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2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 “泰达” 是天津开发区的英文缩写的音译)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 主线,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认真抓好各 项工作,全区经济总量达到了新的水平,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 增长,实现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资源、环 境相协调的良性发展。 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功能得到加强,区域环境 日臻完善,社会秩序文明安定。全区综合竞争
2、力全面提升,在全国开 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为推动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的跨越发展做出 了新的贡献。一、综合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2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0.0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0%,增幅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实现自1998年 来最快的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99.89亿元,可比增长32.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0.20亿元,可比增长19.4%,二、三 产业比例为78.9:2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10万元,按可 比口径增长23.5%。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名列前茅。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
3、,天津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78.20亿元,增长17.7%, 地方财政收入33.60亿元,与上年持平。财政支出43.09亿元,增长21.2%。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区域的软环境建设。2002年,天津开发区 制定了板块式的,不分内外资、所有制,按产业梯度优惠的新的产业 促进政策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和开发区产业发展趋势; 营造 大通关环境,实现京津口岸跨关直通,积极推动电子化海关建设,建 立公共保税仓库,改善了物流环境,提高了通关速度。继续发挥在建 项目协调和企业运营服务等机构的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 全 过程服务。 成立开发区工商企业联合会,
4、 发挥国际商会等行业协会的 作用,进一步保障企业利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保持了区域管理体制的先进性。 事业单位改 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国有企业 取得新的进展。2002年,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改组工 作,正式挂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向市场化 积极迈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 “2 0 0 2天津商业周刊 国际论坛”、中国天津国际制造业配套(全球采购)洽谈会、中国开 发区电子政务研讨会、 泰达华生生物技术及医药国际研讨会等大型 会议,有效的促进了天津开发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了天津 开发
5、区的国际知名度。二、工业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结构继续优化, 产业聚集度和配套能力 得到提高。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96.78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32.8,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78.1。全年完 成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1031.24亿元,比上年可 比增长30.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001.60亿元,比 上年可比增长30.5。大中型企业拉动作用突出。2002年,全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 业88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92.0;超10亿元的企业12家,产值 合计占全区的68.5。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电 子有限公司、 天津三星电子显
6、示器有限公司、 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 公司等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规模进一步扩大。 天津三星通 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三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 司等一批大项目的达产、 投产,使天津开发区工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在2001至2002年度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以销售收 入计)中,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继续位居第一。支柱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 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得到提升。2002年,全区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四大行 业共完成工业产值942.85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3.6,占全区工 业总产值的91.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新增产值占全
7、区工 业新增产值的比重达到95.2。其中电子通讯行业完成产值707.82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5.8,占全区总量的68.6,形成了开发区突出的行业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依然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2年, 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6.64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4.7%,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9.8%。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 术产业群日益发展壮大。一批技术含量高、 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新产品不 断涌现。全年移动电话产量比上年增长了89.6%,集成电路产量增长88.2%,显示器产量增长21.5%,激光视盘机产量增长98.3%, PV(聚 氯乙烯树脂)产量增长32.
8、3%。天津丰田的投产,使天津开发区汽车 整车制造实现突破。液晶显示器、背投式投影电视机、胰岛素及各类 片式电子元器件、 汽车电子产品也在开发区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品 销售收入102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 资企业999.60亿元,增长19.3。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工业产 品销售率为99.8%,与上年持平。全区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4.6%,成本费用利润率8.0%,按增加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1.08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7.2。小区工业快速增长。2002年,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逸仙
