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中药合剂对双歧杆菌增殖影响_第1页
不同浓度中药合剂对双歧杆菌增殖影响_第2页
不同浓度中药合剂对双歧杆菌增殖影响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浓度的中药合剂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摘 要 本实验测定了 21种不同浓度的中药合剂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 , 结果显 示:1其中 11种中药对双歧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 o 某些药物对各个浓 度虽均有一定的促双歧作用 , 但在其中某一个浓度下作用最强。 ?有些药物在不同 浓度, 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截然不同 , 分别表现出促进、无影响或抑制。从此提 示: 在测试中药对细菌的作用时 ,应尽可能多选择几个浓度。 关键词 中药 浓度 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性细菌 , 寻 找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物质 , 用以提高人体内 双歧杆菌的水平 , 或促进体外培养液中双歧杆 菌的增殖 , 是许多

2、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不同 研究者报告的某些中药对双歧杆菌作用的结 果不完全一致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的药 物浓度不同 ,也就是说 ,某一种药物对双歧杆 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究竟是抑制、促进、还是无 益, 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 不能一概而论。我们 研究的 21种中药 ,取不同浓度对双歧杆菌作 用的效果就说明了这一点。1 材料与方法1.1 中药合剂及制备 选用具有益气健 脾的中药共 21种、它们是 :莱菔子、桠葫芦、党 参、玄参、马勃、阿胶、猪苓、芦根、黄芪、败酱 草、茯苓、甘草、五味子、栀子、竹茹、生地、枸 杞、陈皮、当归、半夏、葛根。购自石家庄市乐仁 堂药房。以上中药各称取5克,加水20-

3、50ml,浸 泡 24 小时、煎煮 30 分钟后过滤浓缩呈 5ml, 制 备成含生药 1g/ml 的药液 , 将此液定为 100%浓度。1.2 菌株及培养 双歧杆菌 DM8504株。实验用培养基为BS液体,固体培养基,本 室自行配制。1.3 菌液准备 将双歧杆菌划线接种在BS斜面培 养基 上,37 C培养48小时,加少量 生理盐水吹刮菌苔成菌悬液 , 再用生理盐水将 此菌悬液进行十倍连续稀释、配成含10个/ml浓度的菌液 , 为试验用液。1.4 不同浓度中药培养液的制备 用BS液体培养基将实验用药稀释至 50% 25% 12.5%三个浓度,同时设BS培养基对照,中药 原液 (100%)对照。1

4、.5 试验方法 用微量移液管在以上各管中加入菌液0.1ml,37 C培养24小时,取各 管培养物 0.1ml, 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 采用文 献报道滴注法1接种至BS固体培养基上, 37C培养48小时后计数,以平均菌落数计算 出每毫升培养液中的活菌数。每一种药物按以上方法重复 2-3 次, 各 次试验的均数为最后的结果数据。2 结果2.1 以“药物试验管菌落均数”与“ BS对 照管菌落均数”之比 D/C 值做为判定增菌作 用的指标 ,D/C 值在 2 以上的共有 11 种中药 , 包括: 莱菔子、桠葫芦、猪苓、马勃、阿胶、黄芪、 败酱草、芦根、党参、茯苓、玄参。2.2 某些药物 , 虽然在各

5、个浓度都有促 双歧作用 , 但在其中一个浓度作用最强 , 如桠葫芦,促双歧最强浓度为25%,D/C值高达35.8,而浓度为50% 12.5%时,D/C值分别为 2.4 、3.5, 具有类似情况的中药还有莱菔子、 马勃、阿胶、猪苓 ( 见表 1) 。2.3 有的药物在不同浓度 , 对双歧杆菌 29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7年第9卷第5期表现为抑制,无影响或不同的促进 影响 , 例如黄芪 在 50%、25%、12.5%浓度的 D/C 值分 别为 0.04 、1.4 和 9.3, 其他有类似情况的中药 有芦根、败酱草、党参、玄参、茯苓 ( 见表 2)。表 1 刺激双歧杆菌生长的最佳药物浓度药物名称

6、试验管菌落数 / 对照管菌落数 (D/C 值)50%管 25%管 12.5%管桠葫芦 莱菔子 28 32.6 46.5*马 勃 阿 胶 猪 苓 28*11.6 2.3*: 为最高 D/C 值。表 2 药物浓度对细菌生长的不同影响药物名称 试验管菌落数 / 对照管菌落数 (D/C 值)50%管 25%管 12.5%管桠葫芦 4.3 0.85 0.54黄 芪 0.04 1.45 9.3败酱草 0.01 5.58 0.25党 参 0.37 0.95 3.75 玄 参 0.016 0.2 2.5 茯 苓 0.02 3.47 2.6 3 讨论 在实践中为避免试验误差 , 我们将 D/C 均值在 2 以上

