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卷2020届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含解析版答案_第1页
山东卷2020届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含解析版答案_第2页
山东卷2020届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含解析版答案_第3页
山东卷2020届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含解析版答案_第4页
山东卷2020届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含解析版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2020届九年级第一次冲刺模拟大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7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 .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 .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 律无效。、(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pi Go)B.佃农(

2、di a n)C.嗥鸣(h a o)D.萦绕(y f 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坎坷脑髓B.幅射沉湎C.喧嚷锤炼D.拮责愧作贝致教(ci)窈窕(y a o)嗔怪(ch e n)遒劲(jin)的一项是(妇孺皆知周而复始来势凶凶威风凛凛)(3 分)连翘(qi Go)斡波(w6)俯瞰(kan)糜子(me i )(3 分)拈轻怕重前扑后继栉风沐雨锋芒必露风雪载途(z a i ) 翘首以待(qi a o)仰之弥高(mi ) 越俎代庖(z 口)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3分)A.使用短信投票的方式,选手们经过激烈的比拼。8月26日,颇受关注的2005年“超女”年度冠军总决赛降

3、下帷幕,偃旗息鼓.。B.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抑扬林挫,让人感觉讲的知识是“活”的,讲的“内容”是美的。C.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一一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 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 的结果。D. 一想到就要放寒假而且可以见到亲爱的外婆,小芳忍俊不禁. . .地笑了。4 .下列句子中,没亨谕财.的一项是()(3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C.新广告法正式实施,禁止任何商家不得以10岁以下儿童代言广告。D.针对各种交通乱

4、象,山东警方将全面整治与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钢体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他在患伤寒症病愈后,在 烈士墓前进行的。B.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C.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蚯蚓和狐狸嘲讽吹牛皮说大话的人。D.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孔丘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二、(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

6、,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 分)A.冬之者谁名:命名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香:香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靠近7 .选出句中“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 一鼓作气

7、,再而衰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C.广起,夺而杀尉D.云归而岩穴暝8 .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

8、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士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 其身,亦以上卿礼。(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注】季世:末代。弭:平息,消除9 .请用“ /”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呼两线)(2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10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夙夜筹谋夙夜忧叹D.诚许楚王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三)诗歌阅读阅

9、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213题。(共6分,每小题3分) 浣溪沙 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 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此诗大约作于作者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12 .上片中“逐” “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13 .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分)(四)根据原文默写14 .用课文原句填空。(共7分,每小题1分)(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式微)(2)子夏日:“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 ,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4)最爱湖东行

10、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6) 因思杜陵梦, 。(温庭钧商山早行)(7) 出师表 中表明青年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 , 三、(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题。(共12分)(一)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好的野果子。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 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

11、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 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 pH值在7. 27. 4之间,而蜂蜜的 pH值大约介于34. 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此外,蜂蜜的酿造者一一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队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中大部分的水分

12、。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作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一一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在古

13、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黏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 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5 .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3分)16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17 .从第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

14、析其语言特点。(3分)18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题。(共18分)(二)老先生张雪芳祖母说,老先生走了。祖母说的时候,撩起衣角擦了擦眼睛。这些年里,村里的老人们相继去世,也没见祖母这么伤心。当然,老先生是不同的。自我懂事起,祖母每每提到老先生都是把他当兄长似的来 敬重,而我知道,老先生比祖母要小上好几岁。老先生并不是本地人。祖母说,老先生是随着他父亲讨饭讨到这里的,后来,他父亲突然死了,老 先生就被村人收留了下来。那时,老先生十几岁。村人收拾了牛棚旁的一间草屋让老先生住。自此,老先 生也算是安家落户了。老先生从小就懂事,知书达理,祖

