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命题热点练2重视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思维一、选择题1 . (2020 湖南衡阳模拟)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 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 A B、C、D 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的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表所示(“ + ”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E甲突变体十一十一十乙突变体一一十一一丙突艾体十一
2、十十十丁突变体一一十一十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 AZEfCD.甲突变体因不能合成 E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解析:D 本题以大肠杆菌合成色氨酸的代谢过程为素材,以实验结果为依据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等知识,对考生的图表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间接途径,A正确;本题中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4种突变体,这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最早发生
3、基因突变的个体还会继 续发生突变,由此分析可得出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种类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 种类的突变 体生长,据此判断大肠 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 酸的途径是 B- AZEf C, C正确;甲突变体在含有 B、D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其他培养基上可以生 长,所以甲突变体因不能合成 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D错误。2 . (2020 广东深圳模拟)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
4、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解析:D 本题以“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为情境,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因此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桑叶提取液”。分组时小鼠的生理状况、数量等均为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所以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一组小鼠正常,另外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A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
5、测量其血糖浓度,B正确;患糖尿病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为实验组,同时其前后可以自身对照,即其也可以作为对照组,C正确;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则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D错误。二、非选择题3.某生物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作出假设: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实验过程:保存陈通“施度 的才妆曲M 的保存油中处先受保存曜碑IIHI厮醉肝 脏期细 (已充分饥 雄姓犯埴盅就凡耍的内用酒曲加入员爆的仁必检的刑纯露什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 CO(与预期结果不相符)。请分
6、析回答问题:(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原因:改进措施:。(2)实验步骤依据的原理是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个别实验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来,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 ”请写出解决措施:解析:本题为评价与改进类实验题,解答这类题时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并利用对 照实验的思想审视题中设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预测、所得出的结论的正误等,在此基 础上加以改进。(1)根据题中的“假设”分析推断,应
7、该只有2号试管出现CO,若1号试管出现了 CO,则其可能的原因是肝细胞利用了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 CO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应该用适宜浓度的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2)因为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CO和H,所以步骤中加入 CQ检测剂,用来检测装置中是否产生了 CO,从而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3)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设置的对照除了将丙酮酸换为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条件都要和实验组 相同。答案:(1)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用适宜浓度的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2)丙酮酸在有氧
8、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CO和H,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CO的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3)分别给1号和2号试管设置空白对照组 1'和2' , 1'和2'试管所装物质分别与 1号和2号试管中 的相同,只是在第步不加入丙酮酸,而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4 . (2019 湖北孝感模拟)某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花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用两株金黄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1全为黄花植株,F1自交产生F20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金黄花白花基因型A_BB aa_A_BbA_bb(1)F 1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F2的表现
9、型及比例是 ,若F2中的黄花植株自由交配后共得到900株植株,其中黄花植株约有 株。(2)现F1群体中出现了一株金黄花植株,已知其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的。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发生突变的基因。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充分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点分析试题中呈现的信息;二是在弄清Fi基因型的情况下,理解“一个基因突变”的含义,由此将问题转换为探究Fi突变植株的基因型,而探究基因型常用的方法就是测交法和杂交法。 (1) 由表格中基因型和表现 型的关系可知,亲本金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B或aa_,所得Fi全为黄花植株 A_Bb),所以亲本基因型应是 AABB和aab
