、增持、新进和退出等动作则表明着机构对后市的真实看法。(张静 )错误

12、1 号:券商深陷宝安石墨矿漩涡,日信防火墙不牢记者 董兰兰 /文中国宝安与券商之间关于石墨矿的纠葛关系微妙,日信证券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看好宁波联合券商的研报在上市公司重大事实上出现严重错误, 足以使一家券商甚至相关上市公司的形象轰然倒塌。 2011 年以来,券商研报在重大事实上的错误,至今仍使他们位于舆论的漩涡之中。他们犯的是券商研报错误中最顶级的错误。中国宝安与券商纠葛未完中国宝安的石墨矿至今都没有停止, 而包括平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 湘财证券、 信达证券等券商,至今都没有给市场一个合理的解释。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湘财证券于2010 年 9 月 6 日发布了中国宝安:房地产和新能源的价值

13、明显低估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到,“可为贝特瑞提供近2.68 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确保原料供给稳定、持续。”国泰君安 2011 年 1 月 21 日发布的估值奠定底线石墨烯打开巨大发展空间,信达证券 2 月 21 日发布的石墨烯让股价飞等报告都有对中国宝安石墨矿的描述。平安证券更是对中国宝安“推崇备至 ”。平安最早的一篇研究报告始于2010 年 9 月,名为新能源助力宝安“老树发新芽 ”,在 2010 年 9 月至2011 年 2 月中旬这段时间内,平安证券针对中国宝安发布了六篇研究报告,其中有 4 篇研究报告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另外两篇给予公司“推荐 ”评级

14、。4如有帮助,欢迎下载。3 月 15 日,中国宝安 公告其没有石墨矿,市场对中国宝安和各大券商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质疑。有网友指出, 中国宝安旗下子公司贝特瑞曾经在其网站上贴出拥有鸡西石墨矿的网站截图( 已被删 ),而有券商回应,对鸡西石墨矿没有实地调研,宝安拥有石墨矿的消息是从中国宝安内部的一次机构投资者会议上提出的。对此,中国宝安董秘娄兵告诉记者,中国宝安在2008 年 2 月与鸡西市政府签署石墨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2008 年 5 月 5 日签署了委托 管理 协议书,鸡西市政府将其持有的柳毛资源公司 40% 股权给中国宝安经营。2009 年 12 月 12 日,中国宝安又与香港矿产资源

15、(中国 )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后者将柳毛石墨资源有限公司 60%股权转让给中国宝安。 2010 年 4 月开始,贝特瑞在自己的网站上表示已经拥有柳毛石墨矿。但之后便无下文,直至中国宝安3 月 15 日公告没有石墨矿。眼下,证监会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中国宝安与券商之间关于石墨矿的纠葛,理财周报将继续予以关注。日信证券研究所和自营一唱一买在今年3 月份以前,宁波联合( 600051 )还是一只默默无闻的冷门股票,即使它在1997 年就已经发行上市,在这十多年间,股价甚至跌到 3.44 元,几乎是上市首日开盘价的十分之一。 可是自从进入今年 3 月下旬, 宁波联合突然发力, 一路上涨,最近

16、正是由于锑矿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在今年 3 月 27 日,日信证券发布一篇名为业绩拐点,“锑 ”升价值的研究报告,研报中指出 “公司在土耳其屈塔西亚省盖帝兹矿位于世界重要锑矿带上,矿区面积约 15 平方公里,目前勘探接近尾声,矿区品位较高,预计锑储量达到10 万吨。目前锑锭价格102500元/ 吨,比 2009 年 1 月 26750元 /吨的价格增长了 280%,锑矿的中长期价值值得期待。”此外还对公司今明两年的业绩进行了乐观的预测,最终给予买入的评级。而宁波联合在 2010 年的年报中表明,合资公司的地质普查工作才正式启动,并没有像研报中所说的 “目前勘探接近尾声,矿区品位较高,预计锑储量

