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设计方案_第1页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_第2页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伏发电设计方案1概述 1.1设计依据1.1.2设计范围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期工程规模10MW,本工程设计范围为(1)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2)相关电器计算分析,提出有关电器设备参数要求(3)相关系统继电保护、通信及调度自动化设计2.电力系统概述3.1.电气主接线本期工程建设容量为20MWp本期光伏电站接入110KV系统,光伏电站设110KV 35KV集电线路回,经一台升压变电站接入电站内110KV变电站,SVG容量为10Mvar3.1.3.1 110KV 升压站主接线设计 本期110KV升压站设计采用1台20MWa/110K诉压变压器,1回110KV出线。3.1.3.2 光伏方阵接

2、线设计1概述;1.1设计依据;1.1.11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205; 2)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3)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4)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20; 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146)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1概述1.1设计依据1.1.11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1)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2056-1996);2)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3) 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3、GB20060-92);4)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20059-92);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14285-93 ;6)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20062-92;7) 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8)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规程(GB/T15145-94);9)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程(DJ9-87);10) 其它相关的国家规程、规范及法律法规。1.2设计范围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期工程建设规模20MW本工程设计范围为(1)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2)相关电气计算分析,提出有关电气设备参数要求;(3)相关系统继电保护、通信及调

4、度自动化设计;2.电力系统概述3.1.3 电气主接线本期工程建设容量为20MWp本期光伏电站接入110kV系统,光伏电站设110kV、35kV电压等级配电装置,本期110kV接入为单母线接线,出线 2 回,35 kV为单母线,35kV集电线路6回,经一台升压变电站接入电站内110kV变电站,SVG容性容量为lOMvar。3.1.3.1 11OkV 升压站主接线设计本期11OkV升压站设计采用1台20MVA/110kV升压变压器,1回11OkV出线。3.1.3.2光伏方阵接线设计根据太阳能电池方阵设计,本电站采用一个1000kW方阵与2台200kW并网逆变器组合,全站共计组成20个电池方阵与逆变

5、器组合单元。拟定电气 主接线方案如下:(1) 逆变器与35kV升压变压器的组合方式本电站采用2台逆变器与一台35kV升压变压器(36.75/0.27/0.27kV)组合方式。(2) 35kV升压变压器的组合与系统接线为了简化接线,节省回路数,现将35kV升压变压器每10台高压侧并联 为1个联合单元,共计组合为5个35kV升压变联合单元,35kV母线采用 单母线接线。3.1.4站用电接线站用电源采用双电源,一路引自升压站附近10kV电网线路,另一路由站内35kV母线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到400V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本工程升压站经计算设置2台站用变压器,其中1台引自站内35kV母 线,变压器采用S

6、C10-220/35、35± 2X 2.5%/0.4kV ;另1台是引外接电源, 由附近10kV线路引接,变压器采用 SC10-220/10、220kVA、10 士 2X 2.5%/ 0.4kV,站外引接的10kV电源做为主供电源。升压站 2台站用变压器一台 运行另一台热备用,380/220V站用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即可满足要求。3.1.5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3.1.5.1短路电流计算本升压站各电压等级短路电流水平如下:110kV母线31.5kA, 35kV母线 31.5kA。3.1.5.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本项目场地污秽等级为III级,户外电气设备按爬电比距不小于 2.5

7、cm / kV选型。(1) 110kV升压变压器型式:三相油浸式双绕组风冷升压变压器额定容量:20000kVA额定电压:1158 X 1.25%/35kV额定频率:20HZ短路阻抗:10.5%调压方式:有载调压 联接组标号:Yn , d11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直接接地,绝缘水平为分级绝缘,每台主变中 性点设置一台HY 1.5W-72/186避雷器和一台GW13-72.5W630A型隔离开关。(2) 35kV箱式变压器型式:35kV额定容量:1100kVA额定电压:短路阻抗:Uk=6.5%调压方式:联接组标号:Y ,d11-d11(3) 110kV断路器型号:LW30-1

