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生产的产地环境、产地指标、栽培管理措施、质量 管理措施等。本规程适用于本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33-1987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6/ BAH145- 2001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T5-198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62/T798

2、-200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3术语和含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重的第一代至第二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良种:用常规原种繁育的第一代至第三代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4产地环境隔离条件原原种生产:利用温度、湿度及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为控制的温室或防虫网室内进行。 原种生产:搭设网室,100 m内禁止十字花科、茄科和蔷薇科植物,网棚四周加内无杂草,网室网纱规格45或50目,无破损。良种生产:海拔2000nH2500m不适于盼虫等传毒昆虫发生,且其他虫密度低。方圆500m以内不得种植其他马铃薯和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具备一定的自然隔离条件,交

3、通便利、便于调运。 土壤条件:符合附录B的规定。原原种生产:利用蛭石、炉渣等无土栽培基质或营养液栽培方法进行。原种、良种生产:选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15哑/'kg 20哑/kg、肥力较高、便于排涝、州值不高于8的沙漠土。环境质量:符合附录C的规定。灌水条件:符合附录A的规定。肥料要求: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适当增施磷钾肥。符合附录D E的规定5产量指标原原种:大于等于200粒/卅,每粒重量不低于lg。原种、良种生产:原种生产4000 kg/亩左右,良种生产3000 kg/亩。6栽培管理措施整地:秋季深耕地,春播前深翻整平、耙细。施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优质农肥3000 kg

4、“Q00 kg,氮肥(N) kk,磷肥(P2Q) kg<起垄:一般要求垄距,垄面宽40 cm .覆膜:用90 cniXimn地膜覆盖垄面,膜要压严压实。种子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强、适应«£广、市场潜力大、符合加工要求、经审定推广或 科研部门预约繁殖的品种。种薯质量:符合国标二级以上质量要求。种薯处理:剔除病、烂、冻薯后,利用赤霉素等药剂处理或播种前20天左右将种薯置于15C 20C的条件下催芽,见芽后方可播种。播种播种时间: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方式原原种播种方式(试管苗繁殖):将经过炼苗的试管苗,用20 E左右温水洗净根际培养基,移栽

5、于无土基质上,繁殖密度为100株/川90 cm150株/川.原种、良种播种方式:高垄双行播种,先挖穴再点播,播后覆土。微型原原种整薯播种,播深8 cm12 cm,播种密度5000株/亩8000株/亩。良种生产用种可为整薯,也可切块,播深12 cm15 cm,播种密度4500株/亩币000株/亩。田间管理查苗补苗:在出苗期仔细查苗,将不能自行顶出地面的苗放出,对缺苗穴进行检查补苗。中耕除草:彻底清除垄沟内杂草,要求垄沟内适期中耕,以减少垄内水分的侧向蒸发。灌水:全生育期灌三次水,播种后到现蕾前期灌第一次水,盛花至开花结束灌第二次水,薯块 膨大期灌第三次水,收获前20天停止灌水。每次每亩灌溉定额6

6、0m£0m。追肥:对肥力不足的地块,在开花前进行追肥或不同生育期进行多次叶面喷肥。病虫害防治:符合附录F的规定。病害防治早疫病:喷施甲霜灵镭锌、甲基托布津、甲霜铜等农药。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花叶病:防治方法主要是消灭虫牙虫,防治病毒扩散。虫害防治虫牙虫防治:网室内必须杜绝盼虫发生。大棚内要定期预测预报盼虫数量。每隔710天喷施防虫牙剂,各种抗虫牙药剂应交替使用,也可混合施用。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等。可在整地时施入毒土进行防治,也可在播种时用乐果200ml拌kg左右磷酸二钱作种肥,施入播种田中防治7质量管理措施去杂去劣:在幼苗期、现蕾期、开花初期及收获期,分四

7、次对杂株、劣株进行彻底清除。收货原原种收获:视不同栽培基质分一次或多次收获。原种良种收获:达到生理成熟时,适时收获,不宜过晚。收货前先割去地上茎叶并带出田间焚烧或深埋处理,同时应彻底回收生产田中的废旧地膜 >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收 获时尽量减少机械 损伤、避免混杂。收获期应预防霜冻。收获后适当晾晒“发汗”,同时剔除病、烂和伤薯。分装运输:种薯经过晾晒后,按要求分级包装,包装袋内外挂放种子标签(格式如下)收购 运输车厢内要垫放草帘等,并轻装轻卸防止碰伤种薯。马铃薯种薯标签品种名称(代号)级别品种来源净重kg繁育地点繁种人技术贝收获日期入库日期贮藏:种薯入窖前应认真消毒 > 窖内温度降至 10C以下,禁止边收边入窖,入窖时 轻拿轻放。贮藏期间要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