7、者确定为有明显增菌作用的药 物及其浓度。传统的中草药与微生态以及某些正常细 菌的关系 , 国内有多位学者曾在这方面做了大 量的工作 , 如陈聪敏 2曾用中药大黄 , 造成小 鼠脾虚模型 , 通过肠菌群测定 , 双歧杆菌 , 乳杆 菌等优势菌均减少 , 而给予扶正固本的中药治 疗后, 优势菌增加 , 恢复正常功能。杨景云 3等 研制的中药 903 口服液已证明可以调整肠菌 群, 增加优势厌氧菌的生长。也有一些学者利 用单味药 , 如云芝、刺五加、枸杞等 , 在试管内 或平皿上证明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 考虑到祖国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 , 观 念上的某些吻合 , 我们选取的 21 种中药都

8、是 具有益气健脾、扶正固本作用的 , 采用水煎服 的方法 , 解析出以多糖为主的成份 , 发现其中 11 种药在一定浓度下 , 具有程度不等的刺激双 歧杆菌增长的作用 , 实验还显示 : 中药的浓度 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有着明显的影响 , 有的中药 虽然各个浓度下均有刺激双歧杆菌增殖的作 用, 但在某一浓度其作用最强 : 而有的中药在 不同浓度下 , 对双歧杆菌的影响分别表现出促 进、抑制或无影响。以此提示 : 在测试中药对细 菌的影响作用时 , 无论其目的是抑菌、还是增 菌, 应尽可能多进行几个浓度的测试 , 以获得 完整的、全面的、正确的实验资料。参考文献1 康白编著 . 正常菌群与健康人体微

9、生态学。 19892 陈聪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89.2(2)3 杨景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1.4(2)4 郭志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5.7(6)5 田碧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6.8(2)( 收稿日期 :1996-12-24)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WITH VARLANT CONCENTRATION ON BIFIDOBACTERIUMWeilin,Zhang Yonghong,Hao Weishan.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Hebei Medic

10、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China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21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that there are functions of tonifying the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on Bifidobacterium (DM 30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7年第9卷第5期8504) was tested in vitro. Drugs were extracted with pure water and diluted to

11、50%, 25%, 12.5% with BS culture medium, which also used as fundamental control. The results indicate: (1) Among 21 kind of drugs, 11 of them show obviousstimulative growing effect on Bifidobacterium (DM 8504). The number of colony ofdrug-tube/The number of control-tube (D/C) is used to judge the eff

12、ect. Somedrugs including Radish Seed, Calabash Gourd, Pclyporus, Puff-ball and Donkey-hide Gelatin are high D/C (16.3-46.5). and others including Milkvetch Root,Patrinia, Asiabell Root, Finwort Root, Reed Rhizoma and Pona are low D/C(2.5-9.3). (2) These is cols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ncentrat

13、ion of drug andstimulative growing effect of Bifidobacterium. It is found that each drug has its ownbest concentration for stimulative growing, such as 50% for Polyporus, Reed, Rhi-zoma, 12. 5%-25%for lthers. (3) For some drug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hasopposite effect on Bifidobacterium. For exam

14、ple, Milkvetch Root shows bacteriostasis in 50% concentration, stimulative growing in 12.5%, and no effect in25%. The samephenomenonremains in other drugs of Reed Rhizoma, Asiabell Root, Figwort Root, Poria. The above er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when

15、testing its effect no growing of bacteria, onmatter what purpose the test is:bacteriostasis or stimulative growing. Otherwise,it is impossible to obtain the complete and correct results.( 上接 23 页)of streptococci to serum-coated HA. OralMicrobiol Immunol 1989;4:199 6 Hillman HD, Socransky SS, et al.

16、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ptococcal species and periodontopathic bacteria in human dental plaque. Arch Oral Biol 1985 b;791 7Burton R, Benjamin A, Lindy K, et al. Chemostat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on streptococcus sanguis adherence to HA. Infect Immun 1982;35:64 8 David LH

17、, Itzak O, Harry SC, et al. Multiple adhesion of streptococci. Infect Immun 1992; 60:21479 岳松龄主编 . 口腔内科学第二版 . 人民卫生出 版社 1987;9 10Lamont RJ, Hersey SG, Rosan B,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dherence of Porphy- romonas gingivalis to oral streptococci. Oral Microbiol Immunol 1992;7:193 11 Coconnier MH, Klaenhammer TR, Kerneis S, et al. Proteinmediated adhes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G2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