9、科学工业园、化学工业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8.74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70.2。其中,微电子工业区产值113.32亿元,可比增长78.6%;逸仙科学工业园产值45.02亿元,可比增长51.1%;化学工业区已有企业投产,实现产值0.40亿元三、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规模进一步扩大。2002年,天津 开发区抓住我国加入WTO勺契机,继续秉承“投资者是帝王”、“让投 资者赢得利润” 的理念,充分发挥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优势, 完善、 整合产业链,充分营造更高层次勺国际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取得新勺进展, 全年全区共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109家,办理增资项目79家,项目投资总额(含增资)
10、26.07亿美元, 合同外资金额24.1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9.6%,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0亿美元, 增长11.1%;利用内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全区共登 记注册各类内资企业1056家,注册资本总额19.84亿元,其中私营 公司882家,注册资本总额12.30亿元。2002年,天津开发区招商引资勺主要特点是:1、项目质量稳步提高。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 元以上勺34家,同比增长46.67%。台湾英业达投资成立IT产品制 造基地,成为我区新勺大型电子产品整机制造项目, 天津中新药业中 药产业园、 华立达生物制药等项目入区, 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 一步加快。此外,美国柯
11、达保丽光在我区投资设立了CTP板材生产基 地2、企业增资势头依然强劲。全年共办理增资项目79家,项目投 资总额10.70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0.46亿美元, 分别占全年全区 项目投资总额、合同外资金额的41.04%、43.38 %,其中全年增资额 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家。三星、三洋、雅马哈、雀巢、拉法 基等企业纷纷增资,显示了企业对开发区发展的信心。3、服务业招商取得新的进展。韩国三星集团投资的三星物流、 法国雅高集团建立的宜必思酒店、 美国哈里伯顿石油服务项目以及内 资的大田仓储等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的相继设立, 将进一步推动我区 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优化我区的产业结构, 完善投资
12、环境具有重要的 意义。4、配套项目多,产业链更加完善。2002年美国安施、索泰、百 立德,英国莱尔德,日本村元、柴田,韩国彼特恩,新加坡赫比,台 湾勤茂等一大批配套项目纷纷设立,天津开发区以摩托罗拉、三星、 丰田等大企业为龙头的配套产业群逐渐成形,产业配套能力得到加 强,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5、项目科技含量高。2002年,开发区大力推进“科技招商”, 一批高科技含量的项目相继设立。 天津强芯芯片设计公司分别与摩托 罗拉和南开大学合作, 成立了摩托罗拉强芯和南开强芯公司, 天津开 发区集成电路设计也取得新的突破。 霍尼威尔在我区设立研发中心并 已投入运营,多家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也已在积极筹建之
13、中。截至2002年底,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 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518家,项目投资总额为190.89亿美元,合同 外资金额170.9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34亿美元, 项目平 均投资规模542.61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274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13家。在财富杂志公 布的全球500强中,共有来自境外9个国家的37家跨国公司在天津 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75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 托罗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保丽光、哈里伯顿、艾默生、霍 尼韦尔、菲利普莫里斯、 迪尔,日本丰田汽车、 雅马哈、 伊藤忠商事、 丸红
14、商事、住友商事、松下电器、佳能、三菱商事、三菱电机、三井物产、三洋电机、本田汽车、电装、日商岩井、大荣、野村证券,德 国大众,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特、拉法基,英国葛兰素史克,荷兰 阿克苏诺贝尔,丹麦诺和诺德,韩国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国际、浦 项制铁等已经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截至2002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内资企业8212家,注册资金295.92亿元,其中私营公司5751家,注册资本总额145.25亿元, 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达842家。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在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欧洲(德国 科隆) 、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在美国芝加哥、旧金山设立 了工作站。四、贸
15、易促进 继续推行贸易促进战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开拓新的出口 增长点,有力的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2002年,天津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18.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0%,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 成115.52亿美元,增长48.3%;进口总值完成61.24亿美元,增长59.0%,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59.49亿美元,增长56.7%; 出口总值完成57.06亿美元,增长41.4%,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企业出口完成56.03亿美元,增长40.4%。全区工业产品外销率45.4%,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出口大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2002年全区实现产品出口
16、的企业396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37家,出口总额52.6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92.4%;出口额超过亿美元的企业有8家, 出口总额41.3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72.5%。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贸易市场的多元化。2002年,与天津 开发区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0个,其中出口产品涉及的 国家和地区达到155个。对美国、东盟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对美国 出口2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4%;对东盟出口5.37亿美元, 增长82.1%。在出口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9.2%、 日本占12.0%、韩国占7.8%、香港占7.5%、德国占6.0%。出口产品结
17、构进一步优化。以移动电话、集成电路、显示器、 基站、锂离子电池、片式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酶制剂等为代表 的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天津开发区出口中继续发挥 主导作用。全年机电产品实现出口额39.48亿美元,增长37.9%, 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3.35亿美元,增 长42.3%,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8.4%。出口加工区发展势头良好。2002年,天津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已有项目入区并开始生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0.26亿美元,其中出口0.15亿美元。积极参与贸促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深圳高交会、乌洽会、中 国东西部投资贸易与合作洽谈会、德国