10、b, Fi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h让基因型为 AaBb的Fi自交产生 F2, F2 有 9 种基因型,根据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F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金黄花植株(A_BB、aa_):黄花植株(A_Bb):白花植株 (A_bb) =7 : 6 : 3。F2中的黄花植株有 2/3AaBb,i/3AABb , 自由交配时产生的配子中有2/6AB 、 2/6Ab 、 i/6aB 和 i/6ab ,所以自由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黄花植株占 2X(2/6) X (2/6) + 2 X (2/6) X(i/6) + 2 X (2/6) X(i/6) =4/9,而子代共有 900 株植株,所以黄花植株约有
11、(4/9) X900= 400(株)。(2)F i群体中本应全是黄花植株,基因型是 AaBb,而现在出现了一株金黄花植株,题干说明其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的,有可能是AaBb突变成了 AaBB,也有可能是 AaBb突变成了 aaBb。所以让该金黄花植株与双隐性金黄花植株 (aabb) 测交 或让该金黄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AAbb) 杂交 。若测交时子代全为金黄花植株,则是基因A突变成了基因a;若子代黄花植株:金黄花植株=i : i,则是基因b突变成了基因B(或若子代黄花植株:白花植株=i : i,则是基因A突变成了基因a;若子代全是黄花植株,则是基因 b 突变成了基因 B) 。答案:AaBb
12、 金黄花:黄花:白花=7 : 6 : 3400 (2)让该金黄花植株与双隐性金黄花植株测交( 或让该金黄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 若子代全为金黄花植株, 则是基因 A突变成了基因a;若子代黄花植株:金黄花植株=i : i,则是基因 b突变成了基因B(若子代 黄花植株:白花植株=i : i,则是基因A突变成了基因a;若子代全是黄花植株,则是基因 b突变成了基因 B)5 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 与无眼 (a) 、正常刚毛(B) 与小刚毛 (b) 、正常翅 (E) 与斑翅 (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
13、变异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 若 A/a 、 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思路:选择(填编号)杂交组合,得到Fi, Fi相互交配得到 F2,观察F2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2) 假设 A/a、 E/e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实验思路:选择( 填编号 ) 杂交组合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F1 雄性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熟练应用孟德尔杂交实验所表现的规律特点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14、位置关系,及根据X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设计实验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均位于 X染色体上。(1)根据题意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让基因型为 aaBBEEW AAbbEE的个体杂交得到 Fi(AaBbEE), F1相互交配,得到 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 9 : 3 : 3 : 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F2中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1 : 2 : 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5、( 或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 (2) 如果 A/a 和 E/e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 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若要证明其都位于X 染色体上,则应选择具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由此可选出品系, 让品系进行正交和反交, 分析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即可, 具体分析如下: 若 A/a 、 E/e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则品系 杂交组合有两种情况, 分别是XaEXaEX XAeY(正交)、父eXAexxaEY(反交),在不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正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XaEXAe : X aEY= 1 : 1,分别表现为雌性有眼正常翅
16、、雄性无眼正常翅,反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XAeXaE : X AeY= 1 : 1,分别表现为雌性有眼正常翅、雄性有眼斑翅。若实验结果符合上述情况,则可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答案:(1)若杂交组合的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F2中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 2 : 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或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 若正交、反交得到的F1 中雄性个体有眼/ 无眼、正常翅/ 斑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6
17、. (2020 湖北荆州一模,36)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水稻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水稻细胞相比,Mp细胞最突出的特点是 (2) 若采用高能射线处理正在萌发的水稻种子或幼苗,培育出抗稻瘟病水稻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是 ;运用杂交实验或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抗稻瘟病基因“嫁接”到水稻细胞的染色体上,培育出抗稻瘟病水稻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是 。(3)Mp 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侵染和危害水稻的基因有多种。在水稻种植区,如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稻瘟病基
18、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中相应群体的基因频率(填“上升” “不变”或“下降”),而对Mp其他群体不起作用,使该单抗稻瘟病水稻的抗性逐渐减弱。(4) 采用高能射线处理,可培育出水稻染色体同一位点有多种不同等位基因的抗稻瘟病新品种(以针对Mp其他群体)。该实例可以说明 。(5) 为 判 断 某 抗 稻 瘟 病 水 稻 是 否 为 纯 合 子 , 最 优 化 的 实 验 设 计 思 路 是解析: 本题通过对抗稻瘟病品种育种的设计与分析,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和科学探究素养。(1)稻瘟病菌(Mp)属于原核生物,水稻细胞是真核生物,与水稻细胞相比,Mp细胞最突出的特点是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19、) 若采用高能射线处理正在萌发的水稻种子或幼苗,培育出抗稻瘟病水稻的方法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 (3) 在水稻种植区,如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稻瘟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导致相应稻瘟病菌(Mp)数量大量减少,进而引起Mp种群中相应群体的基因频率下降。 (4) 采用高能射线处理,可培育出水稻染色体同一位点有多种不同等位基因的抗稻瘟病新品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5) 为判断某抗稻瘟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该抗稻瘟病水稻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不是纯合子。答案: (1) 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 基因