8、26额定电压:126kV额定电流:3120A额定短路开断 电流:40kA额定短路关合电流:80kAP额定短路耐受电流:31.5kA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80kAP额度短路持续时间:4s(4)110kV避雷器型号:Y10WZ-108/281额定电压:108kV持续运行电压:84kV持续 放电电流:10kA直流1mA参数电压:陡波冲击电流残压(峰值):315kV雷电冲击电流残压(峰值):28 1KV持续冲击电流残压(峰值):239kV箱式变压器(美式)36.75 士 2 X 2.5%/0.27/0.27 无励磁调压 > 157KV(5)110kV隔离开关型号:GW4-126W额定电压:126k

9、V额定电流:2000A热稳定电流: 40kA/3s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6)35kV铠装型移开式高压开关柜型号:KYN61-40.5 额定电压:40.5kV 额定电流:2000A 额定短路开 断电流:31.5kA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80kA 操作 机构:弹簧操作机构1 ) 35kV断路器额定电压:40.5kV额定电流:22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31.5kA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80kA额定短路耐受电流:31.5kA 额定峰值耐受电 流:125kA额度短路持续时间:4s2)电流互感器型号:LZZB8-35A 额定电压:35kV 出线变比:1220/5A 0.5/5P30/

10、 5P30/5P30 进线变比:300/5A 0.5/5P305P30(7)无功补偿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对升压站进行无 功补偿,在升压站35kV母线上进行补偿,设置SVG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 110kV升压站在35kV母线上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套,每套补偿容量暂定为10 OOOkvar。,该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实现动态的连续调节以控制并网点电压, 并满足电网电压调节速度的要求,该装置还设有滤波的功能。(8)消弧装置考虑光伏电场场区35kV出线为电缆,总长共计约30km,经计算,电缆 及电站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总计为 20A,大于规范要求的10A,计算消弧容量 合计为220

11、0kVA因此35kV母线上设置消弧消谐装置,且具备跟踪补偿能 力。3.1.6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设计3.161光伏场区过电压保护及接地1)过电压保护110kV升压变电所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根据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直击雷保护:考虑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高度较低,本次太阳能电池方阵 内不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线等防直击雷装置,只需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均 与场区接网可靠连接。2)接地装置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技术规程 DL/T621-1997规定,对所有要求接 地的部分均应接地。参考国标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和行标光伏 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设计。站内设一个总

12、的接地装置,在充分利用各光伏电池方阵基础内的钢管桩 作为自然接地体引下,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形成复合接 地网,将电池设备支架及太阳能板外边金属框与站内地下接地网可靠相连, 接地电阻以满足电池厂家要求为准,且不应大于4欧姆。3.1.6.2 逆变及升压站过电压保护及接地1)过电压保护直击雷保护:在综合楼屋顶安装避雷带对控制室和通信室进行防直击雷 保护,并在升压站四周安装避雷针,作为本升压站直击雷的保护。配电装置的侵入雷电波保护: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 97和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中规定,在 升压站110kV出线侧和110kV

13、母线上均设置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 进出厂区的埋地电 缆必须带金属屏蔽层;汇流箱、直流;2)接地装置;光伏升压站,对保护 接地、工作接地和过电压保护接地;3.1.7照明;照明系统电源从厂用电0. 4kV母线引来;综合楼、35kV配电控制室、110kV升压站及主;110kV升压 站内主控室和配电室照明分为正常和事;主变压器及110kV升压站场地采用投光灯出线侧和110kV母线上均设置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对雷电侵入波和其他过电压进行保护。进出厂区的埋地电缆必须带金属屏蔽层;汇流箱、直流柜、交流柜等交 直流低压系统经绝缘配合逐级加避雷器或其他保护设备;逆变器交直流侧 均装有过电压保护装置。2)接地装

14、置光伏升压站,对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过电压保护接地采用一个总的接 地网。本升压站的接地网为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并采用部分垂直接地极组 成复合环形封闭式接地网。水平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扁钢-60X 6,敷设深度 为冻土层厚度以下,垂直接地极采用 DN20 2200mm长的热镀锌管钢。若接 地电阻没有达到要求,可增加接地极或使用降阻剂等措施,直至升压站接 地电阻达到要求。3.1.7 照明照明系统电源从厂用电 0.4kV 母线引来。照明系统电压为 380/220V。 主要部位照明配置如下:综合楼、35kV配电控制室、110kV升压站及主变场地等场所的照明由综 合区厂用 0.4kV 配电段取得,控制位置在低