18、汉诺威技术与通讯展览会、 日本计算机综合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国外的 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展示了开发区的技术潜力,扩大了开发区的影 响。国际经济合作取得突破。2002年,天津开发区与埃及合作建设 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内已有企业入驻并投产。五、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98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0.19亿元。截至2002年 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29.38亿元。全年全区开发房屋面 积130.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0.8%,竣工房屋面积47.00万平 方米。历年累计房屋开工面积839.4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
19、面积592.47万平方米。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全年全区外商及港澳 台项目完成投资52.20亿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0个,超亿元的项目14个。摩托罗拉芯片、丰田汽车一期、三星扩产、 松下电子部品三期、罗姆、英保达、巴特勒、柯达保丽光等一大批项 目的顺利建设,为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后劲。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强劲。2002年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47亿元,同比增长1.11倍。历年累计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9.11亿元。2002年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跨区域交通设施投资力度增强。连接天津市区和开发区的津 滨轻轨已正式开工,项目进展
20、顺利,二期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已展开。 开发区第五大街跨京山桥建成通车,连接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塘沽 区的滨海新区内环线正式贯通。 临港立交桥竣工, 贯穿天津海岸线南 北的海滨大道项目也取得进展。使我区毗邻港口、靠近机场、依傍铁 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出,完善了立体化的海陆空大交通体系。2、城区大型公建项目成为投资重点。泰达图书馆、国际心血管 医院、金融服务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泰达足球场、市 民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克瑞思滨海学校、万博公学、第三 幼儿园等一批教育设施相继建成。 这些项目的建设, 将有力的促进天 津开发区城区功能的增强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并将对天津开发区第三 产业的
21、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3、继续加大绿化和环境保护投资,环岛公园、中水回用一期等 项目相继竣工, 森林公园、 泰丰公园绿化温室等重大绿化项目的建设 正积极展开,天津开发区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4、基础设施源头配套能力日益完善。南海路排水、0号110KV站增容、工业区燃气管网、供热管网配套工程等项目已于年内竣工,5号热源厂也在抓紧建设当中。2002年全区新增基础设施能力为:道路面积21.7万平方米,给 水管网7.2公里,排水管网56.6公里,燃气管网10.4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区累计开发土地面积30.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3.0平方公里,生活区7.5平方公里。累计形成能力为:道
22、路面积451.7万平方米;给水管网258.2公里;排水管网581.1公里; 污水处理能 力10万吨/日; 供热475吨/小时; 供电450兆伏安;供燃气8.7万立方米/日;供水18万吨/日;程控电话装机容量7.2万门。六、科技和信息化2002年,天津开发区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区” 战略,坚持“科 技也是生命线”的理念,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 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有力的促进了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天津泰达风险投资公司成为天津 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 新成立的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23、, 已 为13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天津泰达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已正 式成立。依托国家纳米基地、华生生物园、泰达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 单位建立的公共实验室取得积极进展, 天大科技园运转良好, 园内各 孵化基地、工程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始实质性运营。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取得较大发展, 数量明显增加,水平迅速提高。 天津开发区与摩托罗拉公司和南开大学合作建立的半导体芯片设计 研究中心和天津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列入天津市重点建设的3个国际 水平的研究和工程中心之中,天津市确定的4个重点技术攻关领域 中,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生物制药和微生物发酵及提取、纳 米技术等三项在开发区开展。继2001年清华工业园
24、设立之后,作为 南开大学所属的化工类研发基地、 科研成果和精细化工企业的孵化基 地和化工产业化基地的“南开大学化工产业园”也已建立。一批跨国 公司研发中心已经成立或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开发区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自有知识产 权企业。一个由内外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为载 体,以日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人才激励机制、优惠政策为支撑的科 技创新体系已在开发区初步形成。2002年,开发区技术交易总额达到0.22亿元,科技成果鉴定6项,申报专利40项。全年共有1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家企业通过先进技术企业认定,全年开展重点科技项目35项
25、,其中 国家级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5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项,天 津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0项,科研经费投入总计达1.11亿元。2项 科技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3等奖,全年共投入科技 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2.53亿元。2002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风险投 资公司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博士后工作站15个,高科技 创业孵化基地6个,累计投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5.22亿元。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2002年,天津开发区基本实现了光纤到 路边,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厦。宽带网已覆盖全区,可提供光纤、 局域网、ADSL和VDSL等多种宽带网接入方式,宽带网接入能力达到 千兆到小区、百兆
26、到企业、十兆到家庭。拥有308个机架,可容纳1500台服务器的华北地区最先进互联网数据中心泰达IDC项目已 经建成,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2002年末, 天津开发 区光纤总长度14678芯?公里,通信电缆1836孔?公里,互联网出口 总带宽达14.5G,其中宽带网出口带宽10G核心交换容量达120G电子政务建设推向深入应用, 呼叫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良好, 政务网主站点正式开通, 部分业务已经实现网上办公。 数字化开发区 已见雏形。七、商业、交通运输及邮电业商业更加繁荣,商业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2年,天津开发 区商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31.90亿元,按可比价
