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 语文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 语文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 语文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 语文版必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脊轩志练习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A.渗漉(lù) 偃(yn)仰 老妪(u) 呱呱(gu)坠地 B.垣墙(hun) 栏楯(shn) 脊背(j) 情不自禁(jìn)C.扃牖(yu) 异爨(cuàn) 姊妹(z) 奴颜婢(bì)膝D.茶几(j) 省亲(shng) 阖门(k) 如丧考妣(b)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斑驳 寂廖 瞻前雇后 姗姗可爱 B.犬吠 篱笆 残壁断垣 越组代庖C.象笏 兹事 百战不怠 仰天长啸D.枇杷 修葺 万赖俱寂 百无聊赖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 )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或凭

2、几学书(学写字)妪每(每次)谓余曰 大母过(路过)余曰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妪(妇女的通称)每谓余曰 而母立于兹(这儿) 大类女郎也(像)A. B. C. D.4.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5.下列句中划线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A.而母立于兹 B.久不见若影C.汝姊在吾怀 D.先妣抚之甚厚(她)6.下列句中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C.语未毕,余泣D.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7.请选

3、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A.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B.大行不顾细谨C.顾不如蜀鄙之僧 D.三顾频烦天下计(2)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 ) A.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B.愚人之所以为愚C.庭中始为篱 D.余既为此志(3)轩东故尝为厨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大人故嫌迟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4)儿之成,则可待乎 ( )A.三五之夜 B.先妣抚之甚厚C.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5)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 )A.学而时习之B.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C.张良是时从沛公(6)比去

4、,以手阖门 ( )A.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B.天涯若比邻C.朋比为奸 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A.朝服衣冠 B.序八州而朝同列C.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 D.朝济而夕设版焉(8)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A.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革灭殆尽之际C.百战不殆D.兢兢业业,无殆无荒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他日汝当用之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9.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项脊

5、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某所,而母立于兹(“某所”为所字结构)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娘以指叩门扉 C.比去,以手阖门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1.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

6、在文言文中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能力检测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

7、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2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室西连于中闺B东犬西吠C赵王于是遗相如奉璧西入秦D北救赵而西却秦13对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迨诸父异爨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客逾庖而宴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A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不同B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也相同C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字相同 D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也不同14对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顷之,持

8、一象笏至 先妣尝一至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A和相同,和也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也不同 D和不同,和相同 15下面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二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第二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二)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9、。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6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 )A余既为此志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B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县官且顺群臣言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如履薄冰17对下列句中的“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     ) 吾妻来归  &#

10、160;     吾妻归宁A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出嫁”。B意思不同,表示“出嫁”,表示“回娘家”。C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回娘家”。D意思不同,表示“回娘家”,表示“出嫁”。18对句中三个“其”字指代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  其后六年     其后二年    其制稍异于前A吾妻归宁     吾妻死      南阁子B吾妻归宁

11、0;    吾妻死      整治后的南阁子C吾妻来归     室坏        南阁子D吾妻来归     吾妻死      整治后的南阁子19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个主谓句,其主语“枇杷树”承前而省

12、,“植”是谓语,“手”是名词作状语,指妻子亲手栽种。B“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如同一个特写镜头,写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树寄托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C由枇杷树想到妻子,“手植”是楔机,表现丧偶之痛,思念之深。“已”字是关键。D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20这两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2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感情。B妻“时至轩中”“述诸小妹语”等写得如在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