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_第1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_第2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_第3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_第4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仃度文库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课题大道之行也教材分析本文选自礼记礼运,是其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 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 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情分析因为这单兀的第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学生对古 代的 理想社会有了一定认识,本课可以在前面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 学习,再一次理解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积累文言文中的重 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提高朗读能力,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疏通文意,背诵 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大意,并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

2、基本特征,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提高朗读能力。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大同社会的含义。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体会作者的大同思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目标导向,自主学习同学们,晋朝的陶渊明在先前所学的课文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述了这样幅理想社会的 生活图景。大家还记得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 然自乐。”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 是什么呢?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 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 道之行也。听录音,批注课文中的生难

3、字。结合课件齐读词语。二、问题导思,互助答疑1.问题引入问题1:读通了课文后,文言文的朗读还必须注意朗读的节奏,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用铅毛试着划出 课文的朗读节奏。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读 课文,并批 注不会读的 字,结合课 后的注释批 注拼音和字 义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划出 课文的朗读 节奏,然后 齐读课文,小组赛读。小组讨论, 解决文言文 生难字的翻 译,理解文问题2.结合课后的注释的翻译工具,看看这篇课文应3仃度文库早大意。小该怎样翻译为现代文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u)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 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an)男有分(fe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

4、弃于地也(WU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 以,为亲,以,为子,分别外户而不闭(用作 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问题3.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 为几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 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 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 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问。”总结全文。2.归纳 概念问题4.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 关语句,并作讲解。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组翻译,没 人翻译一个 逗号,教师 提示需要重 点掌握

5、的实 词和虚词。学生先自主 思考,然后 小组讨论, 每组选出代 表发表本组 的分层看 法。学生自主思考,并用自8“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 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I睦.防|卜争斗c问题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问”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 会的关爱。(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 其用,人尽其力。三、精讲导练,分层反馈1 .翻译下列划横线的字。选贤与能矜

6、寡、孤、独、废疾者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 .大同社会有什么特征?(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尚和己的语言进 行描述,表 达。学生分组讨 论,探讨后 用自己的语 言进行描 述、表达。让学生积累 文言文的重 要实词,逐 步培养阅读 文言文的能 力,理解大 同社会的特3 .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 没有相似的地方?四 反省导思,自我提升征问题1本节课你在文言文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问题2: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的“大同”理想?五、布置作业1 .翻译下列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2 .背诵全文八、板书设计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1 .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2 .基本特征:社会关爱,安居乐业,或尽其用,人尽其力3 .理想社会:故外户而不闭,盗乱不作,外户不闭。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言文,纵观这节课 的教学过程,课文文意的疏通和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目 标完成,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