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主广场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颛臾(yú) 论语(lún)弃甲曳兵(yè)B.木椟(dú)相夫子(xiàng)虎兕(o)C.冉有(rn)狗彘(zhì)出于柙(á)D.孝悌(tì)衣帛食肉(bó)庠序之教(xián)解析:此题考查字音,要记住字的正确读音,切忌念半边,“虎兕”的“兕”应读“sì”,而非“o”。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夫子C.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D.冉有、季路见于孔
2、子曹刿请见解析:此类训练题目,一要熟悉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掌握它的多个意义;二要学会分析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A项,前一个当“责备”讲,后一个当“错”讲;B项,前一个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后一个是动词,“辅佐”之意;C项,都当“这”讲;D项,前一个“拜见”,后一个“召见”。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戴,通“载”,承担)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A、B、D三项的解释均正确,C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
3、。而“戴”,意思是顶在头上,不是通假字。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摇晃不稳定;颠:跌倒。B.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这里暗指鲁国内部。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卿大夫的封地;家:诸侯的封地。D.故远人不服远人:指本国以外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涉及对字词的理解,还有一定的文化常识。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答案:C5.下列句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B.是谁之过与C.吾祖死于是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解析:本题考查“是”是判断词还是代词。A项中
4、“是”表判断,B、C、D三项中“是”是代词,这。答案:A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6.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疾:厌恶,是句子的谓语,“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它的宾语
5、。B.夫:代词,那种;舍:舍弃,回避,动词。C.为:替,给,介词。D.辞:托词,动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做题的关键是依据语境解释词义。“辞”在这里是“托词、借口”的意思,是名词。答案:D7.下列句中的“相”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中的“相”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将焉用彼相矣 B.季文子相三君C.犹瞽之无相与D.操虽托名汉相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相”在文言文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词语,有xing与xiàng两个读音多个词义。这四句话中“相”的读音均为xiàng。例句中“相”是“辅佐”的意思。A项中的“相”意为搀扶盲人走路的人。B项中的“相”与
6、例句相同。C项中的“相”与A项中的“相”相同。D项中“相”指“丞相”。答案:B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修文德以来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既来之,则安之安无倾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C.不同,相同。D.相同,不同。解析:本题考查词的用法,解答此题关键是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入手。两句中的“来”字用法相同,均为使动用法,使来;句中的“安”是使动用法,使安定;句中的“安”是名词,上下相安,安定。答案:D9.下面句中分别含有一个成语,请写出来。(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答案:(1)分崩离
7、析(2)祸起萧墙10.孔子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解析:本题是对整体把握文意的考查,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整合信息。参考答案:治理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8、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加序号的几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句序以句号为标志)() A./B./ C./D./解析:本段内部层次非常清晰,前四句构成排比,讲养民教民、使民心归顺的政治主张。最后一句得出结论。故可分两层。答案:D 12.简要说明画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这种手法在文中的作用。解析:本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三组句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从语言形式上看,构成排比、对偶。从表达效果上看,气势充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参考答案:排比与对偶。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
9、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3.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_与_。孟子在论述中侧重于_这一方面。解析:孟子讲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的具体措施时,第一段、第二段前三句都写“养民”,第二段第四句写“教民”。从“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的结论可知,孟子侧重于“养民”。答案:养民教民养民14.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翻译成现代汉语。解析:注意关键词。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是指学校。申,反复陈述。孝悌之义,指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颁白者,“颁”同“斑”,指头发花白的人。注意特殊句式。“申之以孝悌之义”和“不负戴于道路”都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语序应调整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和“不于道路负戴”。参考答案: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二、语言运用15.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杨朱的贵我人格,_;孟子的大丈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SE汽车服务技师资格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收益分配合同协议2025年
- 商标注册2025年代理服务合同协议
- 律师案件代理协议2025年执行标准
- 跨境电商平台合同协议2025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肉鸭制品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外包协议代替劳动合同
- 外贸女鞋订购合同范本
- 外包委托设计合同范本
- 土建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广西南宁市公安局第二次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4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代购汽车买卖合同范本
- 光催化还原剂设计与调控-洞察与解读
- 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
- 地产销售40:思维、标准与技术要点
- 工地安全文明建设
- 【压力管道设计】-长输管道
- 橱柜培训集采志邦非标
- 准格尔旗窑沟大伟煤矿(未有偿处置资源)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GB/T 5657-2013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