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综合测试1_第1页
材料力学综合测试1_第2页
材料力学综合测试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材料力学(2)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 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变形问题。这类问题是超静定问题。超静定问题的求解一般要联立 的条件才能求解。A.两方面;B.三方面;C.四方面;D .五方面;2材料力学中内力(即轴力、扭矩)的符号规则是根据构件的 来规定的。A .变形B .运动C.平衡D .受载情况3. 材料力学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A .叠加法B .能量法C.截面法D .解析法4. 材料许用应力/,式中u为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料极限应力u应选A 比例极限 p ; B 弹性极限 e; C 屈服极限 s ; D.强度极限b;5

2、. 不属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的是 。A.连续性;B.均匀性;C.各向同性;D.各向异性;6. 以下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工程实际中构件往往受几种变形的组合作用;B.线应变和角应变都是无量纲的量;C.角应变的单位不是用弧度来表示的;D.应力的单位是Pa;7.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2)应变为无量纲量;(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处的应变均为零;(4)若物体的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变形;A. (1)( 2);B.(4);C.(1)(2)(3);D.对全;8. 对于塑性材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错误的 : ( 1)试件受拉过程中出现屈服和颈

3、缩现象;(2)抗压缩强度比抗拉伸强度高出许多;(3)抗冲击的性能好;(4)若构件中存在小孔(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对构件的强度无明显影响;A. (1)( 2);B. ( 1)( 2)( 3);C. (2) (4);D.全对;9. 关于变形和位移的关系,下面不正确的结论是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无变形;C .若物体产生变形,则物体内必有一些点有位移。10. 物体小变形概念的确切含义是 。A.杆件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B 结构上点的位置与其原始位置相比为微小的变化;C 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变形;D .变形量相对于物体本身的主要尺寸来说,是一

4、个很小的变形量。11.图示杆件的抗拉刚度为EI ,其变形能有下列表达式,正确的答案是A.UP2a2EAB.u p212EAP2b2EAP2IP2bP2aP2bC.U;D.U2EA2EA2EA2EA题一、11图二、计算题:1 图示单元体各微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即采用平面应力状态求解的 几何法)求该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题二.1图2承受扭转的变截面圆轴,如图(a)所示。其中d1 2d2 2d , h I2 l。若外力偶矩 Me直径d、长度I和剪切弹性模量 G均为已知,求圆轴扭转变形时储藏于圆轴内的应变能。题2图3.有一轴向拉伸试件,横截面面积为40mm 5mm的

5、矩形。在拉伸试验时,当试件上一点处在与轴线成450 角的微截面上剪应力的轴向拉力150MPa时,试件表面将出现剪切滑移线。试求试件此时所受F的大小。4在矩形截面钢拉伸试件的轴向拉力F 20KN时,测得试件中段 B点处在与轴线成300角方位上的线应变为 300 3.25 10 4。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 E 210GPa,试求试件材料的泊松比。题二、4图5从一铸铁构件的危险点处截取的单元体和单元体各微截面的应力大小如图所示。已知构件铸铁材料的泊桑比为0.25,许用拉应力为t 30MPa,许用压应力为90MPa。试按第一强度理论和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4ljMPaV题二、5图6铁路路标圆信号板,直

6、径为0.5m,装在空心立柱上。空心立柱横截面为空心圆,横截面外半径为D 60mm。立柱高0.8m,水平拐宽为0.6m,如图所示,材料的许用应力为60MPa。当信号板所受的最大风载为p 2KN:m2时,试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即最大剪应力理论)设计空心立柱的厚度。答案'、选择题:1.B;2.A;3.C;4.D;5.D;6.C;7.D;8.C;9.A;10.D; 11.A;、计算题:1、解,(a)由矽半面内ny?值fl行為应力風料r = 1(一-)卜 4U =44.7敏 巧=50+=94.7 MPaE -50-447= 53 MPu辻技M父仃郸询冋心(刃心2.承受扭转的变截面圆轴,如图(a)所

7、示。其中d!2d2 2d , hI2 l。若外力偶矩Me直径d、长度I和剪切弹性模量 G均为已知,求圆轴扭转变形时储藏于圆轴内的应变能。7. = SDMl解:轴在AB和Bc段的扭矩和截面均不等,如图( b)所示。但在各自段内却是相同的。因此必须 分成两段计算其应变能,然后相加,便得整个圆轴的应变能。Ml I.= 十匕=对 + 忒其中皿=加)'32 _32nd47t注*32题3图代人上式后算得IGMU 16M;/ = 32M 昭Gjt护f;中7G丸扌3、解:7一斗収5汕F = l50Utfix2x4flx5xl0-*=60xlO,N-60kN4、解:F ?fix 10|KS rr 工匚-

8、=10() MPaA 20x)0xl0-63(xw = trcos' a - er = 7 5MPa3.25 x 10 J M2lO>7l(r = p5 Ix25)x 11尸v = 0275:1 c fTc-5J Aft¥=坤力:tr = ± .12 + l52 =7.5+16.77= - " MPa2 、2-9.27bi 243MPa a: = -O.rTt = -9.27MPa扶溥理论,=< 化|宝全按第二强应理空 巧a = 6+>= 24.3 0.25 x(0 9.27)<aJ?空全6:M:忽略虬撇控尤牌的分布用丿只计风我对佶号根的圧尿则信号檢劉A力空谢個立堆处为仏险建面,其弯矩丄 M 二尸疋6&二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