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7.1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7.1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7.1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7.1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7.1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专题一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填写土地利用类型名填写土地利用类型名称。称。A_;B_;C_;D_A_;B_;C_;D_。水田水田旱地旱地林地林地草地草地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1)空间分布空间分布: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_,_和和_地区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缺水最为严重。(2)(2)时间分配时间分配: :降水集中于降水集中于_季季, ,易造成洪涝灾害易造成洪涝灾害; ;_季降水少季降水少, ,北方易造成严重干旱缺水。北方易造成严重干旱缺水。华

2、北华北西北西北夏秋夏秋冬春冬春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1._,_1._,_国土面积广国土面积广, ,自然环境多样。自然环境多样。2._2._占有量不足占有量不足, ,相对短缺相对短缺人口众多。人口众多。3.3.形势严峻形势严峻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总量大总量大种类多种类多人均资源人均资源二、土地资源二、土地资源1.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1)(1)类型多样类型多样: :主要分为主要分为_、_、_和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2)(2)山地多山地多, ,平地少平地少,_,_比重小比重小,_,_多。多。(3)(3)土地资源总量多

3、土地资源总量多, ,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少,_,_不足。不足。(4)(4)土地资源土地资源_,_,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耕地耕地林地林地草地草地耕地、林地耕地、林地难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后备土地资源后备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分布不均2.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主要问题主要问题:_:_、_、_、乱、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占耕地、土地污染等。(2)(2)措施措施:_:_、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把把“_”_”作为一项基本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策。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盐碱化合理用地合理用地十

4、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1)总量丰富总量丰富, ,居世界第六位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占有量低但人均占有量低, ,仅相当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于世界人均的_。(2)(2)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均, ,表现为表现为_多多_少少;_;_多多, ,_少少, ,年际变化大。年际变化大。(3)(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1/41/4东南东南西北西北夏秋夏秋冬春冬春2.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

5、(1)(1)蕴藏量大蕴藏量大, ,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2)(2)地区分布不均地区分布不均: :大部分集中在大部分集中在_地区地区, ,其次是其次是_地区和地区和_地区地区; ;按河流来说按河流来说,_,_流域最丰富。流域最丰富。(3)(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4)(4)开发利用率低。开发利用率低。西南西南西北西北中南中南长江长江1.1.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1)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工业化、城市化及交通建设占用耕地工业化、城市化及交通建设占用耕地; ;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退

6、耕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退耕;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导致土地退化盐渍化等导致土地退化;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2)(2)解决措施。解决措施。数量保护数量保护: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国家实行基本农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田保护制度; ;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质量保护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

7、,如防治水土如防治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施耕地环境保实施耕地环境保护。护。2.2.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1)原因原因: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 ,经济发经济发展展, ,导致用水量日益增加导致用水量日益增加; ;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低, ,不合理用水不合理用水, ,浪费、污染现象严重。浪费、污染现象严重。(2)(2)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开源开源: :兴修水库蓄水兴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 ;人

8、工降雨人工降雨; ;海水淡海水淡化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节流节流: :改进灌溉技术改进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提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 ;净化污水净化污水, ,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真题探源】【真题探源】(2015(2015安徽文综安徽文综) )下图表示某市下图表示某市2003200320132013年土地利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1)、(2)(2)题。题。(1)(1)据图推测据图推测,2003,20032013201

9、3年该市年该市( () )A.A.退耕还林退耕还林, ,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B.围湖造田围湖造田, ,水域面积不断减少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C.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D.城市扩张城市扩张,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C.城市城市“热岛热岛”效应增强效应增强D.D.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高考状元话审题】【高考状元话审题】第一步第一步: :明设问明设问第第

10、(1)(1)题题, ,由关键词由关键词“据图推测据图推测”明确重点分析该市各明确重点分析该市各类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特点类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特点; ;第第(2)(2)题题, ,由关键词由关键词“建设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明确考查城市建设面积变化产明确考查城市建设面积变化产生的影响。生的影响。第二步第二步: :提信息提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 ;水域面积有水域面积有增有减增有减, ,但变化不大但变化不大; ;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 ;建设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用地持续增加。第三步第三步: :细解读细解

11、读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 ,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 ,使地表硬化使地表硬化, ,下渗量减少下渗量减少;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过程中, ,城市面积扩大城市面积扩大,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变长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变长; ;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 ,硬化地表硬化地表, ,会增强城市会增强城市“热岛热岛”效应效应; ;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 ,影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响生物的栖息地, ,使生物多样性受损。使生物多样性受损。【答案】【答案】(1)(1)选选D,(2)D,(2)选选C C。【题组过关】【题组过关】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

12、、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 ,完成完成1 1、2 2题。题。1.1.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B.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C.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1/22.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原因是两地( () )A.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13、C.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年蒸发总量差异大【解析】【解析】1 1选选D,2D,2选选B B。第。第1 1题题,A,A选项北方水土资源搭配选项北方水土资源搭配应该是水少地多应该是水少地多,B,B选项我国人口重心应该在南方地选项我国人口重心应该在南方地区区,C,C选项耕地面积应该是南方少于北方。只有选项耕地面积应该是南方少于北方。只有D D正确。正确。第第2 2题题, ,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这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根本原因。北方降水主这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根本原因。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要

14、集中在夏季, ,所以北方水资源比南方少。所以北方水资源比南方少。(2014(2014浙江文综浙江文综)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 ,此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读表, ,完成完成3 3、4 4题。题。人均人均GDPGDP与与全国平均值全国平均值之比之比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水平(%)(%)人口对水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资源压力指数指数人口对耕人口对耕地压力指地压力指数数全国全国1.001.0052.5752.571.