17、达到10 万吨 ”。宁波联合在 3 月 31 日中的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异常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近一年内, 公司及公司高管人员并未接待过该证券公司的工作调研,未向该公司提供过任何未披露的信息资料,研究报告所述 数据 无从考证,尤其是其所预测的公司今明二年经营业绩严重失实”。据宁波联合第一季度报告,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2011 年第一季度拥有公司股票162.74 万股,首次成为宁波联合的第十大股东。另外,与日信证券大幅买入相反的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 )有限公司在 4 月 6 日减持公司股份427.84 万股,第三大股东 五矿发展 ( 600058 )股份有限公司在 4 月 1

18、5 日减持公司股份762 万股。错误 2 号: 15 研报力挺 “受伤 ”双汇,浙商自己挺自己5如有帮助,欢迎下载。记者 朱昌斌 /文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后,券商连发18 份研报, 15 份力挺, 1 份无评级, 1 份减持双汇发展 “瘦肉精 ”事件后, 券商连发 18 份研报有 15 份力挺, 但其间几乎无一人到公司调研。 绿大地同样在重大利空事件发生前后, 受到众多券商的追捧。 它们背后是怎样的一种逻辑?双汇发展 “瘦肉精 ”后,银河证券连发两份研报力挺双汇发展因为 “瘦肉精事件 ”而引起的重大利空无疑是 A 股市场 2011 年的 “黑天鹅 ”,公司未来发展将受到多大影响,目前来看仍是未知

19、数。但不少券商研究员已经纷纷发布研报,力挺双汇发展。2011 年 3 月 16 日,双汇发展 停牌当天,兴业证券 (601377 )便发布停牌点评,并维持对于双汇发展的 “推荐 ”评级。兴业证券为何在第一时间出来唱多?很多人不约而同地认为这和兴业证券作为重仓双汇发展的兴业全球 ( 340006 )基金的大股东密不可分。面对质疑,兴业证券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报的出炉和兴业全球无关,“研报中的数据是我们这边一个实习生发现的,我觉得还比较有意思,于是写了一篇研报。”显然,这样的答复很难让人信服。停牌当日双汇发展还未对“瘦肉精事件 ”带来的业绩影响做任何公告或者预测的情况下,兴业证券研究员如

20、此急于表示对公司的看好,未免显得有些草率, 市场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与兴业证券同样力挺双汇的还有华泰证券( 601688 )、银河证券。 3 月 15 日,银河证券行业研究员董俊峰就发布名为 “健美猪 ”事件不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研报。在没有对事件影响作出相关评估前,研报中竟颇为主观地表示“预计公司将做出积极处理,消费者也会做出较正面的解读。”但结果并不随人愿。4 月 1 日,银河证券再次发布研报,与之前态度相同,仍然对双汇发展维持推荐评级。而更令人奇怪的是, 该报告在已知双汇销售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竟然调高了对于其盈利预期。4 月 19 日双汇发展复牌,而复牌前部分券商研究报告的专业性让人怀疑

21、。中投证券张镭认为,瘦肉精事件将加速行业整合,双汇能够将挑战变成机遇。“我们认为公司不会冒如此大风险采购瘦肉精的猪肉,主要问题是济源双汇个别员工在采购环节执行检测时没有尽责。 ”对于挑战变机遇,中投证券在研报中如此解释,“公司是唯一一家进行逐头检测的企业,通过公司的大力宣传,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向双汇集中。”6如有帮助,欢迎下载。“这样解释机遇变挑战,主观判断性太强。”深圳某券商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4 月 29 日双汇发展一季报显示,截至公司 “万人大会 ”前竟无一券商研究员去到公司实地调研,其间发布的研报全面性、客观性不得不让人怀疑。绿大地:浙商证券左手拿股票,右手推荐买入绿大地在过去的几年争议

