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专题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题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纲考点考纲考点扫描扫描考查频度考查频度命题趋势命题趋势全国卷全国卷 地方卷地方卷1.大气的受大气的受热过程热过程5年年8考考1.趋势分析:以气候要素等值线分趋势分析:以气候要素等值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运用布图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趋知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趋势较明显势较明显2.热点预测:热点预测:2017年将以热力环流年将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图判读为主,原理及应用、等压线图判读为主,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以选择题为主,分值48分分2.热力环流热力环流5
2、年年4考考3.等压线等压线与风与风2013课标课标,9 等压线中风向的判断等压线中风向的判断5年年2考考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疑难辨析疑难辨析问问 1.你能说得清楚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吗?你能说得清楚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吗?提示: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辐射是其热提示: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辐射是其热量的根本来源。量的根本来源。问问 2.大气逆辐射只在晚上存在吗?大气逆辐射只在晚上存在吗?提示:大气逆辐射并非只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并且白天提示:大气逆辐射并非只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并且白天辐射比晚上更强。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
3、,即午辐射比晚上更强。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晚上由于没有了太阳辐射,大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晚上由于没有了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而言显得更重要。气逆辐射对地面而言显得更重要。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大气保温作用与削弱作用的实际应用大气保温作用与削弱作用的实际应用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利用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防霜冻;(3)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干
4、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如:如: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方法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方法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5、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逆温现象的分析方法逆温现象的分析方法1.含义含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大约每升高100
6、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0.6 。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2.逆温的形成过程分析逆温的形成过程分析 (1)以辐射逆温及地形逆温为例进行分析。以辐射逆温及地形逆温为例进行分析。逆温类型逆温类型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形成过程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地点:中高地点:中高纬地区;时纬地区;时间:冬季夜间:冬季夜间或黎明;间或黎明;天气:晴
7、朗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无云或少云地面降温,受其影响,近地面的空气也地面降温,受其影响,近地面的空气也随之降温。随之降温。由于大气热源来自地面,因由于大气热源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近,降温幅度越大,从而形成此离地面越近,降温幅度越大,从而形成了自地面向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了自地面向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逆温现象。这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以冬季最强。日出后,地十米到几百米,以冬季最强。日出后,地面的温度渐渐上升,逆温层先在海拔较低面的温度渐渐上升,逆温层先在海拔较低地区消失,而后完全消失地区消失,而后完全消失地形地形逆温逆温地点:谷地地
8、点:谷地或盆地;时或盆地;时间:夜晚间:夜晚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冷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上升,从而底原来的暖空气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2)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易错辨析易错辨析逆温的利与弊逆温的利与弊(1)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低,导致大气污染更为严重。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低,导致大气污染更为严重。(2)逆温并不是只有弊端,它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
9、对流运动,带逆温并不是只有弊端,它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带来以下好处:来以下好处: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对流运动;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考点二热力环流考点二热力环流易错辨析易错辨析问问 1.影响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因素是什么?影响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因素是什么?提示:提示:(1)垂直运动:与近地面
10、的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垂直运动:与近地面的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2)水平运动: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水平运动: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关系辨析关系辨析问问 2.在近地面,只考虑热力因素,左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和在近地面,只考虑热力因素,左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和气压有何关系?气压有何关系?提示:甲地气温高,气压低;乙地气温低,气压高。提示:甲地气温高,气压低;乙地气温低,气压高。问问 3.分别说明左图中甲、乙两地低空、高空等压面的凹凸特点。分别说明左图中甲、乙两地低空、高空等压面的凹凸特点。提示:受热地提示:受热地(甲地甲地):低空下
11、凹、高空上凸。:低空下凹、高空上凸。变冷地变冷地(乙地乙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低空上凸、高空下凹。1.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2.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冷热不均即热力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冷热不均即热力原因,高空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动力原因原因,高空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动力原因( )3.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分布状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分布状况与近地面一致况与近地面一致( )4.城市工业区,特别是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应建在城市大气环流城市工业区,特别是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应建
12、在城市大气环流之内之内( )图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吹东南风处吹东南风 B.b处为上升气流处为上升气流C.c处吹西南风处吹西南风 D.d处为上升气流处为上升气流(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错因分析错因分析一是对热力环流的
13、形成过程,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一是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二是对气温、气压的相互关系理解不透彻。二是对气温、气压的相互关系理解不透彻。纠错方法纠错方法结合图文材料进一步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基结合图文材料进一步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理,加深对温压关系的理解。本原理,加深对温压关系的理解。解析解析第第(1)题,图题,图2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气温低,地面气温低,b处为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气温高,处为下沉气流,乙地
