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匆匆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师匆匆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名师匆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2、教学过程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并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情感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深的段落。三、激发兴趣,为文配画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
3、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赏美画,听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2.再读课文,感悟散文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3.小组合作,构思画面,画外配音。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举例如下(第一自然段)。生(甲):(描述场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了这去年住过的地方。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青青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
4、春色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4.交流展示。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四、动手实践,扩展学习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手抄报办好后,开展手抄报一周展活动。在展出期间,学生可以观摩阅读,可以相互比较,还可以交流经验,进行口语交际。展出结束,从材料掌握、书写、版面设计等方面评出优秀小报。名师匆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
5、自然段。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教材分析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
6、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教学准备幻灯片、音乐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
7、自清先生吗?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二、自读自悟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7个生字。2、把课文读正确。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三、小组合作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四、读文解疑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
8、、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二、集体交流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
9、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
10、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
11、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xx,我能做xx,我还能做xx。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五、作业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名师匆匆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
12、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教学准备:冬去春来的乐曲、学生的相片、学习资料、读写练习。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自主读书。1、重视体验,激发兴趣。教师:(音乐声起。)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是一首名为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出示学生的照片)你们看到的是咱们班几位同学在儿时留下的美好瞬间。在一次又一次冬去春来之后,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呢?请看(请这几位同学站起来。)他们真是越变越可爱。那么,他们,不,还有你们,包括老师在内的未来会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请先生写的散
13、文匆匆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现在,开创未来。2、感知课题,激发联想。由课题想开去,贴近作者的情感。板书课题)请看文题,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3、感知资料,激发情感。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请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出示教师整理过的资料)从这个表中不难看出作者学业有成,事业有进,24岁时就写下了匆匆这篇文章,真可谓是年轻有为。希望这些资料能帮助同学深入学习。(附资料)二、整体感受,自主积累。1、学生自读全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找出读得不准确或不流利的词语和句子,一会儿请同学自主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作者的感情等方面自主积累。)2、小组内轮读课文,学生
14、互相听读,要求读得既准确又流利。(落实本课时读的要求,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准备。)3、同学汇报朗读各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整体感悟,自主交流: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质疑。自主汇报。质疑有可能集中在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自问,意在表现当时的彷徨以及受到新思想影响后的觉醒。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借助经过整理的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1919年2月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同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还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2年4月写下了匆匆一文。朱自清当时被人称为年轻而卓然的诗人。一方面变换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口腔护理培训-洞察及研究
- 矿业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洞察及研究
- 教学模型的跨文化适应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移动应用能耗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微RNA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政府监管机制-洞察及研究
- 能耗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洞察及研究
- 智能生产优化-第2篇-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招聘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洞察及研究
- 甲状腺癌复发性超声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各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五套
- 三折页设计课件
- 防诈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数据标注课件
-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用《南京照相馆》和731上一节思政课
- 2025至2030年川渝地区成品油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减肥与能量代谢课件
- 《三借芭蕉扇》课件
- 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大纲
- 半导体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