22、不断。2010 年 3 月 17 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0 年 12 月 22 日,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持有的绿大地 4325.7985 万股限售流通股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 2011 年 3 月 17 日,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2011 年 4 月 28 日,公司公告又一次修正了业绩快报的经营数据,再次让投资者看到其财务乱象。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问题多多的公司,2010 年在券商研究员们的推波助澜下,还是攀上了 44.86 元 /股的高点。在 2010 年 7 月至 11 月绿大地股价启动期间,浙商、中金、广发、安信等券商研究员对

23、绿大地给出了买入、推荐评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证券研究员李冬2010 年 10 月 21 日对于绿大地的三季报点评报告,报告中研究员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但是股价已经高达37.30 元 /股。如此高位,浙商证券为何仍极力推荐?季报显示, 浙商证券旗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浙商汇金1 号持有绿大地股票310.90 万股,成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股东。期间几乎没有券商研究员研报中对于绿大地的财务作出风险提示,而绿大地之前的财务乱象并非无迹可寻。2009 年公司三季报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20%至 50%之间; 2010 年 1 月 30日,公司将2009 年净利润增幅修正为比上年下降30%以内;

24、2010 年 2 月 27 日,公司第三次发布 2009 年度业绩快报,年度净利润变为6212 万元; 4 月 28 日又将净利润修正为净亏12796 万元; 4 月 30 日,公司2009 年年报终于披露,全年净亏损15123 万元。错误 3 号:东海证券3 个月连发2 研报调高瑞凌股价理财周报实习记者杨庆婉彭怿湄 /文东海证券分析师相继发布两份瑞凌股份( 300154 )研报, 相隔约三个月,对公司的目标价提高12.40 元如今,针对上市公司的研报多如牛毛,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复杂的利益博弈, 部分研报也出现了与市场严重背离的结论, 诸如对股价的过高预期、 股价低点仍强烈推荐买入等。针

25、对瑞凌股份和汉王科技(002362 )的这类研报便在去年多次出现。东海证券 3 个月发两份研报力挺股价,机构快进快出7如有帮助,欢迎下载。2010 年 12 月 31 日和 2011 年 2 月 22 日,东海证券分析师牛济刚相继发布了两份对瑞凌股份的调研报告,时间只相隔约三个月,但其对公司的目标价预测却提高了12.40 元。而记者发现,在发布研报前后,瑞凌股份并没有发布任何涉及资产重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规模 资金变动等对公司利好的公告。2010 年 12 月 29 日,瑞凌股份上市。两天之后,东海证券牛济刚分析师发布了第一份证券深度研究报告逆变焊接领域的领导者,给予公司股票“首次买入 ”

26、评级。报告从公司产品、 行业前景、 未来公司发展重点和盈利预测估值等方面对瑞凌股份进行全面评估,认为未来三年将是逆变焊机的黄金发展时期。而在行业中,瑞凌股份拥有技术、成本、 人才和市场方面的优势。 牛济刚预测其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5.05%,认为合理股价为 49.60 元。3 个月后,研究员牛济刚再次发布公司研究报告瑞凌股份经销商实地调查报告,其将半年目标价调整为62 元,较上一份研报价格上调12.40 元。与上一份研报的估值依据不同的是,这一次,分析师调研了上海一位小经销商,研报透露该经销商是佳士的二级经销商,兼卖瑞凌焊机和一些小品牌的焊机。“如果说研究员选择的调研对象是公司前

27、五大经销商,或是在公司销售体系中占比较大的经销商, 研究报告的说服力是比较大的,反过来,如果调研对象是小经销商,那么调研报告的说服力相对小很多。 ”一位机械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与分析师发布研报对应的是公司股价的变化,第一份年报发布后,瑞凌股份的股价3个交易日内冲至上市以来最高的44.5 元,随后一路下跌至34.68 元。至第二次研报发布前一天,股价回升至38.03 元,发布当天则以十字星收于37.99 元,而研报发布后,股价再次出现一波小幅上涨行情。股价变化的背后同样有机构的快进快出。据其2010 年年报和2011 年第一季度报显示,一个季度内, 6 家机构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2 家增持,