15、压配电柜上或通过就地开关完 成。110kV升压站内主控室和配电室照明分为正常和事故照明两种方式,正 常时由交流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后,事故照明系统经交直流切换装置自 动切换至直流供电。主变压器及110kV升压站场地采用投光灯照明。在电站主要出入口、建筑物内部通道、楼梯间等处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 急标志灯指示安全疏散通道和方向,应急时间不少于 60 分钟;所有事故照 明灯及应急标志灯均加玻璃或非燃材料制作的保护罩。户外110kV升压站采用气体放电类灯光源,办公室、配电室、会议室等 采用荧光灯类光源。为避免眩光,控制室内采用嵌入式荧光栅格天棚,走 廊、楼梯、厕所等一般场所采用节能灯类光源。为监视直流

16、电源工作状况,在主控室内设有直流常明灯。为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正常工作照明和事故疏散照明的电源分别采用单 独回路供电,并独立穿管敷设。3.1.8 电气设备布置3.1.8.1 110kV 主变压器及其配电装置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普通户外中型布置,110kV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统 一规划布置在110kV升压站内。主变压器35kV侧通过母线接至户内电站35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高压 侧接至110kV主变出线断路器,并经架空线引至 110kV母线。在主变压器出线侧依次布置110kV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3.182 35kV、10kV配电装置布置电站35

17、kV配电段、站用0.4kV配电段统一集中规划布置在升压站高低 压配电室内。35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采用户内铠装型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 备,柜内配真空断路器或高压熔断器和接触器。升压站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电气设备室、交接班室组成一综合性两 层建筑高压配电室内开关柜布置方式为单列布置。3.1.8.3 电缆敷设(1) 电池组串与汇流箱的连接电缆,垂直方向沿电池组件安装支架敷 设,水平方向沿电缆槽盒敷设,经汇总后直埋进入逆变升压配电室。(2) 全站逆变升压35kV电缆和厂用10kV在光伏场内考虑采用直埋方 式敷设,汇总进入35kV配电室电缆沟。(3) 在升压站35kV配电室内设置电缆沟,控制

18、室、电气设备室内设防 静电地板层,并与35kV配电室内电缆沟连通;防静电地板层内设电缆支架(4) 升压站内设有电缆沟通往各主要电气设备附近,沟内设电缆支架,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时同沟分层;电缆在无电缆沟的地方穿管暗敷。( 5)除火灾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消防设施所需电缆采用耐火电缆外,其余均采用阻燃电缆。3.1.8.4 电缆防火及阻燃措施( 1)在电缆主要通道上设置防火延燃分隔措施,设置耐火隔板、阻火 包等。( 2)墙洞、盘柜箱底部开孔处、电缆管两端、电缆沟进入建筑物入口 处等采用防火封堵。( 3)电缆防紫外线照射措施:本工程所有室外电缆敷设,将沿光伏电池板下、埋管、电缆槽盒或沿电 缆沟敷设

19、,以避免太阳直射,提高电缆使用寿命。3.1.9 电气一次主要设备3.2 电气二次3.2.1 电站的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光伏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以计算机 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满足全站安全运行监视和 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中央控制室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 制台。整个光伏电站安装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保护、控制、通信、 测量等功能,可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及 110kV 开关站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 理,实现光伏电站与地调端的遥测、遥信功能及监测管理。3.2.2 电站的远动系统(1)远动装置方案本升压站采用具有交流采样功能的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

20、由微机监控系 统设立的远动工作站完成远动功能, 远动通道采用NX 2M数据网传输方式, 远动管理系统和后台数据转发装置分开,均按双配方案配置,远动规约与 调度端设备通信规约相一致。(2 )远动电能量计量系统3.2.3 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1)计算机监控系统b)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站控层、网络层和间隔层,网络结构为开放 式分层、分布式结构。站控层为全站设备监视、测量、控制、管理的中心, 通过光缆布置在对应的开关柜内,在站层为全站设备监视、测量、控制、 管理的中心,通过光缆或屏蔽双绞线与间隔层相连。间隔层按照不同的电 压等级和电气隔离单元,分别布置在对应的开关柜内,在站控层及网络失 效的情况

