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圣心源 卷四原文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内有腐肠之药,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则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陵,痛鬼伯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翻译】人不能有生而没有死,但死多数达不到应有的年龄。体外有杀伐性命的利斧,体内有损伤肠胃的药物,又有许多想法纷纷向往,种种感慨忧患劳苦,往往没到壮年就衰老,没到老年就发病。回过头来看保养锻炼不严谨,少年时代已经错误,而医药没奇异,希望晚年挽救。古圣不作,医法中
2、途乖离,重视阴轻视阳,违犯经典所说的道理,轻的喝了药病加重,重的碰到庸医人就残废了,金将军先将玉打碎了,石学士不见得能够瓦全。叹小子的侵扰欺凌,痛惜阎王的催促,寻根究源到深夜,许多感慨都聚集起来,作劳伤解。劳伤解中 气原文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土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翻译】脾为己土,沿着太阴经而且主升,胃为戊土,沿着阳明经而且主降。升降的权力,则在阴阳的相交
3、,这就是中气。胃是主管接受和盛纳的器官,脾主消化研磨,中气旺那么胃气下降并且接纳良好,脾气上升并且研磨良好,水和食物腐化分解,精气产生,所以不生病。脾气上升则肾肝气也上升,所以水土不郁积,胃气下降则心肺气也下降,金火不凝积。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正常人下面温而上面清,因为中气的运行良好。原文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奼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泄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
4、,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翻译】中气衰败则升降阻塞不通,肾水下寒而得精病,心火上炎而得神病,肝木左郁而得血病,肺金右滞而得气病。神病是胆怯惊恐并且不安宁,精病是遗泄而不藏,血病是凝瘀而不流畅,气病是郁结而不疏导。四维的病,全部起因于中气。中气,和济水火的枢纽,升降金木的枢要,道家叫黄婆,朱砂水银的化学反应,没有媒介不行,道理精密。一般的医书不理解,滋补阴气泄掉火,杀伐削减中气,虽然病了不都是死,但药却一生离不了了。因为足太阴脾经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经随从燥金化气,所以阳明的燥不能匹敌
5、太阴的湿,等到发病,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原文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翻译】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循序移动,升降作用相反,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的衰老病死,没有不是因为这个的。所以医家的药,最先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更妙的了。原文黄芽汤人参
6、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煎大半杯,温服。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翻译】黄芽汤人参11克 甘草(炙)7克 茯苓7克 干姜7克煎大半杯,温服。中气的治疗,崇尚阳气补火,适宜用人参、大姜,固土泻水,适宜用甘草、茯苓。如果有心经虚火上升的病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恐惧心悸烦乱,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稀的大便,则加附子、川
7、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流畅,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胸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四维的病,另有专门的方子,这是四维治疗的根本。阴 阳原文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
8、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翻译】中气的升降,因此产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旋周流。阴气位于下面,下从左边上升,则为清阳,阳气位于上面,上从右边下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不下陷,因为阳气在上面慢慢释放,浊气不逆行,因为阴气在下吸纳。浊气不逆行,则阳气下降而转化为阴气,阳气的根潜藏在下面,因而阳气不往上飞;清气不下陷,那么阴气上升而转化为阳气,阴气的根秘藏在上面,因而阴气不往下走,阴气阳气彼此相互为根,上下环抱,这是正常的人。清气的左升,依赖于阴气中的阳气生,阳气生便浮动并且向
9、上,上升的权力在己土;浊阴的右降,依赖于阳气中阴气生,阴气生便沉静而向下,向下的权力在戊土。戊土己土的上升下降,全凭借着中气,中气一旦衰败,那么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这是阴虚、阳虚的由来。阴 虚原文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封蛰,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
10、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翻译】阴气旺盛在下面但产生在上,火中的水,这叫阴根,阴液(泛指体内一切有营养的液体)繁殖增生,于是产生金水。阴的性质是沉静,阴气一产,沉静并且喜欢下行,是阴气的本性,所以金收敛而水收藏。金水的收藏,全依赖胃土的下降,胃土右降,金收敛于西方而水藏在北方,阳气封闭潜藏,这是木火生长的根本。胃土不下降,金水失去收藏的功能,君相二火泄露因而上升发炎,阴液消耗,便是上热而发阴虚病。人们知道金水的亏损,但不知道胃土的脆弱。胃因为是阳体包含阴魄,旺盛便气化而产生阴气,因为气由肺统领但实际上产生在胃,肺气清降,从而产生阴精,即胃土的右转变化的。所以
11、适宜降肺、胃来帮助收藏,不可只是滋生阴水(补阴)。原文地魄汤甘草二钱(炙) 半夏(制)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研 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锻,研煎大半杯,温服。【翻译】地魄汤甘草(炙)7克 半夏(制)11克 麦冬(去心)11克 芍药11克 五味子(研)4克 元参11克 牡蛎(锻,研)11克煎大半杯,温服。原文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翻译】水为阴,而阴产生于肺和胃,胃上逆而肺
12、金不能收敛,君火相火上升外泄,心液消失,从而阴没有了产生转化的根原。麦冬、芍药,两个都清君相二火,半夏、五味,降肺胃的上逆,元参清金并增加水,牡蛎收敛神而且藏精。如果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就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巩固阴精的根本。这是补阴的法子。阳 虚原文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
13、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以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翻译】阳气旺盛在上但产生在下,水中的气,这叫阳根,阳气生长养育,于是产生木火。阳的性质是浮动,阳气一产生,便是浮动而喜欢上升,是阳气的本性,所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的生长,全依赖脾土的上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方而火长在南方,纯阳的方位,阴气开始滋长,这是金水收藏的根本。脾土不升,木火失去生长的功能,一旦阳气沦陷,肾气灭绝消亡,于是下面冷寒而发阳虚病。人们知道木火的衰败,但不知道脾土的脆弱。脾因为是阴体而包含阳魂,旺盛则产生血而且神妙地潜移默化,因为血藏在肝但实际上产生在脾,肝血温暖上升,从而转
14、化为阳神,即脾土的左旋变化的。所以升肝脾来帮助生长,不止只是温暖肾气(属补阳法之一)。原文天魂汤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人参三钱 附子三钱煎大半杯,温服。【翻译】天魂汤甘草7克 桂枝11克 茯苓11克 干姜11克 人参11克 附子11克煎大半杯,温服。原文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升,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源。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达木而扶阳。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翻译】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下陷而肝木不升,温气颓败,那么阳气没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心肺复苏技术和除颤技术
- 2024学年广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脑卒中科普讲解
- 牛蹄解剖生理讲解
-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汽车试制会议汇报
- 石膏模型灌注技术
- 细胞生态关系图解
- 虚拟化技术培训
- 精益管理课件
- 梅毒患者护理措施
- 数字经济产业组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美甲贴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租赁汽车安全管理制度
- mcn公司管理制度
- 儿童腹痛的课件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英语II卷试题解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食品厂留样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回忆版)
- T/ZJP 1-2024产业组织专利池建设和管理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