28、 7 家新进。至于机构的操作和研报发布的时间关系,外界无法知晓。4 月 29 日,瑞凌股份以34.51 元收盘,只达到牛济刚分析师预测的62 元的 55%。券商 “猜不透 ”的汉王科技2010 年 3 月 3 日,发行价为 41.9 元的汉王科技以 78 元开市,以 82.11 元收盘,涨幅高达 95.97%。更令人咋舌的是, 5 月 24 日汉王科技的股价攀至 175 元的高峰,是发行价的 4 倍多。上市前,有不少证券公司发布新股研究报告,普遍建议汉王科技的询价上限不超过40元,最后发行价定为41.9 元。而对上市首日的预测,大通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和光大证券( 601788 )分别给出

29、的价格区间是44-48、47.5-57 、53-58 和 65 元,和后市的股价8如有帮助,欢迎下载。表现相距甚远。汉王科技上市以来, 发布有关研报最多的是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同一位分析师分别在 3、 4 月份公开了三份研报。2010 年 3 月 2 日,天相投顾提出汉王科技上市的合理价格为49.07-55.21 ,但随后汉王科技的股价一路攀升,并迅速登上 “百元股 ”榜单。 4 月 19 日,天相投顾给出了另一份研报,首次给予 “推荐 ”评级,当时股价为 125.1 元。 4 月 29 日,天相投资建议 “增持 ”。随后, 5 月24 日,汉王科技的股价攀至175 元的高峰,但在接下来的

30、两个月里开始一路下跌。2010 年 7 月 1 日,在股价跌至百元左右时,中信证券(600030 )发布研报给出了“持有”的评级,目标价为118 元。随后股价出现短暂回升,但之后3 个月股价都处于下跌或调整状态。在跌势下力挺汉王科技的还有信达证券,其分析师边铁城8 月 24 日发布研报再次推荐持有评级,但后市股价依然一路下探。今年 4 月 28 日,汉王科技跌至最低点,收盘价为25.7 元,与顶峰的175 元差了 6 倍之多。在此期间,除了国信证券的调研纪要,几乎没有分析师再发布研报。错误 4 号:方正证券4 推世纪瑞尔,股价离目标价40 元公司业绩变脸快行业分析师措手不及, 海普瑞雷曼光电业

31、绩变脸, 海通金元万联中投等券商研报成废纸理财周报见习记者曾雪梅 /文世纪瑞尔、海普瑞和雷曼光电不断下挫的股价让给出它们虚高价格的券商分析师们很郁闷。方正证券对世纪瑞尔的研报隐现关联关系,海普瑞的经营在一片质疑中,分析员纷纷回避,而中投证券的主管研究员则在雷曼光电这只创业板新股上栽了跟头。 究竟是上市公司的问题,还是研究员太年轻?抑或有难言之隐?世纪瑞尔股价是评级目标价的一半2010 年 12 月 22 日上市的世纪瑞尔,在之后四个月的时间里股价从最初的56.99 元 /股一路下滑至31.02 元 /股。失意的不仅有当初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们,还有方正证券的盛近松。世纪瑞尔上市以来, 盛近松一直

32、关注着这家创业板的公司, 并不断发出看多的研报。 截至 2011 年 4 月 28 日,盛近松总共发出 4 份研报。在 2011 年 1 月 21 日发出第一篇研报,给出 “买入 ”的评级,目标价格是 70.2 元。当时世纪瑞尔的股价是 37.88 元 /股,较上市当天的 56.99 元 /股已经下降了 50.4%。在 3 月 9 日盛近松发出第二篇研报, 评级依然是买入, 对于目标价格不改初衷, 仍然是 70.2 元 /股,此时世纪瑞尔的股价为 37.69 元/股。9如有帮助,欢迎下载。随后 4 月 15 日发出第三篇研报。 最近的一篇则在 4 月 25 日发出。 在两份研报中, 盛近松依然