21、下,间隔层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的监视和断路器控制功能。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运动工作站与调度中心通讯。3.2.4.1 保护配置原则根据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 GB20062 92)、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14285 2006)以及光伏电站 接入系统设计规定的要求,新能光伏电站工程的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如下:1)110kV配置一套完整、独立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2)主保护对全线内发生的各类故障类型均能无时限动作切除,后备保 护也能以阶段时限切除各类故障类型。3)主保护应有断路器操作箱,实现三相跳闸。3.2.4.2 保护配置方案配置如下:1) 110kV升压站线路保护110k

22、V线路保护采用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配置阶段式相 间距离保护、接地距离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并具有重合闸 及同期检定功能,保护通道采用专用光纤通信。本110kV线路保护两侧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采用同生产厂家、同型号、 同版本的保护装置。2) 35kV箱式变电站升压变压器保护由于箱式变电站变压器高压侧为熔断器,低压侧为自动空气开关,当变 压器过载或相间短路时,将断开高压侧熔断器与低压侧空气开关。因此不 另配置保护装置。箱式变电站油浸变压器瓦斯信号、高压倒熔断器动作信号、低压倒自动 开关动作信号均经逆变器室光电适配器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3) 35kV厂用变压器保护厂用箱式变电站变

23、压器为油浸式变压器,由高压侧(35kV)熔断器及低 压侧自动开关实现保护。4) 并网逆变器保护并网逆变器为制造厂成套供货设备,设备中包含有欠电压保护、过电压 保护、低频保护、孤岛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5)自动装置a)自动重合闸:禁止光伏升压站与系统非同期并列。本光伏升压站侧重合闸采用检同期三相一次重合闸, * 变侧重合闸采用 检无压三相一次重合闸,在线路的两侧均装设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以实现自 动重合闸。b)故障录波装置本光伏升压站配置一台故障录被装置,以录取故障时 35kV 进出线、 35kV母线、110kV出线的电流、电压等,供故障分析及上传地调。c)微机解列装置本光伏升压站配置一套微机解列装

24、置,为防止发生过过频过压、低频低 压以及失步震荡解列光伏电站与系统的联系,待系统恢复正常时升压站再 与系统并网。6)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本工程配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一套, 以实现对光伏电站高压侧的电压波 动、电压闪变等监测。7)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本工程配置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一套,包括路由器1台,交换机 2 台,N*2M组网。二次接线(1)测量系统本电站电气测量仪表根据 SDJ-8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设置 由于配置了计算机监控系统,所有电气测量将全部进入计算机监控系统, 根据设备运行需要在现地配置必要的常测仪表,常测仪表的精度可按一级 考虑。计费用的关口使用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选型由当地供

25、电部门认可,相 应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为 0.2s 级,且电流、电压线圈 专用。(2)信号系统本电站采用全计算机监控系统, 运行需要的监视信号均由相应的元件输 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再设独立的中央音响系统,各类信号全部送入计算 机监控系统。 由计算机显示实时状态信号并根据需要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另外,在现地设备上也应有必要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1)微机保护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数字通信; 2) 35kV、110k V配电装置的断路器、接地开;3)箱变组合熔断器、负荷开关及低压倒开 关状态;4)变压器轻瓦斯保护信号及重瓦斯跳闸;5)直流系统和交流不停电电源故障信号;(3)互感

26、器的选择与配置;a)互感器的配置;电 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略大于安装处额定一 次电;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1)微机保护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数字通信方式。2)35kV、110kV配电装置的断路器、接地开关位置信号采用点对点采集。3)箱变组合熔断器、负荷开关及低压倒开关状态。4)变压器轻瓦斯保护信号及重瓦斯跳闸。5)直流系统和交流不停电电源故障信号。(3)互感器的选择与配置a)互感器的配置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略大于安装处额定一次电流。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为:接带计量电度表的电流互感器,其准确等 级为0.2s级,接带常测仪表的电流互感器,其

27、准确等级为 0.5级,继电保 护用电流互感器采用5P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选 5A。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应不小于其实际负载。电流互感器的配置见二次配置图b)电压互感器的配置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原则:。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压应不小于负荷安装处的额定一次电压。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为:接带计量电度表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其准确度为 0.2 级。接带常测仪表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其准确度等级为 0.5 级接带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其准确度等级为 3P级。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为 100V/V3 100V/3。电压互感器各线圈容量均应大于(或等于)其实际负载。3.2.10 控制电源系统1 )直流系统本工程拟设置