15、母说他身上有大户人家那种与生俱来的大家风范。自从老先生住 下后,村里人家有个写写算算的事老先生都责无旁贷地接了下来。那时候老先生还小,但已经有村人称他 为先生了。有人曾问过老先生,老家在哪里?老先生只说在城里,村人便揣摩必定是城里的富贵人家,中途出 了大事就败了。但这样的人家,在城里总会有些亲戚的吧?而且这些亲戚也都应该是有钱的人吧?村人猜 测着,以自己微薄的想象力。事实好像确实是这样的。那一年,老先生的妻子病了,要花钱看病,可哪来钱呢?当村人得知此事 后,东拼西凑为老先生筹到了一些钱,却被他婉言谢绝了,说,乡亲们都苦,我哪能要这些钱?放心吧, 我会想办法的。事后,老先生去了趟城里。回来后,村

16、人问他,钱筹到了吗?他说,筹到了。村人又问, 是问谁借的?他说,亲戚借的。于是,老先生城里的有钱亲戚就光芒万丈地冒了出来。老先生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他那位有钱的亲戚却从未来过。老先生呢,也只有遇到了大事时才去 城里找他。所谓的大事都是跟钱有关的,比如村里哪家有人生了重病,比如村里哪家的房子破得不成样子, 再不维修就无法入住等等。但凡村人遇到了这种事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老先生,哎哟,先生,这事真得麻烦 你了,帮我去趟城里吧,好歹也跟你那个有钱的亲戚借一点吧,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啊。老先生小声应是。 他知道,不是到了性命攸关,村人也不会找他借钱的。到了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先生就起床动身了,拿了一些路上吃的干

17、粮往城里赶。回来后,多多少少 总是有的,村人是千恩万谢。老先生好啊,老先生的有钱亲戚也是好人呐!每一个得到恩惠的村人都会这 么说。祖母说,谁家没个难事?又哪件难事不花个钱呢?所以,这些年里,许多村人或多或少得到过老先 生那位有钱亲戚的救助。逢年过节时,村人也会抓着自家养的鸡鸭请老先生拿去城里带给他的有钱亲戚, 每次,老先生都一一退了回去,说,他不会要的,多谢你们想着。这位有钱的亲戚,在村人眼里也便越发 高尚起来。老先生走了,他的有钱亲戚应该会来吧?村人说。老先生没有儿女,妻子也在几年前去世了,老 先生的后事便由村里集体张罗着。老先生用一生的善积下了福,无儿无女的他后事也被村人办得热热闹闹的,像

18、子孙满堂的样子。村人把老先生的遗物翻了个遍,还是没找到那位有钱亲戚的联系方式。两天过去了,老先生总要入土为安才好,可是那位有钱亲戚一直联系不到,怎么办?正在犹豫不决时,一个后生突然大叫一声, 手里拿的是老先生的日记本。?找到啦?找到啦?村人迫不及待地问。?后生轻轻念道:今天,我去了城里,卖完血已经不早了,街上有人在卖烤红薯,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地叫,我很想买一个吃,可是,想到二根娘等着钱救命呢,没舍得?后生读着读着,哽咽住了。19 .第段中说“老先生比祖母要小上好几岁”,可是祖母却“把他当兄长似的来敬重”,为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20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中包涵的语意。(共4分,每

19、小题2分)(1)那时候老先生还小,但已经有村人称他为先生了。(2分)(2)村人猜测着,以自己微薄的想象力。(2分)21 .第段中,写到老先生的日记本,这个日记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22 .文章结尾告诉我们老先生的那位“有钱的亲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为此前文多次埋下伏笔,请找出三处。(6分)四、(50分)23 .按要求作文。武汉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90后白衣天使,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者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 亿万中国人。作为初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

20、歌除外) ,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语文全解全析1 .【答案】C (3分)【解析】A. pi a opi a o; z a i z a i。 B. y a oy Go。D. j i nj i ng。故选 C。2 .【答案】A (3分)【解析】B.辐射。C.来势汹汹。D.诘责、锋芒毕露。故选 A。3 .【答案】B (3分)【解析】A.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与“总决赛”的意思不搭配。B.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使用正确。 C.指日可待:(事情、希