33、给出了 “买入 ”的评级,只是当时 70.2 元 /股的目标价格已经消失不见。方正证券和世纪瑞尔并非一点联系都没有。世纪瑞尔的上市保荐人是瑞信方正,而方正证券正是瑞信方正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其66.7%的股权。海普瑞一季报后研究员噤声海普瑞在 2011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39.11%,这让很多曾经看好海普瑞的券商研究员感到不自在。随着一季报的发出,海普瑞的股价更是实现了自由落体式的下降。2010 年 11 月 11 日,海通证券(600837 )、金元证券和万联证券同时发出研报,并给予海普瑞 “买入 ”和 “增持 ”的评级,其中海通证券对海普瑞的目标价格是155 元 /股。金元证券给出

34、的目标价格则是105 元 /股至 188.88 元 /股。万联证券给出的合理价格是152.22 元 /股至 159.3 元 /股。但是在海普瑞一季报净利润下降的消息发出之后,这三家券商均未再发出后续研报。与三家形成对比的则是国信证券。国信证券的研报一直跟随海普瑞的步伐变动。3 月 28日,国信证券刚发布了2012 年产能释放有望重回高增长的研报,4 月 19 日在一季报公布后果断将评级下调至“回避 ”。“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其实很多分析师也很年轻,要想很好的掌握一个行业,少说也要好几年,这些分析师,也是跟着形势走,随波逐流。”一位券商对记者表示。中投主管研究员遭遇雷曼光电创业板新公司雷曼光电,

35、自2011 年 1 月 13 日上市之后,股价一直萎靡不振。2011 年第一季度, 净利润亏损38.23%,更是让股价一路下挫。较上市之初48 元的股价, 截至 2011年 4 月 28 日已经跌至27.02 元。最尴尬的人是中投证券分析师王鹏。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研究主管。他在2011 年 2 月22 日的研报中给出雷曼光电的目标价格是53.68 元 /股,当天价格为41.19 元 /股。 2 月 24 日给出的目标价格则是53.68 元 /股,当天价格是40.25 元 /股。直到3 月 30 日,王鹏给出的目标价格有所下降,为49.3 元/股。而此时的股价开始迅速下跌,一口气跌到了27.02

36、 元。“其实,即使是研究主管,也有对公司情况过于乐观的发生。由于现在大部分券商有推荐上涨股票的压力,加上买方和卖方的利益博弈关系,因此调研了很久的公司不轻易给出卖出的评级。加上现在创业板的估值一般都很高,分析师不会轻易给出一个很低的价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错误 5 号:兴业26 研报推重庆啤酒,机构绑架碧水源10如有帮助,欢迎下载。碧水源( 300070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均为基金公司,汇添富均衡增长(519018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199.5 万股居第一记者 曾雯璐 /文有一类研报你永远不懂, 为何券商对其评级都是 “强烈推荐 ”。甚至在股价一路下挫甚至在毫无故事可言

37、之时。但是扒开这些公司的前十大股东, 也许你会恍然大悟。 我们可以看到, 一群庞大的基金公司赫然在目。重庆啤酒:兴业证券强推,业内人士称 “不靠谱 ”重庆啤酒 (600132.SH) 最大的看点是乙肝疫苗项目。在此概念带动下,一直以来重庆啤酒的股价都高于同业的 青岛啤酒 。 2010 年下半年重庆啤酒的股价更是疯狂,从 6 月 1 日的 35.96 元一路攀升至 11 月中旬的 79.98 元。强悍走势背后是券商的研报力量,尤其是来自兴业证券的研报。据不完全统计, 2009 年 -2011 年,兴业证券共计给出了 26 份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评级均为 “强烈推荐 ”。其中仅 2010 年就有