28、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成套直流电源系统,布置在主控制室。容量为2X200Ah,电压220V。该直流系统能对计算机监控系统、断路器、通信设备及事故照明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该套直流装置由免维护铅酸蓄 电池、直流馈线屏、充电设备等装置组成。充电设备能够自动根据蓄电池 的放电容量进行浮充电、均衡充电,并且能长期稳定运行直流系统与微机监控系统有通信联系接口,并具有三遥功能。2)交流不停电电源本工程全站拟装设一套容量为 5kVA的交流不停电电源,向监控主机、 网络设备、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设备提供交流工作电源。3.2.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拟在35/110kV升压站区域及各逆变器室设置一套火灾报警

29、系统, 包括探测装置(点式或缆式探测器、手动报警器)、集中报警装置、电源 装置和联动信号装置等。其集中报警装置布置在升压站主控制室内,探测 点直接汇接至集中报警装置上。在 35/110kV 升压站区域内设备和房间及各逆变器室发生火警后,在集 中报警装置上立即发出声光信号,并记录下火警地址和时间,经确认后可 人工启动相应的消防设施组织灭火。 拟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对区域内主控室、 配电室的通风机、空调等进行联动控制,并监控其反馈信号。3.2.1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本工程拟在升压站、光伏方阵、逆变器场地等重要部位设置闭路电视监 视点,根据不同监视对象的范围或特点选用定焦或变焦监视镜头。各闭路 电视监视

30、点的视频信号通过图像宽带网,将视频信号处理、分配、传送至主控室内的监视器终端,并联网组成一个统一的覆盖本工程范围的闭路电 视监视系统。本工程拟设 100 个闭路电视监视点。3.2.13 电工试验室根据光伏发电工程管理原则和依本电站情况,拟配置一套检修、维护、 校验电气设备所需的仪器、仪表。4 通信部分5 土建工程5.1 设计范围光伏电站土建部分设计范围包括:厂区道路设计、生活区总体布置、生 活区内各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各专业的设计以及太阳 能光伏组建基础设计和逆变器室、 110kV 升压站的建筑、结构、消防、采暖设计5.2 光伏阵列基础及逆变器室设计5.2.1 光伏阵列基础设计

31、及地基处理通过几种基础形式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螺旋桩基础。设计使用年限: 20 年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地上一层建筑高度:层高:5.4m,室内外高差200mm采用挑檐设计,总高5.6 m 基础:拟采用砖条形基础,天然地基。持力层为卵石层。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现场定工程等级:三级外墙为370mm厚砖墙。门窗:外窗采用双层白色塑钢中空玻璃窗;规格:5+9A+5, 80 系塑钢窗框;外门采用钢板门;窗户上下均加设轴流风机;所有门窗均采用防风沙 门窗。装修:外墙采用高级外墙涂料粉刷墙面;内墙面为白色乳胶

32、漆;地面采 用水泥砂浆面层。5.3 场内集电线路设计根据路径方案及沿线地形地貌特征, 场内集电线路电缆采用地下敷设方 式,埋深深度为冻土层以下,采用挖沟埋设的方式进行电缆的敷设施工。5.4 电站设计5.4.1 生活区生活区位于场址区内南侧中部。生活区内布置有:综合楼、附属用房、 门房、等。考虑风沙及日照等因素,单体布置采用南北向对面布置方式; 综合楼位于生活区东部,综合楼南侧布置附属设施,各个单体间由环状道 路使其连接通达,道路与两个单体间自然形成了广场及活动场地。 生活区入口处, 设置花池, 且可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地处种植当地易于成活树种和草皮,来营 造自然、绿色的办公、生活环境。5.