21、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成语的意思是指还没有实现的事情等,而句中的曹文轩获奖, 标志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了,是实现的事情,故矛盾。D.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句子中“忍俊不禁”与后面的“笑了”内容重复,所以“忍俊不禁”运用不正确。故选Bo4 .【答案】B (3分)【解析】A.成分残缺,“提高”缺少宾语,句末加上“的效率” ;C.否定不当,将“不得以”改为“聘用”;D.语序颠倒,将“整治”与“排查”的顺序调换一下即可。故选B。5 .【答案】D (3分)【解析】D.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故选Do6 .【答案】D (2分)【解析】D.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

22、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D项,句意: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临”,居高而下。解释不正确。故选 Do7 .【答案】B (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的辨析。要求掌握文言虚词“而”的各种用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境正确辨析即可。例句句意: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表示转折,去黑A项,句意:第一次击鼓士气振奋,第二次衰弱;而,表示顺接。 B项,句意: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而,表示转折,去黑 C

23、项,句意:吴广暴怒,夺下鞭子,杀掉了那名校尉;而,表示顺接。D项,句意: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而,表示顺接。故选:Bo8 .【答案】A (2分)【解析】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本题为选择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A项错误,“山水之乐”的实质不是“与民同乐”。故选A。9 .【答案】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2分)【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子的意思是:宁愿死,把我的头颅提给楚王谢罪,城池也不能给他。据此,应该在这

24、两个地方断句。10 .【答案】A (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A.句意:虚报/好处。B.类。C.早晚。D.确实,实在。11 .【答案】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什么!(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 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 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2 .【答案】示例一:“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景。示例二:“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荡秋千人的情态,

25、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关键词的赏析。作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明确“逐” “出”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代入句中描绘, 体会其写景效果和表情效果。 如,“堤上游人逐画船”, 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的情态,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最后,任选一字进行赏析即可。13 .【答案】写出了作者旷达

26、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3分)【解析】本题既考查形象,又考查情感。对于前者,应找出诗句中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内容,然后分析概括。对于后者,应结合全词分析。“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么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么”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歌拍“人生何处似尊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出了作者通过寻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无奈,耐人品味。

27、14 .【答案】(1)胡为乎中露(2)切问而近思(3)霜落熊升树(4)绿杨阴里白沙堤(5)独坐幽篁里(6)凫雁满回塘(7)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每小题 1分,若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杨” “堤” “篁” “凫”,“侯” 不能写成“候”。15 .【答案】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吸湿性),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蜂蜜酸度高,能杀死细菌;蜂蜜中水分非常少;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3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可抓住相关

28、段落的中心句来整理、概括。第至段,介绍蜂蜜能杀死细菌而长时间不变质的原因。第段的内容,可概括出第一大原因:蜂蜜的酸度足以杀死病原菌;第段的内容,可概括出第二大原因:蜜蜂有着特殊的“炼金术”,使蜂蜜中的水分非常少;第段内容可概括出第三大原因:蜜蜂胃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与花蜜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可杀死细菌。16 .【答案】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一一蜂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解析】本题考查说文明开头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示例、引用传说故事、引用谜语或者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或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29、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的具体说明 ;运用某种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结合这四大作用来具体分析即可。17 .【答案】 【示例一】“大多数”指大部分,说明大部分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 27. 4之间,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二】“大约”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蜂蜜的pH值介于34. 5之间是估计范围,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三】“任何”表示所有(一切),说明所有细菌都将被杀死,没有例外,语言准确、严密。(3分)【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

30、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如这个三词语中的“大多数”表示范围,意思是大部分,不代表全部,如果没有这个词,则表意发生了变化,与事实不相符, 以此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18 .【答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说服力。(3分)【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看,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闪米特人、古埃及人以及中国利用蜂蜜治病的事例,来说明蜂蜜是细菌“绝绿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19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