15、001.001.001.00青海青海0.860.8647.4447.440.140.140.950.95河南河南0.820.8242.4342.437.747.741.071.07黑龙黑龙江江0.930.9356.9056.901.001.000.290.29浙江浙江1.651.6563.2063.200.830.832.562.563.3.四省比较四省比较, ,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 () )A.A.人均人均GDPGDP水平越高水平越高, ,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B.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化水平越低, ,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C.人均人均GDP

16、GDP水平越高水平越高, ,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D.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化水平越低, ,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4.4.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解析】3 3选选C,4C,4选选D D。第。第3 3题题, ,四省份中四省份中,

17、 ,人均人均GDPGDP最高的最高的是浙江省是浙江省,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的是河南省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的是河南省, ,故选项故选项A A错误错误; ;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省, ,而人口对耕地压力而人口对耕地压力最小的是黑龙江省最小的是黑龙江省, ,故故B B项错误项错误;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表中可以看出,GDP,GDP水水平越高平越高, ,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故故C C项正确项正确; ;河南省城市化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最低水平最低, ,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 ,故故D D项错误。第项错误。第4 4题题, ,表中信息显示表中信

18、息显示, ,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 ,城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化水平最高, ,科技水平较发达科技水平较发达, ,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佳, ,但人均耕地最少但人均耕地最少, ,故故A A、C C项错误项错误; ;河南省水资源压力河南省水资源压力最大最大, ,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 ,故故B B项错误项错误; ;黑龙江黑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小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小,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较高, ,适宜发适宜发展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展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 ,故故D D项正确。项正确。【加固训练】【加固训练】1.1

19、.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197320022002年部分土地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 ,回答回答(1)(1)、(2)(2)题。题。(1)(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正确的是是( () )A.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2)(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

20、, ,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林地林地灌丛草地灌丛草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祼岩地祼岩地A.A.B.B.C.C.D.D.【解析】【解析】(1)(1)选选D,(2)D,(2)选选B B。第。第(1)(1)题题, ,读图可知读图可知, ,水田、水田、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 ,且前期减少多于后且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期增加, ,变化幅度大变化幅度大; ;旱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旱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 ,且后期且后期减少大于前期增加减少大于前期增加, ,变化幅度大变化幅度大; ;

21、林地、建设用地前后林地、建设用地前后都增加都增加, ,且后期增加多于前期且后期增加多于前期, ,变化幅度小变化幅度小; ;裸岩地前期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增加、后期减少, ,且后期减少小于前期增加且后期减少小于前期增加, ,变化幅度变化幅度小小, ,因此整个时间耕地总体是减少的。第因此整个时间耕地总体是减少的。第(2)(2)题题, ,据图分据图分析灌丛草地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析灌丛草地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 ,裸岩地前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后期减少, ,所以灌丛草地和裸岩地反映流域内生态状况所以灌丛草地和裸岩地反映流域内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由退化趋于好转。2.(20142.(2

22、014北京文综北京文综) )读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20 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 ,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 ,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 ,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入海河道。(1)(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 ,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海河道的自然原因。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1/7。(2)(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

23、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的对策。(3)(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境问题, ,列举一项应对措施。列举一项应对措施。依据依据20142014年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精神, ,京津冀地区逐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整。(4)(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气质量的作用。【解析】【解析】本题以海河流域图文资料为背景本题以海河流域图文资料为背景, ,考查流域开

24、考查流域开发中的区域整治措施。第发中的区域整治措施。第(1)(1)题题, ,海河流域地处温带季海河流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 ,加之流域内加之流域内的地貌、水文、水系条件导致旱涝灾害多发。流域西、的地貌、水文、水系条件导致旱涝灾害多发。流域西、北部为上游汇水区北部为上游汇水区, ,修建水库可以削峰补枯修建水库可以削峰补枯, ,调节径流调节径流量变化。东部地势低洼量变化。东部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 ,挖掘入海新河可以挖掘入海新河可以加快排洪速度加快排洪速度, ,降低洪水危害。第降低洪水危害。第(2)(2)题题, ,注意从农业生注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回答措施。第产的角度回答措施。第(3)(3)题题, ,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会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会导致水体污染和水量减少导致水体污染和水量减少, ,因此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因此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合理规划。第合理规划。第(4)(4)题题, ,京津冀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京津冀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能耗企业的淘汰高能耗企业的淘汰, ,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