27、 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年内,天津开发区首家高级百货店天 津一商友谊名都店开业,一批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陆续投入使用, 一个布局更趋合理、档次更加齐全的商业格局正在形成。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2年,天津开发区交通运 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8%。2002年末,全区共有客货运输单位314家,其中货运单位302家;拥有营运车辆3753部,其中货运车辆3222部。全年各种运输方 式完成货运量670.41万吨,货物周转量6.36亿吨公里; 旅客发送量68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14亿人公里。2002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亿元,其中邮政
28、业务量0.12亿元,电信业务量0.97亿元。全年发送信函0.04亿件,比上年增长1.00倍,其中国际特快专递2.40万件,增长1.28倍。全年长途电 话通话量0.37亿次, 比上年增长1.28倍。 年末电话用户2.9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45万户。八、金融业金融业稳步发展, 金融环境更加完善, 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天津开发区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 值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4家,其中银行机构18家,非银行机构16家。区内银行营业网点33个。各类银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现金净投放继续增加。2002年末, 全区银行机构
29、人民币存款余额249.61亿元,当年新增58.18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195.31亿元,当年新增48.9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 款52.87亿元,当年新增11.85亿元;外币存款余额6.49亿美元, 当年新增1.79亿美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7亿元,当年新增53.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0.45亿元,当年新增15.81亿元,中长 期贷款余额77.11亿元,当年新增29.90亿元;外币贷款余额1.62亿美元。全年银行机构现金收入356.91亿元,现金支出373.49亿元, 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6.58亿元。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保险收入快速增加。2002年末,全区有各 类保险机构6家。
30、全年保费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其 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亿元,增长36.4;人身险保费收入0.44亿元,增长1.26倍。全年保险赔款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证券业务规范发展。全年全区证券交易机构实现交易额954.35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587.50亿元。2002年末,全区共有上市公司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家,上市股票5只,总股本19.32亿股, 通过证券市场融资17.63亿元、港币0.98亿元。九、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2002年,滨海大学园区开始启动。天 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开始招生。 国际学校“双语高中”项目 开始实施,开发区第一小学被命名为天
31、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泰达第三幼儿园建成启用。 万博公学一期已经建成并招生, 天津滨海 学校主体建设也已完工。 开发区培训中心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 成为 实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 天津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 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类型较为完备、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 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2002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所,在校生9584人,其中外籍学生382人。教师476人,其中外籍 教师52人。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9%。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2002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建设 进展顺利, 泰达医院改造开工, 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建立
32、也在积极推进 之中,天津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 生站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体系。2002年末,全区共拥有国办医院2所,社会办医疗机构2家,企业保健站36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6人,医疗机构拥有床位120张。文化、体育事业健康繁荣。2002年,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泰 达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开发区保税区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等 活动,组织了文艺晚会、书画笔会、摄影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一系 列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泰达有线电视台全年制作各类专题、 新闻 节目479期,播出国内外节目43套,平均每周自制节目播放时间32.5小时。泰达志修编已
33、进入总篡阶段。社区建设文明有序。2002年,天津开发区成立了以外来务工者 为服务对象的单身公寓社区天海公寓社区,社区数量增加至7个。年内,天津开发区通过选举成功组建了两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其中翠 亨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天津市首个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 其它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筹备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社区党建继续 加强,继2001年两个社区成立党支部后,2002年又有一个社区成立 了党支部。社区事务助理也已陆续派驻各社区。启动了警务、消防、 文化、法制、体育、卫生进社区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展开, 全年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0小时。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2002年,天津开发区以创建
34、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 环境 保护全面加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稳定状态。2002年,全区 空气环境污染指数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为287天,达标率为81.1%。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3.4分贝和67.8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污 水排放综合标准二级要求,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继续提高区域环境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顺利完成联合国环境署和 国家环保总局共同举办的“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试点项目,推动 开发区区域性清洁生产活动。 根据循环经济和零排放理论, 运用工业 生态学原理,正式启动生态工业园建设。开发区区域ISO14001环境 管理体系运行良好,顺利通过监督审核,截至2002年底,通过IS014001认证的企业已达20家。开展了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的创建 活动,开发区第一小学被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成立了绿色之友开 发区分会。继续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以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 用水平,在新水源、新能源、新土源的研究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 践。2002年,日产能力微滤膜处理出水3万吨、反渗透再生水1万 吨的天津开发区中水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