20、突变基因重组 (3) 下降 (4)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5) 让该抗稻瘟病水稻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说明:第一个得分点的答案唯一;第二个得分点的答案应在第一个得分点的答案正确时才评分。 )7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生理作用,与正常状态相比,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多将会导致尿量减少。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用的小白鼠 20 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抗利尿激素溶液、注射器等。请选择合适的材料用具, 设计实验以验证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要求: 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提示:给药剂量及给药后的作用时间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解析: 本题属
21、于实验设计题,在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生理作用。若给动物注射一定量的抗利尿激素,则抗利尿激素会作用于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尿量减少。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抗利尿激素,因此除此之外的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为了保证实验的可信度,应注意设置对照实验。具体设计与分析见答案。答案:实验步骤:将20只实验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并将它们培养在相同且适宜 的环境中,给予等量的食物和水;给甲组注射适量的抗利尿激素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 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收集两组小鼠的尿液并计量。预测实验结果:收集到的尿量甲 组
22、明显少于乙组。实验结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 量8 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用陈稻米经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 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 ( 如愈创木酚 ) 氧化成红褐色物质( 如图所示 ) ,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愈创木酚过氧化氢过氧化汽酶红褐色物质请你帮助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的简易实验。(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试剂和用具:足够数量的新稻米、足够数量的陈稻米、1%愈创木酚溶液、1%过氧化氢溶液、具塞试管、培养
23、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3) 实验步骤:将稻米事先浸入1%愈创木酚溶液中。具体做法是 ,然后用移液管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振荡20 下,静置一段时间,弃掉多余液体。将浸有1%愈创木酚溶液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与试管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摊开,之后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有稻米都浸没在过氧化氢中。一段时间后, 。(4) 实验结果: 。(5) 实验结论: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对题干进行分析,弄清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实验原理是在
24、有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稻米内的过氧化氢酶可以把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1) 由“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和“请你帮助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的简易实验”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 (3) 本实验应以适量的新稻米作为对照组,等质量的陈稻米为实验组。 具体做法是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 A 与 B, 其中 A 试管设为对照组,放入5 g新稻米,B试管放入5 g陈稻米。本实验的因变量为稻米颜色的深浅,因此一定时间后,需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4) 由“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
25、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 ( 如愈创木酚) 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和“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可推测,新稻米呈红褐色,陈稻米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 (5) 由实验结果可知,稻米里的过氧化氢酶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活性降低,实验后无色或色浅的为陈稻米,呈红褐色的为新稻米。答案: (1) 根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3) 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与B,其中A试管设为对照组,放入 5 g新稻米,B试管放入5 g陈稻米(要求设置对照组,放入稻米的量要适量且相等) 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4)新稻米呈红褐色,陈稻米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5) 稻米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实验后无色或色浅的为陈稻米,呈红褐色的新稻米9. (2019 福建厦门模拟)“瘦素”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控制体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 肥 胖 是 由 体 内 脂 肪 过 多 引 起 的 , 检 测 脂 肪 的 试 剂 是 , 颜 色 反 应 呈(2) 在“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龄老年高血压特点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电费账务基本知识培训总结
- 电脑钉钉显示课件
- 高质量培智说课课件
- 高职考现在进行时课件
- 电脑电缆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常见谦敬词课件
- 第5课《一着惊海天》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DB42T 1655-2021 湖北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抽象函数》 教学课件
-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模板课件
- 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