33、4.2 场区道路的布置进场道路引自厂址区西边省道,为 6m宽混凝土道路。为满足设备运输 及运行管理和消防需要,在生产区周围设环场道路,环场道路采用4m宽混凝土路面;生产区内部太阳能板按照组团设计,组团间采用4m宽砾石路面, 呈网状分格各个组团,并与场地四周环形道路连接,方便检修巡视车辆的 通行。所有道路横坡坡度为 1.5%,纵坡坡度为 0.3%,设置排水明沟,将雨 水收集后自流排出场外;道路转弯半径均不小于 6m。5.4.3 围墙、大门场区周围设置高度 1.8m 高的防护围栏,围栏为铁丝网围栏,防止外来 人员误入。大门采用单开不锈钢电动伸缩门,高1.8m,两侧为砖砌大门垛,贴石材。 大门一侧设

34、电站统一标识墙及门房。5.4.4 竖向布置设计场区内采用道路排水方式 , 纵坡同道路设计坡度 0.3%。雨水由道路排入 排水明沟,自流排出场外。5.4.5 运动设施布置生活区内为丰富生产人员的业余生活,布置相关体育设施。5.4.6 给排水设计5.4.6.1 生活给水系统( 1 )生活水源本工程生活用水水源为电站内自备井。(2)用水量a)生活用水量本工程用水人数按15人计,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L/人d,最大日用 水量为 2.25m3/db)绿化用水量本工程绿化面积约114415m2绿化用水标准采用2.0L/m2 d,按每五 天浇洒完一次计算,则最大日用水量为 45.77 m3/d 。c)浇洒道

35、路用水量本工程道路、广场面积约为11878 m2,浇洒用水标准采用2.0L/m2 d, 按每五天浇洒完一次计算,则最大日用水量为 2.38 m3/d 。d)冲洗电池板用水量本工程太阳能系统为多晶硅太阳能系统,考虑每年用水清洗 12 次,每次清洗用水量为30 m3,则年用水量为360 m3。e)总用水量本工程生活、 绿化及浇洒道路最大日总用水量为 10.82 m3/d ,再考虑冲 洗电池板用水量,则本工程年总用水量为 7046.8 m3/a 。5.4.6.2 给水系统生活及消防用水从电站内自备井由深井泵引水至电站生活水箱及消防水池内。 室外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直接取自深井泵供水管,电站内共设置 地

36、下式洒水栓 5 套,供绿化、浇洒道路及冲洗电池板用水。本工程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方式。场区内设给水泵房(生活泵房与消防泵房合建),泵房内设一座 4 m3 的生活水箱、两台脉冲式消毒净水器器和一套生活变频供水设备(含两台生活供水泵,互为备用),及两台消防泵。 综合楼生活用水由变频供水设备直接供给。生活水箱由电站自备井深井泵 给水管补水。生活变频供水设备型号为:AAB10/0.3-2-1.5,设计最大供水能力为10m3/h,供水压力为0.3MP&卫生间热水由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供给。546.3排水系统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水和污水单独排放。(1)雨水排水系统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

37、室外雨水由道路旁设置的雨水明沟收集后 自流排出场外。(2)污水排水系统室内生活污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排水系统,污水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网;546.4生活给排水主要设备;生活给排水系统主要设备表; 5.4.7采暖系统;由于工程运行人员少,根据本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暂推荐;5.4.7.1通风系统;逆变器、配电室通风系统采用自然补风、机械排风方式; 5.4.7.2空调系统;办公、宿舍等均考虑采用分体式空调;5.5其他单体设计;依据本光伏电站工程规模及光电组建形式,由于国家规;5.5.1110kV升压网。室外设一座12 m3化粪池和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及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并消毒后用作绿化用水

38、5.4.6.4 生活给排水主要设备生活给排水系统主要设备表5.4.7 采暖系统由于工程运行人员少,根据本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暂推荐采用空调供暖, 备用低温电炉加热。5.4.7.1 通风系统逆变器、配电室通风系统采用自然补风、机械排风方式,风机采用轴流 风机,建筑物侧墙安装,预留墙洞,外设方形活动金属百叶式风口,不设 通风管道。为降低系统噪声,采用低噪声风机,以满足通风和环保要求。5.4.7.2 空调系统办公、宿舍等均考虑采用分体式空调。5.5 其他单体设计依据本光伏电站工程规模及光电组建形式, 由于国家规范暂无人员面积 定额指标,参见已成运行光伏电站管理人员编制,本期按需要确定建筑指 标。本工程办公及设备用房主要包括: 110kV 升压站、附属设施等。5.5.1 110kV 升压站设计使用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