14、近地面气温高,d处为上升处为上升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半球,所以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半球,所以a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c处可能吹南或北风。选处可能吹南或北风。选D。第。第(2)题,城市与郊区相比,气温高、题,城市与郊区相比,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压低,因此正确。选正确。选B。答案答案(1)D(2)B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
15、差异引起的。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风向差异主要是因摩擦力不同而引起的。高空风和近地面风风向差异主要是因摩擦力不同而引起的。如左题中如左题中a处于近地面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而处于近地面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而c处于高空,处于高空,不受摩擦力影响,故可能吹南风或北风。不受摩擦力影响,故可能吹南风或北风。4.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5.关于热力环流,有这样一个规律关于热力环流,有这样一个规律“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高,气
16、压越低”,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近地面,受动力因素影响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近地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中不存在该规律。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中不存在该规律。6.“气温越低,气压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高”也只是表现在近地面,海拔相近的也只是表现在近地面,海拔相近的地区。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气压也低,如青藏高原。地区。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气压也低,如青藏高原。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形式形式图示图示海陆风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山谷谷风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影响:在
17、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城城市市热热岛岛环环流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易错防范易错防范1.在海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在海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2.要注意
18、一些规律使用的前提。如要注意一些规律使用的前提。如“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地点。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地点。“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成立。等压面图的判读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读气压高低判读气压高低 (1)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即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即PAPC、PBPD。 (2)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上的气压高低,如上图中如上图中C处比处比
19、D处气压高;同理,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处气压低于B处。即处。即PCPD、PBPA。 (3)综上综上PBPAPCPD。2.判读气流流向判读气流流向 (1)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近地面B处空处空气流向气流向A处。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处。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2)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处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 (3)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3.判断下垫面的
20、性质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1)判断陆地与海洋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湖泊):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上凸者为海洋(湖泊湖泊)。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湖泊泊)、上凸者为陆地。、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如上图中等压面下凹地区
21、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地;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如上图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如上图B地。地。考点三等压线与风考点三等压线与风方法技巧方法技巧问问 在等压线图中,有没有简单方法判定风向?在等压线图中,有没有简单方法判定风向?提示:提示:1.风向表示方法风向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吹向西南的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吹向西南的风。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2.风向的画法风向的画法 (1)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线
22、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3.判断风向的步骤判断风向的步骤 (1)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 (2)确定地转偏向力;确定地转偏向力; (3)确定风向确定风向(注意区分近地面和高空注意区分近地面和高空)。4.判断风力判断风力(风速风速)大小的方法
23、大小的方法 (1)等压线密集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风力小。易错防范易错防范读图判断等压线图上的风向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读图判断等压线图上的风向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线的夹角逐渐减小。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
24、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压值在1 000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百帕为高空。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图1)、某时地、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面气压等值线图(图图2)、某时地面气压场图、某时地面气压场图(图图3)。在同一水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上,每一条
25、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图图1气压场类型图气压场类型图图图2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单位:hPa)图图3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形成判读气压形成 (1)低压中心低压中心(如图如图1中乙处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高压中心(如图如图1中甲处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经四周气压高压经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高压脊(如图如图1中丙处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与碳汇
- 出行安全培训班课件
- 初级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及答案(吉林2025年)
- 社交互动影响转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版妇产科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
- 金属回收循环经济研究-洞察及研究
- 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出口流程课件
- 2025【合同范本】停车位物业管理合同
- (2025秋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考核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彩票市场监察笔试备考手册
- 培训学校租房合同协议书
- 第8课 西溪湿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1)人·自然·社会
-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网络货运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从“浪浪山”启程做更好的“小妖怪”!》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 1.8《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教科版三上科学(新教材)
- 防地震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