38、19 份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推荐密度之大。就在重庆啤酒股价狂跌33%的 12 月份,该券商给出的研究报告仍然是“强烈推荐 ”。这些研报全部来自医药行业研究员王晞, 每篇研究报告的重点都围绕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项目。 2009 年 8 月,王晞给出题为橘子快红了的研究报告,从概率的角度对重庆啤酒该项目作出了非常乐观的预计。一年后又给出橘子红了的研究报告,称“橘子红了,我们只需要在树下等待摘果实”。但据记者了解,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从 1998 年开始研究,至今未有重大进展。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直言: “那就是个骗局。 ”另有私募人士表示: “不靠谱。 ”在橘子红了研报中,王晞也坦言: “未来 3 年,治

39、疗性乙肝疫苗都还处于临床阶段,不会给公司贡献业绩。 ”而翻开重庆啤酒前十大股东,我们看到基金公司占了七成。大成创新成长( 160910 基金吧 ,行情 ,资讯 ,重仓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9 年潜入,之后增资2 次,目前以1399.2万股位列第三大股东。按照其16 元左右的平均持股成本计算,大成基金在该股投资上已经获得 350% 的账面收益。形成对比的是,重庆啤酒的主营业务并不乐观。2011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66亿,同比仅增2.63%,而且,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81%。碧水源:平安证券逆势上调研报评级1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碧水源 (300070.SZ) 去年 4 月登陆创业

40、板,十几天内二级市场的股价一度上扬到175.58元。此后股价跳水,短短两个月股价跌去56%。之后虽有所回升,但是再也无法攀至此前高峰。今年以来更是连连下行,三个月内又下跌了33%。但是翻阅自上市以来所有的券商研报, 仅有国都证券和长城证券给出了 “中性 ”评级, 其余券商研报均为 “推荐 ”、 “买入 ”或者 “强烈推荐 ”。在今年以来碧水源股价下行的趋势下, 平安证券更是逆势上调研报评级, 连出四份研报均给予 “强烈推荐 ”评级。据公开信息显示,碧水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均为基金公司。其中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199.5 万股位居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在平安证券力挺碧水源的时候,第一大

41、流通股股东汇添富正在抽逃。第一季度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38.65 万股。同样减持的大股东还有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 450003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 40.66 万股。泰信优质 生活 ( 290004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 10 万股。在上市之时就有投行人士质疑: “碧水源 2008 年、 2009 年净利润虽持续增长,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口径而言, 2008 年净利润比 2007 年略微下降。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坚定公司2010-2011 年营业收入5.2 亿、 10.8 亿的预计。 ”据公司披露的年报, 2010 年营业收入5 亿元。未来业绩拭目以待。

42、错误 6 号:券商热捧 胜景山河 ,兆驰股份 研报只报喜兆驰股份 90%产品依赖海外市场的巨大风险被研究员忽略,而一季度兆驰的业绩也曾被券商集体高估记者 任家河 /文资历深又勤奋的研究员往往与所研究上市公司关系密切并且消息灵通,并不乏令投资者诧异的研究报告。尽管尚无证据证明跟踪兆驰股份的研究员们与上市公司沆瀣一气,但从已经发布的众多券商研报来看,兆驰股份90%产品依赖海外市场的巨大风险被研究员忽略,而一季度兆驰的业绩也曾被券商集体高估与兆驰股份不同, 券商研报对胜景山河的追捧似乎更加肆无忌惮。 据理财周报统计, 在胜景山河过会之后的 2010 年 12 月 2 日到 12 月 15 日,至少有 13 家券商相继发布了胜景山河的新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但却从未有一家券商明确揭示投资风险, 却在胜景山河出事之后集体失声。券商例行公事推胜景山河1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例行公事的不仅是胜景山河,只不过众研究员们撞在了胜景山河的枪口上。13 家券商的13 家新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对其价值十分看好,光大证券李婕称其剑走偏锋,是黄酒市场的新生力量;广发证券( 000776 )汤玮亮则称其为差异化战略的践行者,上海证券滕文飞则给出新型黄酒领军企业的好评。殊不知, 这些十分看好其投资价值的研究员几乎从未去现场调研胜景山河,便在仓促之间发布了新股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